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原文
(一)
师旷①不得已,援琴而鼓②。一奏之,有玄鹤二八③,道南方来,集于郎④门之垝⑤。再奏之,而列。三奏之,延颈而鸣,舒翼而舞,音中宫商之声⑥,声闻于天。平公大说⑦,坐者皆喜。(《十过》)
(二)
师旷不得已而鼓之。一奏而有玄云从西北方起;再奏之,大风至,大雨随之,裂帷幕⑧,破俎豆⑨,隳廊瓦⑩。坐者散走,平公恐惧,伏于廊室之间。晋国大旱,赤地三年。平公之身遂癃病(11)。(《十过》)
注释
①师旷:春秋时晋国的乐官,乐师,字子野。
②援琴而鼓:援,拿。鼓,弹奏。
③玄鹤二八:玄鹤,黑色的鹤。二八,十六。
④郎:通“廊”。
⑤垝(ɡuǐ鬼):通“危”,屋脊。
⑥宫商之声:宫商,我国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这里宫商之声指美好音乐。
⑦平公大说:平公,指晋平公,名彪,春秋晋国的君主,公元前557年至前532年在位。说:通“悦”,愉悦,高兴。
⑧裂帷幕:撕裂悬在屋内的帐幕。
⑨破俎(zǔ祖)豆:俎,古人或作宴会用,或作祭祀用的用来盛牛、羊、猪的器皿;豆,古人用来盛肉或其他菜肴的器皿。俎豆,古人盛食物的器皿。破俎豆,破碎了盛食物的器皿。
⑩隳(huī灰)廊瓦:隳,毁坏。隳廊瓦:毁坏廊上砖瓦。
(11)癃(lónɡ龙)病:手足不灵便的病。
故事大意
(一)师旷不得已弹琴。第一曲完,有黑色的鹤十六只,从南方飞来,站立在廊门的屋脊上。二曲完,鹤整齐列队。三曲结束,鹤引颈高鸣,张翅跳舞,鸣叫如音乐一般动听异常。晋平公大喜,在座者都十分高兴。
(二)师旷不得已弹琴。第一曲奏完,有黑色的云从西北角升起。再曲,大风起,大雨倾盆而下,撕破帷幕,餐具破碎,廊瓦毁落。在座者四散跑走。平公吓得躲在廊屋里面不动。晋国大旱,赤地三年,晋平公也得了瘫痪病。
读后感
韩非说了三百多则故事,没有涉及迷信的内容,也很少用神话色彩来讲故事的,本故事用神话形式讲,是一则例外。
本故事也选自《十过》,讲关于反对沉溺音乐的道理。韩非在讲本故事中,其中讲了两则小故事,即本题中所录的两则故事。这两个神话故事相互关联,说明晋平公为人、为政有问题,导致天不宁,晋政局出事。
故事的主人公师旷,是当时著名音乐家,善弹琴,还懂政治,懂哲学,懂为人处世之理。故事另一位主人公是晋平公,德行不好,为政不好。
故事的情节是,晋平公请师旷弹琴,平公想听清徴、清角两种曲调的乐。师旷认为,能听这样两首乐曲的人必须是有德行的人,而平公不具备这个条件。平公强制要听,所以出现了故事中所说的师旷的两个“不得已”。
故事中两个“不得已”,一发生在师旷奏“清徴”时,出现了吉庆色彩的欢乐;一发生在师旷奏“清角”乐曲时,出现了天地的恐怖状态,重重地惩罚了晋平公。
韩非讲这个故事,是想说明当君主的,当统治者的,一定要有好的德行,为政要清明,为人民做善事。而晋平公好享受,贪欢乐,不好好理政,不关心百姓痛痒,不兴修水利,结果遭到了罪恶报应,晋国大旱,赤地三年,国家荒凉,民不聊生,自己得了瘫痪重病。
当领导的应好好地读读这则故事,可以从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