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凄切哀婉的词,刻在一方石碑的背面。碑的正面刻着两个大字:“香冢”。这方石碑立在一座大冢之前。大冢就座落在北京城南风景宜人的陶然亭的东北角上。
据说,这就是有名的“香妃”墓,是在乾隆皇帝的授意下,安葬这里的。为的是自己可以随时随地到这里来凭吊她,寄托对香妃无尽的哀思。
可是,据说还有两座“香妃”墓,一座在新疆喀什噶尔,一座在河北遵化。两座墓里的香妃,还有两个不同的传说。
头一个说,香妃是回族香妃。
传说,香妃本是回族首领霍集占的王妃,长得国色天香,生来身上就有一股奇香。既不是花香,也不是粉香,不用乍草薰,也不用香汤洗,香气袭人,沁人心脾,所以人们都管她叫“香妃”。清高宗乾隆本是个风流皇帝,听说此事,不能忘怀,总想把她弄到自己身边享用。正巧,霍集占造反,清廷派大兵镇压,正是掳香妃来北京的好机会。于是乾隆再三嘱咐平叛边将兆惠一定把“香妃”捉来,并命令沿途官员好生护侍,防止香妃自杀,并保持香妃容颜不损。果然,香妃被捉,押进北京。
到了清宫,果然名不虚传,香妃人还未到,香气先闻。乾隆一见大喜,问寒问暖,极为热情。可是,香妃却冷若冰霜,百问不答,一腔仇恨流露在怒目之中。乾隆碰了钉子,仍不死心,就派宫女去好言相劝。只见香妃突然从袖中拔出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大义凛然地说:“国破家亡,我死意已决。但我不想这样默默无闻地死,我要找个机会报了仇再死!皇上如果强逼我,那就尽快地实现我的愿望了!”宫女听了,大惊失色,赶快禀报乾隆。乾隆知她是烈性女子,不能用强,只得慢慢想办法。
为了讨好香妃,免得她思念家乡,乾隆命人在皇宫西侧修了宝月楼,又在宝月楼旁仿回族风格,修建了回回营,还在武英殿西按照土耳其风格修了浴德堂,供香妃沐浴。至于平素吃用玩游,均按回族习俗,一概满足。
但是,香妃不为所动,仍不回心转意。
当时,皇太后知道此事,曾告诫乾隆,要么杀掉香妃,成全她的志愿;要么放走她,让她回到新疆安度余年。可是乾隆不忍割舍,事情就又拖了几年。皇太后想,长痛不如短痛,再拖下去说不定会发生什么变故。于是,趁举行祭天大典,乾隆斋戒沐浴的时候,把香妃叫来,问道:
“你既然不想做皇上的人,到底想得到什么结果呢?”
“死。”香妃毫不犹豫地说。
“那么,今天就让你去死,可以吗?”
“那就感谢太后的恩典了。我万里奔波来到此地,是想寻求一个报仇的机会,既然不能如愿,这身躯只是一个多余的肉瘤子,不如早日闭眼,去追随死去的故主为好。”
于是太后派人把她绞杀了。
乾隆听到消息,急忙赶回。看到香妃面带微笑,闭目死去,不禁号啕大哭,痛悔自己害了她。这时,人去楼空,只有一股香气袅袅弥漫,似乎一缕游魂飘向远方。乾隆为了表示对香妃的哀悼,下令用软轿将遗体抬回新疆喀什安葬。这就是回族香妃的故事。
又一个传说,香妃就是容妃。
一些人查阅了清宫档案后,猜想所谓的香妃应该是乾隆的宠妃——容妃。她是乾隆40多个嫔妃中惟一的回族女子。容妃的故事是这样的:
容妃生于新疆叶尔羌回部,祖上是伊斯兰教的一个首领,她的哥哥因为配合清廷平定霍集占叛乱有功,被召到北京受封。她也随兄来京,恰巧被乾隆看中,选入后宫,被封为“贵人”。
据传,为了保持她的民族习俗和生活习惯,她曾对乾隆提出了三点要求:一、她在京城的住处必须是维吾尔风格的建筑;二、她的哥哥图尔都也必须进京居住,互相照应;三、她死后遗体运回故乡喀什。乾隆都答应了。
5年之后,她被封为“容妃”。
容妃不但容貌出众,而且聪明机灵。骑马、射箭、写诗、编织,无一不精,深受皇帝宠爱。乾隆特许专人为她缝制维吾尔族服装,专人做回民饭菜。一切生活设施,完全按维吾尔族习惯供奉。她曾与哥哥图尔都一起,陪伴乾隆巡视江南。南巡江浙,东登泰山,北游盛京,拜谒清太祖的福陵,好不风光。每当过年过节,她受的赏赐都比别的嫔妃多得多。
她的家乡有种沙枣树,能散发出一种奇异的香味。为讨她的欢心,乾隆专门派人去新疆把沙枣树带到京城,移栽在她的宫苑里。这样,她的居室就常常飘散着这种奇异的芳香,因此,人们称“容妃”为“香妃子”。
乾隆五十五年,容妃病故,葬于河北省遵化县清东陵西侧的“裕妃园寝”。在这里的月台上有一宝顶,宝顶下是安放棺椁的地宫,地宫深14米,与十几米长的地下走廊相通。
1979年10月,有关单位对这座墓进行了发掘清理。发现棺头正中有几行金漆手书回文,意思是:“以真主的名义……”棺木中头骨近旁,有一条85厘米长的花白发辫,还有龙袍碎片和几件织物,织物上有“江南织造臣成善”、“苏州织造臣四德”等字样,此外,还有珍珠、宝石等。
显然,这里曾被盗过。但清理的实物足以证明,墓主人正是容妃。因为棺头文字说明死者是伊斯兰教徒,龙袍、宝石等证明她的身份是妃子,花白发辫与容妃55岁去世年龄相符,织物上的“四德”“成善”等姓名,正是乾隆时江南织造官。
如果说容妃就是香妃,这座墓当然就是香妃墓了。
但是,还有人认为,容妃与香妃并不是一个人。因为容妃并无体香,并非被掳入京,并未被赐死,而且宝月楼修建于她进京之前,与她毫不相干。
如果说新疆喀什埋的是香妃,河北遵化埋的是容妃,那么,陶然亭边的“香冢”里埋的又是谁呢?
中兴之臣
曾国藩不称帝之谜
曾国藩是近代史上争议很大、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他组织湘军,镇压太平军,功成身退,潜心治学,解散湘军,这又为何?
曾国藩(1811—1872)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28岁便考中了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阶地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力门生。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直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就是沿着这条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
曾国藩所处的年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走向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交相煎迫的时代。曾国藩曾因母丧返乡,却恰逢太平天国横扫鄂湘大地,清王朝统治岌岌可危,曾国藩见势在家乡组建了一支湘军,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立下汗马功劳,被清王朝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至一品,死后被谥“文正”。
曾国藩一生功过,让人争论不休。他曾被人推许为孔子、朱子以后,再度复兴儒学的先哲,建树功业、转移运世的伟人贤者,清朝咸同中兴第一名臣。但也有人骂他是民贼、元凶、汉奸、民族罪人、擅权滥杀的“曾剃头”、好名失德的“伪君子”,可谓毁誉参半。
然而令后人产生疑问的是: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手握重兵,掌握地方大权,但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后,主动解散了湘军,并强迫曾国荃【quán】离职回家。他为何不自己做皇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