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要事压倒一切
平庸的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常不可避免地要被各种琐事、杂事所纠缠,弄得自己筋疲力尽,却没有做最该做的事情。他们错过了自己最重要的目的,白白地浪费了大好的时光。高素质的员工做事有很强的目的性,他们根据工作的轻重缓急来组织和行事,把工作逐一归类,合理地支配时间,因此他们不会为繁忙的工作所累,也不会在没有多大意义的事上浪费时间。
卡尔森钢铁公司总裁查理·卡尔森一直为自己和公司的低效率而忧虑,于是去找效率专家史蒂芬·柯维寻求帮助,希望他能够为自己提供一套思维方法,告诉他如何在短短的时间里完成更多的工作。
史蒂芬·柯维说:“好!我10分钟就可以教你一套至少能使效率提高50%的最佳方法。”
“把你明天必须做的最重要的工作记下来,按重要程度编上号码。最重要的排在首位,以此类推。早上一上班,马上从第一项工作做起,一直做到完成为止。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对待第二项工作、第三项工作……直到你下班为止。即使你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才完成了第一项工作,也没关系。只要它是最重要的工作,就坚持做下去。每一天都要这样做。在你对这种方法的价值深信不疑之后,叫你公司的人也这样做。”
“这套方法你愿意试多久就试多久,然后给我寄张支票,并填上你认为合适的数字。”
卡尔森认为这个思维方式很有用,不久就填了一张25000美元的支票给了史蒂芬·柯维。
卡尔森后来坚持使用史蒂芬教给他的那套方法,5年后,卡尔森钢铁公司从一个鲜为人知的小钢铁厂一跃成为最大的不需要外援的钢铁生产企业。
卡尔森常对朋友说:“我和整个团队坚持选最重要的事情先做,我认为这是我的公司多年来最有价值的一笔投资!”
凡事都有轻重缓急之分。最重要的事情,不应该与不太重要的事情混为一谈,应该优先处理。对要事进行分类,以确保你时时盯紧那些最重要的事情,这样可以克服你拖延的毛病。
对待每一项工作,都要对其重要程度分类。只有这样,重要的事情才会优先得到处理。知道什么事情最重要的员工,在处理这些优先要务时,很少会有拖延的情形发生。
所以,养成要事第一的习惯,将大大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不仅要知道,还要能做到
凡事都有轻重缓急,时时紧盯最重要的事情并且首先处理它们,合理安排好每一件事。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完成目标。
)第二节 让明确的目标引领行动的脚步
世界一流效率提升大师博恩·崔西说:“成功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成功的首要因素是要有一套明确、具体而且可以衡量的目标和计划。”
美国哈佛大学对一批毕业生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结果如下: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的短期目标;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25年后,哈佛大学揭示了对这批学生跟踪调查的结果:那3%的人,25年间始终朝着一个目标不断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行业领袖和社会精英;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实现,成为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中上层;那60%的人,过着安稳的生活,有着稳定的工作,但没有特别的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剩下27%的人,生活没有目标,并且还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不给他们机会。
高素质的员工会给自己制订一个明确而又详尽的目标,因为他们知道:现实中那些顶尖的成功人士不是成功了才设定目标,而是设定了目标才成功。他们知道目标的重要性,有了目标后,就能心无旁骛地锁定目标,而不会被其他事所干扰。明确的目标,还能够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积极地付出努力以实现目标。
然而,在现实工作中,不知道该往哪里走的往往是平庸的员工。他们从来没有工作目标,更谈不上职业规划,他们机械地工作,永远无法达到高水平的工作状态。可以毫不过分地说,他们的发展会因此走很多的弯路。
高素质的员工不仅懂得在付出行动之前,为自己设定明确的工作目标,然后集中全力奔赴自己的目标;他们还会把长远目标化为一个个切实可行的小目标,每次只把精力集中在面前的小目标上,然后逐步去实现,而不会让自己迷失在目标中。这是一种科学的做法。
高素质的员工会把遥远的大目标分解成许多小目标,这样每当一个小目标实现了,内心就会得到鼓舞,然后信心百倍地走向下一个小目标,这样就一步步地实现了遥远的大目标。当平庸的员工看到目标那么遥不可及时,会因找不到实现的路径而不知所措,陷入对未来不可知的烦闷中,更不用说完美地完成任务了。
不仅要知道,还要能做到
当我们把目标放得很大时,往往就会不知所措。所以,我们要懂得行动前先设定目标,锁定目标;然后再细化目标,一步步去操作执行,这样事情就会变得简单而且容易实现。
)第三节 善用“奥卡姆剃刀”——简单工作法则
通用电气总裁杰克·韦尔奇说:“管理效率出自简单。”简单式管理已成为很多企业奉行的管理模式。同样,简化自己的工作也就成了高效能员工必备的一项重要习惯。
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某位员工就某件事情汇报了半天,领导却不得要领,不知其想说什么;某位员工就某件事写了一篇文字材料,洋洋洒洒数千言,可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看了半天也不明白。这是效率低下的普遍表现。
作为职场中的一名高素质员工,必须想尽办法,化繁为简,将牵绊工作效率的障碍毫不犹豫地甩掉。
“简单一些,不是要你把事情推给别人或是逃避责任,而是当你焦点集中、很清楚自己该做哪些事情时,自然就能花更少的力气,得到更好的结果。”艾森克在接受杂志访问时如此说道。简化问题,从细节入手,避免冗繁是我们简化工作的重要途径。
1.简化问题
美国威斯门豪斯电器公司董事长唐纳德·C.伯纳姆在《时间管理》一书中提出自己提高效率的一项重要原则:在做每一件事情时,问自己三个“能不能”:“能不能取消它?能不能把它与别的事情合并起来做?能不能用更简便的方法来取代它?”
在这三个原则的指导下,善于利用时间的人就能把复杂的事情简明化,办事效率大为提高,不至于迷惑在纷杂的现象中,处于被动忙乱的局面。在工作中,为了提高效率,你必须放弃不必要或者不太重要的部分,并且对重要的事情也进行有序化。
2.从细节开始
通过有效利用办公用具达到简化工作的目的。
(1)有效利用名片简化人际管理
名片不只是记载姓名电话的纸片,善用数字科技,有助于你日后的整理与搜寻。
你可以这样开始:接到一张新名片后,马上在名片上记下“小抄”充当备忘录,内容包括:会面的日期与地点、在何种场合下碰面、会谈的主题与要点、由何人介绍认识,以及双方约定的后续接触事项,等等。
(2)合理利用记事本
在记事本里,分以下四项来登记:常用电话号码、待办杂务、待写文件、待办事项。事情办好之后,就可以用笔把它划掉。
如果不想太复杂,还可用不同的颜色标出事情的优先顺序和重要程度,这样更一目了然。
3.避免冗繁
冗繁是效率管理的大敌,一位高素质的员工应当善于把握事物的重点,化繁为简。
宝洁公司强烈地厌恶任何超过一页的备忘录,推行简单高效的工作方法。宝洁公司品牌部经理说:“宝洁公司有一条标语——一页备忘录,它是我们多年来管理经验的结晶。事实上,任何建议或方案多于一页对我们来说都是浪费,甚至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同样,将所了解的事情用“一页备忘录”表述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是需要对事情做深入细致的调查;二是要把所得到的材料反复研究,“了然于胸”,然后从中找出具有规律性、代表性、本质性的东西来。
如何衡量是不是“吃透”了,一个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是:看能不能用“一页备忘录”概括你要讲的或写的内容。如果做到了,说明吃透了;反之,则说明讲述者对所说或所写的内容仍然是心中无数,无论怎么表述都是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
化繁为简是高素质员工必备的一项重要习惯。马上行动,追求简单,事情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效率也会随之提高。反之,不懂得简化工作的普通员工,每天埋在错综复杂的工作中理不出头绪,势必影响工作效率。再者,这样的工作环境还会让人感到棘手、头痛,精力与热情也跟着下滑。化繁为简,可以让你的工作变得可行,让你的信心大增。
不仅要知道,还要能做到
让自己的焦点集中,将工作化繁为简。条理分明地去完成每一件工作,是高素质员工必备的重要习惯。
)第四节 一次就把事情做到位
“一次就把事情做到位”是著名管理学家克劳士比“零缺陷”理论的精髓之一。其要领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灵丹妙药,也是每个人应当信守的职业理念。只有坚持把事情一次做对的职业理念,我们的企业才能实现良性运转,个人事业才能兴旺。
在我们的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5%的人并不是在工作,而是在制造问题。
——10%的人正在等待着什么,他们永远在等待、拖延,什么都不想做。
——20%的人正在为增加库存而工作,他们没目标地工作。
——10%的人没有对公司作出过贡献,他们是“盲做”“蛮做”。他们虽然也在工作,但是在进行负效劳动。
——40%的人正在按照低效的标准或方法工作,他们虽然努力,但没有掌握正确有效的工作方法。
——只有15%的人属于正常范围,但绩效仍然不高,仍需要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
由此可见,大部分员工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在制造问题。我们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不把问题留给老板,就应当树立起“一次就把事情做到位”的理念。
有这样一句俄罗斯谚语:“巧干能捕雄狮,蛮干难捉蟋蟀。”这句话道出了一个普遍的真理,即做事要讲究方法,巧干胜于蛮干。我们做事情,要争取“一次就把事情做到位”,这样才能够保证高效率地完成工作。
有位广告经理审核广告公司回传的样稿时没看仔细,在发布的广告中把服务部的电话号码打错了一个数字。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错误,给公司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和损失。后来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这个错误,于是不得不耽误其他的工作并靠加班来弥补。同时,他还让上司和其他部门的数位同事陪他一起忙了好几天。幸好错误发现得早,否则造成的损失必将进一步扩大。
由此可见,平庸的员工总是不能把事情一次做到位,总是忙着改错;改错中又很容易忙出新的错误,恶性循环的死结越缠越紧。这些错误不仅让自己更忙,还会连累很多人跟着你忙,造成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损失。
高素质的员工一定具有“一次就把事情做到位”的意识。他们懂得无论做什么事,如果没把事情一次性地做好,势必需要返工。返工只会浪费人力,浪费资源,给公司造成一定的损失。
“一次就把事情做到位”体现了一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实践“一次就把事情做到位”的工作理念要做到以下几点:
1.首先要确定你工作的目的:为符合客户的要求而工作,而不是以自己的主观意愿去做。
2.建立“一次做到位”的基本标准。
3.消除达成这一标准的障碍:取消工作中的“返工区”,尤其要为标准而努力工作。
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人,他们总是将目光放在下一次,逃避问题。尽管从表面上看来,他们也很努力、敬业,但做事的结果总是无法令人满意。
工作的最高境界是符合工作的要求,工作质量就是事业的生命源泉,“一次就把事情做到位”是保证工作质量的基石。
不仅要知道,还要能做到
树立明确的目标和积极的信念,不要给自己犯错的机会。此外,在工作中,还要把事情做到位,把问题一次性解决掉。
)第五节 高效处理一切信息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时代,谁占有了信息,就等于找到了成功的方法。因此,高效搜集和消化信息就成了一个高素质的员工必不可少的能力。在这样一个时代,当感到自己在工作中缺乏信息时,高素质的员工就会主动地去搜集信息。而此时,平庸的员工会抱怨“公司的资讯没能很好地流通,我得不到应有的信息支持”。因为平庸的员工不会去主动搜集信息,而是坐在那里被动地等待别人来提供信息。
索尼的老板盛田昭夫有个习惯,每天清晨都要出去散步。有一天早晨,他像往常一样出来散步,正好碰见好朋友井深大。井深大手中拿着个笨重的录音机,耳朵里还塞了个耳塞。
盛田昭夫感到非常奇怪,就问道:“你这是怎么一回事?”
井深大回答说:“我喜欢听音乐,又怕别人听到,所以只好戴上耳机。一边散步一边听音乐,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
老朋友的一句话,使盛田昭夫获得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并由此触动了盛田昭夫的灵感:生产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听音乐的机器!新产品“随身听”的构想就由此萌芽。
根据盛田昭夫的设计,技术力量十分雄厚的索尼公司很快就进行了缩小录音机零件的研制工作。没过多久,世界上最小的录放音机就问世了。
索尼的随身听刚一上市,时尚的年轻人就争相抢购。公司原本估计在一年中只能卖10万个,然而,结果让人出乎意料,400万个随身听被一抢而空。
在信息社会,每一个人都在扮演着两个基本角色,即信息传递者和信息接受者。信息就像人们讲“吃过了吗”“吃过了”之类的寒暄话一样自然而平常。但在这“自然而平常”之中,却有着许许多多的道理和学问,关键就是看你能否捕捉和善用信息。高素质的员工要像盛田昭夫那样,时刻保持对信息的敏感性,养成高效搜集、消化信息的好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时刻领先别人一步获得成功。
那么,我们应当从哪些方面着手培养这些好习惯呢?
1.主动去“关心”信息
主动去“关心”信息是搜集信息的好方法。例如,当看到街头围了一大群人,你要走上前并挤进去,才能看得见那里发生了什么事。当然,我们还要培养自己判断信息价值的能力,这样才能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世界里抓住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2.建立个人信息网络
建立个人信息网络,可以使你想要哪一类资讯时,就能找到这类信息的提供者。怎样来建立你的信息网呢?可以先以你的朋友、校友、同事、上各类培训班时认识的学员、业界认识的朋友为基础,逐渐扩大你的信息网络。若善加利用,这个信息网将是你一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之一。
3.要善于“套”情报
就对信息的保密程度来看,人不外乎两类:缄默型和主动传播型。对于前者,你要想从他那里“套”出话来,就不能开门见山,而要旁敲侧击。对后者,不用你去问,他会主动告诉你,你只要很有兴趣地听他讲完。
4.不要随便传播所得情报
别人告诉你内部参考、内幕消息和独家机密,是对你的信任,而且他们不希望你向外传扬。如果告知你消息的人,知道你泄露了消息就不会再告诉你什么了。
5.你也要适当透露情报给别人
光从别人那里得到信息情报,你不给别人透露一些他想要的资讯,这样的合作关系是不能长久的。你必须提供令对方满意的情报,别人才会给你需要的信息。
不仅要知道,还要能做到
要自己找“情报”,而不是让“情报”来找你。主动地搜集信息,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在竞争中胜出。
)第六节 把每个细节做到极致
东京一家贸易公司有一位小姐专门负责为客商购买车票,她常给德国一家大公司的商务经理购买来往于东京和大阪之间的火车票。
不久,这位经理发现他每次去大阪时,座位总在右窗口,返回东京时又总在左窗口。于是,他询问那位小姐其中的缘故。
小姐微笑着答道:“火车去大阪时,富士山在您的右边;返回东京时,富士山已到了您的左边。我想外国人都喜欢富士山的景色,所以我替您买了这样的车票。”
这件事使这位德国经理十分感动。于是,他把对这家日本公司的贸易额由400万欧元提高到1200万欧元。他认为,在这样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这家公司的职员都能够想得这么周到,那么,跟他们做生意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如果光是靠“认真”来完成工作,那么这位小姐只需要把车票买了就可以了,但是她能为客户着想,甚至能想到客户乐意观赏富士山的美景而去买合适的座位。正是因为用心,她把工作做到了最好,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如今,社会竞争激烈,公司和个人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只有用心对待自己的工作,把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做到完美,才能把工作做到最好。
有一家公司的墙上贴着这样一句格言:“苛求细节的完美。”如果每个人都能恪守这一格言,我们的自身素质无疑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也能避免很多失误与遗憾。
1979年12月,洛伦兹在美国华盛顿科学促进会的一次演讲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他的演讲和结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从此以后,所谓“蝴蝶效应”之说不胫而走。
当宝洁公司刚推出汰渍洗衣粉时,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额以惊人的速度飙升。可是没过多久,这种强劲的增长势头就逐渐放缓了。宝洁公司的销售人员非常纳闷,虽然进行了大量的市场调查,但一直都找不到销量停滞不前的原因。
于是,宝洁公司召集很多消费者开了一次产品座谈会。会上,有一位消费者说出了汰渍洗衣粉销量下滑的关键,他抱怨说:“汰渍洗衣粉的用量太大。”
宝洁的管理层忙追问其中的缘由,这位消费者说:“你看看你们的广告,倒洗衣粉要倒那么长时间,衣服是洗得干净,但要用那么多洗衣粉,很不划算。”
听到这番话,销售经理赶快把广告片找来,算了一下展示产品时倒洗衣粉的时间,一共3秒钟,而其他品牌的洗衣粉,广告中倒洗衣粉的时间仅为1.5秒。
广告中1.5秒的时间差,也就是这么细小的一点疏忽,对汰渍洗衣粉的销售和品牌形象造成了一定的损害。这是一个细节制胜的时代,工作无论大小,都要注意细节,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到位。
现代社会竞争愈演愈烈,企业压力也越来越大,高素质的员工更应要求自己以细节取胜。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公司完善体系,从而使公司适应市场变化,推动公司的发展。
不仅要知道,还要能做到
细节决定成败。细节上的疏忽,有时候会造成严重的损失。所以,在工作中,只有注重每一个微小的细节,才能取得成功。
)第七节 崇尚合作,整合大家的力量
荀子在《劝学》中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善假于物”就是“借势”。
中国是一个重人情的国家,很多事情开展起来要依靠人脉的力量。
因此,在社会上寻找有用的资源,建立起自己的关系网,养成善于借势的习惯,对于我们达到自己的目的就显得十分重要。
比尔·盖茨就深谙“借势”的道理,他曾借IBM这条大船挖掘到了自己事业的第一桶金。
比尔·盖茨开始设计软件时,还是一个一无所有的大学生。他就是借IBM这条大船出海的。
IBM一直是巨型计算机的“蓝色巨人”,但由于漠视了微机的发展,致使苹果电脑侵入市场。为反击苹果,1979年,IBM着手开发微机。为了与苹果争夺市场,IBM第一次放弃了完全以自主技术来生产计算机的方式,决定采用市场上的现有技术。
IBM首先是为自己的微机选择操作系统和编译程序。他们找到了美国海军研究院计算机教授基尔道,他研制出的第一套操作系统CP/M广受欢迎。基尔道乘机索要高价,向IBM开出每套操作系统200美元的版权费。
IBM没办法,这才转而找到盖茨。虽然盖茨并没有开发过微机操作系统,但他立刻表示要为IBM专门设计一套,要价很低,只希望自己将来可以向其他客户销售略微修改的操作系统版本。
IBM同意了这一要求,与盖茨欣然签约。聪明的盖茨就近利用西雅图计算机公司的成果,又利用了IBM遍布全球的营销力量,为日后的财富积累掘来了第一桶金。这一年,比尔·盖茨25岁。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因为一个人的价值判断、社会历练、人生经验由于受到环境的影响会有许多不足。
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时,这些基本条件就有可能不够用,因此,只好“借用”别人的力量。
“借用”别人的力量,可以弥补自己力量的不足。另外,“借用”别人的力量还有其他意想不到的好处。在我们把别人的力量转化成自己的力量的过程中,顺着别人的启发就可以得到成长,使自己收获更多。
平庸的员工也许是不懂得借势的道理,也许是羞于借助别人的帮助,总之,他们习惯单枪匹马闯江湖。他们忘记人不可能样样都精通的。身处现代社会中,不懂得借用别人的力量,这是不明智之举。
高素质的员工也许不具备多少资源,但是具备整合这些资源的能力;高素质的员工善于借势,善于借助他人的力量为自己所用,从而获得成功。
不仅要知道,还要能做到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时,高素质的人要懂得借助别人的力量来帮助自己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