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1963年10月14日初诊:癣疮发于项背,瘙痒难忍,干燥起屑,状若牛皮。从1954年起历经针灸及西药治疗,愈而复发,反复3次,未能根除,这次有发展蔓延之势。此系风湿搏聚于肌腠之间,当以祛风利湿、疏通经脉为治。
处方:风池(双)-,风门(双)-,三阴交(双)-,阴陵泉(双)-,委中(双)-,天井(双)-。
手法:捻转提插。癣痒部以七星针叩击15分钟。
1963年10月21日四诊:头项顽癣密布,经治疗后瘙痒有减,皮肤干燥。乃血热生风,挟湿侵淫肌腠所致。治再化湿润肌。
处方:风池(双)-,风门(双)-,委中(双)-,血海(双)-,天井(双)-,少海(双)+。
手法:捻转补泻。癣痒部以七星针叩击15分钟。
1963年10月28日五诊:经针刺后,顽癣奇痒渐减,能维持2天,第3天轻微发作。病延日久,难以速效,再拟开疏肌腠,渗湿止痒。
处方:风池(双)-,风门(双)-,委中(双)-,血海(双)-,天井(双)-,少海(双)+。
手法:捻转补泻。癣痒部以七星针叩击15分钟。
1963年11月1日六诊:针后顽癣瘙痒轻减,有阵发现象,局部皮肤干厚粗糙。营分风热内蕴,湿浊阻滞,再以上方投治,佐以外洗。
处方:风池(双)-,血海(双)-,天井(双)-,少海(双)+,大杼(双)-,天柱(双)-。
手法:捻转补泻。癣痒部以七星针叩击15分钟。
外洗方:苍术12克,黄柏9克,白芷9克,黄芩9克,苦参9克,硫黄6克,土槿皮9克,地肤子12克,海风藤30克,功劳叶15克。上方浓煎,加米醋15克洗患处,每日3~4次,用后揩干敷凡士林少许。
药洗与七星针并用,2个月后随访,已基本痊愈。
按:先贤论癣症有五:一为湿癣(如虫行作痒,搔之汁出);二为顽癣(不知痛痒);三为风癣,亦为干癣(搔之落白屑);四为马癣(微痒,白点相连);五曰牛癣(皮厚且坚)。虽变症多端,总由血分热燥,以致风毒流于皮肤,亦有挟湿者,故治当祛风利湿、清血润燥为主旨。陆师取风池、风门泻之以祛风;泻三阴交、阴陵泉以利水渗湿;委中以凉血;天井为三焦火经之合土穴,实泻其子,亦是清热之意;并癣痒部以七星针叩刺,即《内经》“毛刺”“半刺”法之异用,以疏肌腠风毒之邪。故四诊而痒减。去利湿之穴,加用血海以清血分之热,并加手少阴心经之合水穴少海补之,益水以制心火,这是受《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的启示而来。六诊病势已退,乃减少祛风、凉血之穴,去风门、委中;以病在项背,故除用七星针浅刺皮部外,加大抒、天柱,泻之以通经络之气,并佐用洗方。历2个月而治愈。
五十二、流火(1例)
(病例) 徐某,女,45岁。
1948年7月初诊:忽病右足腿红肿,其赤如丹,肌肤发热,疼痛难忍,不能步履,病已3日,脉来濡数,舌苔如常。治拟泄热解毒。
处方:委中(右)-,阳陵泉(右)-,承山(右)-,足三里(右)-,丰隆(右)-。
手法:提插为主,委中出血。
刺后疼痛即减,七诊而愈。
按:本病多由热郁化火,流注足胫而成。外科文献虽有色红而干者属心肝二经之火,色黄而湿者属脾肺二经湿热之说,但其肿胀疼痛,则多为经气壅滞不通之故,因而治疗皆须清解患部经络之热毒为主,取穴也以随经辨证为法。委中出血可泻下肢血分之热毒,也可在患处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均是清热泄毒之方法。
五十三、阴挺(1例)
(病例) 李某,女,35岁。
产育多次,气血亏虚,子宫下落不能上收,脉软弱。针灸中药并进以固任脉之气。
针灸处方:①关元△,气海△,中极△,百会△;②府舍(双)+,维道(双)+,气冲(双)+,冲门(双)+,蠡沟(双)+,三阴交(双)+。
中药:全当归12克,川芎6克,酒白芍6克,粉甘草2.4克,潞党参9克,黄芪9克,白术9克,陈皮4.5克,升麻1.5克,乌附片4.5克。5剂。
针灸12次而愈。
按:阴挺一症,亦称“阴脱”“胞落”;以其突出如菌,故又有“阴菌”之名;多发于产后,故又称“产肠不收”。多因肝郁、脾虚下陷所致,常为虚证,但也有湿热流注肝经而致者,则可兼见小溲涩滞,心烦内热等。又因足厥阴之脉,入毛中过阴器,抵少腹,督脉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任脉起于胞中,以上毛际,故阴挺之病,与此三经关系最密。本例患者产育多次,损伤胞络,以致气虚下陷,而成此症。故陆老灸关元、气海、中极以固任脉之气;灸百会以升提陷下之中气:兼用针补府舍、冲门以益肝、脾二经之气(足太阴、厥阴之会);补气冲以益阳明之气;补维道助带脉以主收引(足少阳、带脉之会);补蠡沟(足厥阴之络)引络气上注前阴以润宗筋;补三阴交以佐蠡沟,也是引三阴之气上润宗筋之意;兼用补气益血、温阳升提之中药,故治疗12次而痊愈。
五十四、痛经(1例)
(病例) 奚某,女,29岁。
经前少腹疼痛,经行紫黑,胸胁刺痛,脉之关尺俱涩。此乃肝失条达,气郁血瘀而致,拟疏肝理气。
处方:期门(双)-,归来(双)-,急脉(双)-,曲骨-,三阴交(双)-。
手法:捻转,留针15分钟。曲骨用盘法。
针治1次痛减,3次痊愈。
按:痛经之症,原因甚多,先贤朱丹溪曾有“将行作痛者,气之滞也;行后作痛者,气血虚也”的论述。盖妇女善病肝郁,木失条畅,则气易滞,气滞则必血瘀作痛。本例患者,脉来涩滞,是气结之象;胸胁刺痛,是肝失条达之征;经行紫黑,是气滞血瘀而致。陆师审症求因,为泻期门、急脉以疏厥阴之气;曲骨是任脉、足厥阴之会,亦有疏肝而利冲任之功,施用盘法以和少腹之气;泻三阴交统调肝、脾、肾三经,佐以归来,均是妇科调经的经验要穴。故治之痛减而愈。
五十五、妇女少腹痛(1例)
(病例) 君某,女,36岁。
1964年5月20日初诊:少腹痛8年,伴有腰尻酸痛,两髀枢筋掣,动辄尤甚,平时带下深黄,临经腹痛,乳房发胀,食欲不振,睡眠梦扰频繁,头痛,或时眩晕,四肢乏力,面色不华,苔薄黄,脉细,尺脉无力,太溪,太冲两脉隐约不显,上髎、次髎有压痛。病系脾肾两亏,肝气横逆,冲任失调,木盛侮土,日久,中气不振。治拟培补肝肾,理气解郁。
处方:肝俞(双)+,肾俞(双)+,志室(双)+,白环俞(双)+,中脘+,气冲(双)-,气海+,三阴交(双)+,太溪(双)+,太冲(双)+。
手法:捻转,不留针。三阴交用皮内埋针,中脘、气海加用温针。中脘、气海进针1寸,即感滞痛难忍。
6月4日二诊:近日月经将潮,少腹两侧持续疼痛,腰酸背楚,胃纳不馨,伴有心烦心悸,脉细而滑,苔薄尖红。肝肾两亏之质,木郁脾倦,以致中土失运,气滞厥阴之分,迩来月水将潮,血阻胞宫,而见斯症。治宗前法。
处方:肾俞(双)+,肝俞(双)+,白环俞(双)+,志室(双)+,气海-,关元-,三阴交(双)+,太冲(双)-,太溪(双)+,上髎(双)+。
手法:捻转,不留针。
6月6日三诊:腹背皆痛,神阙仍有动悸。此次月经量少,腹痛略减,神疲肢乏,纳谷不香。肝木侮土,当拟疏肝理气,佐以和中。
处方:肝俞(双)+,肾俞(双)+,志室(双)+,白环俞(双)+,气海+,太冲(双)+,太白(双)+。
6月9日四诊:经来痛势已减,血块减少,时有心悸,寐则易醒,腰尻酸痛筋掣,下脘至气海拒按、疼痛难忍,针刺1寸即感剧痛不能忍受。病系肝气郁结,中气不伸,遂致气结冲任,多年不解。改用艾条温行之法,以冀气行结散。
处方:中脘△,下脘△,气海△,神阙△,关元△,归来(双)△,三阴交(双)△。
灸法:中炷灸,隔姜,每穴灸7壮。今日灸中脘,以后每次选1穴,灸后贴灸疮膏。
7月4日五诊:灸治月余,腹痛减,白带少,腹部微有隐痛,天枢拒按,脉弦数,舌质红,苔薄黄。
处方:归来(右),隔姜灸7壮。
8月15日六诊:停灸1个月余,灸疮化脓,迄今方愈。少腹痛减轻,白带减少,腰痛亦轻,精神睡眠转佳,胃纳大增,惟下腹仍有坠胀感,脉舌如前。再从前治。
处方:归来(左),隔姜灸7壮。
8月22日七诊:阴道坠痛,腰及少腹隐痛,白带减少,色白稠厚。治再宗前。
处方:三阴交(双),隔姜灸7壮。
8月25日八诊:阴道坠痛依旧,气虚湿滞而来。
处方:中极-,子宫-,上髎(双)-,次髎(双)-,足三里(双)+。
手法:捻转,不留针。
8月29日九诊:阴道坠痛明显轻减,腰及少腹痛亦瘥,白带少,脉沉细,舌淡白。治宗前法。
处方:同上。
手法:捻转,不留针。
按:本例患者少腹疼痛已历多年,初诊时精神委靡,见症繁杂,经治以后,腹痛得除,余症亦减,精神转佳,胃纳大增,多年沉痼,一旦消除,乃陆师得意之诊例。其治疗过程中,运用手法与穴位,机动灵活,用针用灸,随症应变,不拘一格,可为学者师法。
五十六、产后会阴痛 (1例)
(病例) 徐某,女,32岁。
产后已4个月余。由于生产时会阴破裂,经缝合后局部坚硬拒按,刺痛难忍,坐立不稳,步履更感困难,二腿分开时剧痛,并伴有外痔,勉强伛偻而来。脉象濡细,舌苔薄滑。病系瘀血湿热互阻篡间,冲、任、督三脉失和。拟以治标为主。
处方:长强-,承山(双)-,关元-,中极-,阴廉(双)-,三阴交(双)-。
手法:捻转结合提插,留针10分钟。
3日后复诊:会阴部疼痛减缓,行路已无碍,脉舌如前。再宗原方加减。
处方:长强-,承山(双)-,委阳(双)-,上髎(双)-,关元-,中极-,环跳(双)-,三阴交(双)-,会阴-。
手法:同上。
针治12次后,患者步履如常,两腿能自然分合,会阴部按之亦不觉疼痛,痔疮滞胀也得缓解。
按:会阴之部,亦称为篡间,乃系督脉所过;又任脉、冲脉出中极之下;足太阳之经别,从腘中别入于肛,内属膀胱,皆与会阴部有关。本例患者症起产后会阴破伤之后,是伤部虽愈而脉气不和,瘀血湿热互阻,以致冲、任、督三脉之气壅滞所致。陆师取长强、关元、中极以通任督之气;泻承山疏导足太阳经别;用阴廉疏足厥阴之气,盖厥阴之脉绕阴器而过;泻三阴交统治三阴湿热之邪。二诊加取委阳,义同承山;加上髎,配环跳,是足太阳、少阳之会,统调太、少二经,盖足少阳之脉,出气衔,绕毛际,横入髀厌中,而合足太阳之脉,调此二经,亦与前后阴有关。必要时也可再加会阴(是冲、任、督三脉之会),穴在病所,泻之以疏导局部之经气。十二诊而诸症悉除。
五十七、产后风湿(1例)
(病例) 汪某,女,51岁。
初诊:产后腰尻微有酸楚,劳累或阴雨、临经期间为甚,有时引及右髋牵制酸痛,缠绵已有四载。平时月经量较少,时有眩晕。日前骤然腰痛又发,不能转侧,下肢萎软无力,面色少华。按脉濡细,舌苔薄白。此乃产后气血未复,受寒湿之邪侵袭,入伏经络,督脉失宣,而致久病绵绵不愈。今者复受新邪,两邪相感,经气壅塞尤甚,致腰痛发作,遇劳更剧。本虚邪实,治拟蠲邪扶正为先。
处方:上髎(右),环跳(右),秩边(右),居髎(右),风市(右),阳陵(右),昆仑(右)。
手法:先龙虎交战法,后阴中隐阳法。
二诊:昨日针刺后,即感松减,但右腿仍有牵掣感。仍宗前法续治。
三至四诊:面色转华,脉搏转缓,疼痛大减,右腿发凉已感温暖。前法有效,宗之。
按:此例患者产后体虚,风湿入络,正邪相搏,致病绵绵不痊。今重感新邪,以致疼痛陡作,痛势剧烈。脉濡、面,气血两亏之象,乃实中夹虚之证。故陆师用蠲邪兼以扶正之法,循经取穴。先施龙虎交战之法,以通经活血止痛;后用阴中隐阳,以泻为主,疏其外邪,兼施补法扶其正气。故一诊而痛减,四诊而面色转华,痛势大减,效如桴鼓之应。此盖陆师手法之妙用也。
下篇 朱汝功医案
一、头痛(5例)
(病例一) 陆某,男,40岁,教师。
1977年3月8日初诊:头部疼痛如裂半月许。今年2月19日,到农村家庭访问,过度疲劳,复受风寒。始见头巅疼痛,至24日疼痛转剧,到当地医院治疗,诊断为三叉神经痛。服用止痛药和注射哌替啶(杜冷丁)针剂,当时痛止,但5小时后又疼痛如劈,痛势延至前额部,眼球牵制作痛,流泪畏光。高热39.8℃,用四环素、青霉素、链霉素等药后热退,当地医院于3月4日转送上海某医院神经科急诊。经脑电图、超声波检查,诊断为血管性头痛,用吲哚美辛(消炎痛)、地巴唑、七叶莲等药后观察1天,疼痛转轻而出院。继服止痛药及苯妥英钠等,到3月8日,症情又作,头巅及两颞部疼痛如劈,来针灸科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