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一般而言,交往双方的人际关系以及所处情境决定着相互间自我空间的范围。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划分了四种区域或距离,各种距离都与对方的关系相称。
亲密距离:即我们常说的“亲密无间”,其近范围在约50厘米之内。身体上的接触可能表现为挽臂执手,或促膝谈心,仍体现出亲密友好的关系。
私人距离:这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已较少直接的身体接触。个人距离的范围为46~122厘米之间,正好能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这是与熟人交往的空间。
社交距离:体现出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其近范围为1.2~2.1米,表现为一种更加正式的交往关系。单位的领导们常用一个大而宽阔的办公桌,并将来访者的座位放在离桌子一段距离的地方,这样与来访者谈话时就能保持一定的距离。如企业或国家领导人之间的谈判,工作招聘时的面谈,教授和大学生的论文答辩等等,往往都要隔一张桌子或保持一定距离,这样就增加了一种庄重的气氛。
公众距离:这是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所保持的距离。其近范围为约3.7~7.6米,这是一个几乎能容纳一切人的“门户开放”的空间,这个空间的交往,大多是当众演讲之类,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其交往距离也不同。这种差距是由于人们对“自我”的理解不同造成的。例如,北美人理解“自我”包括皮肤、衣服以及体外几十厘米的空间,而阿拉伯人的“自我”则仅限于心灵,他们甚至把皮肤当成身外之物,因此,交往时,往往出现阿拉伯人步步逼近,总嫌对方过于冷淡;而北美人却连连后退,接受不了对方的过度亲热。同是欧洲人,交往时,法国人喜欢保持近距离,乃至呼吸也能喷到对方脸上,而英国人会感到很不习惯,步步退让,维持适合于自己的空间范围。
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相应调整自己的言行,把握恰当的交往距离,从而取得良好的交往效果。
英国政治家、作家本杰明·迪斯雷利曾经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朋友之所以不能永久,是因为我们往往情不自禁地把好事做尽,没有给友谊留下必需的空间。
两个人犹如两条铁轨,相互平行才能走远。心扉完全敞开,容易伤风着凉。将内心的隐秘昭示于恶人,会成为他手上的把柄;昭示于善人,会成为对方精神上的负担,因为他需要为你恪尽守口如瓶的责任。
做个好听众,就能赚得好人缘
在交往中,很少有人让自己的耳朵充分发挥功能——倾听。其实,倾听是一门艺术,当别人滔滔不绝时,你需要做的是全神贯注地倾听,并通过赞同的微笑,肯定地点头,或者手势、体态等做出积极的反应,表现出对谈话内容的兴趣和对谈话对方的尊重。学会了倾听,下一个获得“最佳人气奖”的一定是你。
韦恩是罗宾见到的最受欢迎的人士之一。他总能受到邀请。经常有人请他参加聚会、共进午餐、担任基瓦尼斯国际或扶轮国际的客座发言人、打高尔夫球或网球。
一天晚上,罗宾碰巧到一个朋友家参加一次小型社交活动。他发现韦恩和一个漂亮女孩坐在一个角落里。出于好奇,罗宾远远地注意了一段时间。罗宾发现那位年轻女士一直在说,而韦恩好像一句话也没说。他只是有时笑一笑,点一点头,仅此而已。几小时后,他们起身,谢过男女主人,走了。
第二天,罗宾见到韦恩时禁不住问道:
“昨天晚上我在斯旺森家看见你和最迷人的女孩在一起。她好像完全被你吸引住了。你怎么抓住她的注意力的?”
“很简单。”韦恩说,“斯旺森太太把乔安介绍给我,我只对她说:‘你的皮肤晒得真漂亮,在冬季也这么漂亮,是怎么做的?你去哪呢?阿卡普尔科还是夏威夷?’”
“她回答说:‘夏威夷,夏威夷永远都风景如画。’”
“我问她‘你能把一切都告诉我吗?’”
“‘当然。’她回答。我们就找了个安静的角落,接下去的两个小时她一直在谈夏威夷。”
“今天早晨乔安打电话给我,说她很喜欢我陪她。她说很想再见到我,因为我是最有意思的谈伴。但说实话,我整个晚上没说几句话。”
看出韦恩受欢迎的秘诀了吗?很简单,韦恩只是让乔安谈自己。他对每个人都这样——对他人说:“请告诉我这一切。”这足以让一般人激动好几个小时。人们喜欢韦恩就因为他注意他们。
假如你也想让大家都喜欢,千万千万不要谈自己,而要让对方谈他的兴趣、他的事业、他的高尔夫积分、他的成功、他的孩子、他的爱好和他的旅行,等等。
让他人谈自己,一心一意地倾听,那么无论走到哪里,你都会大受欢迎。
倾听是一种美德。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的重要性。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了,人与人之间交流减少了,因而容易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隔阂,能够倾听他人心声是一种美德,倾听可以增进双方的感情,拉近彼此的距离,让自己增长见识,让他人放松心情。
倾听是一种修养。能倾听、能接受、能改之不失为一种境界、一种修养。真心诚意地听取别人的意见,专心致志地接受别人的劝导,开诚布公地接纳别人的谏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防止小错铸成大错。
倾听是一种姿态。倾听不同意见,倾听逆耳之言,倾听背后议论,是一种与人为善、心平气和、谦虚谨慎的姿态。有了这种姿态,就能做到光明磊落、心底无私。要学会思考着倾听:耳听八方,能使我们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广纳群言,能使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谦虚谨慎,能使我们增长知识与才干。思考着倾听——这是我们前进的路灯,奋进的动力,成功的良伴。
倾听是一种艺术。善于倾听,能博采众长,丰富自己的思想内涵,萌发各种灵感;善于倾听,能缓解矛盾,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只有广纳百家之言,善听四方之说,才能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增加自己的真才实干、远见卓识,从而在漫漫人生旅途上风雨无阻、左右逢源,立于不败之地。
倾听是一种幸福。生活中,我们不妨倾听父母、爱人喋喋不休的唠叨,这是一种爱意的释放和发自内心的关怀;我们不妨倾听子女的诉说,以朋友的姿态推心置腹地去感知那颗幼小的心灵,给予他们前行的动力和信心;我们也不妨倾听同事或朋友的喜悦与烦恼,真心诚意地为他们的进步而高兴,为他们的成功而喝彩,成为他们雨中的一把伞,海上的一盏灯。
事实上,生活中人们并不是都乐于倾听的。人往往有一种表现欲,喜欢以自我为中心,逞一时口舌之快而高谈阔论,喜欢把自己的优点在别人面前展示得一览无余,喜欢听别人的奉承话、违心话,喜欢看到别人被自己说得张口结舌、不知所措而沾沾自喜。于是,心高气傲的人与人之间便多了一份冷漠,少了一份真诚;多了一份隔阂,少了一些宽容;多了一些冲动,少了一点理智。进而孤独、寂寞、失意、脆弱像病毒一样流行。
要学会倾听。学会倾听,是我们应该修炼的一门基本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无完人,金无赤金,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不足,一个人的学习方法可能存有问题,工作思路不一定清楚,生活目标也不一定明确,这就需要他人来引导、来指正、来帮助。作为一名倾听者,就要以一副虚怀若谷谦虚谨慎的求学姿态来接纳各方的批评与指正,以一种豁达宽容心平气和的心态来对待别人的教育与劝导。学人之长,容人之短,求大同,存小异,才能使自己耳聪目明,精益求精。
要善于倾听。在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往往不是口腹之欲,而是一方可以栖息心灵的芳草地。友情的存续,婚姻的永固,家庭的和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情感的交流和精神上的契合。多进一些谏言,少表一些虚伪;多显一份真诚,少露一份冷漠;多听一些劝诫,少抱一些怨言,或许朋友之间就会多一份友情,少一份隔阂;恋人间多一份信任,少一份猜疑;家庭中多一份和谐,少一些矛盾。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间也是有真爱的。要乐于倾听,要学会倾听,要善于倾听,还灵魂一片洁净的天地,让阳光、雨露、鲜花、蜂蝶成为我们心灵的伙伴,在心跳与呼唤声中一起感知岁月的脚步和漫漫人生路。
受人恩惠时,感谢的话要立刻说出来
20世纪初,英国的一批清教徒由于在国内受到迫害而被迫乘船远渡,来到了美国东海岸的罗得岛州。那时,那里还没有被开垦,因而生存条件极其恶劣。正当他们缺衣少食、生命攸关的时候,当地的印第安人为他们送去了吃住物品和生产工具,帮助他们建立起自己的家园。这些英国人在建立了自己的新家以后,为了感激那些曾经在危难之中帮助他们的印第安人,于那一年十一月份的第四个星期四,设宴盛情款待印第安人,活动一直持续了三天。
此后,为了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别人的恩惠、永怀对生活的感激之情,他们在每年的这一天都会举行这样的活动,直到1941年,美国的国会将这一天定为感恩节,宣布为国家节日。以后,每到这一天,美国人民都要全家欢聚一堂,对那些平日里没有机会表达的人说出自己的感谢和感激,而且这个活动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活动,政府机关、学校和教堂会准备大量的食物,分发给一些无家可归的人们。
这就是感恩节的由来。每个人都会得到别人的帮助,感恩自然必不可少。但我们应该怎样感谢别人给予的帮助呢?是默默放在心里,还是要告诉对方自己的感激之情呢?其实,在与人相处当中,心存感激时一定要表达出来,而且还要及时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