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各项管理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因此,如何用人就必然成为管理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对用人之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过生动的事例和精辟的论述。历史上的“明主贤君”都具有尊贤重士、求贤若渴的品德,不论诸侯列国或历代封建王朝,其兴衰史几乎都与其用人是否得当相联系。韩非子说:“贤者用之则天下治,不肖者用之则天下乱。”《韩非子·难势》。这种把人才看成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的思想,是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精华。
(八)五德皆备的领导素养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事例说明,一个领导者是否具有必要的领导素质,直接关系到领导的成败。如楚汉相争,刘邦能成功,关键一点在于刘邦具有帅才。刘邦虽非全才,但善于用人,集合各种人才,故能取胜。他自己这样说过:“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史记·高祖本纪》。作为一个现代企业的领导者,应该继承民族的优良传统,借鉴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对领导素质的要求。《孙子兵法·计》中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十一家注孙子·张预》说:“五德皆备,然后可以为大将。”智,就是智谋,也泛指知识,孙武把智放在“五德”的第一位,这说明对领导者指挥才能的重视。信,就是讲信用,言必行,行必果,这是领导者的一种美德,也是领导者的力量所在。仁,就是以浓厚的感情对待下属,实行管理民主。勇,就是勇敢果断,勇必须以谋为支持,勇与谋应该统一起来,有勇无谋是冒失,有谋无勇是亻于儒,有勇有谋才是值得提倡的。严,就是严明的纪律和严明的法令。对上述五个方面的素质,日本学者占部都美在《怎样当企业领导》一书中指出:“孙子的这些主张在2000年后的今天仍然是适用的。”
(九)上兵伐谋的战略思想
企业经营战略问题是当今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热门话题。战略的重要性及其对全局的影响,中国历史上有过不少论述与事例。孙武是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人物。孙武说:“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子兵法·谋攻》。如何正确制定战略,孙武认为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即从“道、天、地、将、法”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从“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孙子兵法·计》。七个方面对比敌我双方的优劣,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确定战略目标,作出战略决策,制定战略计划。三国时诸葛亮的“隆中对”可算是典型事例之一。诸葛亮尚未出茅庐,就对当时的各个势力集团作了透彻的分析,并提出了一整套的战略方针与战略计划。如果当时处于劣势的刘备没有“隆中对”作指导,是无法同曹操、孙权形成三分天下之势的。
(十)出奇制胜的权变经营艺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经营必须善于竞争,竞争则必须出奇制胜,必须善于变化,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有许多这方面的论述。孙武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孙子兵法·势》。战国时白圭经商如“孙吴用兵”,善于出奇制胜,成为著名的大商人。司马迁在总结当时一些重要商人的经营活动时曾特别强调:“夫纤蔷筋力,治生之正道也,而富者必用奇胜。”《史记·货殖列传》。意思是说:勤俭节俭,舍得花费力气,这是一般商人都能做到的,然而若想发财,则必须以奇取胜。在这里,“奇”就是超群出众的经营艺术。经营艺术水平越高,取得经营成功的机会就越大。掌握出奇制胜之术,必须重视市场预测。白圭认为,经营不但要善于“乐观时变”,而且要“趋时若猛兽、鸷鸟之发”.也就是说,不但要预测市场变化,而且在看准行情之后,能够及时决策,迅速行动,就像猛兽扑食、雄鹰搏兔一样。掌握出奇制胜之术,更必须重视经营策略。在价格策略方面,掌握价格变化规律,“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贯彻薄利多销原则,“欲长钱,取下谷”.在产品策略方面,商品购销的基本方针是“人弃我取,人取我予”;注意商品质量,即所谓“务完物”等等。传统经营“用奇胜”,对现代经营者增强竞争意识,提高经营艺术,应该说也是启迪良多的。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中也有不少糟粕内容,其消极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对后世影响最严重的有以下几方面:
其一,轻视经济工作的思想。孔子首先提出了重义轻利的观点:“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因此他“罕言利”.孟子也强调:“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后代封建社会中不但把从事生产劳动看作“小人”之事,连农、工、商的经营管理乃至国家的理财工作,也被说成是“言利”而受到儒者的鄙视。即使是一些对官场腐败感到深恶痛绝的知识分子,也宁可“安贫乐道”、“隐居求志”,不肯从事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尤其不肯经营工商业。如果说,在儒学未成为正统思想的时代,还曾出现过子贡、陶朱公、白圭等有学问的商人,出现过司马迁那样探讨经营致富的学者,在此后的2000年中这类情况可就少了。一些为国理财卓有成效的理财家桑弘羊、刘晏、王安石、张居正等,也都遭受“正宗”儒者的唾骂。重义轻利、贵义贱利的教条在2000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形成了一条隔绝知识和经济的鸿沟,贻害深远。
其二,轻视民主管理的思想。中国经历了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统治,家长制管理思想根深蒂固,轻视民主管理也可想而知。那时的社会,“国”只是“家”的扩大,国君看待国民犹如父母看待子女、牧羊者看管小羊羔。国君委派的州官称为“州牧”,县官称为“父母官”.因此,在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中关于“君道”的论述里,国君实际上是“家长”,他对国民的生老病死负有责任。这种思想不仅严重阻碍了政治民主和经济民主意识的产生,而且也养成了国民依赖国君养活的心理。时至今天,仍然可以感到它的某种消极影响力。
其三,反对变革的思想。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把礼的规定作为管理的依据。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在他看来,后代对前代的礼制,只许在“因”即沿袭、继承的总原则下,稍加损益、增减,而不能实行根本性、革命性的变革。他认为,夏、商、周三代都是如此,以后即使经历成百个朝代也必须如此。儒家对保障贵族等级地位和特权的制度--礼制采取维护的态度,这决定了他们的政治、经济思想的基本倾向是保守的。这种传统管理思想的保守倾向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一般心态。
二、《孙子兵法》中的管理思想及其权变理论
《孙子兵法》,亦称《孙子》,《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成书于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末期,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
《孙子》的作者孙武(生卒年不详),字长卿,也称孙武子,春秋末期齐国人,大约是孔子同时代人。他的先祖陈完是陈国人,因内乱投奔齐国,改为田姓,受到刘桓公的器重。其后代也多为齐国的高官,因伐莒国有功,齐景公赐予孙姓。公元前532年,齐国发生了田氏、鲍氏等四姓之乱,孙武奔至吴国居住。公元前512年,经吴国重臣伍子胥推荐,得到吴王阖闾的赏识与重用。从此,他与伍子胥一起辅佐吴王经国、理邦、治军,图强争霸,使吴国崛起。
孙武所著兵书《孙子兵法》今存本13篇,即: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总字数不过6000多字。
《孙子》巨著,总结了春秋末期及以前,新兴地主阶级及奴隶主阶级对军事斗争的治军思想、原则、作战经验。它强调了修明政治,调查研究工作和敌情分析的重要,突出讲述了临战应变即因敌制胜的指挥技能,关于将帅的地位及其修养,也有不少论述。它问世以来,对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世界军事史上也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东方兵学鼻祖”、“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兵学圣典”.
各门学科之间,除了本身的特点和个性之外,都有着相同相通的共性。军事学和管理学有着天然的血缘联系,《孙子兵法》中内含的管理思想是极其丰富的。
(一)战略管理思想
孙武是古代世界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孙武说:“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子兵法·谋攻》。意思是讲,百战百胜,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不战而使敌人屈服,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所以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胜敌,其次是通过外交手段取胜,再次是使用武力战胜敌人,最下策是攻城。在这里,孙武强调了战略制胜的重要性。如何制定战略?孙武认为要“知己知彼”,即全面掌握竞争双方的各种情况,即了解对方又了解自己。为了进行有效的分析,按照孙武的说法,在运筹谋划大计方针时,需要把掌握的具体内容转化成可以计量的内容,即“五事”和“七计”.所谓“五事”,就是:“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通俗地说,就是竞争双方的政治状况、天时、地利、将帅的情况和法律制度。所谓“七计”,就是:“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孙子兵法·计》。“五事”、“七计”就是知己知彼的基本内容,对“五事”进行分析研究,用“七计”对比敌我双方的优劣,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确定战略目标,作出战略决策,制定战略计划。
(二)信息管理思想
《孙子兵法》中包含着古代朴素的信息观,揭示了信息联系的规律。按照孙武的认识和设计,运用信息主要靠“算”和“知”.
第一,算。孙武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孙子兵法·计》。庙算,是古代人们出战前在祖庙里举行的一种定计谋、作决策的仪式。要打有准备之仗,就必须对敌我双方的情况进行计算、思考和比较。这种“算”,要先算、算得早,算得及时;要多算,算得详细,经常权衡。
第二,知。知己知彼,突出一个“知”字。《孙子兵法》中提供了不少如何去获取“知”的一些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相敌”,即直接观察法。这种方法是根据敌方各种不同的表象,以判断敌之虚实,意图是既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又能因敌之情、察敌之隙,找出出击的有利时机。其二,“动敌”,即引导观察法。孙武说:“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孙子兵法·虚实》。意思是讲:通过认真分析,可以知道趋利避害的方法;通过挑动敌人,可以了解敌人的规律;通过佯动示形,可以掌握敌方的地形道路情况;通过实地侦察,可以了解敌人兵力部署的情况,这里的“作之、形之、角之”,实际上是告诉我们在任何正式行动之前,要进行试探侦察的方法。其三,“用间”,即隐蔽观察法。孙武归纳出五种用间的方法,这就是因间、内间反间、死间和生间。使用间谍这种隐蔽的方法,去搜集对方的情报信息,掌握对方的内部机密。
(三)人才管理思想
孙武说:“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孙子兵法·势》。“择人”者,善于量才用人也;“任势”者,善于造势和利用形势也。所谓“择人而任势”,就是要求军事指挥员重视选用人才,利用形势,以战胜敌人。
从“择人”方面而言,兵战固然是军事实力的较量,但更重要的是人才竞争。在战争中,谁拥有人才,谁就会掌握战争的主动权,谁就有赢得战争胜利的可能。因此,挑选将领是战争胜败的关键。什么人能当将领?孙武的标准是:“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孙子兵法·计》。“智”就是智谋,也泛指知识,孙武把智放在第一位,这说明对领导者指挥才能的重视。“信”就是讲信用,言必行,行必果,这是领导者的一种美德,也是领导者的力量所在。“仁”就是以浓厚的感情对待下属,实行管理民主。“勇”就是勇敢果断,勇必须以谋为支持,勇与谋应该统一起来,有勇无谋是冒失,有谋无勇是亻于儒,有勇有谋才是值得提倡的。“严”,就是严明的纪律和严明的法令。以上五德具备可为将,但必须强调一点,五德必须受到“道”的制约。孙膑也有类似说法,他在《孙膑兵法·将义》中,把义、仁、德、信、智,作为将领必备的品德,并以首、腹、手、足、尾比喻这五者的重要性及其相互关系,孙武又说:“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意思是说:将有才能,主君就要放手让他施展才华。他早已意识到要用人不疑,只有“不责于人”,才能“择人而任势”.
从“任势”方面而言,在兵战中“任势”的根本作用是要激发和加强自身的力量,提高自己队伍的素质和士气,以增强战斗力。孙武说:“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这就是说,善于“任势”的指挥员,要想办法激发自己队伍高昂的士气,使之蕴含一种一触即发的巨大冲力,这种冲力就像拉满的弩、触发的机,像高山上向下滚动的圆石一样不可阻挡。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呢?孙武认为先要有“道”,“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这是最重要的。另外还有“投之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然后生”.前者形成一种崇高的目标共识,万众一心,为之献身;后者形成忧患意识和危机感,激发为求生存而同舟共济的拼搏精神。
(四)权变理论与管理
权变乃是原则的原则,不论对军事战略或企业竞争战略都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价值。《百战奇略》中指出:“凡兵家之法,要在应变。”意谓用兵打仗,最重要的是因势制宜,因敌变化。变,有因地而变,因时而变,因任务而变,而更可贵的是“敌变我变”,同时看到“我变敌变。”知道“我变敌变”的道理,以己度敌,反观以求,才能变在敌先,时时处于主动地位。中国兵家继承了中国哲学“贵变”的传统,一贯强调知变、通变、应变、制变等应变原则。权变思想贯穿《孙子兵法》全卷。《虚实篇》云:“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意谓没有两种对抗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对战略和战术的应用应该因时因地而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