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县地处燕山余脉南麓,因“古人种玉”的传说而得名。玉田泥塑于清光绪年间形成,光绪年间以刘凯为代表的泥笛艺人,其工艺在乡间繁衍流传。刘凯之子刘俊祥在继承父亲传统泥塑艺术的基础上勇于创新,他所塑造的泥笛达三百多种,有的在泥埙腹底镶一支用芦苇杆制作的小笛;有的在顶端扎两个“鼻眼”直穿两侧深孔,口吹顶部或背部等处小孔,泥埙便发出奇妙悦耳的音响。玉田泥塑以历史人物、神话故事、田园动物等为题材,用泥土捏塑形象,经彩绘后成为泥埙,供少儿把玩。造型一般为椭形体,单纯简练,内镶苇笛,外观色彩强烈而协调。玉田泥塑制作工艺过程为取土和泥、捏泥胎、制泥模、合模装笛、修整晾晒、铺白粉底、调胶、敷彩等八道工序。
玉田泥塑与天津泥人张的泥人不同,玉田泥塑体现了更浓郁的乡土气息。这些半塑半画、以画为主的小体泥彩塑,造型单纯简练,以白色作底,敷以红、黄、绿、黑各色,色彩强烈而协调,在我国民间泥塑领域以风格独特而占有一席之地。
六、白沟泥塑
白沟泥塑,俗称白沟泥娃娃,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最早起源于镇西的北刘庄,发展于清乾隆年间,从数家糊口之末技,到风靡一方之特色手工艺,至清末,白沟一带竟发展成为北方的泥人之乡。白沟泥塑纯系手工制作,制作要求工艺技巧很高,土一般选用带些粘性又细腻的土,经过捶打、摔、揉,有时还要加些棉絮、纸或蜂蜜,这样土干后坚实不裂。模制程序分制子儿、翻模、脱胎、着色四步。白沟泥塑素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无论是泥公鸡还是泥人,全部用大白粉打底,用品色施彩绘,色彩注重大块面渲染,适当保留空白,上色后用墨线勾勒纹饰,线条简练流畅。白沟泥塑色彩浓重、艳丽,构思大胆,受到大众的喜爱。白沟泥塑造型古朴、粗犷,注重突出头部特征,强调神似形略,夸张变形。白沟泥塑大可近尺,小则不足一寸。其造型简洁,色彩鲜艳,以朴素大方、喜庆欢乐为主要特征。题材极为广泛,其中又以泥娃和“戏出”最为典型。
七、凤翔泥塑
凤翔六营村彩绘泥塑,当地人称“泥货”。凤翔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境内出土的春秋战国及汉唐墓葬中均有泥塑的陪葬陶俑,可见其泥塑工艺历史之久。过去逢年过节或赶庙会,当地人以泥塑为礼品,孩子满月,长辈要送坐虎。据村人世代相传,明代驻军六营,军转民后,部分人重操陶瓷技艺,利用当地粘性很强的“板板土”和泥,捏泥人,捏泥动物,制模做偶彩绘,然后到各大庙会出售。当地老乡购泥塑置于家中,用于祈子、护生、辟邪、镇宅、纳福等民俗文化活动之中。凤翔彩绘泥塑传统作品有虎、狮、麒麟送子、六神、三星、八仙、历史戏剧人物、神话传说人物及种种吉祥小动物等等,约有170多个花色品种。品种样式有半圆雕、挂片和立人三个类型。规格有半人高的巨型蹲虎、虎挂脸,也有小到方寸的小兔、小狮,其造型洗练概括,色彩艳丽喜庆,形态稚趣可爱。
§§§第七节、面(糖、油)塑
面塑:俗称“捏面人”,又称“面花”、“面羊”、“礼馍”、“面人”,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民间手工艺品。
它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旧社会的面塑艺人“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挑担提盒,走乡串镇,做于街头,成于瞬间,深受群众喜爱。面塑实际上是馍,用糯米粉和面加彩后,捏成的各种小型人物。主要出现在嫁娶礼品、殡葬供品中,也用于寿辰生日、馈赠亲友、祈祷祭奠等方面。农家把已蒸好的各种面塑花摆在诸神前,其中猪头形面塑俗称“大供”,另外还有花馍、花果馍、礼馍、馍玩具等。
制面馍的工具十分简单:白面、剪刀、菜刀、梳子、红枣、花椒等物,只要掌握好发面技术,按照式样进行捏制,一个鲜活的面模形象就会脱颖而出。面塑艺术的特点是“一印、二捏、三镶、四滚”(泥塑的步骤),还有“文的胸、武的肚、老人的背脊、美女的腰”等。面塑体积小、便于携带,又经久不霉、不裂、不变形、不褪色,因此为旅游者喜爱,是馈赠亲友的纪念佳品。
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据文献资科,汉代早已有面塑的记载。宋代《梦粱录》中曾记载着把面塑用在春节、中秋、端午以及结婚祝寿的喜庆日子。在陕西、山西、河北也有把面塑称作“面花”和“年馍”的,并将这古老习俗贯穿于节庆日子的始终。从年三十到正月十五,乡村中到处可见互送礼馍的欢快场面。在陕西关中东部妇女几乎人人都是制作礼馍的高手,其中尤以年长的妇女技艺高超。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也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料。就捏制风格来说,黄河流域古朴、粗犷、豪放、深厚;长江流域细致、优美、精巧,各有千秋。
糖塑:俗称吹糖,是用食糖作原料塑制各种造形的艺术。工艺方法是把食用白糖加热熬化,浇铸到预先刻制好的模具里,凝固后即成。糖塑之所以赢得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它独具特色:①原料可塑性强。麦芽糖是糖塑的主要原料,加热后变软,比面塑更具可塑性,既可吹成薄而亮的各类造型,又可拉成粗细不同的糖丝。捏成不同形状的配件,易粘且牢固;②造型神形兼备。糖塑的技艺主要功夫在“吹”上,一块糖坯在艺人手中,边吹边捏,再通过搓、压、挑、剪等手段,加上辅助的小铁丝,少则几分钟,多则半小时,一件作品就完成了;③色彩和谐醒目。麦芽糖加温变软加入红、绿、黄、黑四种色素,根据需要又可调和成数十种复色,色彩响亮和谐;④肌理变化丰富是糖塑独具的特点。在糖塑中,附件变化万千的肌理又与主体吹成光滑的表面形成鲜明的对比,显得更加丰富耐看;⑤“活”的部件是糖塑的又一特点。有的部件装上自制的钢丝弹簧,一经拿在手中,部件都“活”起来了,更具生气。糖塑在湖北十分流行,尤以天门最为突出。
酥油花: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酥油塑造艺术。酥油花是盛开于冰点的奇异之花,是以酥油为主要原料制作成的奇绝艺术品。它完全是在零度以下制作完成的,其塑造工艺繁复而奇特,多在冬季三个月间进行。
每年在寒冬之时,艺僧们会选取秋天草黄之后产下的牛奶,从中提炼出的酥油是纯白的,而不泛出黄色,用其塑造出的佛像会面如满月,人物肤质白皙。艺僧们先将酥油浸泡于冰凉的水中长时间揉搓成膏状,去掉其中杂质塑造起来酥油更加光滑细腻。塑造之前油塑艺僧先要沐浴发愿,进行宗教仪式。仪式之后,掌尺和其他艺僧一起选议酥油花的题材,然后设计腹稿,精心构思、策划、布局之后,便分配给擅长人物、动物、花卉、建筑的师傅带领各自的徒弟,在气温零度以下的阴凉房间开始分头工作,所有工作从农历十月十五开始到来年正月十五完成。
酥油花捏塑在发展中形成了浮塑和立塑两类。浮塑形似浮雕或半立体状高浮雕彩塑。立塑即立体镂空彩塑,它在形式上有单塑、组塑之分。酥油花捏塑根据规模和用途又可分为中小型龛供酥油花塑和大型观赏型酥油花塑两大类。酥油花表现的艺术形式多样,题材内容十分广泛,多属佛教故事、历史故事、人物传记、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佛像和人物形象等。
一、山西面塑
山西民间俗称面塑为“面人”、“面羊”、“羊羔馍”、“花馍”等。山西面塑流布地域广,艺术程度高,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山西民间有个习俗,那就是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以及其他喜庆时日,都要捏制面塑以示庆祝。尤其是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几乎家家都要用面粉塑制诸如人物、动物、花卉、翎毛、瓜果等花样繁多、技艺精湛的面塑。
在山西南部的新绛县、襄汾县蒸制面塑讲究染色,面塑制品华丽别致。霍州一带,面塑不讲究修饰着彩,朴素雅致。忻州、定襄等地的面塑,则以塑为主,着色为辅,色与面的本色相间。就全省而言,山西面塑以上等白面为原料,经过揉面、造型、笼蒸、点色而成,一般面塑,造形夸张、生动,用色明快、大方,风格粗犷、朴实、简练,并富有雅拙的美感。
山西春节面塑造型简洁浑厚、朴实雅洁,是自然崇拜、宗教思想、心理意识、造型语言的综合凝聚物。山西民间面塑的主要功能是对天、地、神的祭祀和祈祷,是追求丰衣足食,万事如意的生活理想的体现。春节的面塑在造型意识上,大多是抽象性的、信仰性的、理想性的。供奉天地的叫枣山,祭供灶神的叫饭山、花糕,形制都较大,谓之米面成山,晋南传说是为纪念大禹治水而作的。祖灵前一只面羊为牲祭之俗,以表虔诚之意。长辈送儿孙后辈“钱龙”意在引钱龙入府、招财进宝……另有各种点彩的带花馍馍,便是酬宾待客访亲探友的讲究礼物。
二、黄陵面花
陕西黄陵面花自古以来就与黄帝的祭典紧紧融为一体,不可分割。传说神农氏尝百草、识五谷(据《黄帝内经》记载五谷为“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自此先民们便告别了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进入了农耕文明时代。“黄帝崩、葬桥山”(据司马迁《史记》),当时人们为了缅怀黄帝功德,祈求风调雨顺,在祭祀黄帝的过程中,以太牢(指三牲:豕、羊、牛)、时令水果、鲜花、五谷而供奉于灵位之前,行三拜九叩之礼,至虔至诚,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从而用面粉作出各色动物、花卉来替代三牲、花卉,用面花祭品祭祀祖先这一形式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逐渐由官方向民间转化,同时也紧紧的与当地的生产生活、岁时节令、婚丧嫁娶、生儿育女等结合起来,更加增加了面花在民间的普及性和平民化特征,时代发展到今天,面花在当地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见,成为祭祀活动中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陵的民俗中,从婴儿降生到结婚之禧都有送面花的习俗。婴儿初降时,外祖母要蒸制小面虎一对,用红绳挂在孩子身上,以避邪恶;婴儿满月时,亲友们还要送大面虎一对和各式小面花若干,以示人丁兴旺、幸福吉祥之意。婚庆时,亲友们所送的面花更是丰富,但不能轻易食用,只有在举行婚礼后,才能展示于众,以示对新婚夫妇的祈祷、祝福;新郎新娘进入洞房之后,围观的孩童们才可抢食,希望从中抢到包麸子的花馍,抢出福来。祝寿时,要送大寿桃面馍,以祈求吉祥平安,延年益寿。
三、冠县郎庄面塑
山东省郎庄面塑是用生面粉揉和、捏制、蒸熟、晾干、着色而成的一种民间传统工艺品,仅分布于山东省冠县郎庄村。这个只有三四十户的小村庄,家家男女老少都会做面塑,而且一年四季都做,做出的面塑通过商贩远销省内外。主要艺人有郎秀才、李保山、郎王氏、郎桂玉等。
郎庄面塑在当地俗称“面老虎”。据村碑记载:明朝洪武年间,有郎姓兄弟从山西迁民至此,立村为“郎庄”,后因“郎”字与“狼”同音,太凶,有巧手村民便用面粉捏制“面老虎”来克制“狼”字,以求平安。经后人发展完善,终成一项民间工艺品。郎庄面塑造型简练夸张,多为半浮雕式,经过蒸熟“发胖”,显现出一种浑厚造型美。郎庄面塑用色也很大胆,常涂以大块红、黄、绿等原色,间以多变的线条,再用少量的钴蓝和白粉点缀成花骨朵和小梅花,最后用墨绿勾画出眉眼和头发,造成色相度的对比,使面塑色彩更加丰富、活泼、绚丽多彩。
四、丰县糖人贡
糖人贡,在江苏省丰县俗称“贡品”,是以优质白糖为原料,用模具注塑的糖塑艺术品,是传统丧葬祭祀礼仪的重要载体。“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糖人贡早期曾用于宫廷祭祀,后流入民间,清代中期传入丰县,距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丰县地邻邹鲁,素有儒风,是汉高祖刘邦的诞育之地,春秋时期,宋王偃曾建都于此。糖人贡作为祭祀用品与这种丧葬祭祀礼仪一脉相承,密不可分。目前在以江苏丰县为中心的苏、鲁、豫、皖交界处部分农村应用较为广泛。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丰县糖人贡已形成独特的个性风格,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糖人贡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涉及社会生活、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诸多方面,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造型包括:仙佛诸神、动物、果品、古代建筑、祭祀器具等。主要作品有:《老寿星》、《王母娘娘》、《天官》、《八仙人》、《公鸡》等。这些作品可分别组成32件套、24件套、6大件等,按照亲疏远近在殡葬祭祀活动中以相应的礼仪使用。
五、泉州妆糕人
“妆糕人”又称面塑,在泉州又称“米稞雕”、“糯米尬仔”。“妆糕人”是以传统大米粉、糯米粉、调色素、蜡油等为原料,经过祖传工艺加工,配制成为五颜六色的具有良好的塑造力的糯米团,以搓、捏、团、挑、揉、压、按、擦、拨等多种捏塑手法,再借助刀、梳子、剪刀等工具,经过制作,塑成高约10厘米的“妆糕人”,“妆糕人”体积越小,制作难度就越大,工艺也就越精制。“妆糕人”无法站立,需通过竖穿“妆糕人”“人体”的竹签或铁丝撑着。“妆糕人”的服饰、五官以及其他配件,均根据需要由不同颜色的糯米团黏贴而成。“妆糕人”深受泉州百姓的喜欢。
“妆糕人”是泉州百姓传统节庆期间祭祀神明的一种祭品,制作“妆糕人”的艺人主要分布在浙江泉州洛江区双阳镇前洋社区张厝村和泉州市永春县石鼓镇东安村。双阳镇前洋居委会张厝村,原全村131户人家,人口457人,家家户户都做“妆糕人”,是名符其实的“糕人村”,如今只剩张氏两家后裔逢年过节多少还做些“妆糕人”。
六、天门糖塑
湖北省天门市天门糖塑俗称“吹糖人”。加热后的麦芽糖经过艺人的“吹”和“塑”变成妙趣横生的艺术品。天门糖塑由祭祀用的“糖供”演化而来。唐宋时期的古籍提到“糖供”做成人物、鸟兽、果品等形状,但如何制作却无记载。糖塑艺人把元末明初时的刘伯温作为祖师,但糖塑早在刘伯温之前就已出现。
天门糖塑现在仍保留着明清时期民间美术的典型特征,如数百种忠义、吉祥、避邪类的题材,“吹”、“塑”结合的制作手法,简单的四色调配出醒目而和谐的色彩,变化多端的肌理构成,巧用弹簧造成糖塑的动感等。这些民间艺人创造的“讨巧”技艺都很有价值。
七、塔尔寺酥油花
酥油花是用酥油(黄油)塑造艺术形象称之为酥油花,是属于雕塑艺术,是塔尔寺“艺术三绝”之一。酥油花的制作分六道工序,即扎骨架、制胎、敷塑、描金束形、上盘、开光。酥油花构图严谨、造型准确、比例协调、色彩艳丽、人物众多、景物繁密、场面宏大,是藏民族很有影响的民间艺术品种。
酥油花主要流行在青海省湟中县塔尔寺,塔尔寺所在的湟中县离省会西宁25公里,属西宁市郊县。酥油花的雏形诞生于唐代,文成公主进藏时带去一尊释迦牟尼佛像,吐蕃人民用酥油做成花供献于佛前,以示崇敬之心,以后便成为一种习俗。酥油花源于拉萨而盛于塔尔寺,明清时期传入塔尔寺后,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为青藏高原上的一枝奇葩。酥油花是用酥油这种特殊材料塑造形象的艺术,有着很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