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部门分配了大量的工作给王明和东子,很显然,以一个人的能力根本不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王明心里真的感觉非常郁闷,不过还是接了一下来,毕竟是新人,就是应该努力工作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于是王明每天都在通宵达旦的进行这项任务,“孤军奋战”,但是最终的结果还是没能按时完成任务。再来看一下东子,在他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开始,并没有见他如何比平时更加努力的工作,反而还是仍然和以前一样和同事们整天嘻嘻哈哈的,王明看到如此的东子,更加瞧不起他,认为他是一个不求上进的人。可是结果却很令他吃惊,因为最后没想到东子竟然完成了他的任务。王明心想,难道他是个天才不成,自己没日没夜努力都完成不了的任务竟然被东子在和平时一样的情况下完成,这真的让他很不平衡。
不解的王明私下请东子吃了顿饭,向他请教一下为什么他昼夜赶工都没有完成的任务东子完成的方法。听到了王明的问题后,东子笑着说:“我可没有那么厉害,这都是在同事们的饿帮助下才完成的。
你啊,真的应该多和同事交流交流,毕竟我们处在社会当中,不可能什么事情都能一个人就做好的。”
听到东子的话后,王明认真的进行了反思,终于发现了自己以前的想法确实很傻很天真,以后的王明真的也和同事相处的很好,和东子一样,王明发现了与同事相处中的开心和快乐。
最后王明和东子两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而且工资和职位都在稳步提升当中。
这则事例充分告诉了我们“孤军奋战”的坏处,其实怀才不遇的人多半都是因为自己的原因,有时候能够转换一下思维,稍微放低一下架子,你的职业命运或许就会因此而改变。
4.工作总是不能令我满意
大学生是高级人才培养的后备军,正是这样,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往往对自己的未来和事业的发展有着过高的期望,以及对自己行程过高的评价。但是与大学生对自己过高的期望相比,他们的社会经历却是相对欠缺的,这就很容易出现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
这就造成了许多大学毕业生在工作后经常出现因对现有工作状态不慢而“跳槽”的现象。其实频繁“跳槽”很不利于自己的职业发展,尤其是转行时,你往往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有一个故事是这么讲的,有一棵柿子树,终于结果了。
第一年,它结了10个柿子,9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对此,柿子树愤愤不平,于是自断经脉,拒绝成长。第二年,它结了5个柿子,4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这棵柿子树心理平衡了。但是,它完全可以不必自断经脉,还可以这样:继续成长。譬如,第二年,它结了100个柿子,被拿走90个,自己得到10个。很可能,它被拿走99个,自己得到1个。但没关系,它还可以继续成长,第三年结1000个柿子……其实,得到多少柿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柿子树在成长!
等柿子树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那些曾阻碍它成长的力量都会微弱到可以忽略。真的,不要太在乎最后的结果,成长是最重要的。
你仔细的想一想,你是不是一个已自断经脉的打工族?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你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但现实很快敲了你几个板砖,或许,你为单位做了大贡献却没人重视;或许,只得到口头重视但却得不到具体的实惠;或许……总之,你觉得就像那棵柿子树,结出的果子自己只享受到了很小一部分,与你的期望相差甚远。
于是,你失望、你懊恼、你愤怒不已……最终,你决定不再那么努力,让自己的所做去匹配自己的所得。几年过去后,你一反省,发现现在的你,已经没有刚工作时的激情和才华了。
“老了,成熟了。”我们总是这样自嘲。但问题的实质是,你已经停止成长了。
这样的故事,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
之所以犯这种错误,是因为我们太过于在乎一时的得失,而忘记了成长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忘记生命是一个整体,是一个过程,我们觉得自己已经成长过了,现在是到该结果子的时候了,其实过程才是最重要的,不是么?
好在,这不是金庸小说里的自断经脉。我们随时可以放弃这样做,继续走向成长之路。
切记:如果你是一个打工族,遇到了不懂管理、野蛮管理或错误管理的上司或企业文化,那么,提醒自己一下,千万不要因为失望、懊恼和激愤而自断经脉。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做一棵永远成长的柿子树,因为你的成长永远比每个月拿多少钱更加重要。
事例十二:
“我为什么总是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小王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小王已经33岁,有11年的工作经验。他大学毕业后背分配到广州一家国营企业,熬了1年半,就跳槽去了一家美资生产企业,收入还比较高。但他却突然发现自己不喜欢工厂。
小王的好朋友开了家市场研究公司,他感觉做市场研究很有意思,认为自己也应该做得好,于是就在这家市场研究公司做项目策划。在与广告公司的合作中,他发现做广告也挺有意思,而且业务的范围比市场研究公司广得多,于是去了一家广告公司。在接下来的4年里,小王总共去过7家广告公司,包括本土4A广告公司和欧美4A广告公司,做过客户经理、策划总监,常务副总经理。
在每家公司,小王都感觉自己得不到重用,自己的策划水平在广告界不是数一数二、也应该是超一流的,但是,感觉很有水平的策划方案,经常不是被上司有所篡改、就是得不到客户的认可。
于是小王决定自己开广告公司,可以实现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刚开始公司业务还可以,到后来业务拓展越来越困难,亏损了十几万,最后不得不停业。
小王又不得不出去打工。他总结教训,认定广告业业务很不稳定,不是一个好行业。他发现房地产业很红火,自己做房地产策划也应该是擅长的。所以这次找工作,他专找房地产发展商和房地产策划代理公司。找了3个多月,终于找到一家着名的房地产策划代理公司做营销策划。他发现,自己的策划水平远高于他们,但与发展商、上司、销售部门的协调却很有难度。刚好三个月,小王就离开了那家公司。
现在,小王面临着又要找工作,再找什么工作呢?做过几个行业,还是觉得市场研究行业最适合自己。但面试过几个市场研究公司,要么觉得自己年纪大,不适应市场研究的工作压力;要么认为小王资历不够高,客户关系资源又很少,不适合负责一个项目组。就这样,堂堂一个重点大学的本科生、十几年的工作经验,连找一个普通的工作都困难,以至小王的家人责备他说:你有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总是在找工作!?
大家也想想,为什么小王总是在找工作呢?其实小王每换一个新工作,都是因为自己感兴趣,而且认为自己适合,等到真正做这份工作时才发现:要么自己虽然有兴趣、但并不适合;要么是适合自己的职业,但遇到挫折时又转向别的职业。所以他总是觉得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象阿成这样,凭着自己的兴趣和感觉,不断地跳槽换公司、换行业,就这样凭着自己的感觉摸索,没有确定的职业定位。到了30岁才发现,高职位的工作找不到,就算愿意屈就普通职位的工作,也因为年龄大等原因而失去很多职位的应聘机会。
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不要总是抱怨自己的工作让自己不满意,要多找寻自己的缺点加以改正,力求自己的职业道路更上一层楼。
5.说和不说都是错
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卓越的说话技巧,可以让你得到别人的关注、远离麻烦。但是在刚刚步入职场的大学毕业生中,有着两种容易走极端的人,一种人是永远闭口不说,好像所有的会议之类的都与他无关一样;还有一种人是说的过多,这种人的特点是在开会时滔滔不绝地表达,根本不想去听听别人的意见。显然这两种人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冯潇大学毕业后在一家速食品公司当职员。在工作中每个人都承认冯潇是一个非常认真负责的人,领导们也都表扬他兢兢业业,高效高质。对于上级布置的任务,他总是完成的又快又好,领导对他的工作深表满意。可是冯潇有一个问题,他始终没有意识到,就是他非常不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
每次开会的时候,冯潇总是最先到会议室的人,但是大家都在表达自己看法的时候,冯潇却只是点点头,埋头仔细记录着别人的看法。
当领导向冯潇询问意见的时候,他总是微笑着说:“大家都说的都很好,把我想说的都说出来了。”其实他也并不是不想说什么,只是他总是认为自己的资历太浅,贸然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恐怕会犯错误,而认真记录就是要学习一下大家的想法,等到自己资历够的时候再开始说出自己的想法。只是冯潇最初的想法经过他一直不提问后也已经变成了习惯。
工作了几年,冯潇发现身边的同事一个个被提升或加薪,而自己却停步不前。他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其实,对于老板来说,他更欣赏那些敢于表达自己看法的人,认为这些人富有创造性和开创精神,可以为公司承担更大的责任,冯潇只适合按部就班地做他原有的工作就行了。
你看,事情就是这样,如果你永远保持沉默的话,老板永远不懂得你的真实想法,或许你的很多想法是富有价值的。作为员工,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应该注意多表达自己的意见、积极地参与到讨论当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领会工作重点、熟悉工作任务、改善自己的工作方法、促进团队的合作。
当然,在不同的业务部门、不同的管理体制、不同的公司文化、不同的经营理念下,每个企业的沟通风格都会有所差异。但是不管是怎样的沟通风格,你一定要保持和整体的风格一致。不要搞特殊化,尽量采取大家习惯和认同的方式,避免招来其他人非议和不满。善于与他人交流、善于与他人合作的员工总会更受欢迎。新人要抓住机会,在适当的场合多与领导、同事们交流想法,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这样才能尽快地得到认可。
卡耐基说过:“当众发言是客服羞怯心理,增强人的自信心、提升热忱的有效突破口。这种办法可以说是克服自卑的最有效的办法。”
当表达自己的观点成为一种习惯时一定会让其他人了解我们的看法。你会发现,你在不知不觉中会战胜怯懦。一旦你热衷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时,哪怕是内容有限,你也会开始从自己的经验中搜寻东西,作为谈话的资料。
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说的过多也并非什么明智之举。说的过多,很容易错过别人有用的看法,而且容易给人一种自以为是的感觉,总之这也是一种不恰当的职场表现。
生活中有的人口才很好,他们仿佛不知疲倦,总是夸夸其谈,滔滔不绝。这样的人固然有其好交往、易沟通的优点,可是在交往中不自觉地抢尽风头,总是不给别人插嘴的机会,像是在唱独角戏一样,即使这不是你有意为之,但是仍然给人一种很失礼的感觉,也容易招致别人的反感。
有些人,当别人说的话自己不同意时,往往不等别人说完就想插嘴。实际上,这样做是不明智的,不但不能使别人放弃自己的主张来迁就你的意见,反而还让别人觉得你非常没有礼貌。你想,别人正有一大堆的话想要急于说出来呢,你却插嘴,这时别人一定不会注意你想表达的意思而想要继续说出自己的想法。所以,我们必须耐心听,并且鼓励他把意见完全说出来,之后有什么问题再进行讨论。
美国某汽车公司,需要采购车座上的绒垫,当时有三家商店分别派职员前去推销。其中两家商店所派去的职员,都十分的能言善辩。
只有另外一家商店的职员,因为患病,讲不出话来。他到了汽车公司,沙哑着喉咙,很勉强地说:“我实在发不出声来,我们看上的商品,我只能写给你们看。”那家汽车公司的主任,一见他这种情形,便对他说:“你不必讲话了,你把商品拿出来,我们可以做出比较的!”
于是他站在旁边默不作声。结果,他得到了这笔订单。
这个例子并不是很恰当,但是这个事实却说明了一个问题,有时候,不开口的效果比开口更好。
另外还有一点,如果你对谈话的背景、内容不十分了解的话,就更应该注意在你了解之前,不要随便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免给自己带来尴尬。
章末总结:这一章给大家带来的是广大毕业生刚就业时,在职场中所经历的千千万万个问题中最具概括,也最具代表的问题,和大家着重的分析了这五个问题,想必大家一定能从中有所收获。
整个第一篇就业篇已经结束了,后面还有更多的篇幅等待着大家。
希望这些能从各个方面给广大的大学毕业生朋友们(当然最好是更多的全部朋友们)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