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36300000015

第15章 光武中兴:天地之性人为贵(2)

边疆还是时战时和。最让汉人头痛的,仍然是匈奴。匈奴依然经常入塞骚扰,一赶就跑,不赶又来。48年十月匈奴与汉为敌的王死了,分裂为北匈奴和南匈奴,南匈奴王入汉称臣。当时北匈奴连年旱蝗,赤地千里,人畜饥疫,死耗过半,这给东汉提供了一个绝好机会。为此,两位雄心勃勃的老臣——朗陵侯臧宫、杨虚侯马武要求再次上阵,剿灭北匈奴,彻底安定北边。请战书写道:

匈奴贪利,无有礼信,穷则稽首,安则侵盗。虏今人畜疫死,旱蝗赤地,疲困乏力,不当中国一郡,万里死命,悬在陛下。福不再来,时或易失,岂宜固守文德而堕武事乎!今命将临塞,厚悬购赏,喻告高句骊、乌桓、鲜卑攻其左,发河西四郡、天水、陇西羌、胡击其右,如此,北虏之灭,不过数年。

然而,刘秀坚决不同意。对此,《剑桥中国史》评述:

在此时刻,光武帝犯了他在位时期最大的错误,这个错误也属于中国历史中最坏的一个。他本应与南匈奴联合,攻击北匈奴的联合体。公元51年中国的将领们极力主张这场征战,而征战肯定会取得胜利。南单于就可以作为匈奴唯一的统治者返回弋壁之北的土地,而中国人就可以收复西北边陲的几个郡。之所以丧失这个机会,并不是因为它有军事风险,而是因为光武帝没有认识到它的有利条件……中国人为此付出了很高的代价。

于是,北匈奴也来贡裘马求和亲,刘秀则赐以缯帛和弓矢,似乎永结和平了。

匈奴不仅让汉人不堪其烦,西域那些邻居也深受其扰。公元前60年刘询曾经设“西域都护”,作为驻守西域地区最高长官,控制西域各国。王莽时期,西域分裂为55个小国,其中北部各国重新被匈奴控制,刘秀也就不再设都护。公元38年那些小国请求汉在那里设都护,刘秀考虑国内事务忙不过来,予以拒绝。45年冬莎车大有兼并西域之势,那些小国深为不安,车师、鄯善、焉耆等18国便联合起来,把自己公子送入洛阳做人质,请求汉室在那里设都护,刘秀这才勉强同意。

东北部总体平安。日本第一代天皇于公元前660年建国,被称为“倭”或“倭国”。大概由于岛国原因,与中原来往不便,两者关系很难追溯更早。公元57年正月也即刘秀去世前一个月,他们谴使者漂洋过海到洛阳,自称大夫,奉贡朝贺。刘秀大喜,赐赠金印一枚,上刻“汉委奴国王印”五个字,此为中日两国政府第一次往来。1784年日本九州博多湾两位佃农在挖沟时偶然发现这金印。1979年他们家族后人将此捐献给日本福冈市博物馆。多数学者认为“委”和“倭”相通,“委奴国”即“倭奴国”。专家学者对这枚金印有些争论,但传说玄乎其玄。据说另有一颗玉玺被借到福冈参展,摆近的时候,两印之间突然出现北极和南极常见的那种极光。

西南喜忧参半。喜的是,29年十二月,交趾(今广东、广西大部和越南北部、中部)地方长官邓让率七郡太守遣使者奉贡。忧的是武陵蛮闹事。史历上的“武陵蛮”指今土家族,主要分布于湘鄂川黔毗连的武陵山地区,西汉和新莽末年,许多汉人为躲避战乱流入武陵山区,与蛮族人错居杂处。东汉建立后,当地郡县为控制这些流亡者,与蛮族发生冲突。47年正月南郡(今湖北荆州)的蛮族起事,刘秀派武威将军刘尚去镇压,将他们迁于江夏(今湖北麻城)。同年十二月武陵蛮又暴动,攻掠郡县。刘秀仍派刘尚率万余军队去镇压,在沅水(今湖南境内)激战,竟然全军覆没。第二年再出兵,又连吃败仗。于是,伏波将军马援主动请缨。“伏波将军”是古代对将军个人的一种封号,意为降伏波涛,历史上有多位,最著名就这位马援。刘秀怜其年老,不同意。马援激动起来,像战国时老将廉颇那样,当场披甲上马,一展雄姿。刘秀一高兴便同意了,令他率兵四万前往武陵。没想到北方将士到南方水土不服,又不熟悉地形,结果死伤大半,马援也因疫疾而亡。最后,历时三年才将武陵蛮平定。

三、“柔道”政治

刘秀当皇帝后,忙里偷闲将老家的老太太们请来喝杯酒。老太太们一高兴,话没遮拦,居然说起刘秀小时候的丑话。一位大发感慨说:“文叔(刘秀的字)小时小姑娘样的,又老实又柔顺,谁能想到这么老实巴脚的人竟然做了皇上!”刘秀笑道:“柔顺点好啊!我治理天下,也用柔道呢!”

刘秀所说的“柔道”不是体育拳术,而是一种屈伸得宜,以柔克刚的韬略思想,与他老祖宗国策“无为而治”如出一辙。刘秀不是开玩笑,而是实打实去践行。即使你死我活的战争,也不忘“天地之性人为贵”。26年十一月大将军冯异出征赤眉军的时候,刘秀特地敕诏说:“征伐非必定掠地屠城,而在于平定安置。你是读书人,要加以注重,不要给郡县百姓添加苦难!”破铜马军后,刘秀非但没杀投降的一兵一卒,反倒封他们的首领为列侯。降兵不放心,刘秀就命他们各自回本营统领军队,而自己轻车简从巡行各部阵地。从此,降军心悦诚服,所以关西一带还称刘秀为“铜马帝”。36年刘秀下诏明示:“边吏力不足战,则守。追虏料敌,不拘以逗留法。”他反对那种冒死硬拼的战法,绝不鼓励边疆官兵当无谓的烈士。

48年刘秀之所以拒绝趁人之危灭北匈奴,考虑的正是:

《黄石公记》曰:“柔能制刚,弱能制强。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故曰:务广地者荒,务广德者强,有其有者安,贪人有者残。残灭之政,虽成必败。”今国无善政,灾变不息,百姓惊惶,人不自保,而复欲远事边外乎!孔子曰:“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且北狄尚强,而屯田警备,传闻之事,恒多失实。诚能举下下之半以灭大寇,岂非至愿!苟非其时,不如息民。

《黄石公记》是中国古代一部著名兵书。与其他兵书不同在于,它糅合诸子各家思想,专论战略。

战争还没结束,刘秀就迫不急待精兵简政,让大批战士解甲归田,恢复生产。否则,战争也许不用拖那么久。全国大约1000个县,30年六月一口气裁掉400多个,县级以下官吏减少90%。37年二月还将诸王降为公、侯。刘秀得天下跟刘邦一样,靠手下一批得力干将拼死拼活卖命,一样不能坐视开国功臣功高盖主,但他没像刘邦那样“狡兔死,走狗烹”。人们所熟知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之策,实际上是刘秀发明的。37年四月平完最后对手公孙述的大将回京,刘秀举行盛大庆功宴,封功臣3605人,表彰他们的功绩,赏给大量封地、农民和钱帛,让他们回自己封地去享受荣华富贵,而不再参与朝政。事后,还经常派官员上门慰问。同时,注重举贤良,补充新鲜血液;加强干部队伍考核,要求他们勤政为民;给百官增俸,让他们高薪养廉,保持朝政的稳定。

刘秀注重息干弋,修道德;休兵事,兴儒学。刘秀继承独尊儒术的传统,29年十月建太学,置博士,传授诸经。巡幸鲁地时,遣大司空祭祀孔子。38年四月又封孔子第十七代孙孔志为褒成侯。对于王莽时期隐居不仕的官僚、名士加以礼聘,表扬他们忠于汉室、不仕二姓的高风亮节,培养重名节的社会风气。

不过,刘秀对儒家今文学派制造的谶纬迷信也推崇备至。早在东汉建立之初,刘秀就仿照王莽、公孙述等人利用谶书作为承受天命的依据,指使老同学强华伪造“赤伏符”——“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在野,四七之际火为主”——表示他继承西汉的火德,是“上当天地之心,下为元元所归”的真命天子。52年封禅泰山、梁父山(即映佛山)。56年起明堂、灵台、辟雍,宣布图谶即预言书于天下,把谶纬迷信尊为“内学”。

刑律方面总体从轻。52年十月、55年九月两次下诏,将死罪改为下蚕室。下蚕室即宫刑。蚕室要求具备既保温又防热的性能,以便补湿排湿,通风透光,彻底消毒。受宫刑后创口极易感染中风,必须留在像蚕室一样的密室中上百日,所以人们常用下蚕室代指宫刑。53年二月派使者到各地查冤狱,并在此基础上诏令天下所有囚徒各减本罪一等。

但刘秀对官员从严。太仓(今属江苏)亭长奚涉,招降山贼数百,遣归农耕,自食其力,辖内安定。但奚涉此举未上报,属自作主张,有违汉律,被郡守逮捕下狱,上书洛阳。刘秀非但不降罪,反而将他提拔为太仓县令。没想到奚涉高升后忘乎所以,不过三年就占田霸地千余倾,为躲赋税瞒报近一半,并高租于民,重苛盘剥,弄得怨声载道。在全国性检核田亩并考察干部的时候,奚涉怕了,但他想到当朝大司徒戴涉的哥哥戴进,在本县有良田千亩,房屋千余间,牟取暴利比奚涉有过之而不及。于是,奚涉与戴进结盟,要求他找哥哥说情。戴涉为戴进、奚涉违法垦田、兼并土地之事造具假册,瞒天过海。44年四月遭人举报。刘秀震怒,下令戴涉自缢,判奚涉、戴进及当时负责核查的官吏十余人斩刑,受牵连而遭下狱、罢官、没收财产的多达几十人。随后又诏告天下,以此为戒,大力整顿吏治。此案让朝野大为震动,大快人心,但也有人认为过重,罪不至死。又如52年六月因诸王宾客荡乱法纪,刘秀诏令郡县大搜捕,坐死达数千人,显然也有为过之嫌。

四、直面历史遗留问题

每一个人创造历史,都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的条件下创造。这条件有正面的,也必定有负面的。对负面的历史遗留问题是否装驼鸟,视而不见,击鼓传花,坐令小事化大,大事化炸,是考验其品德、能力及历史地位的关键。刘秀面临的历史遗留问题主要有二:一是奴婢问题,二是土地兼并问题。

1.奴婢问题

奴婢怎么会成为一大社会问题?在我们现代来看,难免感到不可思议。可你稍微想想就不难理解:因为当时奴婢没有独立的身份而依附于主人。那些权贵之人,贪婪无度,蓄养奴婢越来越多,造成“世禄之邑,几无王民”的局面,直接影响国家财政、军队、徭役的来源。因此,封建王朝在战乱或灾荒之后,经常颁发放免或限制奴婢的法令。但从总体看,奴婢问题是整个封建社会一大痼疾。

西汉末年,大司马师丹等大臣提出限制豪强大族兼并土地、蓄养奴婢的建议,要求限定诸侯王奴婢200人,列侯、公主100人,关内侯、吏民30人,期限3年,违者没入官。这规定产生了一定效果,但因外戚和董贤等人强烈反对,刘欣下诏“且须后”,将这改革搁置起来,成为一纸空文。后来王莽对此也做了努力,但也失败了,使得奴婢问题继续恶化。

刘秀称帝后,尽管战争如火如荼,他仍关注到奴婢问题。35年二月诏令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其杀奴婢,不得减罪。”请注意:刘秀看奴婢问题的角度与众不同,出发点是人性。天地之间万物生灵,得天地之气成形,禀天地之道成性,其中以人最为尊贵。“天地之性人为贵”这话不是刘秀发明的,出自《孝经》。《孝经》据传为孔子所作,一般认为成书于秦汉之际,但秦始皇、刘彻们绝不会认同这样的话,刘邦、刘询们也忽略了,只有刘秀拿出来加以强调。有了这话,才能理解刘秀为什么没趁人之危灭匈奴、追击赤眉军时拒绝决黄河大堤、女子犯罪可以让她回家出钱雇人入山伐木抵罪等一系列仁政。他还有一句话当作为名言流传千古:“每发一兵,头须为白。”刘秀也是造反起家的,一将成名万骨枯,但他本质上并不好战,与其他帝王不同。

现在,刘秀要求尊重奴婢的“人权”!他当政期间,先后十来次专门下诏,一再强调恢复他们的平民身份。如26年五月诏“民有嫁妻卖子欲归父母者,恣听之。敢拘执,论如律”;30年十一月诏“王莽时吏人没入为奴婢不应旧法者,皆免为庶人”;35年二月诏杀奴婢者不得减罪,同年十月废除“奴婢射伤人要处死示众”的法律;次年三月诏陇、蜀民被掠为奴婢者,一律免为庶人;38年十二月诏益州、凉州被掠为奴婢者,一切免为庶人,卖者无还值。

同类推荐
  • 自创系统战历史

    自创系统战历史

    穿越成张角的儿子,难不成打算做反派?幸好还有自创武将系统在身,不过为什么我造一次武将系统就会爆五个历史人物啊!!!还限定我只能收五个历史人物啊。管他那么多了,来一个我杀一个,诸葛亮很厉害比的过空白组合吗?李元霸很强?十六娘让她看看什么叫力气,项羽很霸道?那是我义兄,左边一个管毅右边一个刚子,身前一个夏侯龙,背后一个祸魔,这天下是谁的就让我们来战一战吧!!!《新人写书更新不稳定,不喜欢求不喷》
  • 残汉逐鹿

    残汉逐鹿

    是英雄,自当化龙直上九霄云外!是豪杰,自当拔剑斩尽天下不义之徒!韩馥昏聩,甘当家臣!因为飞机失事而穿越的韩俊却不甘心,不甘心被人砍断双脚的韩俊,只能咬着牙拼尽全力把敌人的双脚全都砍断!
  • 虞乱

    虞乱

    复仇是一个古老的命题!争权夺利也是亘古不变的传奇!然而,尔虞我诈,你争我夺,江湖庙堂,风云诡谲,世事无常多磨难!逢此乱世,如何能够守住初心,不改初衷?大虞儿女,次第登场,爱恨情仇,天下名扬。往昔已死,新月将生!且看谁才是虞乱中真正的大英雄!正是:明月楼中夜未央,西子湖畔话凄凉。少年英雄江湖老,泛舟湖上伴斜阳!
  • 梦回大明成化年

    梦回大明成化年

    穿梭于现代和大明之间,搅动两世风云在大明尚铭,李贤,商辂,汪直一个个历史名人,在他的搅动下改变了运行轨迹白莲教,锦衣卫,东厂,鞑靼一个个强敌,让他步步惊心李唐妹,白莲,柳环儿,一个个绝色红颜,他又该如何面对回到现代,他又如何面对历史的变化,如何抉择自己的命运,如何利用自己的新身份,为自己打出一片天地且看《梦回大明成化年》
  • 三国史话

    三国史话

    本书是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生前所写的惟一一部通俗性的史学作品。作者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基础,从文学和史学的角度,对三国史上存在过的与三国文学中塑造的人物、事件、战争及地理环境作了细致的区分,对许多重大的历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辨析,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吕先生治史,注重对社会的综合研究,最能融会贯通,评论历史往往独具慧眼,是故本书成为易中天先生品三国的重要参考资料。另外,本书附录中收录了吕思勉先生关于三国的其他文章共12篇,对正文内容加以补充,目的是使读者对三国历史有更为清晰完整的认识。
热门推荐
  • 凝想帘梦寒夜

    凝想帘梦寒夜

    有没有一些人,经历了不敢忘;回忆稍显牵强,留在心底,等它慢慢沉化,却又愈发清晰;再见时,相对无言,都是可惜。遇见你,仿佛过海潮生,一句道歉,卡在喉咙里说不出…………
  • 绝望天宇

    绝望天宇

    一个世界平凡少年懵懂穿越,带着那古老神灵之意志,在一个黄金盛世的年代,将高不可攀的神明拉下神座
  • 不竭金身

    不竭金身

    携带神秘古书,穿越异界大陆,修武道,灭强敌,炼不竭金身,什么强大血脉,我一拳打爆。所有的强敌给我通通破之。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武道的世界不需要懦夫,看我破!破!破!终登无上至尊!
  • 如果这样,会怎样

    如果这样,会怎样

    为什么许多我们曾经认为天经地义的事情,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变得那么脆弱?在规则混乱和失序的时代,如何让我们的大脑跟上未来的趋势?你听说过一种心理叫“旁观他人之痛苦”吗?比如我们总是很轻松地认为AV女优赚钱容易,很轻率地对医生歇斯底里,很轻佻地把记者称作“妓者”,试问依据是什么?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这些只是本书所要讲述内容的冰山一角。许骥认为真理是常识,常识却不一定是真理。绝大多数的常识都是感觉。所谓文明社会,是在常识的基础上,大家进一步建立起共识。许骥开腔不走火,用温和、客观、中立的态度告诉我们:世界不是我们表面看见的那样!每一个敢于和别人不一样的人,都有一颗强悍的大脑!
  • 惊声尖叫

    惊声尖叫

    人若挡我我必杀人,天若挡我我必屠天。这片空间我穆锋必当活着走出去,无论前方……
  • 天魂证道

    天魂证道

    命魂界可通人魄界,地魄界,天魄界。命魂七魄圆满可达地魂界,地魂七魄圆满可达天魂界,开启大智慧。命魂七魄圆满可称阴神,地魂圆满为阳神,天魂圆满为元神。主人公以平凡之姿,从废弃的命魂交界之地,为了心中的理想而夺命、夺地、夺天,重建世间次序。文中从儿童时兄弟间的天真无邪入手,为了生存而夺命,经历世间沧桑,看尽世间百态。五结拜兄妹为生而生为生而死,各有机缘。其中有情有义,有舍有得,有平凡的事中透着不平凡,有简单的事中透着不简单。看那天真无邪的胖子成就世间真神时还有没有那刚开始的天真。看那平凡的胖子怎样变成偏偏少年郎,又怎样被世人而敬仰。一力破万物,一念化万象,一行定乾坤。一力成就钢筋铁骨,一念成就千般变化,一行成就腾云之势。我命由己不由天,夺命补魄而脱凡,聚地魂之道而脱仙,炼天魂之势而成神。
  • 原籍修仙道

    原籍修仙道

    猪脚楚天偶然间获得原籍金书,后来………………
  • 天字码头

    天字码头

    在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晚清乱世里,洛家三代在广州城内历经千险,披荆斩棘,他们在自我谱写的传奇之旅中,于坚持与妥协的两难里寻找着各自向往的人生。感十三行的兴衰荣辱,赏船王名伶的爱情佳话,听英雄儿女的革命长歌,品近代广府的峥嵘岁月,尽在岭南珠水,天字码头。
  • 快穿系统:叮,捡到一枚男神

    快穿系统:叮,捡到一枚男神

    沐卿:不就是把月老姻缘薄烧了么不就是......切,至于把我扔进三千轮回么,某女默默吐槽‘娘子,干嘛呢’某女怂成一团,一脸掐媚“没...没干嘛”“嗯,过来咱俩唠唠嗑”沐卿一脸怨念的被拖走了【简介无用,请看正文】
  • 我曾去过的三国

    我曾去过的三国

    以街机三国为主题的异界小说。穿越吗?哦,我在了解不过了。二次穿越见过么,都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