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处方:①头针穴及手法均同前。②耳针穴。脑干,交感,心点。手法同上。
1975年1月3日五诊:症情进展不大,再从上方加用督脉、膀胱、胆三经体穴,并用银温针以加强疗效。
处方:①银温针穴。风府,天柱(双),风池(双)。每穴烧艾7壮。②针刺穴。百会,后顶,强间,玉枕(双),大杼(双)。捻转得气为度,留针20分钟,中间再加强针感,捻转1次。③耳穴。皮质下,肾点,神门,用揿针埋入耳内。
1月5日六诊:上诊针百会、后顶、强间后,右手震颤立刻停止,隔4~5小时又发,以手按耳针后震颤停止,相隔时间较长。再守上法投治。
1月21日十四诊:用上法治疗后,右手震颤逐渐减轻,开始时每天震颤1~2次。治疗7次后,两手基本不震,脉弦转软,苔腻渐化。症情稳定,已能右手夹菜进口。续守原方。
处方:①银温针穴。风府,天柱(双),风池(双)。每穴烧艾5壮。②针刺穴。百会,后顶,强间,脑户,玉枕(双),大杼(双)。手法同前。③耳针穴。心点,交感,脑干。埋针。
3月21日十五诊:第1个疗程治疗14次后,震颤基本控制,患者回家2个月过春节。在回乡期间症情稳定,仅劳累后有轻微震颤,每天3~5次,片刻即止。胃纳良好,精神振奋,来沪继续治疗。再守上法。
4月1日二十诊:右上肢震颤已止。再守原法,隔日1次,以图巩固。
共治28次,症情稳定,震颤不再发生,停止治疗。
按:本病例古代医书无详细记载,朱师认为乃肝肾阴亏,筋脉失养,肝风窜络,震动四末而致。该患者在抗战时期长期伏卧湿地,外邪久滞络道,并因工作紧张,营血暗耗,以致内风上旋,发为此病。始用头针,效果不显,改用银温针通调膀胱、胆、督脉之经,取督脉风府、胆经风池、膀胱经天柱等穴,针刺督脉百会、后顶、强间、脑户穴,同时用耳穴埋针,多法结合,第1个疗程14次治疗后震颤已基本控制。继续治疗14次,疗效巩固,震颤未再出现。朱师取督脉、膀胱经、胆经诸穴,意在少阳与厥阴相表里,太阳与少阴相表里,治表经即所以治里经,此法在临床上应用颇广。督脉既主一身之阳,又与肾脉会于尾,与肝脉会于巅,入络脑窍,其支别者,则从上而下,循膂络肾,故与肝肾关系密切,欲补肝肾,取督脉之穴,可有异曲同工之效。朱师过去临床用单纯体针疗法,效果不够理想。本案用体、头、耳针综合治疗,虽数度增损而终获效,说明治贵权变,忌胶柱鼓瑟、执一而终。
二十一、心动过速(1例)
(病例) 韩某,女,28岁,干部。
1963年8月7日初诊:心悸心慌已3年,伴有背腰酸痛,怕冷,纳呆。曾服中药7剂,又经西医检查,心尖区有Ⅱ级收缩期杂音,心率120次/分钟,律齐,心界未明显扩大,诊断为心动过速,转来针灸。当时患者气促、胸闷、肢端青紫,并有失眠、头晕、健忘、纳呆、足面浮肿等症,脉细数,舌苔薄质淡。此系心阳不足,水湿内停,心神受扰,不得宁静之故。治拟宁心安神,温阳化水。
处方:郄门(双),神门(双),内关(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双),阴陵泉(双),公孙(双),关元。
手法:平针法,捻转结合提插,得气为度,留针15分钟,加用温针。
8月15日四诊:间日连治3次,心悸较宁,气促胸闷亦减,寐寤较安,惟背腰酸痛未减,不耐久坐。仍从原方出入。
处方:内关(双),郄门(双),公孙(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双),太冲(双),大杼(双),心俞(双),肾俞(双),水分,气海。
手法:同前,加温针。
8月21日七诊:针治以来,诸症逐渐好转,足跗浮肿亦渐退,肢末青紫已减。今晨突然因事惊醒,心悸又作,气急胸闷,频频欲吐,背部酸痛渐向下移。仍守原方投治。
处方:公孙(双),太冲(双),内关(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双),阳陵泉(双),郄门(双),大杼(双),肾俞(双),气海。
手法:同前,用温针。
8月25日九诊:近2次针后,惊悸已宁,胸闷得畅,气逆亦降,惟腰尻部仍酸痛,转侧时尤甚。再投原方观察。
处方:公孙(双),太冲(双),三阴交(双),足三里(双),内关(双),郄门(双),大杼(双),肾俞(双),腰阳关,气海。
手法:同前,用温针。
9月28日二十诊:针治以后,心悸宁静,寐象转安,足跗肿胀已退,背尻酸痛减轻,面色渐转红润,脉细滑,舌苔薄白。再守原方。
处方:公孙(双),太冲(双),三阴交(双),足三里(双),内关(双),郄门(双),大杼(双),肾俞(双),腰阳关,关元。
手法:同前,用温针。
10月8日二十三诊:诸症渐次消失,面色红润,胃纳增加,精神充沛。目前已恢复工作,再以针治巩固疗效。
处方:公孙(双),内关(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双),大杼(双),肾俞(双),关元。
手法:同前,用温针。
按:心动过速在中医学中称“心悸”或称“怔忡”,其病因病理、治则治法已详述于《怔忡的针灸治疗》一文中。本例患者怕冷,纳呆,足跗浮肿,面色白,肢末青紫,脉细数,舌苔薄质淡,一派阳虚阴盛症状。治疗取公孙、内关、气海以宽中顺气,关元、水分、足三里、阴陵泉以温阳健中兼化水,大杼、心俞、肾俞以通太阳之经气。太阳之脉贯脊络肾,内通五脏六腑,并刺心俞、肾俞以济水火之脏,心肾相交,故心宁寐安,而悸动止矣。
二十二、无脉症(1例)
(病例) 周某,女,27岁,农民。
1973年6月24日初诊:双目暗黑、四肢无力、时欲跌倒,历时1年又5个月。1972年春开始有阵发性双目暗黑,经当地卫生院用维生素B12及中药作贫血治疗,半年后症状加重,脉搏、血压均不能测出。1973年春到闵行某医院治疗,诊断为无脉症,用烟酸、谷维素,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C等治疗无效。1973年5月到上海市某医院神经科诊治。脑血流图检查示:两侧血管充盈力差,脑血流量减少。上肢未测出血压,两桡动脉未触及,确诊为无脉症,用药与前医院相似。以后辗转南京等地多家医院求治,诊断与治疗都基本相同。1973年6月下旬症状更为严重,转来针灸治疗。
诊得面色苍白,形体消瘦,四肢软弱颤抖,两手不能持物,目眩眼花,行履需人扶持,胃纳不佳,口颊不易张开,寸口脉无,舌质淡,苔薄白。先贤曾云:“脉资始于肾,资生于脾。”此脉绝不至,是脾肾不足,脉气下陷之故。《经》曰:“陷下者则灸之。”拟补脾肾之阳,温经通脉为治。
灸穴:①大椎,身柱;②至阳,命门;③大杼(双);④膏肓(双);⑤膈俞(双);⑥脾俞(双);⑦胃俞(双);⑧中脘,气海;⑨足三里(双)。
灸法:每次轮流灸治1组穴,每穴中炷灸7壮,间日1次,9次为1个疗程。灸后外贴淡膏药促使化脓。化脓期每天调换膏药1~2次,保持灸疮周围清洁,隔2~3周,疮口结痂脱落,再按上穴灸第2个、第3个疗程。
针穴:风府,百会,天柱(双),风池(双),合谷(双),太冲(双)。
手法:项部穴位用银温针,每穴针尾燃小艾炷7壮;其余穴均补,用提插捻转补泻法。
1个疗程后,症状渐有改善,双目暗黑减轻,眩仆次数减少,四肢无力、颤抖较好转。灸治2个疗程后,四肢较前有力,眩仆继续好转,双目暗黑未现。治疗至同年11月,可以参加家务轻劳动。1974年伏天又按上穴中炷灸3个疗程,11月随访,患者已在田间劳动,按其腕部脉搏已有起伏,测左臂血压11.3/8.6kPa(85/65mmHg),右臂血压12/10kPa(90/75mmHg)。
按:无脉症属中医学“虚劳”证。据患者面色苍白,形体消瘦,四肢无力,目现暗黑,头晕眩仆,胃纳不佳,寸口脉无,舌质淡,均为一派脾肾阳虚之象。脉者血之府也,五脏六腑之气血通达于四肢者也,系于脐下肾间动气之元,资生于中焦(脾胃),受气化赤之血。若脾肾阳虚,生化之元不足,化赤之血衰少,则脉道无气以秉,故动而不至,至而不盈,无脉之症作矣。先贤曾对虚劳一证有“人之虚,不属于气,即属于血,五脏六腑莫能外焉,而独立脾肾焉”的论断,故亦可归属于“虚劳门”。朱师按证论治,认为此种病证非用艾灸以调补脾肾、温经通脉则不能取效,故取督脉、膀胱经之大椎、命门、脾俞、胃俞、膈俞,任脉之中脘、气海等穴,施以化脓灸方法而获痊愈。
二十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例)
(病例一) 纪某,男,40岁,干部。
1969年11月5日初诊:左下肢疼痛,行走不便已4个月。因去外省野外劳动,半年后左下肢感觉怕冷、麻木、疼痛,行走无力,入夜则痛更剧,皮肤干燥无汗,足趾、足背皮肤发紫,小腿肌肉渐见萎缩。即回沪治疗,经某医院外科检查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用泼尼松(强的松)、烟酸等药未效。半个月后转来针灸治疗。
当时患者左下肢跛足不能久立,诸症同上,皮肤冰凉,胫内静脉怒张,足背冲阳脉微弱似失,面容消瘦萎黄,精神委靡,全身怕冷,纳谷不馨,脉细弱,舌苔白腻。证系寒湿内滞,血脉瘀阻。拟温阳通络为治。
针灸处方:足三里(左),丰隆(左),解溪(左),阴陵泉(左),阳陵泉(左),外丘(左),三阴交(左),委中(左),承山(左),然谷(左),内庭(左)。
手法:先针足三里,用烧山火手法九度;其余穴位用提插法得气后留针,针尾烧艾5壮。隔日治疗1次,12次为l个疗程。足三里穴施用烧山火手法时,至第3次针刺才出现微热。
中药:桂枝9克,当归9克,黄芪9克,淡附子9克,独活9克,牛膝12克,地龙12克,川芎6克,鸡血藤30克,红花4.5克。7剂。
此药第2煎药汁服后,第3次加水煎熏患处,每天1剂。
12月9日十二诊:针药投治以来,左小腿疼痛明显轻减,筋脉抽掣亦渐好转,冲阳脉微微鼓指,足背皮色转淡,足趾仍紫色,下肢仍怕冷,脉细滑,苔薄白。再宗温阳通络之法。
针灸处方:足三里(左),丰隆(左),解溪(左),阴陵泉(左),阳陵泉(左),外丘(左),三阴交(左),委中(左),承山(左),然谷(左),外庭(左)。
手法:足三里穴施用烧山火手法;其余穴位用提插法,得气后留针,针尾烧艾5壮。
中药:党参9克,桂枝9克,当归9克,黄芪9克,鹿角胶9克(烊,冲),独活9克,牛膝12克,地龙12克,川芎6克,淡附子9克,红花4.5克,鸡血藤30克。7剂。
此药每日l剂,第2煎药汁服后,第3次加水煎熏患处。
1970年1月14日二十四诊:2个疗程针药后,左小腿疼痛、筋脉抽掣均好转,下肢亦不怕冷,足背足趾皮肤紫色已退,胃纳旺盛,精神振奋。再以温通为治。
针灸处方:足三里(左),丰隆(左),解溪(左),阴陵泉(左),阳陵泉(左),外丘(左),三阴交(左),委中(左),承山(左),太溪(左)。
手法:用提插法得气后留针,针尾烧艾5壮。
中药:党参9克,黄芪9克,桂枝9克,当归9克,鹿角胶9克(烊,冲),红花4.5克,川芎6克,熟地黄15克,独活9克,桑寄生9克,鸡血藤30克,怀牛膝12克。7剂。
前后共针治40次,服中药31剂而停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