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莫问出处
孔子身世之谜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儒学思想影响了历代封建王朝;他首创儒学,据说有三千弟子;他的教育理论至今影响不衰。不过他的身世可能是很低下的,但圣人在人们心中还是无丝毫贬损的。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ōu】邑人。他三岁丧父,生活贫苦,地位低贱。以教书为生,20岁以后,做过管理仓库的小吏及管理畜牧的小吏。30岁开始创办平民教育,收徒讲学,再以后从政,参与管理国事。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后升迁为大司寇,有宰相的权限。这以后,他又带领自己的弟子周游列国,向各国统治者宣传他的一套治国安民的政治主张,但他的主张却与当时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政治格格不入,在外漂泊了14年,累累如“丧家之犬”,最终不得不黯然回到鲁国。此后,他潜心从事文化教育和古籍整理,直到终老。
孔子的生前在政坛上是比较平庸、难以施展才华的。他下野,他失业,他为权臣所轻蔑,他为野人嘲弄,为暴民包围,曾饿瘪了肚子,总之,吃的苦头不少。
然而,孔子死后,他的“忠君尊王”思想却为历代帝王和权贵人们所青睐,孔子本人也被捧到令人吃惊的高度,加上各种各样的头衔,罩上一层又一层的光环。
关于孔子的出生,也成为引人注目的话题,从各种史料记载看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祈祷而生说。这是一种颇具神话色彩的说法。说孔子的父亲和母亲祈祷于尼丘山,感受黑龙的精灵而生孔子。此说见于东汉郑玄《礼记·檀弓正义》所引《论语撰考谶【chèn】》:“叔梁纥【hé】与徵【zhēn?弈】在祷尼丘山,感黑龙之精以生仲尼。”在今天看来此种说法的荒谬是显而易见的。
二、梦生说。这也是一种带有迷信色彩的荒诞之说,且同样见于谶纬书中。一些人为了把孔子尊奉为神,在他的出生问题上也要加进许多神秘的东西,显得与凡人不同,似乎惟有如此,孔子才能成为他们心目中的“圣人”。《春秋演孔图》记载说:“孔子母徵在梦感黑帝而生,故曰玄圣。”又说:“孔子母颜氏徵在游太冢之陂,睡梦感黑帝使请己,己往,梦口语曰:‘汝乳必于空桑之中。’觉则若感,生丘于空桑之中。”这种荒诞的说法,把孔子说成是其母梦感黑帝神而生,实在可说是玄虚至极。
三、“野合”说。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对于“野合”,唐朝人作过一个解释,认为这是叔梁纥年老而孔子母亲颜徵在年少,两人的结合不符合礼仪。如司马贞《史记索隐》便说:“今此云野合者,盖谓梁纥老而徵在少,非当壮室初笄【jī】之礼,故云野合,谓不合礼仪。”
四、私生子说。这种说法见于蔡尚思等著《孔子思想体系》一书。该书作者根据历年积累的资料,作了详细的考证,指出颜氏女既然能向孔子隐瞒有关其父的事情达很长时间,说明她生孔子前一定远离孔家独居。孔子也自称“吾少也贱”。这些都证明孔子的母亲是一位家境贫寒的少女,可能是奴隶或平民的女儿,与叔梁纥显然属于两个阶层。因此,对于“野合”,该书作者认为只能是指这位少女在野外被老奴隶主叔梁纥强奸,迫使她怀孕而生下孔子。或者可以解释为两人在野外发生了关系生了孔子。因此得出孔子是个私生子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对《史记》等书中所记载的“野合”说的新的解释。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如果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对孔子的出生之谜做一番科学的研究,尚有待于今后的努力。
纵横家鼻祖
鬼谷子是否确有其人
历史上苏秦和张仪是纵横术的实践者,他们曾在那时呼风唤雨,秦国采纳张仪的连横术而统一中国。他们的老师就是纵横家鼻祖鬼谷子,这样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有无其人却无定说。
鬼谷子是我国战国时代纵横家的鼻祖,相传为楚国人,姓名传说不一,曾经隐居于鬼谷,因以自号而人称其鬼谷子。
鬼谷子长于养性修身,遇事刚柔相济,因作纵横捭阖之术。所谓纵横,即合纵连横,战国时七国争雄的外交手段。合纵就是六国联合拒秦;连横就是六国分别事秦。捭阖,犹言开合,战国时说客方士游说的一种方法,相传为鬼谷子所作的《鬼谷子》一书这样说:“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又说:“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其要旨在于寻找机会、抓住机会、利用机会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因此,基辛格的老师施本格勒曾说:“鬼谷子的察人之明,对历史可能性的洞察以及对当时外交技巧(合纵与连横的艺术)的掌握,必然使他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基辛格评传》)相传鬼谷子的著作《鬼谷子》三卷,由捭阖之术13章、《本经》、《持枢》、《中柱》等篇章组成,程景沂【yí】曾对此书作过高度评价:“文体绝似老子,无战国游士风气,抉髓取神,说辞妙品,尤为纵横家鼻祖。”(知不足斋本《鬼谷子》)由于《汉书·艺文志》不载此书,《隋书·经籍志》才有所记录,因此该书的真伪一直悬而未决,大多数人倾向于此书是后人伪作。鬼谷子身为隐士,可是他对世态的明察是令人吃惊的,他发现中国将要统一,其方法不外合纵连横,他虽然没有涉足当时政治斗争,但是他的两个学生,张仪、苏秦却是那时呼风唤雨的人物,秦国用了张仪的计谋统一了中国。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赫赫有名的鬼谷子,历史上有无其人却无定说,就现在所能见到的资料看,大约有四种说法。
一、否认历史上有鬼谷子其人。乐一在注《史记·苏秦列传》时说:“苏秦欲神秘其道,故假名鬼谷”,把苏秦看做鬼谷子。清朝人翁元圻在注《国学纪闻》时更明确地说:“秦仪,即鬼谷子。”有人认为鬼谷子是泛指隐士,唐朝人李善注《文选》说:“鬼谷之名,隐者通号也。”既然认为鬼谷只是隐者的一种“通号”,实际上也就是认为“鬼谷”并非实有其人。现在学术界也有人认为鬼谷子非历史人物,1984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湖北历史人物辞典》列了不很有名的慎子、熠冠子,但未列鬼谷子。《古今伪书考补证》讲到鬼谷子时说:“史记所记,得之传闻,本不足据”,又说:“其人无考,况其书乎?”《宗教辞典》称其是“中国古代传说人物”。《仙传拾遗》说鬼谷子“疑神守一,朴而不露,在人间数百岁,后不知所之”。杜光庭《录异记》也认为:“鬼谷先生者,古之真仙也……自轩辕之代,历于商周,随老君西化流沙周未复还中国。”这里则把鬼谷子看做神仙。
二、对鬼谷子的有无疑信参半。清朝人秦恩复以为,“或云周时豪士,隐于鬼谷者,近是。”(《四部备要》本《鬼谷子》)所谓“近是”不过是指接近正确而已,未作完全肯定。现在也有学者认为“欲证鬼谷子真有其人,终不可得其确”,同时认为“鬼谷其人,又不全虚”(《古籍整理论文集·鬼谷子研究》)。新版《辞海》、《辞源》在介绍鬼谷子时,前面都冠以“相传”二字,以示不确切肯定。
三、鬼谷子是战国时楚国人。这在一些史籍资料中可以证实。
1.最早记载鬼谷子的是《史记》,司马迁与鬼谷子生活的年代相隔不远,根据苏秦、张仪谢世的纪年推测,至多也不过一二百年,因此司马迁所记应当是比较可靠的。《史记》虽无鬼谷子传记,但是在《苏秦列传》中太史公记曰:“苏秦者,东周雒(雒同“洛”,【luò】)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在《张仪列传》中也说张仪是鬼谷子的学生。另外,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有一段引文:“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宋,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司马迁未注明出处,但是唐朝人司马贞在《索隐》中指出:“此出《鬼谷子》,迁引之以成其章,故称‘故曰’也。”可见司马迁与司马贞都曾见到过鬼谷子的著作。
2.在两汉著作中可以找到不少鬼谷子的影踪。西汉的刘向在《说苑·善说》中曾直接引用过鬼谷子的原话,他这样写道,鬼谷子曰:“人之不善而能矫之者难也……”扬雄在《法言》一书中也说:“仪、秦学乎鬼谷术”,一承司马迁观点。著名汉朝科学家张衡在《论衡》的两个篇章《答佞》、《明雩(古代求雨的祭祀)》中也谈及鬼谷子的事迹。其他如东汉末年的应劭,在《风俗通义》中也说:“鬼谷先生,六国时纵横家。”三国时皇甫谧曾经注《鬼谷子》一文,并介绍说:“鬼谷子,楚人也,周世隐于鬼谷。”
3.湖北当阳鬼谷洞附近有许多鬼谷先生遗迹。《舆地纪胜》说此洞“即鬼谷子隐处”。今鬼谷洞外石壁上嵌有三块石碑,均系清光绪五年重修大仙洞的碑记,中有一段曰:“清溪寺山后五里许,有大仙洞,系战国时鬼谷大仙披门仙师修真之所……残碑隐隐有字迹,(鬼谷庙)大约始于晋。”在鬼谷洞东南两公里处有棋盘山,亦名云梦山,据《当阳县志》称“传鬼谷子对弈处”。
不屈的诗人
屈原何故自沉汨罗江
屈原是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诗人,也是楚辞的奠基者和代表作家。他出身贵族,才气横溢,后遭奸佞排挤,怀王疏远,放逐江南,悲愤欲绝,志存高远而不得重用,遂投江而亡。
屈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楚辞的创始人。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离骚》、《天问》、《国殇》等等,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争相传诵,啧啧称赏。这些诗篇表达了他对楚国强烈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的政治思想。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最后却怀着满腔忧愤,毅然投入波涛滚滚的汨罗江中,结束了他那坚贞不屈、才华横溢的一生。千百年来,他的死一直为人民所惋惜、哀悼。那么,屈原为何投江自沉呢?对此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屈原以身殉国难。清朝王夫之在《楚辞通释》中认为,屈原所以写下著名的诗章《哀郢【yǐn?弈】》,是由于“哀郢都之弃捐,宗社之丘墟,人民之离散,顷襄王之不能效死以拒秦,而(楚)亡可待也”。据此,现代的屈赋研究者大都认为,屈原投江是因为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眼见国亡而殉国难之举。持此说者以郭沫若为代表,他在《屈原研究》中说:“郢都陷落时,屈原逃奔江南,江南也不能安住,所以接连做了《涉江》、《怀沙》、《惜往日》诸篇,便终于自沉了。”在《屈原考》中进一步发挥说:“就在郢都被攻破的那一年,屈原写了一篇《哀郢》……他看不过国破家亡、百姓流离颠沛的苦状,才悲愤自杀的。”
二、屈原壮志难酬绝望自沉。据《史记·屈原列传》和《哀郢》中的有关史料来看,屈原写《哀郢》约为顷襄王十四年(前285年),屈原沉江约在顷襄王十六年或十七年,即公元前283年或公元前282年,而《史记·秦本纪》、《史记·六国年表》中载明,白起于顷襄王十九年(公元前280年)开始攻楚,第三年(前287年)攻破郢都。因此,屈原写《哀郢》和自尽在前,白起破郢在后,从时间上推算,屈原根本不可能是殉国难。从《哀郢》的内容上分析,诗人在文中一再述说自己心头的悲哀,哀自己无罪遭贬逐而“东迁”,哀“故都之日远”、“哀见君而不再得”、哀人们沉湎于一片“平乐”而看不到大祸将临。明朝张京元在《删注楚辞》中云,《哀郢》是“原既去国,还顾郢都,念其将亡而哀之”。显然,屈原写此诗与郢都陷落并无关系。诗人投江前作的绝命诗《怀沙》中也并未流露出痛惜国破家亡而决心殉国难的情志。而且,如果屈原是殉国难,史家势必书明,以志褒彰,但是,贾谊的《吊屈原赋》、司马迁的《史记·屈原列传》和唐朝沈亚之的《屈原外传》这些对屈原结局深表同情的史家所撰写的史籍中,均不见有屈原是为国难而殉身的记载。那么,他究竟何故自沉呢?有人认为,屈原一直主张联齐抗秦,而当时的顷襄王已经忘却了疆土被蹂躏、父王被骗拘而死于秦地的国耻父仇,反认秦为友,又“专淫逸侈靡”“驰骋乎云梦之中,而不以天下国家为事”,国内奸佞弄权、城池不修,百姓离心,既无良臣,又无守备,楚国已面临亡国大祸。满怀救国救民之志的诗人却受谗言而身遭黜逐,报国无门,《哀郢》中他就悲愤地诉说:“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亡之”,《怀沙》中他更尽情倾诉冤屈:“郁结纡轸【yū zhēn】兮,离【mǐn】而长鞠。抚情效志兮,冤屈而自仰”,表白自己遭受长期放逐,满怀的忠贞无处申诉,只有“伤怀永哀”的郁苦心情。《屈原外传》说:屈原“晚益愤懑,披蓁【zhēn】茹草,混同鸟兽,不交世务……王逼逐之,于五月五日赴清冷之水”。在这种情况下,他还受到楚王的“逼逐”,被重新启用的希望已经绝灭,身心交瘁的诗人不忍心眼见祖国和人民蒙难,也不愿在衰老不堪的晚年再忍受“逼逐”,于是,他在《怀沙》中斥责了楚王的昏聩,在《惜往日》中写下了“宁溘死以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不毕辞以赴渊兮,痛痈君之不识”,决心以死谏来震醒昏聩无能的庸君,这才是屈原之所以忍受了两次长时间放逐而依然等待,最后绝望而自沉的根本原因。
三、屈原因奸佞相逼而自沉的。屈原屡次遭受佞臣的诬陷、排挤,又被阻断君门,投诉无路,蒙受冤屈,对这类祸国殃民的贼子,他切齿痛恨,怒斥此辈是“谗人”、“党人”、“邑犬”,《怀沙》中他就痛斥他们“变白以为黑”,“倒下以为上”、“鸡鹜【wù】翔舞”、“邑犬群呔【dāi】”,这自然愈益遭致群奸的诬陷,诗人表示“知死不可让兮,愿勿受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宁愿一死,也不向群小屈服。西汉桓宽《盐铁论·倾贤》中就指出:“夫屈原之沉渊,遭子柳子谮【zèn】也。”后人凭吊屈原而有端午节,后人上下求索的还有他的爱国精神和流芳百世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假作真时真亦假
貂蝉之谜
貂蝉是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她倾倒了三国各路英豪,半推半就之间让董卓、吕布父子反目成仇,在“连环美人计”中“不用干戈不用兵”凯歌却奏凤仪亭,一举铲除了乱世奸雄董卓……可是,遗憾得很,这个传说中的大美人史籍上却没有她的名字,貂蝉真有其人吗?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书中不但刻画了一些名垂千古的帝王将相,也描绘了一些巾帼英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既聪明美艳,又深明大义,焕发着青春异彩和自我牺牲精神的貂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干戈不用兵。
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奸臣当道。汉少帝刘辨懦弱无能,被董卓废掉,立陈留王为汉献帝。董卓自任相国,独揽大权,飞扬跋扈。在朝廷上,他视9岁的汉献帝为傀儡,常常带剑上殿,不可一世。据说,他常带兵士到集镇上,围住百姓,全部杀光,然后把上千颗头颅悬挂车上回到京城,炫耀说,杀贼大胜而回。由洛阳迁都长安时,他带人连烧带抢,使数百里内无鸡犬人烟。他掳掠金银财宝几千车。直搅得天怒人怨,朝廷上下对他恨之入骨,却又无可奈何。
司徒王允欲铲除董卓,想了许多办法都失败了。又派曹操行刺,也不成功。因此,王允整天闷闷不乐。有一天,王允正在无计可施、一筹莫展之时,见歌伎貂蝉也在长吁短叹,就追问她。貂蝉答道:
“我见大人双眉紧锁,坐立不安,必为国家大事烦心。我自恨是个女子,无法给大人分忧,所以不由自主唏嘘起来,乞大人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