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又派张仪去劝说齐湣王。张仪到了齐国见到齐湣王,对他说:“当今天下论富足没有能够超过齐国的,朝中的大臣都是同姓父兄,人民众多,富足安乐。但是,为大王出计策的人,都是只求暂时的愉快,而不顾国家长远的利益。那些主张合纵的人游说大王,必定会说齐国西面有强大的赵国,南面有韩国和魏国。齐国是背靠大海的国家,土地广大,人民众多,兵卒强健,战士勇敢,秦国再强大也对齐国毫无办法。大王赞许他们的说法,却不衡量实际情况。我听说,齐国和鲁国打了三次仗,三次都是鲁国胜利,但是鲁国却因此而衰弱,随之而灭亡了。名义上虽战胜,而实际上却亡国,这是什么原因呢?那是因为齐国大而鲁国小啊!如今秦国和赵国相比,就同齐国与鲁国相比一样。秦、赵两国在黄河和漳水边上交战,打了两次,赵国都战胜了秦国。但是等到第四次交战后,赵国损失了几十万军队,最后仅存都城邯郸。赵国虽然名义上取胜了,但国家却破烂不堪,这是为什么呢?还是因为秦国强大而赵国衰弱啊!”……
“如今,秦、楚两国已经联姻,结为兄弟之邦。韩国向秦国献上宜阳、魏国向秦国献上河外,赵国也在渑池与秦国会盟,割让河间一带地方侍奉秦国。假如大王不臣服秦国,秦国必将让韩、魏两国攻打齐国南边,让赵国的军队全力渡过清河,指向博关。这样一来,齐国的都城临淄将受到威胁,到那时,齐国想臣服也来不及了。望大王考虑一下吧!”
齐王说:“齐国地处偏僻,远在东海边上,从来就不曾考虑过国家的长远利益,多亏您为我们打算。”于是,他答应了张仪的服从秦国的要求。
张仪便离开齐国,到赵国去劝赵王:“秦国派遣我这个使臣,来给大王您献上一个计策。大王率领天下诸侯来共同抗拒秦国,使得秦兵15年之久不敢走出函谷关,大王在各国声名远扬,秦国非常畏惧和佩服。这期间,秦国只能修治战车,磨砺兵器,练兵习武;努力种田,积存粮食,防守边境,不敢稍微有所行动,唯恐大王责备我们的过失。如今依靠大王的督促,秦国已经攻下巴蜀,兼并了汉中,占领了东、西二周,得到了传国的九鼎,防守着黄河南岸的白马津。秦国虽处在偏僻荒远的地方,但心怀愤懑的日子已经很久了。”
“现在,秦国有一支不算精良的军队,驻扎在渑池,正准备渡过黄河,越过漳水,进占番吾,聚集到邯郸城下,并准备效法武王伐纣的做法,在甲子这一天,与赵国交战。秦王因而慎重地派遣我为使臣,来敬告大王。
“算来大王最相信的,而且依靠他来推行合纵政策的人,就是苏秦。苏秦蛊惑诸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他想暗中颠覆齐国,却使自己被车裂在刑场上。现在各国诸侯无法再联合为一体,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事了。如今,秦、楚结为兄弟之邦,韩、魏都已经向秦国称臣,成了秦国东边的藩属国。齐国也献上生产鱼盐的地方给秦国,这就等于斩断了赵国的右臂。断去右臂而和人争斗,失去同党而孤立,赵国的危险实在是迫在眉睫啊!”
“现在假设秦国联合四国军队共同攻打赵国,赵国将不得不将土地分成四份给参战的四国。我私下里为大王着想,最好的办法是和秦王在渑池会谈,互相见面,在口头上做个约定,请求军队不要进攻。希望大王早做决定。”
赵王听了,急忙解释说:“先王在世的时候,奉阳君专权,蒙蔽欺压先王,那时我还身居在宫内,跟随师傅读书,不参与国事。等先王去世后,我年纪还小,继承王位的时间还不长。后来,我也暗自揣摩,诸侯联合而不服从秦国,不是国家的长远之计。所以,我将改变以往的做法,准备割让土地给秦国,以赎回以前的过错。我正在预备车辆,前去请罪,正好接到使者您明智的劝告。”
赵王答应了张仪的建议。于是张仪又动身北去燕国劝燕王,成功地说服燕王献上5座城池,亲秦弃赵。实现了连横策略。
张仪凭一己之力说服各国,运用语言的艺术令人叹服。他善于观察和揣摩各国国君的心理,加以区别地进行劝说是其成功之处。劝韩王时刻意对比韩国的弱小和秦国的强大,劝赵国则利用外交方面的优势,从全局分析。另外,紧抓住合纵联盟的失败对各国君主造成的心理影响,能恰到好处地找到各国君主最担心之处,也是游说成功的基础。
说话目的无非是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因此关键在于知道对方内心是怎么想的,要善于捉摸对方的心理,洞察对方的内心隐微之处,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说话能够打动人心,有的放矢,产生效果。
我们都知道唐朝的魏征是个敢于直谏的名臣,但他同时也是个懂得恭维人的人。
魏征是中国难得一见的谏臣,他对唐太宗一向直言不讳,曾先后进谏多达二百余次,直陈太宗的过错。然而,即使像魏征这等的诤臣,也不见得老是说些让太宗生气下不了台的话,偶尔他也懂得说些恭维的话,或用委婉的措词,以若无其事的态度让太宗听得龙颜大悦。
有一回,魏征进宫觐见太宗,深深地低着头说:“老臣一向为国鞠躬尽瘁,往后当然也会坚守岗位,不负陛下所托。但是请陛下不要把老臣视为忠臣,就当作是良臣吧!”
于是,太宗便问道:“忠臣与良臣,有何不同呢?”
魏征说:“然有所不同。所谓良臣,非但其本身可受世人称赞,而且也可以为君主带来名君的隆誉。但是,忠臣就不一样。忠臣非但自己会遭受诛杀的横祸,而且君主也会背上暴虐无道的罪名,国家也会灭亡,最后也许只留下‘曾经有位忠臣’的名声流传后代。由此可见,良臣与忠臣有天渊之别呢!”
太宗听了大受感动,说:“我知道了。希望你能信守刚才的话,我也会小心谨慎,以免有所失误。”并且,还赐给魏征一份丰厚的奖赏。
“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这句话实在很耐人寻味。即使是以直言敢谏闻名的魏征,有时也要以如此委婉的言辞,说自己所得的美名都是多亏有他这样的名君,如此一来哪天魏征又因为直言而让太宗下不了台时,便可以“良臣”提醒太宗。魏征这样的恭维,运用得实在太绝妙了。
人是有自尊心的,总希望得到别人的尊敬和信赖,因此,有时即使明知对方说的是奉承话,亦会欣然接受,而愈是自视甚高的人愈是有这种倾向。要想让一些自尊心特强的人听从你的意见并不容易。要这种人点头颔首,必须针对他的自尊心,强调其能力,满足其优越感,在他的自尊心膨胀之后,必会为你好好地努力一番。
在处世中,与人说话,要尽量避免矛盾,稳中求安,这样就比较好说服他人。那么,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在这里,有一条简单的原则:顺着对方的思路走,即根据对方的意思往下接话。如果是在领导面前,就是要揣摩好领导的意图之后,全力维护领导的权威,尊重领导的意见,这样就能做到“天下太平”了。
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之后,开始沦功行赏。刘邦认为萧何功劳最大。但是他的意见与众臣的意见相左,大家都说“平阳侯曹参身受七次伤,而且攻城略地,功劳最大,应当排第一”。经过激烈的辩论之后,刘邦心中还是想将萧何排在首位。
此时,只有一人真正领悟了这个至高无上的上司的意图,这个人就是关内侯鄂君。为了保全领导的面子,更是为了在上司面前为自己赢得资本,他不顾众大臣的反对,挺身上前说道:“群臣的评议都错了!曹参虽然有攻城略地的功劳,但这只是一时之功。皇上与楚霸王对抗五年,时常丢掉部队,四处逃避。而萧何却常常从关中派兵员填补战线上的漏洞。楚、汉在荥阳对抗了好几年,军中缺粮,都是萧何转运粮食补给关中,粮饷才不至于匮乏。再说皇上有好几次转战山东,都是靠萧何保全关中,才能接济皇上的,这才是万世之功。如今即使少了一百个曹参,对汉朝又有什么影响?我们汉朝也不必靠他来保全啊!我主张萧何第一,曹参其次。”刘邦听后,非常高兴,便把萧何排在了第一。
刘邦想把萧何排在第一位,但众人不同意,此时,他急需一个人站出来帮他说话,而鄂君恰恰看透了刘邦的心思,于是“不顾众臣反对”,“力荐”萧何为第一大功臣。他这么做,自然是想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让刘邦对他刮目相看。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与人交流是需要摸清对方的脉络的,要想办法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上。其实,不光是鄂君,其他臣子也想拍刘邦的马屁,但是他们没有看出刘邦的真正意图,争论了半天也没有把话说到刘邦的心里,所以说得再多也是没用的废话。因此,我们与人沟通、交流,要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上。那么,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上,是有讲究的。
例如,与智能型的人说话,凭借的是见闻的广博;与见闻广博的人说话,凭借的是辨析的能力;与善辩的人说话,就要简明扼要;与上司说话,就要用奇妙的事来打动他;与下属说话,就要用好处来说服他;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就不要勉强;对方所喜欢的,就模仿而顺从他;对方所讨厌的,就避开而不谈它。能做到这些,就算利用好了你的舌头。正因为如此,我们在为人处世中,应该“投其所好”地多说一些顺心话。
与人说话时,如果直言不讳、丝毫不加掩饰地指出对方的和缺点,假如对方宽宏大量、宰相肚里能撑船,事情还好办,但是如果对方心胸狭窄,脾气暴躁,听不得别人的反对意见,那么他就会对你心生厌恨,事情就会变得很难办了。厚黑学告诉我们,在为人处世中,应该“投其所好”,多说一些恭维的好听话,即使你内心有自己的想法,说话时也要注意方式,尽量说一些让对方高兴的话,如此你就能突破对方的心理防线,让对方“龙颜大悦”欣然听命,从而从对方那里换取你自己想要的东西,赢得更多的帮助。
退是进,进退自如是高人
项羽对刘邦说:天下纷纷扰扰多年,仅仅因为我们两人罢了,我希望与你决一死战来分胜败。汉王笑着道歉说:“我宁可斗智不斗力。”这笑着道歉几个字,不是厚又是什么?后来鸿沟划定了,楚汉讲和了,项羽把作为人质的汉王的父亲妻子送还,率兵东归,汉王忽然撕毁盟约,派大兵跟随其后,把项羽逼死在乌江边,这不是黑又是什么?
我们大家都知道有这样一句俗语,“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大意是说一个人遇到困难时不能有畏惧退缩心理,而应知难而上,奋勇直前。其用意是正确的,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一个人如果不顾自身的条件和所处的局势,不知好歹一个劲地向前冲,到头来常常会弄得身败名裂的下场。一个人自表其功,自矜其能,只知道进不知道退,其人生路途必然坎坷曲折,其命运必定多舛多难。历史上凡是这种人,十有八九要遭到猜忌和打击从而走向失败。
生活中,你可能有这样一种体验:在借助锯来加工木材,将其裁制成人们需要的种种规格时,不管是人自身作用力的发挥,还是锯条在木材中的运行,总是既有“进”的方向,也存在“退”的姿态。而正是在这样一种“退”与“进”的深刻把握之中,人们完成了工作,满足了生活的需要。
一个人在社会上与人相处,要权衡各方面的轻重利弊,洞察事情背后隐藏的种种危机迹象,经常变换着各种处世方式,时而前进,时而隐退。这是处世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是为了生存、保护自己的需要,也是厚黑处世高手们常用的手段。
孙武,原是齐国人,姓田。他的祖父是齐国的大夫,在战争中立过大功。后来,由于田氏家族与其他家族之间发生争斗,结下仇怨,家庭遭遇不幸,孙武为了避难,于是逃到了吴国。
孙武来到吴国以后,一面带领人垦荒种地,发展农业生产,一面精心研究军事战争。孙武几十年如一日,不辞艰辛地钻研军事,而不求扬名于世。
公元前522年,楚国的大臣伍子胥被楚平王追杀,逃亡到了吴国,投奔了吴王僚,后来被吴王僚的堂兄公予光收为心腹。公子光因为属于他的王位被吴王僚所得.早已心怀怨恨,一直预谋伺机夺回王位。伍子胥投奔公子光后,公子光发现伍子胥有过人的才智,大喜过望。但是,要想完成夺取王位这样的大事,仅有伍子胥是不够的,于是,公子光派伍子胥四处访贤,寻找人才。
孙武隐居在吴国,伍子胥对此早有所闻,终于找到一个机会去拜见他。伍子胥与孙武见面以后,以十分诚恳的态度和孙武交谈。伍子胥说:“我听说先生研究兵法已经很久了,能否给予指教呢?”孙武谦逊地说:“我不过为了减少些田野生活的寂寞,看一看先人打仗的故事,哪里能设得上研究呢?您过奖了。”伍子胥一向富于心计,所以在谈话的过程中,尽量避开一些敏感的话题,只是以仰慕的口吻,向孙武讨教一些问题。
过了一段时间,伍子胥再次拜访孙武。孙武将伍子胥请到了内室,伍子胥继续以更诚恳的态度说:“我身怀大仇,亡命吴国,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呢。只是生来就愿意结交天下豪杰,愿意听从贤士指教,先生能否满足我呢?”孙武见伍子胥的确是以诚相待,如果再推辞,就说不过去了,于是和伍子胥谈起了自己多年来研究军事战争的心得体会,并列举了许多战例,严密细致地分析了成败的原因。
通过这次交谈,伍子胥越发觉得,要想使吴国强盛起来,父兄之仇得以雪恨,自己的抱负得以实现,非孙武的帮助不能。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伍子胥的精诚感动下,孙武,这位有着盖世奇才的军事家,终于走出了田园山野,步入政坛,到吴国做了军师。
公元前506年,吴楚两国爆发了一场大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孙武非凡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孙武针对楚国的情况,以及吴国的实力,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作战计划,在粮草的准备和调兵遣将上,都作了精细的安排。
楚国得知消息后,也作了充分的准备。楚王命沈尹戍全面分析了吴楚两国军队的情况,并预测开战后可能出现的各和局面,在全面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制订了克敌制胜的策略。
沈尹戍根据己方所处的地势,命令手下大将囊瓦,率兵镇守汉水南面,主要控制战船,然后乘乱袭击吴军。战斗开始后,囊瓦迅速过江从正面向吴军发起进攻,这样一来,吴军就处于左右受敌、背水一战的不利境地了。他所采用的这种战术,可以说是制胜良策,如果能实施,必能大败吴军。然而,孙武早已料定沈尹戍会这样做,就将计就计,等囊瓦发现已太晚了。在吴军的两面夹击下,楚军实在难以抵挡,死伤无数。楚军大败,吴军大获全胜。
十几年的戎马生活,孙武为吴国的兴旺强盛作出了重大贡献,尤其在伐楚的战争中,更是劳苦功高。战争结束后,吴王阖闾大宴群臣,把酒言欢,论功行赏,封官晋爵。吴王征求众臣意见,谁的功劳最大,众臣一致认为首功非孙武莫属。众臣们推举,正合吴王心意,所有受赏的将臣中,孙武的赏赐是最丰厚的。
然而,出乎吴王阖闾的预料,孙武坚决不受吴王的封赏,而后又提出辞呈要告老还乡,解甲归田。对此,众人都大惑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