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关键在于期望的程度。皮格马利翁效应只会发生在适度的期望之中。过度的期望只会使人产生过大的压力,使人不堪重负,如此还怎么可能创造奇迹呢?同样,在对高中生的教育上也是如此。对孩子抱持适度的期望,才能达到鼓励督促孩子的目的,期望值过高,不仅达不到这样的目的,反而会给孩子带来难以承受的压力。
1995年的一个凌晨,北京市一所重点中学的一名口兰君的女生,从房间的窗口跳下,虽然命保住了,但是却造成了终身残疾。
兰君从小就是个好学生,小学连续6年被评为三好学生,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被保送到一所重点中学读初中。
中考的成绩也不错,考进了重点高中。从兰君进入高中的第一天起,妈妈就把“考上北大”当成了口头禅。兰君每次拿回考试成绩单,爸爸和妈妈都要拿能否考上北大作为衡量标准。
这次期末考试,兰君的成绩很差。当她把成绩单交给父母时,破天荒地第一次,爸爸妈妈没有在得知她的考试成绩后表扬她,爸爸妈妈似乎比她还失落。
晚上起床喝水,兰君无意中听到妈妈对爸爸说:“你说女儿这个名次,能考上北大吗?”
“我也拿不准,听天由命吧。”爸爸似乎对女儿也很灰心。
“哎,我每天在单位都不敢和小王说话,就怕她问起女儿的成绩。她儿子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她在我们单位可风光了。和她站在一起,我就感到自己矮半截。”
听到这里,兰君委屈的泪水再也忍不住了。一想到以前自己成绩出色时,爸爸妈妈对自己又疼又爱,现在自己成绩不理想,他们不问原因,不仅不理睬,还感到没有面子,在别人面前“矮了半截”!自己在他们眼里就是赚分数的机器,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女儿!
兰君越想越气愤,越想越生气。绝望之中,她决定给父母一个交待:自己死了,他们就再也不用感到没有面子了。
就这样,16岁的兰君写下了遗书,从五楼的阳台上飘然落下。虽然没有摔死,但是她的一生都离不开轮椅了。
父母的过高期望,往往造成孩子的心灵脆弱。尤其对于高中生来说,紧张的学习压力和对高考的恐惧,使他们的心灵早就不堪重负了,而如果父母此时再不断地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他们抱持过高的期望,他们的心理就有可能崩溃,压力会使他们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统计数字表明,中学生已经成了自杀几率最高的人群,而在中学生自杀的案例中,因为考试不理想而导致自杀的却占有一半以上。这样高的比例,足以说明父母对孩子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期望带给孩子多么大的压力。
高中生正处在成长和成熟时期,他们往往比小孩子更需要无压力的环境,使自己因为成长而产生的心理躁动得以平复。但实际上,他们往往比绝大多数成年人承担的压力还大,而且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还使得他们未能掌握减压的方法。要想使孩子健康成长,高中生的父母必须摒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理,尽可能少给孩子施压,尽可能使教育产生向前的动力,而不是向后的压力。这样,不但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且往往更有利于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在考试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对自己的孩子抱有期望是每位家长的权力。从小生命刚刚出生,父母就对他的未来充满幻想。这种期望会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而变得日愈清晰和明确,等孩子上了高中,这种期望已经非常具体。父母在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期望时,采用的方法是不同的。聪明的父母通过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设定学习目标,告诉孩子家长对他抱有殷切希望,并相信他有能力实现父母的希望。这样,孩子就会对父母的期望持接受的态度,并主动把父母的期望当作自己的期望和目标,激发自己的学习动力,主动实现目标。
但绝大多数父母都把自己的希望通过分数表现出来,在每次考试时必须考到多少分,在高考时必须达到怎样的分数标准,使孩子对考试、对学习产生了偏激的看法,甚至视分数为自己的“命根”。当父母用分数来体现自己的期望时,期望就成了孩子的负担,成了他们学习和成长的阻力。所以,要想给孩子减压,父母必须对孩子的分数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并且帮助孩子摆脱错误的分数观,这样孩子在学习时才不会有负担。
长久以来,社会中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似乎考分越高,就越能证明孩子就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而分数不高,则意味着孩子是个不求上进,没有出息的人。这种错误的分数观使得很多家长的教育方式粗暴、蛮横,也使很多孩子因为自己分数差而产生自卑心理。所以,正确面对分数,对于家长和孩子都是非常重要的。
分数是学生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的反映,是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的重要手段。学生也可以根据分数检验一下自身的学习情况,及时弥补漏洞和不足,达到牢固掌握知识的目的。分数不是绝对的,考分不高的学生不一定掌握的知识一定比分数高的人少,之所以考分不高,可能是由于考试时身体不舒服,或者有什么意外发生。所以,单凭分数衡量一个人的成败是非常不科学的,也是不准确的。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而探索就不可避免地会失败,如果父母过于看重孩子的成绩,孩子就会因害怕失败而不去冒险,这样就会有损孩子的创新能力和求知精神,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所以,家长不能将自己的期望通过分数体现出来,更不能将分数作为衡量孩子成败的惟一标准,而应该通过掌握了多少知识,学会了多少技能来评价和鼓励孩子。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高分低能”的孩子的产生,才能使孩子真正具备真才实学。
父母应积极鼓励孩子将学习的重点从考试转移到学习的过程中来,不为考试而学习,而为获得知识学习,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孩子产生厌学情绪,产生厌倦心理,使孩子在学习中获得乐趣。
将期望具体到分数上,很容易导致期望过高,因为分数本身就是有限制的。反之,如果将期望落实到掌握知识的程度上,期望就不会让孩子感到无法承受了。因为当孩子真正喜欢上学习之后,他就会自愿地尽可能多地掌握知识。比如,当孩子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乐趣,他就不会仅仅满足于课堂上老师讲解的内容,他有可能会汲取课本以外更多的化学知识对于高中生的家长而言,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寻找适合孩子自己的学习方法,拓宽孩子的知识面,远远比卷面上的分数更重要,这些才是孩子真正的收获。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说得好: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应该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光把目光集中在成绩上,是近视的。学习成绩是一时的,这次考得好,下次未必考得好;而学习习惯是终生的,它的影响是广泛的,深远的。因此,家长要超越分数。
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拒绝了。老人惊异地问道:“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古语说:“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
让孩子死记硬背书本上的知识,是可以获得高分的,但不如鼓励他们学会如何学习,养成会学习、爱学习的好习惯,这样才是“授人以渔”,才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好的影响。
实现期望的过程应该是布满爱的,而不应该有痛苦的体验。所以,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减少孩子的学习压力和对考试的恐惧心理。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经过长期地观察发现:“在学生时代,孩子还不善于克服困难,学习中的挫折会给他带来痛苦。如果挫折和失败接连而来,那么孩子先是一段时间里感到痛苦万分,随后他心底角落里的娇嫩组织就会变得粗糙和麻木不仁,结果他对一切都无所谓了。”所以,在孩子向着父母的期望奋斗的时候,父母要给予他们欣赏和赞美,而不是训斥和苛责。
在西方,父母从不会因为孩子的分数低而责骂或者讽刺孩子。哪怕孩子只考了5分,父母也会鼓励孩子:“亲爱的,你真棒!”
事实证明,他们的鼓励不仅没有让孩子以为5分就应该满足了,反而激起了他们更强烈的求知欲望。
面对孩子不理想的学习成绩,父母千万不要以关心孩子为由,无情地打击孩子的自尊。无论孩子的表现多差,父母都应该尊重其人格,关爱其内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