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要及时分析哪些商品是适销对路;哪些商品是逾量储存的;哪些商品是滞销的;哪些商品是残次变质的。要按类、按品种经常分析掌握情况,从而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掌握情况的方法可以是建立健全统计报表制度,或定期亲自清点库存。
影响商品储存量的主要因素有:商品流量的大小,商品产、销距离的远近,商品本身的特点以及店铺储存的物质技术条件。因此商品储存的合理时间必须以条件所能允许的时间为限度,尽最大可能减少损耗,保证商品质量。
2.对存货进行有效控制
存货对于每个店铺经营者来说,通常都会面临,但一直缺少规划控制的一环。店铺可以从商品周转期(商品从进货到卖出的时间)、商品订购前置时间(从订货到进货时间)来规划安全存量。以平均每日销售量和订购前置时间,便可估算出安全存量,再视缺货情形和淡旺季做调整,这是店铺的简化计算过程。
此外店铺也可以从周转率来控制存货。周转率即以每月销售金额除以库存金额得到比率。周转率会因商品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高周转率的业种,如百货公司,周转率约在2.5~3.0之间;低周转率的业种,如前述的珠宝、服饰店,则约在0.5~1之间。
有关商品的存量控制,只要遵守商品管理规则,再谨慎处理即可。店方应尽量避免将纸箱堆积在一起或不打开纸箱就不知道装的是什么,或是不确定东西在何处。仓库也和营业场所一样,不要太乱,要整理得有条不紊,以方便管理。
同时店主要意识到,商品卖不出去就是损失,因此每天工作中要小心谨慎,同时要细心地做好商品的整理排列。只要一发现销路不好,尽早以折扣价来处理掉。
总之,经营者要做到:强化与厂商的关系,有理由时要极力地争取退货或交换;尽量减少库存,并能适时地追加商品。
84.定期盘点掌握盈亏
店铺盘点是通过清点库存商品余额(包括仓库、货场、货架、柜台中的商品),与商品账面余额进行核对。在许多场合下,店铺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盘点是发现商品损耗和差错的最有效方法,也是商品库存管理的重要环节。店铺经营者通过盘点,可以及时发现商品损耗情况,从而追查原因,并研究应对措施,防止一拖再拖,使小问题变成大问题。
店铺盘点的时间,要根据商品销售情况和经营活动的需要而定。定期盘点的时间分为年度盘点、季度盘点、月度盘点、每周盘点、每日盘点和交接班盘点等。不定期盘点则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遇到价格变动、人事变动、管理变动、意外变动等情况时,临时进行的盘点。一般来讲,凡是商品流转周期短的行业,应当多作盘点,以便随时掌握商品损耗情况;但也不是所有的店铺都需要进行每日盘点,有的每周盘点一次就行了。然而,年度盘点、季度盘点、月度盘点,则是任何店铺都需要的。
盘点也有利于了解店铺实际销售状况。所以,认真抓好这项工作有利无弊。有一点应注意的是,在盘点中必须确保数字可靠,凡发现残次损坏的商品,应查明原因,作损耗商品处理,不能以次充好,仍计入库存数。只有保证盘点的数字准确,才能达到盘点的预定目标,否则便失去了盘点的意义。
下面就盘点计算方法作简要介绍。
1.实际存货盘点
实际存货盘点公式如下:
实际盘点金额(A)=盘点前收银机当日的营业额(Y)+盘点时所计算的存货金额(P)-盘点中的营业额的二分之一(Z/2)。
2.盘损盈计算
盘点最终目的在于店内的盘损盈,计算出合理的成本率,才能进一步编制正确的损益表。
从理论上来看,账面的金额应该等于实际盘点金额。
盘损盈(K)=实际盘点金额(A)-账面金额(E)
若结果是负数则为盘损,正数则为盘盈。
85.预防为主,减少各环节商品损失
商品损失是在所难免的,但采取有效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商品损失。
店铺为了提高获利,最好的方法便是“开源节流”。开源方面如建立新顾客、进行各种促销活动等,节流方面则如防止资金滥用、精简人员、降低商品缺损等。有些店铺在“开源”方面做得很好,但“节流”方面较多忽略,结果获得有限。
所以如果店铺能做好商品管理,减少无谓的损失,就必定能够使获利提高。
要早期发现商品损失的地方,迅速采取对策,是防止损失的方法,可是要发现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有些商品的损失,像水果店发现水果腐烂一样,用眼睛就可以看得见;有些则不然,非得损失到一定的时间、一定数量,或在某种巧合的机会里才会被发现,其他像计算错误所导致的损失也不少。
容易造成商品损失的地方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按照进货、陈列、销售的顺序,来探讨发生损失的情形。
1.进货阶段的商品损失及防止方法
(1)进货传票与商品的实际数量有出入
在电话订货的时候,很容易发生进货传票记载的商品种类、数量与送来的货品不同的现象。
特别是向批发商订货时,发生了品牌、大包装、小包装等容量或重量的错误,以致价款与实际进货不符。
(2)没有检收或检收不够确切造成的商品损失
在生意繁忙的时候,商品被搬入橱柜或仓库,没法分身把数量和订货内容、规格详细检收核对,也是造成损失的原因。
由于没检验品质、数量就搬入库存,等到要出货或店里的资源要递补时,就直接从库存取出来卖,这时也可能发生短损、亏损等商品。这种商品亏损的原因,有可能在对方送货来之前,就已在卖方的仓库中堆放太久,由于检收不当,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3)仓储场所不良造成的商品损失
由于仓库等保管场所不良,温度管理不良所引起的商品损失也不少。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光线的照射、水的侵蚀、虫害、变质、防火不良、包装破裂等,而造成商品腐坏的损失。
此外,由于堆积方式的欠当,使得被压在下层的货物或商品损坏,而失去商品价值的也有。
仓库中的通路如果不良,照明不够,也很容易使从业人员在仓促搬货时摔破、跌破、踢破等造成损失。
进货阶段对于商品损失的早期发现和防止方法主要有:①进货的商品和进货的传票一定要核对清楚(特别是数量、单价、订货的单位等要核对);
②一定要做商品检验工作(与第①项同时进行);
③仓库应该随商品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设置,商品的种类多的时候,应该做棚架,把轻的东西和重的东西分别配置,重的东西放下面,轻的东西放上面;
④和进货传票有关的记账,一定要核对;
⑤仓库中的通路,要尽可能地留出来;怕日光照射的商品在保存的时候,应该避免日光直射;怕潮湿的商品,应该避免受潮。
2.陈列阶段的商品损失以及防止方法
陈列阶段,造成商品损失的主要原因有下列几点:①遭到诈骗或偷窃所招致的商品损失,这种情况相信有很多店铺或厂商都体验过。
②温度管理不良所引起的商品损失。由于温度管理不良,使好端端的商品平白损失的情况也不少。特别是开放型的冷冻库,由于风的强弱变化而引起温度的上升,冷冻库的冷冻性能失灵。
③器具使用管理不良,所引起的商品损失。陈列阶段对于商品损失的早期发现及防止方法主要有:①加强陈列商品的管理和监督;
②对温湿度有特殊要求的商品要配备专门器具;
③为了防止盗窃、诈骗、顺手牵羊等行为,必要时可设置电眼、防盗器、闭路电视或在商品上做暗号等;
④不要把生的东西和加工品同时放在一个盒子里陈列,例如把猪肉和腊肉摆在一起是不当的。
⑤不能让日光照射的商品,应该避免日射。
3.销售阶段的商品损失以及防止方法
销售阶段,造成商品损失的主要原因有下列几点:
(1)卖错价钱造成的商品损失
譬如说,成本60元,售价80元的商品,误把它当70元卖掉,则原来有20元的利润,却变成只有10元的利润。
小商品卖错价钱,有时候损失很小,但如果是较贵重的商品,损失可就大了。
(2)计量错误所造成的商品损失
计量错误所引起的商品损失很多。例如:15克装卖20元的商品,误把20克装进去,则销售时仍照20元卖,当然损失了5克的商品。
另外,由于包装纸使用的错误、计量器的失灵、量法的错误,也会造成商品的损失,10克若卖5元,损失2克只损失1元,但是若10克卖100元的话,损失2克就损失20元。
(3)付账或收账的错误所造成的商品损失
和计量错误一样,付款或收账的错误也会造成商品的损失。
销售阶段对于商品损失的早期发现和防止方法主要有:①避免卖错价钱,最好把价钱口述一遍;
②避免计量上的错误,把克数(秤上的刻度数字)念出来,不要使用不实用的计量器;
③在商品上贴标签标价时,应该把商品的质量、价格核对一下。虽然商品损失是难免的,但是,通过多做各种努力而使商品损失率降低却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