登陆注册
12944900000014

第14章 篡与弑:圣主心头永远的阴影(3)

例如,在立李治后,李世民又一度发生思想动摇,暗中向长孙无忌提出欲改立李恪为太子的想法。李恪是李世民的第三子,但不在嫡生之列,是杨妃所生。这杨妃应该是杨广的女儿,所以陈寅恪在论及此事时认为,李世民这样做,是欲进一步笼络隋杨的宗室。

但我认为这个解释太牵强。诚然李唐开国之初,与隋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杨氏与李氏实出于同一贵族集团,而李渊与杨广本就是姨表兄弟。但立太子之事关涉极广,影响深远,而笼络隋杨宗室只是李世民诸多政策中的一个,不算是最重要的;而且还有许多其他途径可以达到这一目的,根本不必要、也不可能拿立太子这样的大事来作牺牲。

李世民自己的解释是李恪文武全才、英武果断和他自己很相似,而李治懦弱,所以有废立之心。我认为,李世民真正的原因还是在于李治懦弱,所谓有废立之心是假,借此来对李治能否执掌大政而表示忧心是真。

太子一经确立,绝少改变,更何况李恪不是嫡子,要改立他,或者要改立杨妃为后,或者彻底打破封建礼教中在嫡子中选立太子的规定,这些都是极其困难的,必定遭到长孙无忌、乃至全体大臣的激烈反对。尤其是后一种情况更是不可思议,此例一开,等于是将夺嫡的争权之战的对象范围从局限于嫡子之中,扩大到所有生子之中,必然带来政治局面的大动荡,是极其危险的行为。

李世民作为一个精明的政治家,绝不可能没考虑到这些。而且,如果他真的想立李恪,他一定可以预计到长孙无忌会拼死反对,那么他就不会在事前只跟长孙无忌一人讨论此事;而应与其他有可能支持此举的大臣商量妥当,再突然发难,令长孙无忌措手不及,还来不及反对,改立太子已成事实。

但李世民并没有这样做,显然他这样说只是借个因头来发泄发泄对李治懦弱的担忧。而他对长孙无忌这样说,恐怕也是在暗示他对长孙无忌的不满。这从后面的对答可得到证实。长孙无忌听到这种言论自然大加反对,李世民就说:“公以恪非己之甥邪?”这句话说得很重,很露骨,将长孙无忌欲借扶持新君来搞外戚专权的用心毫不留情地揭示出来。

长孙无忌却并不因此而退缩,说:“太子仁厚,真守文良主;储副至重,岂可数易?愿陛下熟思之。”应该说,从当时的政治局面来看,长孙无忌这话虽然是出于私心,但道理还是正确的。所以李世民没有再提此事,转而煞费心思地为李治寻找辅佐他的良臣。

关于废立太子之事,长孙无忌对李世民决策上的影响,赵克尧的分析比较合乎事实。他说:“一个原因是唐太宗素来强调君臣共治,他一向颇为尊重股肱大臣的意见。君臣一体、共理天下的思想约束了他的独断独行。另一个原因是贞观后期的权力足以转移到元老重臣手里。魏徵死后,政治动议权转到褚遂良手里;政治决策权转到长孙无忌手里。”

以上见解基本代表了正统史学家的观点。而这里我却想提一下一种主流外的见解,即日本治唐初史的原百代女士,在其代表作《武则天》中提出的看法。

原百代认为,在贞观后期,朝廷上开始出现了以长孙无忌为首的新的官僚利益集团,李世民对此有所察觉,也想过要打击它,但已经来不及,也下不了狠心去摧毁它。这一集团实际上操控了贞观后期及永徽早期(永徽是李治的年号)的政治,直到武则天上台才将之打破(因为这一集团反对武则天)。

这一论点很有意思,显然是借用了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关于“官僚架构”的表面合理与实质不合理的性质,以及其存在的不可避免的理论。若这一论点成立的话,则对于李世民在贞观末年许多政治上的态度转变都要重新进行评价。

现在回过来说胡如雷提的第一点质疑。李世民为什么要当着李治之面来讨论废立之事。显然他那时确实已有了改立李治之心,事实上也已经没有什么其他的选择余地了。但李世民对于李治的懦弱又实在不放心,所以又有投床自刺之类的举动,固然是有失体统,但也正反映了玄武门政变对他的精神打击之深。

胡戟、胡乐的《试析玄武门事变的背景内幕》中对此有独到的分析:“这位临机果断、铮铮铁骨的盖世英雄,为何伤心过度失去常态?显然是眼前的事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隐痛和惶恐。往事历历,当年在玄武门他与兄弟们的厮杀,杨广夺宗成功后将其父隋文帝杨坚和长兄废太子杨勇一齐害死,那两幕活剧又在重演。继隋文帝和唐高祖之后,下一场厄运正在轮到自己头上,展现在面前的是又一场骨肉残杀的刀光剑影,是自己身败名裂的惨淡前景。除了这还有什么能挫伤这位英姿勃勃的明君圣王面对人生的勇气呢?”

这里还要补充一点,李世民是否后悔发动玄武门政变呢?我想不会,他只是内疚罢了。没有玄武门政变,他不杀李建成,自己就被李建成杀掉,哪里还有他后来内疚不安的余地?所以心中愧恨是一回事,但“后悔药”是决计不吃的。

以上是玄武门政变对李世民本人的影响,接下来谈这一政变对唐代历史的影响。司马光在评论玄武门政变时也谈及到这一点,他说:“夫创业垂统之君,子孙之所仪刑也,彼中、明、肃、代之传继,得非有所指拟以为口实乎!”

现世史家也有人激烈抨击玄武门政变的负面影响,并指出,唐代为了防止藩王夺权,不得不令太子同时兼任军事方面的要职,以防兵权旁落藩王手中,带来后患,但仍然改变不了唐代政变频繁的局面,这都是因为玄武门政变开了恶例在先。

对于这种说法,我是不能苟同的。司马光等人的意思是说,由于李世民干过政变夺位的事,于是他的子孙后人要干这类事时就有了先例,没有道德负罪感,可以放手去干了。但不要忘了,人们发动政变,自有其不同的原因。这些原因必定是牵涉到生死攸关的问题,否则就不必冒这个大险了。若在一般情况下,道德顾虑自然能发生其作用。但在生死关头,道德的考虑就次要之极了。既然如此,难道李世民不曾发动过政变,这些子孙后人在发动政变前找不到榜样、借口,他们就会改变主意,宁愿坐以待毙也不搞政变了吗?这肯定是不可能的。

就像李世民自己,在他政变之前又何尝有什么榜样、借口?相反,杨广搞政变留下千古恶名倒是个大大的坏榜样。按司马光的这种推理,李世民岂不是应该警戒这种行为,不去政变才对吗?但事实不可能是这样。形势逼人、生死所系,道德考虑只能退出,也与榜样、借口等等无关。

唐代政变何以如此之多,应具体分析各次政变的前因后果,再取其共通之处来加以考察,而不是这样随随便便将罪名派到李世民头上去。

若一定要说玄武门政变对后来的政变有什么影响的话,那也只是在政变之后,政变者为自己找道德上的美化时会引玄武门政变为例。但这已是政变后的粉饰,与政变发生的原因无关。

最后要谈的是玄武门政变所有负面影响中最恶劣的一点,那就是对史书编纂的干扰。

李世民在玄武门政变前,生死悬于一线,道德顾虑只有抛诸脑后了。但玄武门政变之后,却不能不为他的行为作道德上的美化。为此,就必须篡改史书,隐瞒真相,所以他不顾侍臣的反对,执意要打破在位皇帝不能看当代史编纂情况的惯例,亲自看了起居注。

史载,贞观十七年,李世民要求看《高祖实录》和《今上实录》(即后来的《太宗实录》,当时李世民未死,自然不存在“唐太宗”这一庙号)。房玄龄表示反对,说:“史官不虚美,不隐恶,若人主见之必怒,故不敢献也。”李世民则说他“欲自观国史,知前日之恶,为后来之戒”。当时谏议大夫朱子奢也表示反对,说:“若以此法传示子孙,窃恐曾、玄之后或非上智,饰非护短,史官必不免刑诛。如此,则莫不希风顺旨,全身远害,悠悠千载,何所信乎!”

但李世民不听,仍然施压要房玄龄上呈国史,最后终于破例看了。看后他对房玄龄说:“昔周公诛管、蔡以安周,季友鸩叔牙以存鲁。朕之所以,亦类是耳,史官何讳焉!”于是下令删去浮辞,直书其事。

从李世民的话看来,可知当时史家写玄武门政变时,已经是有意隐瞒真相,其做法可能是对李世民不利的事实就不予记载,但相信还未到捏造史实,将不实的谎话也记了上去的地步。

但李世民对此显然仍不满意,他说自己的所作所为类似于周公、季友,就是暗示史家要按这些古代圣贤的行为来改写史书,扭曲史实。所谓“何必隐讳”其实是叫他们放开手脚去伪造史料,不必担心负上不秉笔直书之恶名。赵克尧却由此而得出李世民看国史有其合理的一面,还说他以周公、季友自喻是以史喻史,说明他卓有史识,观点之荒谬可笑,不值一提。时至今日,我们完全不必再为尊者讳,李世民压迫史官修改史书,这种行为恶劣之极,根本不值得为之遮掩粉饰。

不过,一些后世史家因此而认为修改史书的风气是自李世民始,中国的“信史”传统从此一落千丈,却又未免过于高估李世民这一举动的影响力了。其实,早在孔子时代就已经有“夫子笔削春秋”之举,什么“为尊者讳”、“为贤者讳”,讳来讳去,早已没有信史可言。汉代已经有改史的记载,清代的皇帝更是特别热衷此道。李世民的这次改史,做得过于明目张胆、大张旗鼓,再加上他是有“明君”的美誉的,做出这等与此名不合之事,自然是人人注目,又人人侧目了。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辽、西夏、金在建立自己本民族的政权中,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如本书中叙及的阿保机、阿骨打、萧太后等。正当中原地区出现宋金对峙、纷争不已的时候,我国北方的蒙古族开始崛起于漠北高原。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公元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灭亡了南宋,统一了全国。
  • 邓肯

    邓肯

    邓肯,一位举世闻名的舞蹈天才,她摒弃古典芭蕾的严苛性,主张以自由流畅的方式呈现舞蹈,据此创立了自成一格的全新的舞蹈模式,从而成为现代舞的先驱。一位才华横溢的女性,一位历尽风霜的女性,一位20世纪杰出的女性。她坦率,真诚,被誉为世界自传文学史上经典之作。邓肯,一位举世闻名的舞蹈天才,她摒弃古典芭蕾的严苛性,主张以自由流畅的方式呈现舞蹈,据此创立了自成一格的全新的舞蹈模式,从而成为现代舞的先驱。邓肯,一位浪漫又多情的现代女性,她藐视婚姻,特立独行,曾与多位世界著名的艺术家相知相恋,谱下一曲曲令人荡气回肠的情爱之歌。
  • 洛克菲勒回忆录

    洛克菲勒回忆录

    《洛克菲勒回忆录》是一部独特的家族史,作者戴维·洛克菲勒违背了祖父“洛克菲勒家族的人不出自传”的遗训,写出了历史上第一部,也是惟一的一部洛克菲勒家族的自传。作为美国第一家族的后代,戴维有机会可以接触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最有权势的家族、影响整个欧美政局的政治家、每一届美国总统,参与了很多改变世界格局的重要访问。
  • 马云正传:活着就是为了颠覆世界

    马云正传:活着就是为了颠覆世界

    身材矮小的马云,却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市场中的大人物.短短15年间,他从英语教师成长为互联网大亨,并带领阿里巴巴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的经历,折射出中国互联网的崛起和发展历程.在中国,绝大多数的私人财富都是靠从国有部门分一杯羹获得.但是马云乘着互联网之势正在改变这一格局.他与硅谷一些有着响亮名字的人物之间的争斗,也已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传奇故事.而他以各种"大手笔"搅动世界的脚步从未停止;横空出世的余额宝让银行颤栗,菜鸟物流强势来袭,阿里将成为史上最大IPO整体上市……
  • 赤脚财神

    赤脚财神

    这是一部记叙虞洽卿上海滩传奇故事的书,是穷小子如何白手起家变成百万富翁的行动指南,集创业智慧、商战智慧、爱情智慧、生活智慧于一书。薄雾侵晨,红日东升,虞洽卿指着熠熠生辉的海水,对周围拾蛤蜊的小伙伴道:“快看,那是金子。”小伙伴说:“那是海水,真是傻子。”虞洽卿小心地捡起一个又一个蛤蜊,道:“那就是金子。”在虞洽卿眼中,海水和金子一样重要。多年以后,功成名就的虞洽卿回到家乡,对一个少年说道:“没有海水,哪有蛤蜊!只有珍惜海水的人才能捡到蛤蜊,只有珍惜蛤蜊的人才能捡到金子。”
热门推荐
  • 异神传说

    异神传说

    努力过后,勤奋过后,你也会成为无所不能的神,你也会达到你最终的目的地。
  • 龙傲神州

    龙傲神州

    军人的天职让他不忘民族国家的命运;沉重的使命让他不能依附于任何国家;两者是冲突,还是能够兼容;伴随着庞大的经济帝国、穿插着众多的美女靓妹、一切只为一个爽字!
  • 异世奇缘之伍家族的阴谋

    异世奇缘之伍家族的阴谋

    一个叫流遇见的男生,因为他深爱的人死了,而后又在偏僻的山里,寻到了一个上古神器,因而发现了,一个由伍家族的绝世阴谋……………
  • 取经团异界游

    取经团异界游

    我们师徒四人去埃及旅游,半路上仙子姐姐斗地主去了丢下我们师徒四人,后遇到了公主帕蒂拉,那美女竟然爱上了本尊,可是本尊有了转世投胎的女儿国国王看来这段旅游并非是那样的平坦
  • 超世修真狂少

    超世修真狂少

    无情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力量的背后又有着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 绝代风华:元素召唤师

    绝代风华:元素召唤师

    穿越到高科技的异世,本是21世纪豪门贵族之女,却沦落为最低等的平民。她成了一个六岁大的小废物,扎身在孤儿堆里。不起眼也不受人瞩目不过没关系!谁叫她是凤羽翎呢!遇神杀神,遇佛杀佛。光鲜亮丽身份的背后,她竟是令黑白道胆战心惊的“殇”一朝穿越,逆天召唤、禁忌魔法,她一朝崛起,锋芒乍现,睥睨诸强!什么?你说她是废物!不好意思,六岁大的中级武者你见过吗!什么?你说她没有幻兽!不好意思,在她这儿最低级的也就是神兽!什么?你说她啥都不会!不好意思,她是一个炼药师你信吗!你信吗!
  • 光坂的道路

    光坂的道路

    青春的光坂,未解禁,现在已重发........
  • 相知无绝衰

    相知无绝衰

    爱是何味?情为何物?遇见是对是错?得到是真是假?人会幻想自己的爱情,而这里,总有一个和你吻合,区别于是情还是恨?~~~琉璃下的誓言生生世世,紫竹间的笛音悠扬悠扬!唯美的爱情,坎坷的命运,是天作之合?还是命中注定?
  • 神魂天行

    神魂天行

    绚烂的魔法,纵横的剑道,修魂一路多亡魂众生汲汲,追求的道与理又在何方,是长生,还是神血染苍穹封神一途,群雄并起,至尊之路多尸骨逆天改命,苍凉悲壮,到底又改变了什么是谁无形的大手,以天地为棋,众生为力,百万年的布局,走向何方
  • 谁人敢接我的刀

    谁人敢接我的刀

    传说有三把刀,谁拿到就得到了一切。一个叫应三刀的小伙子听了,心想,真好。我名字里就有三把刀,这刀肯定是我的。他兴高采烈的出门了,结果刚出来就被人贩子卖了……在黑暗的绝望中,阳光照耀在他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