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走到1911年时,清朝的统治看似稳定。《泰晤士报》记者莫理循是如此描述自己眼中的北京的:“在北京,我发现这个城市正在变样。到处都在铺石子路,重要的宅第,家家都点上了电灯,街道也用电灯照明,电话通畅,邮局每天投递八次信件。巡警简直叫人赞扬不尽,这是一只待遇优厚、装备精良、纪律严明的队伍……自来水供应良好,我敢断定,不需要多久,我们就能乘上电车……老百姓的物质生活正在日趋丰富,这是不成问题的。再没有比这更使我深信不疑的了。你在全国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财富增长的迹象映入眼帘……兴修铁路正取得真正的进展……无论哪里修筑起一条铁路,那铁路穿过的省份就会得到难以置信的好处。”如果没有突发情况,看来袁世凯就只能老死洹上村了。
上有敌视的统治者,下有稳定的社会,袁世凯会有机会吗?
二
袁世凯的53 岁生日,是在洹上村大摆宴席庆祝的。他收到的最大礼物就是武昌起义的消息。
战报传来,亲朋好友兴高采烈,认为清朝大厦将倾,该袁世凯出山了。果不其然,三天后,朝廷起用袁世凯为湖广总督的诏书就送到洹上村了。袁世凯随即上书拒绝,理由是脚伤还没有好。朝野都知道,袁世凯是嫌官职太小。袁世凯担任过军机大臣、直隶总督,出任湖广总督着实是委屈了。许多大臣也觉得载沣太“小气”了,不能怪袁世凯不来。
载沣心里还不想袁世凯来呢。没有袁世凯,载沣就挑选陆军大臣荫昌率领北洋军冯国璋部南下镇压革命军。战前,冯国璋跑到洹上村问袁世凯怎么办。袁世凯给了六个字:慢慢走,等等看。结果,荫昌根本指挥不动北洋军。磨蹭了多日,北洋军连湖北地界的影子还没看到呢。北洋官兵普遍反对替满族亲贵去打同为汉族人的革命军。如此一来,革命军是肯定镇压不了了,就连能否保证新军不倒戈、站到革命军一边都很难说了。
摄政王集团挽救不了恶局。列强为了保持中国稳定,呼吁重用袁世凯,鼓吹“非袁莫属”。此前清朝已经建立内阁,袁世凯想要的是内阁总理的职位。随着南方革命的扩展,独立省份越来越多。中外声音纷纷要求清朝满足袁世凯的要求。内阁总理奕劻、协理徐世昌和那桐主动辞职,奏请让袁世凯出山主政:“其才胜臣等十倍,若蒙特予起用,必可宏济艰难。”这一下,载沣在内外逼迫之下,无路可走了。最终,袁世凯如愿以偿,接到了内阁总理的任命。袁世凯接到任命,不去北京,先去军中督战。原先踌躇不前的北洋军迅猛前进,很快就收复了汉口和汉阳,沉重打击了湖北革命军。从前线凯旋回京后,袁世凯逼迫载沣向内阁交权、回家去当寓公。
袁世凯戏剧性地重返政坛,而且奇迹般地掌握了王朝大权。
革命洪流冲击下的清朝政府摇摇欲坠,这让在中国拥有巨大利益的列强胆战心惊。他们对华政策的目标是“求稳定于一时”。袁世凯是他们稳定既得利益的最大希望,所以列强基本上是支持袁世凯的。1911年11月15日,英国外交大臣格雷指示朱尔典说:“我们对袁世凯怀有很友好的感情和敬意。我们希望看到,作为革命的一个结果,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能够与各国公正交往,并维持内部秩序和有利条件,使在中国建立起来的贸易获得进展。这样一个政府将得到我们能够提供的一切外交上的支持。”支持归支持,具体怎么处理中国事务,列强都没有成熟的想法。有的列强囔囔着清王朝继续存在“才是对我们最为有利的”,但日本宣称中国的稳定“在于建立能维持国家统一与安宁秩序之君主制”,英国则认为应该换掉爱新觉罗家族,“册立当代孔子后裔,拥为皇帝”。列强宽泛的支持给袁世凯提供了发挥的巨大空间。
袁世凯知道革命如烈火,会越烧越旺;清朝如朽木,不可中兴了。他对清王朝已经没有效忠之心,但表面上还需要高唱忠君报国的高调,宣称“拥护君主到底,绝对不能赞成共和,不过世界既有共和学说,亦不妨研究”。实际上,袁世凯对共和制度“研究”得很深。当刺杀载沣的革命党人汪精卫被袁世凯放出来之后,每天晚饭后,袁世凯都找他来询问共和、革命等情况。汪精卫一般是七八点进入袁府,和袁世凯谈到十一二点才出去。后来汪精卫又推荐了魏宸组。他们讨论的内容已经包括君主制和共和制,以及哪种制度更适合中国。魏宸组大谈共和制的好处。袁世凯起初还说官话,后来渐渐不坚持君主制,只说在中国实行共和很不容易。汪精卫和魏宸组都说:“中国非共和不可,共和非公促成不可,且非公担任不可。”24袁世凯半推半就,默许了。他的真实心思是,君主制正在被国民抛弃:“然而彼众若狂,醉心民主,兵力所能平定者土地,所不能平定者人心,人心涣散,如决江河,己莫能御,爵禄不足以怀,刀兵莫知所畏。似此亿万之所趋,岂一二革命党所能煽惑。”君主专制政体即将被抛弃,中国将改为民主共和国。既然要改,别人改还不如我袁世凯来改。改好了,对国家有利,对自己更有利。所以,武昌起义起义发生不到一个月,袁世凯就在十月底与十一月初数次派人向武昌方面试探“和谈”。11月26日,袁世凯与英国公使朱尔典密商,决定由英国驻汉口的总领事葛福出面,采用非正式的口头传话方式,向刚到汉口筹划组织临时政府的各省都督府代表提出:停战、清帝退位、选举袁世凯为总统的三项议和条件。当时,北洋军队正在猛攻革命军,并在第二天攻陷了汉阳。袁世凯深谙软硬兼施之道,意在逼革命党人接受条件。
南方各地普遍接受了袁世凯的条件,答应只要袁世凯能够推翻清朝就拥戴他为总统。袁世凯以为总统已是囊中之物,谁想孙中山突然归国,凭借巨大声望和同盟会组织抢了他的总统职位。
尽管孙中山当选的是临时总统,袁世凯也极为恼火。当孙中山继续希望袁世凯推翻清廷,发电报向袁世凯表示“虚位以待”,上款为“北京袁总理”时,袁世凯不冷不热地回电,称“孙逸仙君”而不是“南京孙总统”。孙中山针锋相对,再发电就改称“袁慰亭君”了。
袁世凯情绪出现了酸溜溜的波动,在立场上退步了。他声称之前赞成共和的事情是北方和谈代表唐绍仪擅权答应的,没有经过自己同意;现在南方选举大总统,组织政府,没有和谈诚意,因此招回唐绍仪。孙中山在1912年1月1日宣誓就职,袁世凯唆使段祺瑞、冯国璋、段芝贵等北洋将领四十多人在2日通电,主张君主立宪,极力反对共和。袁世凯转告南方和谈代表伍廷芳,声称誓死反对少数人在中国推行共和制。
袁世凯还搞了许多小动作。比如,北洋军攻陷汉阳后,袁世凯让英国汉口领事找到逃出武昌的黎元洪,并转告黎元洪,自己停止军事行动的决定。黎元洪这才悄悄回城,欠了袁世凯一个人情。后来在武汉,黎元洪与北洋军实现了事实上的停火,帮助了袁世凯得以抽调主力军队威胁南京方向。再比如,袁世凯大力笼络汪精卫,让长子袁克定和他结为异姓兄弟。袁克定的年纪比汪精卫大,袁世凯却要儿子称汪为兄。汪精卫从死牢逃生,知恩图报,在京津与杨度等人发起国事共进会,倡导南北妥协实现和平,后来又成功南下,打入了临时政府内部,鼓吹拥戴袁世凯。
在袁世凯的努力下,加上临时政府举步维艰,拥戴袁世凯出任总统、收拾局势的声音重新成为主流。黄兴致信袁世凯说:“明公之才,高出兴等万万。以拿破仑、华盛顿之资格出而建拿破仑、华盛顿之事功,直捣黄龙,灭此虏而朝食,非但湘鄂人民戴明公为拿破仑、华盛顿,即南北各省当局亦无不有拱手而听命者。苍生霖雨,群仰明公。千载一时,祈毋坐失。”在现实困难面前,黄兴开始主张与北方妥协。孙中山最终同意,在1912年10月对上海国民党演说“在前清官场中项城有真实能力,勇于干事,迥异常庸,其在北洋练兵,卓著成效,故此人而入民国,亦必为重要人物”。
袁世凯辛苦了好半天,让总统宝座这只煮熟的鸭子又飞了回来。剩下要做的就是逼紫禁城里的孤儿寡母退位了。
四
与让南方革命党人接受自己相比,袁世凯在逼清王朝退位这件事情上花费了更多的时间。由于袁世凯迟迟没能让宣统小皇帝宣布退位,南方一度都怀疑他的革命诚意了。
袁世凯原本可以快刀斩乱麻,将清朝皇室和北京城的王公贵族都给一网打尽,在南北双方(南方同盟会为主的革命势力和北方北洋军为主的军事力量)的支持下,抢在孙中山回国之前成为中国第一位总统。但是“袁世凯究竟还不是个心狠手辣的屠夫,他的恕道,和他的婆婆妈妈的行为,累得革命党对他失去了耐性”。袁世凯做不了武则天或者赵匡胤,磨蹭了很长时间,让孙中山成了黑马总统。
袁世凯不是没有能力逼宫夺印,而是不希望这么硬干。
项城袁家多少也算是“世受皇恩”的官宦人家,袁世凯虽然从军成为武夫,可也读过几年书,知道“君臣父子”那一套说法的影响力,不想被套上在王朝末世对孤儿寡母不忠不义的恶名。袁世凯毕竟是从传统政治中走出来的旧官僚,权力欲是有的,但名节思想和畏惧心理也有。溥仪长大了,曾回忆起辛亥革命期间袁世凯觐见自己和隆裕太后的情景。几十年后,他还记得太后在大哭。跪在他面前的一个老头子,也泪流满面。不管袁世凯的泪水是真是假,他没有采取血腥政变的方式将清王朝赶下历史舞台,多少给服务了大半生的老主子留了面子。但是,宣统不退位不行了。溥仪记得那个老头子反复告诉太后,革命军无孔不入,是如何的厉害;孙文三头六臂,是如何的有钱,光从海外就募集到捐款数千百万。隆裕太后不辨真假,全无主意,任由袁世凯与南方接触,只求能为皇室争得优待条件。对于退位,以隆裕太后为首的皇室迟迟下不了决心。袁世凯先是在1月16日通过内阁正告清廷:“读法兰西革命之史,如能应顺舆情,何至路易之子孙靡有子遗也。”露出了威胁的意思。10天之后(26日),坚决拒绝退位的年轻宗室亲贵一派的首领良弼遭到革命党刺杀,两天后惨死。袁世凯趁机授意湖广总督段祺瑞领衔、42名将领在当天通电全国,逼清帝退位。
1912年2月12日,大清国皇室终于发布逊位诏书。25
16日,袁世凯在复电南京参议院接受临时大总统之后,通令自2月18日(阴历正月初一日)所有军官、官吏一律剪发。袁世凯本人并没有剪一个时下流行、代表共和革命的“文明头”,而是在外务部大楼剃了一个大光头。从此,大秃头、留小胡子、身体发福的形象成了袁世凯的标准历史像。
标志袁世凯政治生涯迈上新台阶的临时大总统宣誓就职大典,于1912年3月10日在京举行。袁世凯以河南腔的北京官话宣读誓词。两天前,袁世凯电传给临时参议院的誓词说道:“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并表示:“谨守宪法,依国民之愿望”。但在正式宣誓时,袁世凯把后一句改为了“速定宪法,副国民之愿望”。(张宪文主编:《中华民国史纲》)三字之差,难道是口误吗?
典礼结束后,袁世凯一行在院外走廊处与纷至沓来的记者交臂而过。《民国报》记者梁漱溟观察近在咫尺的袁世凯:“矮墩墩的个头,光着秃脑袋(帽子拿在手里),留着短须,已有几根花白,胡须周围及两颊都没有修刮干净,一套军服也是皱皱巴巴的,与大总统就职的庄重典礼很不相称,尤其是那副漫不经心的模样,分明是很不郑重。”梁漱溟没有看出来的是:袁世凯那套皱巴巴的军服是清朝的陆军将领军装,上面还佩戴着一年前清政府刚颁布的肩章与领章。
无数革命者为之奋斗、志士仁人梦想几十年的共和国在统一之初,迎来了出身旧官僚的第二任总统袁世凯。“清王朝的灭亡当然是在革命党人的冲击下崩溃的,但革命党人并不是唯一的导致清王朝崩溃的力量。事实上,决定性的力量来源于王朝体制的内部,结果,也只是袁世凯的北洋系作为体制内的力量,以形式和权力的更新,继承了清王朝的遗产,而辛亥革命党人作为体制外的力量,很快被排除出政权之外。”(朱宗震著:《大视野下清末民初变革》)当时的许多人和后来的许多人,都痛苦地接受了这么一个现实:一个来自要推翻掉的阶层的人占据了新政权的元首宝座。
“袁在登上总理宝座,获得总统桂冠的过程中,利己的权力欲始终是他活动的重要动机,但是,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效果比较动机更具实质性意义,实行半君主制的克伦威尔,实行帝制的拿破仑,谁没有利己的权力欲呢?我们不能据此便抹杀他们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巨大作用,伟大才能。”(姜新:《重评辛亥革命前期的袁世凯》)诚如所言,袁世凯的出身和品行都不重要,关键是看他的贡献,看他的未来,看他能不能为一片空白的共和国创造理想的未来?
宋教仁案:幕后主使?庇护凶嫌?
一
民国二年(1913年)3月20日晚上10时左右,上海沪宁火车站。
沿津浦路北上北京的列车即将开车。一身西服、身材消瘦的国民党领袖宋教仁,在黄兴、于右任、廖仲恺等人的陪同下,走出候车室,前往剪票口准备进站上车。
深夜赶来给宋教仁送行的人很多。因为在年初的全国大选中,国民党获得了国会多数席位,宋教仁到处鼓吹建立议会-内阁政体,实行政党政治,引起了极大反响。现在国会开幕在即,国民党当选议员纷纷北上赴任。总统袁世凯更是电催宋教仁北上共商国是。很多人认为宋此行极可能入阁拜相。宋教仁平素民主作风浓厚,加上如今尚是一介平民,因此身边并无警卫人员护驾。毫无阻拦的送行者都涌向剪票口,与宋告别,场面出现了混乱。
剪票口对面的一个小吃摊上,一个黑影拍拍旁边已经半醉的一个壮汉,指着宋教仁的身影嘀咕了几句。于是,那个醉汉慢慢向剪票口走去,挤进人群后突然拔出手枪,朝着宋教仁连开了三枪。
犀利的枪声撕裂夜幕,火车站内一片慌乱,人们四散而逃。凶手夹杂在人群中逃逸而去。
枪响后,黄兴略为诧异,随即转向宋教仁,只见他倒在了地上,鲜血正从腰间汩汩溢出,染红了剪票口前的土地。一旁的于右任急忙叫车把宋教仁送到附近的铁路医院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