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有虚名的神圣罗马帝国
在中世纪,德意志和意大利的历史紧密相关。与英法两国不同,德意两国不是走向统一,而是深深陷入了分裂割据之中。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欧洲十字走廊的位置,造就了它们分分合合的辛酸历史。当欧洲各国借由民族意识觉醒的春风而纷纷建立集权国家的时候,它们依然是各国纵横捭阖的利益斗兽场。
查理帝国分裂后,“法兰克”这个名称就此留给西法兰克人专用,以后叫成“法兰西”。东法兰克王国大致包括今天的德国、荷兰、瑞士和奥地利,这些地区当时地理上称日耳曼,中文将其译为德意志,故德意志王国就是日耳曼王国。
911年,德意志的加洛林王朝统治告终。919年撒克逊公爵被选为王,开始了德国的撒克逊王朝(919—1024年)。奥托一世(936—973年)时,德意志强盛起来,由于他帮助教皇平定内乱,962年被加冕为“神圣罗马皇帝”,被认为是查理曼的“罗马皇帝”的合法继承人。从此德国在中世纪被称为神圣罗马帝国,其地域也包括意大利北部。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这时名义上也是西欧国家所有封建主的最高君主,其他封建主至大也不过是国王。皇帝的称号看起来确实崇高伟大,然而它为帝国及其皇帝带来的不是荣耀,而是麻烦。麻烦来自同教会和教皇的争执,来自同意大利和罗马的争执,也来自同帝国内外王公诸侯的争执。
8世纪、9世纪以来,教会逐渐形成了一种“世界帝国与世界宗教”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基督教和罗马帝国都具有世界性,两者是重合的。罗马教皇作为上帝的代理人,管理世人的灵魂,罗马皇帝作为上帝的代理人,管理尘世事务,而其主要职责是保卫教会。皇帝对这一理论自然不能接受。于是伴随着理论之争的便是一系列政治军事冲突。
11世纪的形势有利于教会而不利于皇帝。德意志封建化的完成增强了离心主义的势力,教会则因克吕尼运动而得到加强。教皇格列高利七世提出了皇帝之于教皇,犹如月光之于日光的理论,指出皇帝必须依赖于教皇。70年代发生的主教授职权之争是教皇与皇帝之间的第一次尖锐冲突。格列高利七世利用强大的诸侯反皇帝势力,并凭借自己手中的绝对权力,迫使亨利四世接受卡诺莎的屈辱。这场斗争一直延续到下一个世纪初,到1122年双方的继承者缔结了《沃姆斯宗教协定》才告结束。皇帝不但把从来都属于自己的主教授职权丢掉一半,在其他方面损失也甚多。在此期间发生的十字军东征的领导权,本来应当属于作为基督教世界捍卫者的皇帝所有,但却被教皇拔了头筹。皇帝的臣属,包括德意志的封建主和意大利的城市,都从教皇身上看到了抵制皇帝的力量。到13世纪初教皇英诺森三世在位时,教会和教皇的势力极盛,皇帝只能甘拜下风了。
不过,皇帝自认为其承袭罗马帝国传统,坚持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举行加冕礼。他还垂涎意大利城市的富庶,更希望把持罗马借以控制教皇。因此罗马成为许多皇帝登位以后首先要前往的目标,同时也就成为他们丧师铩羽的陷阱。
从奥托一世当政起的三个世纪中,几乎每一位皇帝都亲自统兵直趋罗马。其中,霍亨斯陶芬王朝(1138—1254年)的红胡子腓特烈一世(1152—1190年)曾六次攻侵意大利,前后达30年。他虽然获得加冕,但却是得不偿失:皇帝因干预教皇选举而与后者结下仇恨;军队的暴行激起意大利城市的敌视,他们不再依附于皇帝;皇帝长期出征域外,无暇顾及国内,诸侯乘机扩充实力,日益壮大。例如在十字军东征过程中,德国一些封建诸侯就组建了条顿骑士团,向易北河以东和维斯瓦河下游的西斯拉夫人地区扩张,1158年在波罗的海沿岸建立了第一个德意志城市吕贝克,之后又相继侵占了勃兰登堡、西里西亚等地,建立了麦克伦堡、勃兰登堡侯国(1244年建柏林城)。从13世纪初到80年代,骑士团又侵占了波罗的海沿岸的爱沙尼亚、立沃尼亚和普鲁士。这样,由于历任皇帝都把帝国政策的重点放在意大利,而把对东方的政策交给东部边区的伯爵负责,其结果是分散了统治德国的力量,最终受制于德国各大诸侯。
到了红胡子腓特烈的孙子腓特烈二世(1212—1250年)时期,德国的分裂割据状态就基本确立了。腓特烈二世一生大部分时间住在意大利南部,连德国话都不会说。他对德国大封建诸侯作了许多至关紧要的让步,把关税权、开办集市权、铸币权都划入大封建主的权力之内,使大封建主变成了各邦诸侯,形成合法的独立国家。
1254—1273年,德国历史上出现了没有皇帝的大空位时期。此后,德国诸侯在每次选举皇帝时,总是力图选举势力较小而不损害他们独立的君主,因此在以后一段时间,皇位总是由不同王朝的诸侯前后接替。这些出身“可怜家族”的皇帝上台后都致力于夺地、联姻,以扩大家业,而每一家族上台都要对大诸侯让步。当然,皇位又成为在位家族扩张领土的手段,后来逐渐形成三个家族对皇位的争夺: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四次上台),波希米亚的卢森堡家族(两次上台),巴伐利亚的魏特尔斯巴赫家族(一次上台)。这些争夺一直延续到14世纪上半叶。
在这一时期,常常同时有两个皇帝。两帝争斗时,教皇也来参与操纵。为排除教皇干预,1338年德国诸侯在伦塞召开选侯会,共有七大选侯,包括三个主教选侯,四个世俗选侯。会议决定,选侯选出的德皇,无须取得教皇同意。1356年查理四世(1347—1378年)颁布“黄金诏书”,明确规定皇帝由七大选侯选举产生,大诸侯在各自领地内有独立的法律、税收权和军队,而选侯则有绝对君主权力。在这种情况下,帝国的瓦解过程开始。15世纪中期,在普鲁士的条顿骑士团国家归入波兰统治,还有一部分地区归入丹麦,瑞士则成为帝国之外的独立国家。1452年,腓特烈三世(1452—1493年)皇帝最后一次在罗马加冕,国号也改称“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表明帝国疆域日益缩减,只限于德意志一地了。
到16世纪宗教改革前夕,德国有七大选侯,十几个大诸侯,两百多个小诸侯,上千个独立的骑士领地。所以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神圣罗马帝国:“既非神圣,又非罗马,更非帝国。”
“万王之王”英诺森三世
教皇英诺森三世(1198—1216年在位)使教会的权势达到顶峰。他认为,教皇与皇帝的关系就好比天上太阳与月亮的关系,教皇是太阳,而皇帝则是月亮,月亮只有借助于太阳才能发光。世俗君主应臣属于教皇,服从教皇的命令,教皇可以通过加冕的方式授予世俗君主以权力,也可以废除他们。依据于此,他在德皇亨利六世的继承人选上,大耍手腕,翻云覆雨,弄得德意志纷争四起,而他却坐收渔人之利,不仅巩固了教皇在意大利本土上的皇室领地,实际控制了西西里,而且还使皇帝听命于教皇。
英诺森三世在位时,总共废除了两名德国皇帝,通过挑拨使各国间战争不断,他乘机从中渔利。后来,欧洲各国都成了英诺森三世的臣属国,他的使臣趾高气扬地往来于欧洲各宫廷之间,各国君王在他面前个个俯首称臣。而他则被尊称为“万王之王”。
四分五裂的意大利
自476年西罗马最后一个皇帝退位,意大利的政治统一就再未出现,直到1870年。
489年,西奥多理克在拜占庭皇帝的支持下建立了一个短暂的东哥特王国。526年,距西奥多理克死去还不到十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就着手开始恢复在意大利的权力,554年东哥特王国灭亡。不过拜占庭在意大利的统治也并不稳固,查士丁尼死后,568年,伦巴德人就出现在波河流域,拜占庭帝国在当地仅留下了一个位于意大利中部的、从拉文那到罗马的总督管区。
伦巴德人在意大利北部建立了伦巴德王国(568—774年)。751年,伦巴德人又进攻拉文那,总督管区灭亡。教皇受到威胁,遂求救于法兰克人。矮子丕平打败了伦巴德人,把原总督管区的土地交给了教皇管理,于是有了教皇国,此事发生在754年。20年后,查理曼灭亡了伦巴德王国,自己戴上了伦巴德王冠,并承认了丕平对教皇的赠予。大约与此同时,那个通称为“君士坦丁的赠予”的文件第一次出现。这个文件说君士坦丁在迁都东方时,把罗马城和意大利所有的行省、城市都交给了当时的教皇西尔维斯特,归他和他的继承人永远统治。不过这个文件在15世纪被人文主义者、语言学家罗伦佐·瓦拉(1407—1457年)揭露为伪造的文件。
公元800年,查理曼从教皇利奥三世手中接过皇冠,被罗马人拥戴为“罗马的皇帝”,罗马又成为帝国的都城。此事对意大利影响深远,决定了意大利未来历史发展的主要方向,从而把自己的命运同一些北方民族结合起来。843年查理曼帝国三分,他的长孙罗退尔占有意大利北部和东西法兰克之间的土地,并拥有皇帝称号。罗退尔855年死去。
843年,阿拉伯人从北非出发征服了西西里岛。此后两个半世纪,西西里成为一个伊斯兰国家,首府巴勒莫是穆斯林文化辉煌的中心。
9~10世纪,罗退尔的后人继续为新的入侵而苦恼。马扎尔人从匈牙利入侵伦巴德地区,阿拉伯人则以西西里为基地进攻意大利各地。
951年,已故的国王罗退尔二世的遗孀阿德莱德请求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帮助她对付其丈夫的继承人。奥托一世打败了这个寡妇的敌手,并娶了阿德莱德为妻,这样他就得到了意大利王位。962年奥托一世又帮助教皇平定内乱,被加冕为“神圣罗马皇帝”。从此,意大利的历史就与德意志紧密相连。在以后的几个世纪里,由德国诸侯选出的皇帝就成了理所当然的意大利国王,唯有德国的君主才拥有统治意大利的合法权利。
从11世纪开始,意大利北部、中部的主要事件是教权与皇权之争,意大利南部的主要事件则是诺曼底人统治的建立。先讲南意大利。
11世纪初,拜占庭人、阿拉伯人、伦巴德人(伦巴德人在南意大利建立了两个小国,这时还一直存在)不断相互战斗,这就为虽已信奉基督教、但心里还想当强盗,并热衷干冒险事业的诺曼底人,提供了一个战场。他们充当雇佣兵,帮伦巴德人打拜占庭人,又帮助拜占庭人打阿拉伯人。他们很快就要求不仅用金子和马匹,而且用土地作为自己的服兵役报酬。1030年,那不勒斯公爵在赐给一伙诺曼底人一块土地之后,诺曼底人便川流不息地拥向意大利南部。1059年,教皇尼古拉二世又把诺曼底人罗伯特所征服的土地作为教皇封地授予他,并预封他为未来的“西西里公爵”。这个行动即使诺曼底统治合法化,又使教皇对南意大利和西西里的宗主权有了根据。1085年,罗伯特已占领了西西里大部,1130年,他的侄子罗杰二世在教皇同意下,加冕为西西里国王。从此,西西里的诺曼底宫廷成为犹太、拜占庭和阿拉伯文化集会地点,西西里也成为这些文化传入西欧的一个通道。
1186年,红胡子腓特烈一世让他19岁的儿子与30多岁的西西里王位继承人结婚,而使意大利南部并入神圣罗马帝国。
这一时期,随着教权的上升,教皇在意大利北部和中部的势力越来越强。先是1077年的卡诺莎觐见,然后是1122年《沃姆斯宗教协定》。虽然腓特烈一世(1152—1190年)决心维护皇帝的权力,六次入侵意大利,但这位皇帝死后,来了一个教皇英诺森三世(1198—1216年在位),教会的势力发展到顶点。到腓特烈二世(1212—1250年在位)时,他的统治就遭到教廷和一些意大利城市的反抗。他很有才气,爱好哲学、科学和诗歌,但他在位时却奠定了德国分裂割据的基础。他死后不久,西西里的王位就转到了法国国王路易九世的弟弟、安茹伯爵查理手中。
安茹查理的到来,标志着意大利历史的转折点。查理1268年登上西西里王国王位,当时正是德国的“大空位”时期(1254—1273年),德国在意大利的影响开始削弱。
以后的三个世纪内,法国的历任国王也一个接一个地翻过阿尔卑斯山,在意大利扩张领土和权力。14世纪初教皇势衰,教廷迁往阿维农,法国在意大利势力大增。
14世纪至15世纪,在意大利形成了五个主要国家,它们是那不勒斯王国(15世纪中叶包括了西西里岛)、教皇国、威尼斯共和国、佛罗伦萨共和国和米兰公国。
中世纪晚期的风景
在1300年的时候,中世纪欧洲的几个较大的国家已经走上三条不同的路。神圣罗马帝国沦为政教之争和地方分权主义的牺牲品;英国发展出一个强大的行政体系、一套习惯法和与议会合作的传统;法国的君主权力大增,且有忠诚的官员辅佐,不被三级会议所左右。而教会势力呢,正处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一时期的教皇是卜尼法斯八世,人们说他“像狮子一样登上宝座,像狐狸一样统治教会,像狗一样死去”。
卜尼法斯八世公开宣称,罗马教皇就是法律。其实他既缺乏对宗教的虔诚态度,又没有道德准则。他在公开场合可以大言不惭地说:“对于每个人来说,要想得到救赎就必须臣服于罗马教皇。”而在私下里说的话却不堪入耳:“怎么啦,和女人、男孩子上床就与搓搓手一样简单。”这是他对性道德的看法。而且如果他不是教皇的话,他对灵魂不朽的看法也会让他上火刑柱的:“希望死后永生的人和餐桌上那只烤鸡没什么差别。”
美第奇家族与佛罗伦萨
欧洲的文艺复兴最先出现在意大利,更确切地说,最先出现在意大利北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个地方,古罗马的世界还没被完全摧毁,城市中还保存着古老的建筑和古老的记忆,现在又重新修订了罗马法律。在罗马、维罗纳、曼图亚、帕度亚等地区,古典艺术还依然存留。帕提农神庙已经有1400年的历史,但依然是人们朝拜神灵的地方。在罗马法庭的论坛,似乎还可以听见西塞罗和恺撒为喀提林命运辩护的声音。拉丁语在那儿仍然是一种鲜活的语言,意大利语只是它的一种和谐变调。异教的神灵、神话和宗教仪式还盘旋于大多数人的头脑中,或者以基督教的特别形式出现。意大利横跨地中海,统御着这个古典文明和世代贸易的海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