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孙子兵法·势》
“组织设计中的权变方法是由一般系统理论产生的,也是对组织和管理中任何一种‘最好的方法’的反应”
--丹尼尔·A·雷恩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影响深远,是现代管理智慧的源泉。中国企业若要进行管理创新,是不能脱离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的。然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又不利于管理的现代化,且毕竟与当代社会的科学技术、现代化有一定距离,故汲取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中合理的内核、学习西方现代管理思想与方法,同今天中国的具体管理实践相结合,方为真正的“权变管理”之路。
(第一节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与权变理论
中国的管理活动自古有之,但在古代社会乃至近代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管理思想还不能系统化,更不能成为独立的管理理论。它都是作为某个人或某集团的单一的管理思想体现出来的。以内容来讲,主要有行政管理、经济管理、军事管理、社会管理、文化管理等宏观管理思想,也有农业经营管理、手工业经营管理、商业经营管理等微观管理思想,形成独特的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一、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管理作为一种社会实践,自有人类文明史以来,人们在共同劳动中就产生了管理。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在这个丰富的文化宝库里,我们的祖先也曾经积累了大量的管理方面的经验,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历史遗产。
我国最早的管理思想在《尚书》、《周易》中就有所反映,而系统的经济管理思想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齐桓公的执政大臣管仲把发展国民经济、增加社会财富作为治国之本。他的名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提出了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富足是政治、道德的基础这个重要论点。他的富民治国思想及其政策措施至今对我们仍有很大的启示。
战国后期,著名的儒家学者荀况,以儒为主,集各家之长,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经济管理思想。他的专论《富国篇》,吸收了法家的富国思想,并与儒家的富民思想、墨家的节用思想、道家的顺应自然的思想结合起来。他提出了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促进社会财富迅速增长,保证人民丰衣足食为目的,如何对国民经济进行管理的整套方针和方法。荀况主张富国要与富民并举,提倡“上下俱富”,《(荀子·富国篇》)强调“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荀子·富国篇》)他认为经济是财政的基础;富国主要是个经济问题,而不是财政问题,如不抓经济只抓财政,势必“伐其本,竭其源”《(荀子·富国篇》);而财政搞得好也可以“节用裕民”,使“民富”和“多余”.《(荀子·富国篇》)所以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和财政的关系。在农业和工商业的关系方面,他主张重点发展农业,同时也不能忽视工商业。但工商业的从业人数应加以限制,否则“士大夫众则国贫,工商众则国贫”.《(荀子·天论篇》)在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上,他主张加强农业生产,节约消费,采取“强本节用”的方针,如果“强本而节用则天下不能贫”《(荀子·富国篇》)。为实行这些方针,荀况还提出了“明分”(确定分工和划分等级)、“轻税”、“知时”等多项政策和措施。荀况的这些经济管理思想尽管距今已2000多年,但对我们现实的宏观经济管理工作仍有重要参考价值。
当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企业要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管理人员务必善于运筹谋划。司马光就说过:“道前定则不穷,事前定则不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司马温公文集·远谋》)孙武的用兵之道,就在于“上兵伐谋”,(《孙子·谋攻》)即以谋略取胜为上策。企业应当以此为鉴,把制定经营战略作为办厂的大事。怎样正确地制定经营战略,《孙子兵法》认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谋攻》)要“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七计)(《孙子·计篇》)。就是要从“道、天、地、将、法”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从“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等七个方面对比敌我双方的优劣,在“知彼知己”的基础上来确定经营目标,制定经营战略,作出战略决策。同时,《孙子·虚实篇》还指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用兵要“因敌而制胜”.它说明企业的经营战略要随主客观条件的变化要及时调整,以提高应变能力,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目的在于求得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但是,竞争是“与人相对而争利,天下之至难也”.(《十一家注孙子·张预》)实际上是“斗智”“斗谋”.这在古代兵书中有很多可供借鉴的思想。例如“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孙子·威王问》)“以正合,以奇胜”(《孙子·势篇》)。可以理解为企业要以出奇制胜的谋略,注意瞄准市场上的薄弱环节,锐意创新,不断开发适销产品,以满足潜在的需求,去占领市场。对于这种营销谋略和竞争之术,春秋战国的范蠡、白圭,有一套成熟的致富经验,至今对我们还是颇有启发的。(以下引文均见《史记·货殖列传》)要“乐观时变”,“时用则知物”,善于观测市场行情变化的趋势,把握时机以确定经营的商品方向;要善于捕捉有利时机,“趋时若猛兽、鸷鸟之发”,果断决策,迅速行动;定价要合理。“论其余不足,则知贵贱”,要以供求关系来判定价格的高低。通常是“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要讲求质量。“务完物”、“取上种”,叫人信得过;要注意加速资金周转。“财币欲其行如流水”,使之“无息币”;“人弃我取,人取我予”,要根据供求情况灵活经营,做到“人无我有,人少我多,人多我优,人优我廉”.
战国时期大商人白圭的经营方法是“人弃我取,人取我予”.近代华侨实业家陈嘉庚在同外资企业的竞争中也是采取这一做法。他在新加坡经营实业时借了7万元作为资本,开办了一家菠萝罐头厂。当时该地有十几家菠萝罐头厂,这些厂的做法都是把菠萝切割成方形、圆形或菱形的小块,称为方桩、圆桩或旗桩,而不愿意加工称为杂桩的、切割成各种花形小块的产品,因为其费工大、成本也高。陈嘉庚却一开始就决定做杂桩,他经常主动拜访各洋行,把各种杂桩的订货都接下来,认真加工制作,结果他的菠萝罐头厂的利润比其他同类厂都高,一年就赢利69万元。这种利市十倍的成就,使许多人士大惑不解。当人们问陈嘉庚最初进行这种决策的依据时,他回答了八个字:“人弃我取,人争我避。”
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间于天地间,莫贵于人”(《孙膑兵法·月战》)。“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墨子·尚贤》)。“身定国安天下治,必贤人”,“失贤人,国无不危,名无不辱”(《吕氏春秋·求人》)。“贤者用之则天下治;不肖者用之则天下乱”.(《韩非子·难势》)足见人才之可贵。如何识别人才、使用人才,古人有很多精辟的见解和经验,可供今天进行人才开发的借鉴。要善于识别人才,任人唯贤。墨子主张要“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于官。”(《墨子·尚同》)。《薛文清公论书录·观人》中指出:“听言观行,知人之良法”.孟轲则认为应当先听取众人的意见,加以考察,然后决定是否选用。他说“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孟子·梁惠王》)推荐人才、选拔人才要出以公心,举贤无私。春秋晋国大夫祁奚为国举贤,外不避仇,内不避亲。要重视培养人才。“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人才犹如“和氏之璧,井里璞耳;良玉修之,则成国宝”.要知人善任,善于使用人才、选拔人才、激励人才。荀子说:“王者之论,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朝无幸位,民无幸生,尚贤使能,而等位不遗”.(《荀子·王制》)他还主张破格提拔那些有德有才的人,“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顷而废”.(《荀子·王制》)诸葛亮提倡“为官择人”而反对“为人择官”.对于人才,墨子认为应当“富之、贵之、敬之、誉之”,就是说要尊重人才,给以支持和信任,予以应有的地位和报酬。同时,对人才“无求备于一人”(孔子《论语》),不要求全责备,而应当用人之所长,正如司马光所说的“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太宗举贤·太宗语》)
总之,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精华内容十分丰富,最主要的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富国富民的管理目标
以富国富民为管理目标,这是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周游列国到卫国,看到卫国人口众多,他的学生冉有问卫国下一步的施政目标,孔子回答:“富之。”《论语·子路》。孔子的这种富国富民思想,对后来的思想家具有重要的影响。孟子政治理想的基础就是富民,他继承孔子的思想,希望建立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而这首先要使普通百姓能过上温饱富裕的生活。孟子说:“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孟子·尽心上》。法家代表人物商鞅、韩非都主张富国强兵,他们反复强调立足于发展农业生产以求富国。以富国富民为管理目标,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家执着追求实现国家富强的愿望。但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实际上能够富起来的只能是一小部分人,广大百姓依然过着贫困的生活。如今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才能真正做到富国富民,我们所追求的管理目标也必须坚持这一点。
(二)礼法相济的管理原则
孔子主张以礼治国,他的思想体系以“仁”为理想境界,他对“仁”作过许多解释,最本质的解释是“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所以要达到“仁”的境界,就必须按照“礼”的规定行事。根据“礼”,孔子主张维持严格的等级制度,认为这样才能稳定统治秩序,维持统治者地位。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就是把法作为治理国家的准则。他们认为,“仁义不足以治天下”,“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必须做到“法必明,令必行”.《商君书·画策》。而法治的核心则在于加强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荀子综合了儒家以礼治国和法家以法治国的思想,克服了他们的片面性,提出了礼法相济的管理原则。荀子说:“治之经,礼与刑。”《荀子·成相》。他认为,礼治与法治相结合比单纯的礼治或单纯的法治有更多的优越性。确实如此,现代管理也应该遵循礼法相济的管理原则,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教育,另一方面要加强法制建设,把思想教育与法律强制结合起来,才会取得很好的管理效果。
(三)严情结合的管理手段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强调管理手段要严情结合。严治应该制定严格的法律和规章制度,还应该严格执行,其效果明显强于实行人治。严治强调奖惩严明、赏罚公平。有功劳的受赏,有过失的受罚,则人们都必然毫无怨言地尽最大努力;反之,如果徇私枉法、赏罚不公,就不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除严治之外,更须重视情治,即重视教育和疏导。管子认为:“夫政教相似而殊方。若夫教者,扌票然若秋云之远,动人心之悲;蔼然若夏之静云,乃及人之体;穴乌然若皓月之静,动人意以怨;荡荡若流水,使人思之,人所生往。”《管子·侈靡》。意思是说,行政命令与教化相似而方法不同。教化,好像秋云的高远,能激起人的悲心;又好像夏天的静云,能浸及人的身体;深邃得好像皓月的寂静,激动着人的怨思;平易如流水,使人思念,又令人神往。现代管理也应该将严治与情治结合起来,既提倡严格管理,又提倡以情动人,在政治上热情关怀,生产上体贴入微。“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这样我们的事业就一定会能人咸集,群贤毕至,越办越兴旺。
(四)中庸之道的管理标准
管理成效的评判准则就是管理的标准,没有管理标准就无法评判管理行为的合理与否。中国古代思想家对管理标准的看法就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并不简单地等于折衷主义,儒家所说的中庸之道,是让管理者排除个人情感的作用,按照事物规律秉公处理问题,“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庸》二十章。这样管理的效果是最佳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二十章。中庸之道的实质是讲求合理和适度,既不能“过”,也不能“不及”,“过”和“不及”都将破坏管理效果,当然也不能“赢得优势”,达不到“至善”的境界。因为管理的目的本来就是力求使人与物处于合理和适度的状态,以发挥出最佳效益。讲求管理上的合理与适度对现代管理来说是有借鉴作用的,即管理的标准不是别的什么而是追求管理的合理与适度。
(五)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认为搞好管理最重要的是发挥人的作用。《礼记·中庸》中的所谓“为政在人”,就明显地表达了这种认识。孔子“仁”的学说,是儒家管理思想中重视人的因素的理论基础。孔子对“仁”下过许多定义,其中较重要的一个是:“爱人”.孟子进一步发扬了孔子的这种思想,强调“仁政”管理,其关键在于“得民”,而得民的根本则是得民心:“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孟子·离娄上》。儒家学说实质上是一种感化人心的哲学,强调关心人、尊重人,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调动人的积极性,显示了浓厚的人本论的色彩。以人为本进行管理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等诸方面。尤其注重人才在使用过程中的培养教育,孟子提出的“善教得民心”观点就明确表达了这一意思。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是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精华,也是现代管理发展的新动向。
(六)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十分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上》。“人和”思想是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重要特点。“和”是万物生成的条件,任何一种事情的成功,都是多种因素和谐综合的结果。“人和”是指多种人相处关系的协调和融洽,“人和”所带来的人心安定,百姓和睦的结果,是社会稳定、政治清明不可缺少的因素,更可贵的是,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还提出一套协调人际关系的方法,那就是孔子所说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这里的“道”,即“导”,意为引导、诱导,“道之以德”就是强调道德行为的地位,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这里的“礼”,就是制度,“齐之以礼”就是强调用规章制度来规范人的行为,进行人际关系的有效协调。这两者中,“道之以德”是主要的,“德治”是核心。现代管理在不断健全法规体系带来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也带来管理与被管理双方人际间冷漠、隔阂和敌视等弊端,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中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观点,对正在摆脱窘境的现代管理模式来说,可说是一剂良方。
(七)选贤任能的用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