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早晚,在临夏的风味小吃摊或是南北夜市上,您可见到一种由回族夫妇“啪哒、啪哒”拉起旧时风箱卖鸡蛋醪糟的情景。这是一种由临夏八坊回族人制作加工的传统甜点名食,多由一家一户早晚摆摊设点、灵活经营。这种锅台设置小巧玲珑,灶具配套,可以随时移动。制作形式是一人一碗,单做鲜买,速度较快。如今,旧时的手拉风箱大多改为电动小吹风鼓吹,等顾客边来边做,用不了三五分钟即可做好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鸡蛋醪糟。其特点是配料考究、营养丰富、老少皆宜。主要配料包括糯米、甜曲、鸡蛋、牛奶、白糖、葡萄干、核桃仁、红绿丝等,看上去色泽鲜艳、红绿搭配,吃起来不仅热乎甜醇、味浓可口,再配之油炸麻花、新做大饼等同吃,是一种实惠又味美的早点和夜宵小吃,其口感令人回味绵长,食欲顿增。您有机会逛临夏夜市,可别忘了品尝品尝!
11.香酥可口、火色鲜亮的“锅盔”
河州“锅盔”,也称之“锅块”,相传起源于三国时代,迄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是当地回、汉民族人民十分喜爱的面食类制品。制作时在白面中加入苦豆、葱花和清油等,再用一中间凸起的小擀杖擀出一个圆窝,上鏊打熟,看上去火色鲜亮,吃起来香酥可口,且久放不坏,是临夏人一年四季居家、出门和走亲访友的美味餐点。如远离家乡,以能常吃到“锅盔”而庆幸;若回到临夏,看到竞相开张的“锅盔铺”和那一个个油黄香酥的糖锅盔、油锅盔,就会情不自禁地买上几个,可见这一传统食品是多么的富有持久生命力了。它可是临夏人久吃不厌的美味早点。
12.源远流长、外脆内软的“禾锅”
禾锅,当地人亦叫“锅里馍”,是临夏民间盛行的一种圆盘形烤馍。这种馍讲究用一种特制的铁锅(上下两层,下锅较深,锅口周围有凸槽;上锅较浅,锅口边缘有凹棱,为的是方便合拢)烤制而成,深受回、汉族群众欢迎。
因临夏气候偏寒,城乡常年多烧热炕,炕洞内常有烫灰(或炭火)。为了充分利用这种热能,当地农村便发明了用特制小铁锅烧烤馍馍的做法。这种烤馍呈圆形或方形,外脆内柔,麦香可口,且易于存放。其中因烧馍锅不同而分为大、中、小,有素禾锅、花禾锅和糖禾锅。现在每逢冬季在临夏城乡人的家家户户,都喜欢用铁烤箱或电烤箱烘烤,是当地人常吃的另一种面食类馍馍之一。
13.甜香美味的油搅团及油面茶
油搅团是保安族独有的民间特色食物,其做法是将精面粉用开水搅拌煮熟后加入适量植物油再反复搅拌,并分次加上适量的红、白糖,稍稍煎炒后即可食用,特点是滑爽可口、甜香松软,是老年人和产后妇女的滋补养身之佳肴。而油面茶则是东乡族喜欢制作的一种独具风味的御寒食物。油面茶,顾名思义,就是用牛羊油和面粉熬制成的一种风味食物。做法是先将新鲜的牛羊油切碎,放进热锅里熬成液体,再放入面粉搅拌后用慢火煎炒,直到面色发黄为止。喝时,拿出熬好的油茶块,再放入锅内加适量的开水滚沸成油面茶即可。这种油面茶还可根据个人口味加上熬好的细茶(青茶)或茯茶(砖茶)水,待茶滚沸时再适当加上麻辣调味品和食盐,浓香扑鼻、美味可口的油面茶就做好了。有条件的人家在油面茶里再放些酥油、核桃仁和花生等,那就更是鲜美无比、营养丰富了。在山高沟深的东乡,这种油面茶既是家家户户日常爱吃的早餐食品,也是在婚宴喜庆时招待贵客的一种民间风味,更是在旧社会时当脚户哥的东乡人在长途贩运旅程中必不可少的充饥、御寒之美食。
14.甜蜜蜜、脆生生的河州饴糖
每到冬季,当您驻足临夏街头,就可听到一个个头戴号帽的回族老人挑着“忽悠”、“忽悠”的担子走街穿巷时洒下的一串串吆喝声——“卖糖瓜喽!又甜又脆的糖瓜哟!”这穿越冬季城镇上空的叫卖声不时引来一群又一群像鸟雀般欢呼奔走的孩童们和家庭主妇们争相购买。这种又甜又脆的糖瓜是用当地出产的一种叫“糜子”的小秋作物加工制作的。“糜子”舂去籽壳后就变成了黄澄澄的小米。小米生性糯软且含糖量很高,是糖坊制作饴糖(糖瓜)的主要原料。
旧时酿制糖瓜的工艺远比普通的制糖业要复杂得多。首先要选用本地产的青稞发酵的“麦芽”作为“面头”,其次选择上等小米,掏洗干净,上笼蒸熟,然后再拌上麦芽,盛在大缸或特制的木桶里,加上50度左右的温水,放置热炕上加温发酵,约两三个小时后,拔去桶底的塞子,糖水就会汩汩地“流”出来,也称做“淋”浆。淋出的糖水可反复熬煮,边淋边熬,循环多次,直到锅内的糖汁变成饱和状的饴糖浆为止。
传统的河州饴糖业分“糖坊家”和“花糖家”。“花糖家”就是用糖坊家生产的生糖,再加上核桃仁、红枣肉、胡麻、芝麻、花生、杏仁等,与优粉、鸡蛋、清油和在一起,加工成各种花色、口味和形状不同,色、香、味俱佳的“花糖瓜”出售。
“糖瓜”具有滋阴清火、润肺止咳之效,是冬季里老幼和妇女们极好的滋补佳品,远销到周边地区,尤其深受甘青藏胞们的欢迎,每逢过年过节,他们专程来临夏购买这种食品,有时小小的作坊和规模大有供不应求之感,真忙坏了辛苦的糖师傅们。旧时河州的饴糖生意十分红火。到了现代,由于制糖业的迅速发展,这种民间糖业生产规模及数量便萎缩下来,但它带给河州人的那一缕缕古朴而甜蜜的味道,却永久地留在人们心上。
15.隆冬火爆的牛杂割
隆冬季节的清晨,临夏本地人都爱要上一碗牛杂割,咬一口油黄面白的葱花锅盔,喝一口尖氽的鲜汤下去,一股热气上腾,全身四肢骨骼里的寒气顿时消失殆尽。牛杂割性热,是冬日里驱寒的早餐佳品。吃牛杂割,讲究“腮肉肚梁子,蹄筋油葫芦”,腮肉肌理细腻,燎刮得皮色黄而状似海参,食时滋润厚道;肚梁子厚达半寸,洗净煮热后洁白如玉,快刀切来,片薄如鱿鱼;蹄筋,晶莹剔透像琥珀;油葫芦(即牛贲门),煮时将脂肪翻进里面,样子像金色的葫芦,故而得名。碗内放入杂割,再薄薄地割上一片油葫芦,放在浮头,舀入汤,打上香菜葱花,红绿黄白相间,令人胃口大开。牛杂割制作全在一个“火”字上,头要燎刮呈黄色,再就是煮,俗话说得好:“牛头不烂拿柴烧”,煮杂割的功夫全在火功,只有用温火慢慢地炖上一夜,煮出的杂割才会绵而不烂,味鲜而又醇厚耐吃。
16.清新解暑、回味悠长的浆水面
我国北方人都有喜酸的特点,内蒙古人、西藏人特别爱喝酸奶,四川人也喜欢吃腌制酸菜。而河州的老百姓,则把餐桌上的平常菜肴——浆水看成是宝物。特别是偏远乡村,酸酸的浆水既可当菜食用,又具调味功能,炎热的夏日还会起到清热消暑的作用,可谓一“食”多得。在河州,浆水是一年四季的居家常备菜肴。做浆水用的蔬菜种类也很多,可根据个人喜好而选择。如果您想学,方法也很简单,那就是用一种加热发酵的办法使之发酵,直到散发出淡淡酸酸的缕缕清香。河州人用浆水做面的花样可真不少,从浆水长面、牛肉浆水面、浆水旗花面到浆水搅团、浆水馓饭、浆水拌汤等等,样样包您吃得新鲜而又开胃,难忘而留恋。特别是到了盛夏三伏,有人干脆每天喝浆水汤解渴消暑,喝后顷刻间浑身凉爽舒服,赛过那些高档饮料,可谓是一种既经济实惠又纯天然的绿色饮料。据说,市场上已在研制如何让来自民间乡村的新鲜浆水变为饮料走向都市,相信这一天不会太遥远。
当地俗语说:“金不换的浆水面”。酸酸的浆水面,像初恋的滋味,使人终生难以忘怀而又回味无穷,即使远走天涯海角,也会在梦中常把浆水挂念。
17.大俗大雅、野味十足的“地锅锅洋芋”
洋芋,即马铃薯土豆,是甘肃中部干旱地区的“拳头”产品。临夏一年四季阳光充足,土质肥沃,很适合土豆生长。特别是地处锁南坝山地一带,作为当地两宝之一的东乡洋芋,更是以个大面饱、口味醇香而颇受人们欢迎,成为发展当地经济的又一支柱产业,频频得到各方人士的赞誉。
然而,只知道洋芋可炒、炸、烤、煮吃的城市人,却很难有机会领略到在河州至今盛行的另一种十分古老的洋芋土吃法——即充满泥土气息、原汁原味的“地锅锅洋芋”。这种洋芋的做法原始而古朴,既不用锅,又不要灶。顾名思义,那就是以“地”代“锅”,以“土”为灶的。每当到了挖洋芋的季节,在野外的山坡土坎沿傍,常常聚集着三五个人,您别以为他们是在打牌,他们是在地坎上挖一小洞,只开一面,周围用小土疙瘩搭成堡垒,再在洞内烧柴,直到将一块块小土疙瘩烧红烧透,然后把刚从泥土中掏出来的新鲜洋芋连同烧红的土块一起放入“地锅”之中,再一起快速动手用草皮或土块将洞口堵得严严实实。大约半小时后,里面的洋芋就烧熟了,透过泥土发出阵阵诱人的馨香。大伙顾不得谦让,一古脑儿争着抢着从洞中边掏边吹边吃,直烫得舌尖发麻。乍一看,这种吃法不太文雅甚至不大卫生,但大凡吃过地锅洋芋的人都知道,那独特的香味和浓浓的乡土情趣实在是难以抗拒的“诱惑”,更是其他任何新式吃法代替不了的。想必这也许正是这种原始古朴而又亲切自然的“土吃法”至今在临夏乡村盛行不衰的一个主要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