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戒除急躁,人生可以不浮躁
机关算尽赚来广厦千幢,不过眠一席之地,耗心竭智争得钟鸣鼎食,无非食一日三餐。了解自己,学会和自己相处,才是人生的大事。
做人亦如念佛,只有静下心来,戒除浮躁方可功德圆满。因此,无论外界怎样,我们都应该随时提醒自己千万不要有一丝一毫的浮躁,只有认认真真、踏踏实实才是处世之道。
浮躁,乃轻浮急躁的意思,它往往是造成人们做事目的与结果不一致的常见原因,他们一味地追求效率和速度,做起事来既无准备,也无计划,只凭一时的心血来潮就动手去做,他们恨不能一日千里、一蹴而就,但却往往事倍功半,其结果只能与理想背道而驰。
弘一法师在念佛一事上就最讲求戒躁。他十分痛疾浮躁,认为没有一个人不能念佛,因为不认识字的人完全可以先听大家念,一边听一边学,口舌不灵便的人则可以跟在大家后面慢慢地念,而懒惰的人也可以被大家一起念佛的积极性所感染,从而和大家一起念。那些念不好佛的人往往都是由于过于浮躁而导致的。所以只要大家都静下心来努力去做,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一位学僧问禅师:“师父,以我的资质多久可以开悟?”禅师说:“十年。”学僧又问:“要十年吗?师父,如果我加倍苦修的话,又需要多久开悟呢?”禅师说:“得要二十年。”学僧很疑惑,又问:“如果我夜以继日,不休不眠,只为禅修,又需要多久开悟呢?”禅师说:“那样你永无开悟之日。”学僧惊讶道:“为什么?”禅师说:“因为你只在意禅修的结果,又如何有时间来关注自己呢!”
禅师的意思是劝诫学僧凡事切不可急。的确,想要成就一番伟业,关键在于戒除急躁,能够真正静下心来做好某件事,你越是急躁,就会在错误的思路中越陷越深,也就越难摆脱痛苦。
然而,当今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也许当前更多人信奉的是:“随主流而不求本质。”在追求的过程中丧失了自己的目的性,不追求最根本的目的,转而追求一些形式上的成功,正如一句话所说,瞬间的成就可以使人获得短暂的名利,但如果谈起永恒,无非只是皮毛。如果我们想真正去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静下心来,脚踏实地,摆脱速成心理的牵制,戒除急躁,明确最根本的目的,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品味过生活的紧张与焦灼,人们的心情开始变得浮躁不安,可是有时候,急躁往往不利于事情的发展。因此,与其让急躁的心影响到我们正常的思维,不如让我们放开胸怀,静下心来,默享生活的原味。心情浮躁就像水温不够,水温够了茶香自会飘散而出,人只有沉稳下来,才能体会到生活的乐趣。
禅悟人生
不管世界多么浮躁,我们的内心可以是安静的。人们往往认为世界的纷繁复杂是外在的存在,却不知道那只是人心里的映射,正是你心里在喧闹,这个世界在你的眼睛才是一个喧闹到无法忍受的世界。
§§§第二节 不禅不动即如如
生命中的许多东西都是可遇不可求的,那些刻意强求的东西或许我们一辈子都得不到,而不曾被期待的东西往往会在我们的淡泊从容中不期而至,因为生命是偶然和必然的机缘,也是内心得自由的体现。
能够放下世间的一切假象,有隐于野的心境,入于市的淡泊,不为虚妄所动,不为功名利禄所诱惑,才能体会到自己的真正本性,看清本来的自己。如果一个人能够体悟到其中的妙处,自然就会快乐逍遥。
法融禅师是禅宗牛头宗的创始人,据说他在金陵牛头山修行时,山中经常出现百鸟衔花的奇景,还有很多野兽在他身边安栖。四祖道信禅师深感好奇,于是亲自前去拜访。
道信禅师看到法融禅师在那里端坐不动,于是问道:“你在做什么?”法融禅师说:“观心。”道信禅师说:“观的是何人?心又是何物?”法融禅师心中一惊,知遇到了高人,问道:“大德在何处修持?”道信禅师说:“我无所住。”法融禅师问道:“你可知道道信禅师?”道信禅师说:“你为何问到他?”法融禅师说:“我仰慕他很久了,希望与他共同探讨佛理。”道信禅师说:“我就是。”法融禅师说:“您因何屈尊来到我这里呢?”道信禅师说:“我只是来拜访你,你可有地方让我歇脚呢?”法融禅师说:“当然有。”于是将道信禅师引入庵所,在庵内见到虎狼。法融禅师说:“原来虎狼还在这里。”道信禅师突然反问:“你不是说你在观心吗?”他的意思就是说,法融之前在观心,此刻却观的是虎狼,很显然修行不够。法融禅师无以言对,道信禅师于是写了一个“佛”字送个他。法融禅师看了这“佛”字,感到宝相庄严,心中戚戚然,请求道信禅师说法。道信禅师说:“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法融禅师瞬间开悟。从此以后,山中再无百鸟衔花的奇景出现。
“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意思就是说,要开悟,既不能沉迷于物象的表面,期待鸟兽朝拜这些情景;也不能执著于“佛”这一字,观之怵然。百千佛法都在人的心中,从心出发,才能开悟。后来人们观此公案解释说,修行禅法时,没有百鸟衔花要比百鸟衔花的境界高出一层。这是因为,由于内在不够丰沛,才需要外在的繁华来彰显。如果内心圆满,有鸟无鸟没有区别,这就叫心无所住。
时人因为心中无法保持淡泊的境界,因而难以把握“身在俗世,心却出离”的境界,所以满心纷乱。然而,世相再繁华,不过为了满足生活需求,就像月亮再美,也不过是冰凉的,无法化作拯救世人的慈悲。因而,与其为了物质不够而摸爬滚打,还不如以闲看清风白云的心境生活。
禅悟人生
佛告诉我们,自性本来空,既然是空,还要求什么果?不求清净不求空,“只缘无事可思量”,自然而然,这就对了,就能达到“不禅不动即如如”的大境界。
§§§第三节 心中多一分平和,生活多几分惬意
修行本身是一个不断提高,求得证悟的过程,个中妙趣恐怕只有最终得道的人才能领悟,大多数人最初体会到的多是课业的枯燥,戒律的刻板和因果的乖谬。
现实生活中,视力比较差的人听觉与触觉往往敏锐,如同浑身有眼,也就摆脱了对眼睛的依赖。所以在实际的禅修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要随时保持这种状态,才能更快地接近禅的深层次,才能真正洞悉禅的奥义,就如真正的禅者,不思不虑,反而洞悉一切。
在实践过程中,修行者务必保持良好的心态。倘若因此心生倦怠,之前的所有修行都将如竹篮打水,所以,虔诚的向佛之心和修行诚意是贤者皆有的品性。
圣严法师开始随东初老人修行时,住在文化馆内一间很小的房间里。生活固然清苦,但圣严对修行与学习充满向往。然而,东初老人似乎并不急于向他传经授学。
刚刚安顿下来,东初老人说:“圣严,我知道你爱好读书和写作,所以需要更多的空间,你搬到隔壁的大房间去吧!”
圣严法师非常高兴,很快就把自己的衣物搬到了大房间里。哪知第二天东初老人就对他说:“你业障太重,恐怕没有足够的福泽来享受这么大的房间。你还是搬回小房间去吧!”
虽然心中稍微有些不满,但圣严法师还是照做了。他本以为搬回小房间之后就能够随师父参禅了,但没想到东初老人又提出让他搬回大房间。
这一次,圣严法师尽量克制着自己的气恼,平心静气地对东初老人说:“师父,我可以住在小房间里。”听到这话,东初老人严厉地斥责了圣严法师,并要求他遵照自己的指示。
随后的日子里,依照师父的要求,圣严法师不断地从大房间搬到小房间,又从小房间搬回大房间。他也曾表达过抗议,但出于对师徒伦理的重视,他最终还是选择服从。
终于有一天,圣严法师突然领悟到这也许正是东初老人锻炼自己心性的一种方式。于是,他不再抗议,而是心平气和地搬来搬去。当他不再犹豫,不再不满,也不再恼怒后,东初老人就让他住定不动了。
不同的人会从法师的这段经历中得到不同的启示:有的人看到的是东初老人的严厉,有的人看到的是修行的不易,还有人看到的是圣严法师心态的变化。修行枯燥并且艰难,生活也大抵如此。我们可以把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境遇都当作一场修行,通过每件小事去磨砺心智,陶冶品性。秉持一颗虔诚的心,多一分平和,生活多几分惬意,修禅之法也会多几分精妙。
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佛祖为了求得佛法而甘愿献出自己的血肉,以此获得真理和智慧。一个洞悉了人生百态,达到智慧圆融境界的人,又怎么会在乎追求真理之路的艰辛或者自身的安危呢?对于他们而言,真理和智慧的价值远远高于生命本身,而一个掌握了真理的人,必将是一个快乐、生命充实而丰盛的人。
禅悟人生
当人们沉溺于无端的苦恼,或受困于内心冲突的煎熬时,总是会渴求内心的平静。而唯有激发心灵深处的触角,让自己对宁静有一个全新、真实的理解,才能找到人生的真实意义。
§§§第四节 不迁怒,即为做人的最大涵养
人如果能够做到不迁怒,就是道德完善的一个重要标志。不能控制自己的脾气,小则使人际关系紧张,大则导致事情的失败。
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迁怒于人,是做人最大的涵养。不迁怒,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需要极高的修养。我们常常会看到“迁怒”的现象,有的时候明明是自己在外边受了气,却把心中的不快发泄在亲人的身上;有的时候心情不好,控制不住内心的火,就乱发脾气,惹得大家的关系紧张;有的时候,甚至采取报复的手段。
有一个愚笨的人每天都郁郁寡欢。邻居十分好奇,就问他:“是有什么不能解开的心结吗,为什么每天都闷闷不乐呢?”
这个人说:“在我的心中有一团火,每天都冒得很高,所以我很生气。”邻居问:“这是什么样的一团火,竟让你每天都生气?”
“怨恨的火。有一个人,他老是在我的背后说我的坏话,甚至骂我,诋毁我。只要一想到他,我就特别的生气,恨不得让他去死,不得好死!”他恶狠狠地说道。
邻居说:“你就为了这么简单的事情而生气呀!”
他听到后,赶紧问邻居:“简单?你有什么办法吗?”“办法是有的。”邻居说,“但你要付出代价。”他说:“代价我不怕,只要让我称心如意,把那个人整到悲惨,整到死就好了。”
邻居告诉他,用催符咒的办法,可以导致对方精神错乱,最后会发疯,甚至死亡。他听到这个办法后,很是开心,当下便下决心要学催符咒。
邻居又强调学习这种符咒会对自己造成不利。这个愚痴的人拍拍胸口,高兴地说,“不对这个人进行报复,我心会不甘,那么我每天都会很痛苦。所以,我一定要去学。”
从那以后,他开始练习符咒,每天都念,每天都学。但是,有一天,他自己的精神突然间混乱了。脑子里都是要报复对方,害对方的想法,眼前也尽是那个人的身影。没过多久,他开始发狂。最后,自己倒变成了一个精神病。
佛陀说:“嗔为毒之根,能灭一切善。”当一个人嗔心一起,所有的善念都会被遮盖。还会迁怒到身边的人和物。迁怒一般都有一个规律,即迁怒于弱者,迁怒于物,迁怒于对自己没有巨大威胁的对象,来寻求所谓的平衡,其实这是一种阴暗的心理。
迁怒是一种掠夺,情感的掠夺。迁怒者往往注重自己的感受,而不顾忌被迁怒者能否接受。迁怒者霸道,而被迁怒者无辜。当然每个人都可能曾是被迁怒的对象,而同时又是迁怒者,这种角色之间的转换给人带来的心理损害是很大的,甚至无法弥补。
冲突总是不可避免的,少一份迁怒,就会多一份宁静,就会多一种美。适当的放开胸怀,把目光放远,学会释怀,学会淡定,这样你就会少了很多压力。身边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你幸福的源泉,只要你敞开心扉,随手抓住的就是快乐。
禅悟人生
佛家对于“和”的理解,是一切平顺,在不惹天怒人怨的情况下,任何事情都可以忍让,以达到彼此交往和气共融的状态。“恭敬而不符合礼就会劳倦,谨慎而不符合礼就会畏缩,勇敢而不符合礼就会作乱,直率而不符合礼就会尖刻伤人。”
§§§第五节 宽容自己更重要
佛经中说:“清净心植众德本。”一切功德从清净心中来,清净的一个含义就是“不可测、无障碍”。如果人对于外界的事情心有挂碍,并由此生出懊恼心、欢喜心,那么这颗心就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
一个佛教徒曾说过:“如果一个人对我不怀好意,我将慷慨地施予我的包容、仁爱之意。他的邪恶意图越强,我的善良之意也就越多。”把排斥变为宽恕,把伤害变成祥和,把惩罚化为温暖,这的确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用宽容之心对待伤害自己的人,会让你的人生更加从容。
宽容,不仅仅是要宽容别人,更要学会宽容自己。
从前,在舍卫国里住着一个老人,他和儿子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十分艰苦。后来老人受到佛陀教义的启发,就和儿子一起出家,老人当了比丘,他的儿子当了小沙弥,两人成为师徒。
这天,老比丘带着小沙弥一起出去化缘,师徒俩不知不觉越走越远,等他们想到要回去时,天已经快黑了。师父年纪大,走得很慢,徒弟就上前来搀着师父走。天色越来越黑,当他们来到一片树林中时,天已经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了,只能听见师徒俩行走的脚步声和树叶的沙沙声,还有从远方传来的各种野兽凄厉的叫声。
小沙弥知道树林中常有野兽出没,为了保护师父,就紧紧抱住师父的肩膀,连扶带推地快步向树林边缘走去。师父年老力衰,又东奔西走了一整天,早就累得走不动了,加上看不清楚道路,一个踉跄跌倒在地,头刚好磕在硬石头上,一下子就死去了。
小沙弥看到师父倒在地上,赶忙把他拉起来,可是见他没什么反应,才发觉师父已经死了,不禁大吃一惊,痛哭失声。天亮以后,小沙弥独自一人回到寺庙。
寺里的比丘们知道事情的经过后,纷纷谴责小沙弥:“你看,都是你不小心,害死了自己的父亲。”“就是说嘛,竟然把自己的父亲推去撞石头,真是个不孝子!”
小沙弥有口难辩,心中觉得很委屈,就去找佛陀诉苦。佛陀让小沙弥坐下,说道:“你要说的话我全都知道了,你师父的死不是你的错。”话虽如此,但小沙弥还是眉头紧皱,无精打采的。
佛陀停了一会儿说:“孝顺的儿子在无意中伤人性命,只能算是一个意外,不能因此指责儿子是杀人犯,否则可就冤枉他了。”
佛陀看到小沙弥听得很认真,似乎有所感悟,就进一步问:“你使劲推你的师父,是怕师父遭到野兽的袭击,想赶快离开树林,并不是心存恶念,故意要伤害他的性命,是吗?”
小沙弥点头称是。佛陀说:“佛法是慈悲的,你安心修行吧!”
小沙弥听了佛陀的话,心中获得安慰,从此更加勤奋修行了。
在生活中,每天都有琐碎的事情发生。如果对待每一件事情,我们都在意,那么我们的生活就很可能被这些小事情给拖垮了。适当的放开胸怀,给自己一片天空,把目光放远,学会释怀,学会淡定,这样你就会少了很多压力。身边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你幸福的源泉,只要你敞开心扉,随手抓住的都会是快乐。
禅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