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40300000036

第36章 辨痉病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 (4)

第七章 辨痉病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 (4)

“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汗出,热啊,就冲冷水澡,上江里游泳解热,这个寒湿就乘着汗孔打开的时候,侵入了。“如水伤心”这句话该是错简,因为王叔和是把水气、黄汗、历节病的辨别,在《水气黄汗气分病脉证并治》并为一篇去讲了,那里面大论脏腑的水病啊,一疏忽,就整理错位了一句。你们说说,这多讨厌!

“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这个寒湿侵入到筋骨关节,就形成了历节病。如果里面有热外蒸,就会出黄汗,或者发黄疸。黄汗,是汗出的颜色黄,把衣服都染黄了,你说皮肤会黄吗?黄疸,也不是都不出汗啊。为什么这个寒湿多喜欢入关节?关节为“溪谷”,为膏液以及经气注入的部位。但是,患这个病要有个前提,就是这个人的身体本有里虚不足,不然,邪气不会轻易进入的。

2. 趺阳脉浮而滑,滑则谷气实,浮则汗自出。

这句话,不知道他王叔和想说什么,是说阳明病,还是说历节?这一条,我认为该列入六纲的阳明篇里。是阳明里实证的脉。

3. 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

少阴脉,脚上的那个脉,太溪部位的那个脉。浮而无力。浮,就是有表证。弱,是里不足,营血在里啊,弱了,就是血不足了。血虚,寒湿盛,血不流畅而痹阻,湿邪重着,寒邪收引,就要剧烈的疼痛。掣痛,是两个意思,间歇的自发的剧烈疼痛,或者不动则已,动则剧烈疼痛,这两种情况都有。

4. 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疼,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

盛人,就是年轻体力好的人。脉涩小,脉小,就是脉幅不长,不粗,显得弱小,还微迟微涣散。这是什么,这是风湿痹着的脉。

学生:少阴脉。少阴中风或太阴外证。

是的。

病人饮酒,里面就要有湿热的,湿热外蒸要汗出,湿热上逆上蒸要气短,他再吹凉风去,风邪侵入,加上“回汗”成湿,风湿就留着在关节,称为历节,疼痛不能屈伸了。风湿也有发生黄疸的,关键看湿邪的程度和里热的程度。

胡老说第二条那个阳明脉,“趺阳脉浮而滑,滑则谷气实,浮则汗自出。”是因为阳明有热,就吃凉东西,再去汗出入水,就得了历节了。他说,书上略去了贪凉饮冷这句话。这种推测,也未尝不可。这种大胆的推测,也是如理如法。我个人还是赞同这个想法。

5. 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断泄。荣气不通,卫不独行,荣卫俱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

这个酸咸味太过而伤,都是《素问》里的东西。和辅行诀的正好相反。《素问》里面的五味所伤,自己都矛盾着。《素问》的这个五味归属,一般都讲的是先天本位归属。说是过多了,就要伤本脏的。这个道理啊,其实是说不通的。我们人体的生理呢,是论后天的。那么,我们就用汤液经法的五行五味来解释一下,不用《素问》先天的五味解,免得又都糊涂。

味酸,补肺,泻肝,肝主筋,筋也要弱了,就要弛缓了。味咸,是入心的,补心啊,补火的,专伤水液,肾水不足,肾主骨,骨弱不用。如此啊,筋弛缓,骨痿软,经脉呢,就要懈怠而屈曲,营血不能流通,卫气要跟着营血一起走,血不走了,卫气也就停留了。他管这个叫做“断泄”,就是气血不通,正气不足。这样一来,整个身体的上、中、下三焦,气血运行受阻,肢体也不能得到滋养,“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就要瘦弱不堪。这个时候,饮食重的水饮不得气化而泛滥,成为湿浊而下沉于腿足,就要“独足肿大”。加上这个内热参合,湿热互结熏蒸啊,要出黄汗的。寒趋于下,热趋于上,因此小腿要凉。这个就是黄汗病的典型的一个症状。小腿凉。如果不凉,而是发热,就是历节病的腿足肿痛。

黄汗,是病的位置浅。历节是病在关节“溪谷”,位置深。黄汗的湿邪在肌肉皮肤,痹阻了,要感觉凉的。历节的,是都入了关节了,里面寒,外面的肌肉皮肤没有受痹阻,还算通畅,就要体现出表证的发热来。

6. 诸肢节疼痛,身体尫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桂枝芍药知母汤

桂枝(四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麻黄(二两) 生姜(五两) 白术(五两) 知母(四两)防风(四两) 附子(二两,炮)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这条的病证,是总结了上面几条的病因病理说的。表证外证,诸节疼痛,身体尫羸,脚肿如脱。里证水饮上逆,头眩短气,温温欲吐。

学生:少阴表寒合太阴饮?

是的,就是这个证。这个方子和续命汤有什么联系没有?续命汤系列包含这个病啊,续命汤是风家的祖方啊。风家是什么?一切外邪啊。没有家贼,不生外鬼啊。家贼是谁?是里热或者里虚啊。这个机制,前面都说过了。证不同,你就要辨证。辨,可不是辩论,是分辨,要分辨清晰,要抽丝剥茧啊。目前的中医啊,不懂“辨”字的含义啊,以为“辨”,就是简单分类,这是不严谨的。要分到秋毫,才叫“辨”。辨 证—辨方证—辨药症—辨起居心理。这条的证,你就要辨。辨什么?人家给你这个典型的证候了,你要辨五证,你要辨六纲。你甚至不用诊断定性他是什么具体的“冠心病”“胆结石”……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子很简单,桂枝加附子麻黄汤,有少阴的中风伤寒合病的情况。白术去湿痹,还制里面的水饮。知母清热利水的。防风,祛风除痹。这个方子啊,变化运用,学问就大了,和那个续命汤一样,你不用改变别的,不用加减,随着症状的寒热虚实表现,改变药量就行。如何改变用量?法无定法啊,辨证而已,随证而变。寒多了加附子,饮多了加白术,水多了加知母……在于活变,变化多端。

学生:治表的药怎么那么多阴降的用量?

这条是里虚里饮重,这是“应用例题”。不要死读书。

7.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乌头汤方 治历节疼痛,不可屈伸。

麻黄 芍药 黄耆(各三两) 甘草(炙) 川乌(五枚,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乌头)

上五味,咀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纳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尽服之。

这条啊,仲景说的直截了当,重病!表证太厉害了,疼得不敢屈伸了。解表去寒湿,去血痹。用黄芪去补表而排邪。乌头,主要是走筋骨的,比附子厉害。附子是偏温里的。甘草,缓急而已。配芍药,还解痉挛,除水饮。这个方子好。经方,药越少,越神奇奥妙。你们研究经方配伍,要从这类几味药的方子开始研究。一通百通啊。

乌头有两种用法,一种是入汤药,生药,生乌头打碎,用蜂蜜煎,然后去除渣滓,兑入汤药,可以解毒缓解药性。一种是入散剂。直接用生乌头粉碎入药,然后小量服用,逐渐加量,出现嘴麻,病处出汗止痛,就到量了。它是治疗类风湿的唯一首选药。你不敢用,你就离类风湿远点。

学生:用蜂蜜煎的药量呢,怎么把握?

按照方剂后面交代的去做。

历节病就讲完了,顺便说一下“意也”。医者意也,仲景之言。什么意思?让你随意而胡来?意者,立意。你要有个标准。心,上面有个“日”,再上面,有个“立”。

首先,你见到一个复杂的病,要从心里面了解它,要明确病理,要没有疑惑。“日”者,光明者也,心里要大光明,要明了。然后要“立”标准尺度,考虑各种治疗方法,进行权衡,最后定夺。你臆断,臆测,意念感应,这还了得?你签字,“同意!”。为什么同意?因为他的说法符合你的标准尺度!不然,你能同意?意也,就是无论什么复杂的问题到了你这里,你用你的尺度去衡量和辨别,最后得出你的结论。

风痹风毒

1. 诸痹由风、寒、湿三气并客于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得寒则聚,则排分肉;肉裂则痛,痛则神归之;神归之则热,热则痛解;痛解则厥;厥则他痹发,发则如是。此内不在脏而外未发于皮肤,居分肉之间,真气不能周,故为痹也。(千金)

《内经》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的说法。它们这三个外淫,喜欢狼狈为奸。“三气并客于分肉之间。”就是它们侵袭入了肌肉筋膜这个部位。“迫切而为沫。”你看看古人形容的多形象!它入了肌肉筋膜之间,要流窜,身体正气还要约束它,正邪交争,能不迫切吗?“而为沫”,就是说由此交争,而产生了“沫”,这是什么东西呢?

学生:湿邪?

是的,也可以叫做“瘀浊”。这个瘀浊,类似痰饮和血瘀,总之,是病理物质。瘀浊,遇到了寒,就要凝聚不动了。肌肉筋膜夹着这个东西,彼此之间被“它”分开了,就叫做“排分肉”,相互隔开了,叫做“肉裂”,就要疼痛啊。西医的那个“肌筋膜炎”,就是典型的这个意思。是个滞证。肌肉与肌肉之间的筋膜、结缔组织,无菌性的炎症。

一个部位要是疼,你就不自主的把心放到了这个部位了,越疼越注意它,这叫“神归之”。神和什么有关?和血有关,血舍神,神气要周流全身的。神专注此处,血要留住,卫气随之羁留,正气所至,寒邪必解,反应为“热”。练气功的总说,意到气到,就是这个意思。

“热则痛解;痛解则厥;厥则他痹发,发则如是。”热则寒解而瘀浊不结聚了,疼痛就消失了。“厥”通“绝”,不疼了,这个部位的“病痛”就“绝”了,消失了。可是,你这个寒是解决了,风和湿没解决啊,就要转为别的痹证风痹或者湿痹证候去了。

“此内不在脏而外未发于皮肤,居分肉之间,真气不能周,故为痹也。”这句说的太好了。说这个病邪啊,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皮肤,就在筋骨肌肉之间阻塞作怪,营卫之气不能顺利周流,造成了“痹证”。

2. 其风最多者,不仁则肿,为行痹,走无常处。其寒多者,则为痛痹。其湿多者,则为着痹。冷汗濡,但随血脉上下,不能左右去者,则为周痹也。在肌中更发更止,左以应左,右以应右者,为偏痹也。(千金)

这是提出了痹证的分类证候。这个分类法是最贴近临床的,因此被后人公认了,也被伪军写进了教材。他说啊,痹证,风邪多的呢,表现的症状是:麻痹不仁而肿,各个部位走窜,今天这里不舒服,明天又发展到别的地方。这个叫做“行痹”。如果不是这样,它不走窜,而是在一个部位局限,就是以疼痛不得屈伸为主的,这是寒邪为主啊,叫做“痛痹”。如果这两者证候都不明显,就是局部重着发沉的厉害,甚至是水肿,也疼啊,不剧烈,不动就不是很疼,这是湿邪过剩了,这叫做“着痹”。那个肾着汤证,就是代表。

冷汗不断,周身上下,随着血脉运行走窜疼痛,用经络辨证无法分辨,这个叫做“周痹”。这个和“辨卒尸厥脉证并治”第九条差不多,你们课后复习一下。分别就是周痹的证候是痛、麻木。或者肿胀。而那个第九条的,就是急痛如针刺。

还有一种,就是肌肉疼痛麻木或者肿胀,间歇性发作,部位固定而不移,左侧疼就是左侧疼,右侧疼就是右侧疼,这叫做“偏痹”。坐骨神经痛、颈椎病一侧肩臂痛、肩周炎等,都属于这个病。要和偏瘫中风鉴别开。

3. 夫痹,其阳气少而阴气多者,故令身寒从中出。其阳气多而阴气少者,则痹且热也。诸痹风胜者则易愈,在皮间亦易愈,在筋骨则难痊也。久痹入深,令营卫涩,经络时疏,则不知痛。(千金)

这个说的更好。他说,痹证,阳气少,阴气多,身上就冷,畏寒。反过来,就要发热。各种痹证,风邪多的,可以发汗解决,很容易治疗和痊愈。病位浅的,就是皮肤感觉麻痹的,都好治疗。而寒湿就不好治疗,喜欢深入筋骨,痹着而不去。太难治疗痊愈了。如果病久了,经络不通,营卫气血不能巡行濡养,就要麻木而不知道疼痛了,要肌肉萎缩废用的。这说的都是临床实相,确实如此。这才是临床家说的话。

学生:深入筋骨的,灸疗效果如何?

只能以灸疗和火针为主。药用丸药。怕火针,就用针刀去切。

学生:丸药和汤药的效果有什么不同?用丸药,是考虑湿重吗?

汤药治疗急病,近病,丸药是打持久战。散药一般治水。

4. 风痹病不可已者,足如履冰,时如入汤,腹中股淫泺,烦心头痛。(千金)

风痹,是病处麻木不仁,还有走窜的现象,甚至局部肢体萎软无力。要和偏瘫鉴别,不要误诊。这个病时间长了,会出现两脚一会感觉冰冷,一会感觉热的烧灼。两个腹股沟部位有湿汗,心烦,头痛。这是病久而入厥阴了。

这篇虽然叫风痹风毒,但是它基本把痹证的病理和类别,借着风痹,都说清了。风痹,以及连带的这些痹证的治疗,参考《辨湿暍脉证并治》和《中风篇》,方子都在那里,用续命汤系列去辨证使用就行,就不重复了。

同类推荐
  • 专家诊治颈肩腰腿痛(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专家诊治颈肩腰腿痛(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将许多骨科常见病按照与颈肩痛和腰腿痛疾病相关的常识、基本的解剖知识及如何诊治和预防的顺序来编写。通俗易懂,易于查找,使知识性与实用性并存。
  • 针灸名医经典医案

    针灸名医经典医案

    本书是《针灸名医经典医案》专著,书中的针灸名医包括赵缉庵、黄竹斋、赵玉青、任守中、郑魁山、王乐亭、贺普仁等,本书正是这些针灸名医在治疗过程中的经典医案,内容来源翔实,可读性强。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 办公室手指操

    办公室手指操

    总感觉疲惫不堪?肩颈疼痛频频光顾?整天坐着,腿都坐肿了?每天8小时奋战在电脑面前的你是不是总一次又一次地告诉自己:一定要找时间运动了!但结果呢?坚持不下去!《办公室手指操》正是为办公室一族量身定制的,手指操这种微运动,每天只要5分钟,不用去健身房,不用大汗淋漓卖力运动,只要在工作间隙做上几分钟,就能让你精神饱满,每一天都活力四射!
  • 便秘居家疗法

    便秘居家疗法

    本书详细讲解了便秘的饮食治疗、生活方式治疗、心理治疗、中医治疗等内容,孕产妇、婴幼儿、老年人便秘的防治方法。并详细介绍了益生菌、肠道健康和便秘的关系,以及一些操作简便、行之有效的家庭治疗方法。
  • 实用保健手册

    实用保健手册

    为了使人们在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同时,更便捷更高效地保持身体健康,我们特凝聚健康生活中的点滴智慧,编辑了此书。《实用保健手册》介绍了一些关于身体健康的必要知识、常识、秘诀等。如“身体原理”部分简要介绍了身体各部系统及机能原理,“健康地图”部分介绍了身体各部疾病的信号;“健康习惯”部分介绍了日常生活中最实用的有益健康的生活习惯;“身体保养”部分介绍了运动、工作、日常生活时的一些身体保健知识;“身体减负”部分介绍了肥胖的原因、危害、治疗等;“远离误区”部分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不利健康的误区;“疾病预防”部分介绍了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身体与性”部分介绍了健康性生活的科学知识。
热门推荐
  • 愿无初见

    愿无初见

    愿人生只如初见,可初见却不一定美,但无疑是最纯、最真的。
  • 风云情仇

    风云情仇

    时光荏苒,世间一如既往;往事如烟,如在风云之间。仅将人生的所经所历、世道的风云变迁、人间的冷暖情仇,通过书中的故事与人物的塑造和描写,述出对人生的感悟与世道的炎凉……
  • 女人你掉进钱罐子里了

    女人你掉进钱罐子里了

    内容是写女主因为视钱如命,男主因为视金钱如粪土,而引发的一场职场上的爱情故事
  • 微云梦映光

    微云梦映光

    “凭什么区区一根红线就能决定两个人的终生?”“俗话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这般鬼话可哄骗不了我,我偏要拆了你已牵线的九桩婚姻”自从天庭多了一位从现代穿越而来的女生——光仙子孟映光,微云仙师的婚姻阁便不得安宁,映光决心下凡拆人婚姻,微云随她性子,一同下凡探研人间姻缘,并切身保护映光……【欢迎入坑,本书情感线直白,绝不拖沓,节奏很快,预估20~30万字!】
  •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随笔包括了尼采对哲学、科学、生命、自由、偏见、家庭、宗教、伦理等各个方面的见解,充满了心理学的洞见和艺术的奥秘,以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恒言向世人展示了他的思想和生活。
  • 柠梦月夜初遇君

    柠梦月夜初遇君

    一改陈规,让“万事皆成为了可能”。单亲家庭出身的翻译苏柠梦,小时候因悼念过一只狗,不料后来居然阴差阳错的遇见了他,此时的他已不在是之前的那个他了,而他出现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于是两人之间开展了一场令人不可思议的恋情……
  • 花开并蒂,浮华声隐

    花开并蒂,浮华声隐

    一对来自桃花村的姐妹,为了追逐梦想,实现自己当歌星的梦,来到城市,开始在娱乐圈打拼,她们参加海选节目,一路博弈,最终获奖,在获奖后姐妹俩却得知了海选的黑幕,姐妹发生争执后各奔东西。此后,她们各自追梦,各自拼搏,历尽坎坷。姐妹俩在经历了各种磨难后,她们终于明白:桃花村还是真正属于她们的地方,在桃花村,她们最终找到了音乐的根和音乐的魂。在桃花树下,她们唱出了最真最美的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荒星茫途

    荒星茫途

    一个身经百战,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糙汉来到一个荒芜,遍地赤沙的废土世界,并且被一个无敌般存在的恶鬼缠身,为了摆脱恶鬼与解救苍生,展开一场奇异冒险与权力争霸交织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