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少荣、唐寅和徐经三人结伴赶往京城,三人一路上谈笑风生,饮酒欢悦。
这徐经不愧是巨富之家的公子,一直美酒佳肴款待于少荣和唐寅。徐经和唐寅都是风流才子,在路途中不时到青楼寻欢作乐,这是明朝士子文人的风雅喜好,于少荣却总是婉言相拒,在于少荣心中,现在只有周如芸一个人,青楼这些风月场所他是绝不会踏足的。
于少荣一路上扮成锦衣卫,这身老虎皮还真是挺好用的,一路上畅通无阻,很少遇到麻烦。
三人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大明帝国的京城。
这北京城不愧是大明帝国的国都,是真正的超级大都市,城内各种建筑非常宏伟,甚为壮观。京城的大街上车水马龙,行人络绎不绝,热闹非凡,大街上不仅有西域人、蒙古人、安南人、朝鲜人、甚至还有南洋人、波斯人等,各种肤色的、各种国域、各种语言口音的人交织在这座巨大的城市中,向世人展示出大明王朝的开放与繁荣。
于少荣、唐寅和徐经进入北京城后,要赶去赫赫有名的“及第客栈”,这“及第客栈”位于城西的国子监对面,因为临近会试考场,是赴京赶考八方学子首选的入住之地。
他们三人牵着马走在皇城的街道上,一边赶路,一边欣赏北京城的秀丽景色和风土人情。
忽然,于少荣远远看到前面街道边有不少人围在了一起,似乎有什么事情发生,于少荣牵着马快步向前走去。
在人群中央,却见一个白衣少女正持剑和四名带刀的锦衣卫校尉打起来,白衣少女不断翻跃,使出剑法左刺右砍,这四名锦衣卫校尉也不是吃素的,四人使出腰刀,合力围攻少女,四人配合默契,攻守兼备,逼得这少女只得不断退却躲避。
于少荣向旁边的一位老者打听,才知道这少女是看不惯这些锦衣卫勒索路边瓷器摊的小商贩,所以才动手和他们打起来。
于少荣定眼一看这白衣少女,竟发现如此眼熟,原来是神剑派的萧紫玉,这神剑派的大小姐,又出来“行侠仗义”了。
眼看着萧紫玉就快撑不住了,四人已经举刀把她死死围在墙角,大事不好!萧紫玉若是被这些无恶不作的锦衣卫抓了去,那她可就要遭殃了。
于少荣急忙冲进人群,用力推开了几名锦衣卫,然后一把抓住了萧紫玉的手,一个重重的巴掌打在了萧紫玉的脸上,不过这巴掌是看起来雷声大,雨点小,于少荣在手掌快要打到萧紫玉的脸上时,快速调整了力度,巴掌很响,但却不会很疼。
“你这破媳妇,两天没收拾你,就出来惹是生非。”于少荣怒斥道。
这萧紫玉被打了一巴掌正反应不过来,呆呆地愣在那里,突然又冒出来一个锦衣卫相公,她再也抑制不住心中怒火:“谁是你媳妇?无耻流氓!”
萧紫玉一只手被于少荣抓住,另一只手一巴掌向于少荣打过来,却又被于少荣紧紧抓住。
“你这破媳妇,我就是和兄弟们去畅春院喝了几杯花酒,你就连夫君都不认了,看我回去怎么收拾你!”
“放开我,臭流氓!”萧紫玉又怒骂起来。
在一旁的四名锦衣卫校尉不知他们这是在唱的哪一出戏,却没有再动手,都在旁边看起了热闹。
于少荣随手从怀中掏出一块五两的银锭,顺手塞到一名锦衣卫校尉手中。
“各位兄弟,都怪我管教不严,让我这疯婆子跑出来得罪各位兄弟,这些钱兄弟几位买些酒菜,好好消消气,多有得罪!”
四名锦衣卫校尉相互看了一下,又看到对方也是锦衣卫校尉,毕竟都是吃同一行饭,给点脸面也是要的,况且对方出手也阔绰,五两纹银可以吃十几顿酒席了,这样的金主最好是不要得罪。
收到五两纹银的锦衣卫上前拍拍于少荣的肩膀,似乎还挺同情于少荣:“兄弟,你也不容易啊,娶到这样一个媳妇,咳,兄弟,我们的事情就算了,改天有空一起喝酒!”
四名锦衣卫齐齐把腰刀插回刀鞘,拍拍身上的尘土后,径直走向酒楼喝酒去了。
萧紫玉看到其他四名锦衣卫走了,她却依旧不依不饶,向于少荣骂道:“你这狗腿子,你们是蛇鼠一窝,合起伙来欺负本姑娘,看我不好好收拾你!”
萧紫玉又挥剑向于少荣砍来,于少荣靠近萧紫玉后,一把抓住萧紫玉握剑的右手,用力把她推到墙角,萧紫玉这才看清原来这个锦衣卫是当初救过她的“小白龙”。
“‘小白龙’哥哥,怎么又是你?你怎么到京城来了?”
于少荣要萧紫玉不要声张,一把拉着萧紫玉走出人群,牵上马后,便和唐寅、徐经一同来到了“及第客栈”。
萧紫玉见到于少荣后,感觉非常亲切,她告诉于少荣,自己是来京城闯荡江湖,行侠仗义的。于少荣一听,这脸拉得比驴脸还长,毕竟闯荡江湖和行侠仗义,需要有好的武功,而凭萧紫玉这三脚猫的功夫,无异于羊入虎口,江湖险恶,这个小姑娘却完全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于少荣后来一想,这萧紫玉出去乱闯,是非常危险了,不如就让他留在自己身边,多少还能照顾她一下,免得她老是出去惹是生非也好。
距离科考会试还有十天时间,唐寅和徐金这两天一直在京城游山玩水,吟诗作对,好不闲情!
这几天徐经和唐寅打听到此次科考的主考官是国子监的程敏政和内阁首辅李东阳。这内阁首辅李东阳那可是无人不晓的内阁学士,是闻名天下的大文豪,只是这徐经和唐寅却不认识李东阳,而且也无同乡或亲朋好友可以引见,倒是这程敏政到南京应天府主持过乡试,这唐寅和程敏政曾有过一面之缘,当时在应天府乡试后,程敏政看到了唐寅的卷子,深感这名学子才华横溢,当即点了唐寅为应天府乡试第一名,事后,程敏政更是派人找来唐寅,当面勉励唐寅明年参加京城的会试,要唐寅继续勤奋读书,来年必能高中状元。
徐经听唐寅这么一说,倒是觉得有机可乘,便邀唐寅一同去拜访程敏政。
唐寅觉得程敏政是点了自己乡试头名的恩师,进京赶考去拜见一下恩师也是理所当然。二人备足礼品后,便欣然前往程府拜见。
这程敏政一听说是应天府唐寅前来拜访,非常高兴地接待了唐寅和徐经。程敏政和唐寅一见如故,两人倍感亲切,互相嘘寒问暖。
程敏政如此器重唐寅,其实主要还是因为大明王朝一直以来的官场潜规则造成的,明朝的官场向来讲究个出身,论资排辈,没有个进士出身,即使官做得再大,也会被同僚看不起,整个朝廷的官员又都充斥着师生、同年、同乡等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任何一名官员后面必然有自己的师生、同年或同乡关系,否则无法在京城官场混下去。而这些关系中又以师生关系最为重要和最为基础,毕竟关系着科举进士,举例说来,今年是某一位大官担任会试的主考官,那么参加的会试的举子们就会千方百计找关系拜到这名主考官的门下,主考官也乐于收下这些学生,并在会试评卷完成,进行各科进士排名时给予一定的照顾,会试放榜的时候,举子们发现自己考中进士,必会登门拜谢主考官,从此师生关系正式确立,如若某位主考官门下出了一个状元,那可是无尚的荣耀!这种潜规则可谓是双赢的结果,刚刚登科入仕的新人,缺乏官场经验和关系网,犹如菜鸟一只,非常需要官场老手来提携和教导,而这些官场老手个个混迹朝廷多年,知道官场凶险,变幻难测,必须尽可能培养更多的帮手,关键时候还能一起战斗,甚至救命,这其实各取所需,因为有了共同利益,所以官场上的师生关系非常稳固,历朝历代的官员们屡试不爽。
三人交谈之中,徐经取出一枚放在礼品盒中的金币,双手奉上送给程敏政,徐经提出要和唐寅共同拜在程敏政门下,程敏政欣然应许,并即刻挥笔书写了“状元及第”四个大字的书法赠与唐寅。
徐经和唐寅两人庄重地行完拜师之礼后,方才告辞回客栈。
这徐经是头脑极为机灵之人,在临出程府之时,他找来了程府的老管家程七,徐经偷偷取出一个装着一百两纹银的布囊塞给程七,嘱咐程七想办法搞到今科会试的题目,日后定有重酬,程七会意一笑,徐经才放心告辞。
唐寅回到“及第客栈”后,心情非常不错,拜师已成,一切就只等自己纵横考场后,金榜题名了,此时的唐寅没有想到,正是这次拜访程敏政,他和徐经的命运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变化足以改变他们的一生,甚至在大明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天之后,唐寅和徐经继续四处游山玩水,吃喝玩乐,完全没有其他考生那种如临大敌般的紧迫感。
于少荣前几天没事,就换去锦衣卫的衣服,打扮成一个书生,带着萧紫玉到京城的各大酒楼和茶馆逛了逛,他向茶馆的伙计打听到,司礼掌印太监刘瑾现在住在大内深宫中,刘瑾、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这八个最有权势的宫中太监合称“八虎”,而这八虎又都以刘瑾为核心。目前朝廷大部分文臣武将都是刘瑾的人,锦衣卫指挥使钱宁、东厂厂公张忠、内阁成员焦芳、吏部尚书刘宇,此外兵部、礼部、工部、户部、大理寺、都察院、鸿胪寺等有一大批朝臣都是刘瑾的党羽,京城百姓暗地里称刘瑾为“九千岁”。
于少荣这才意识到要从刘瑾手中夺取坤顺璧比登天还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