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原文
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①者,谒者操之②以入。中射之士③问曰:“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王大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是客欺王也。夫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也④,不如释臣。”王乃不杀。(《说林上》)
注释
①荆王:指楚顷襄王。
②谒(yè叶)者操之:谒者,主管传达工作的小官。操,拿。谒者操之,管传达工作的小官拿着。
③中射(yè叶)之士:宫中侍卫。
④明人之欺王也:表明这个人在欺骗王。
故事大意
有人向楚顷襄王献不死之药。主管传达工作的官拿着这药往宫里走。被侍卫挡住,问:“该药可吃否?”答:“可以。”这个侍卫就把该药吃了。顷襄王大怒,你怎么可以把本献给我的药给吃了?准备杀这个侍卫。侍卫请人同顷襄王说,侍卫是问了传达官的,说该药可吃,所以他就把该药吃了,侍卫是无罪的,罪在那传达官。况且来献药的人来献的是不死之药,现在侍卫吃了这药却被杀,说明该药不是不死之药。这是献药者在欺骗你,你现在杀了侍卫,杀的是无罪的人,却放走了明着是欺骗了你的献药者,这合理吗?还不如把侍卫放了为是。顷襄王听了这个人为侍卫所作的申辩,感到有理,就真的把那侍卫释免了。
读后感
人有早死晚死之分,却无有死无死之别。人总是要死的,世上没有不死的人,你想不死作为愿望可以存在,但作为事实永远不会出现。人有生有死,自然规律,谁也违背不了这个规律。在我国,在今天,随着科学昌明,医学事业的发达,人们都延年益寿了,生理年龄提高了,但人要不死永远不可能做到。
古时,如春秋战国时期,那时科学极不昌明,想不死的人很多,如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秦始皇等人。但必须指出,这些想长生不老的多是那些握有权势的统治者,他们想不死,无非就是想永远地统治人民,永远地过着奢淫生活。
还须指出,即使如此,那时也有不少有识之士,认识到这不死的事情压根儿不可能有,还写文批判这不死论的思想,韩非就是这样的一位,韩非写这则故事就是对持不死论者的一个有力批判。
本故事那侍卫委托一人与顷襄王说理,那侍卫是勇敢的,他并不是想吃这个“不死之药”,是为了借此劝说一下楚顷襄王,世上没有长生一说。那位侍卫通过被委托的人同楚顷襄王说,在劝说中他不从正面地去谈,却用迂回曲折的方法去说,说理生动,你若杀了我,这就证明该药就不是不死之药,婉转地指出了持不死论观点的人是愚昧的。说得顷襄王频频点头,免去了杀侍卫的决定。说明机智多重要,勇敢多重要,说话技巧多重要,人要学会机智,学会勇敢,学会讲话。
顺便说一个观点,生理上不死的人是没有的,但在精神上不死的人却是有的,且很多,那就是那些在立德、立功、立言上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在古代有老子、孔子、孙子,还有本书的作者韩非子等人,在近现代有革命烈士、伟人、名人、英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