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尽快制定能源、资源和环境市场化的价格形成机制。从发展循环经济的角度来看,我国正在抓紧调整能源、资源和环境定价体系,这个定价体系与过去不同的就是在价格中反映出资源稀缺程度,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反映污染治理成本。根据这项改革,可以明确的说,市场化的价格体系将是中国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3.建立资源节约激励机制。为了发挥企业实践循环经济的主力作用,政府要利用市场手段引导、支持、鼓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尽快制定切实可行的资源节约激励机制,使得循环经济的参与者能够从中获利,这是推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方法。如对节能、降耗、减污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及新兴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在征地、审批和投资环境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对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和资源循环利用的企业给予减免税收、财政补贴以及贷款担保与贴息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开展节约资源和废弃物循环利用,保证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可通过倾斜的产业政策,支持其到资本市场上市进行直接融资,引导企业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实现生产的生态化,从而扩大绿色投资;在环境税方面,排污费的征收只是从末端治理角度进行的惩罚性制度安排,应该选择从源头治理角度进行鼓励性的制度安排,如加快从增值税向消费税过渡等;还可以尝试公共服务市场化,引导民间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循环经济的开发中来,这样可提高行政效率、促进技术创新、更好地满足企业与公众的需要。
4.建立严格的资源节约管理制度。健全重点行业新建项目、重点耗能产品市场准人制度;建立单位能耗公报制度,实行单位能耗目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建立高耗能企业节能审计制度;实行强制淘汰高耗能高耗水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的制度。
5.设立监督机构,全程跟踪垃圾生产与销售。政府应专门设立监督企业废料回收和执行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机构。生产企业必须向监督机构证明其有足够的能力回收、加工废旧产品,才能进行生产和销售活动,并由监督机构向垃圾生产者和处理者出具“垃圾清理执照”。在每次运输和处理垃圾时,发放“跟踪单”全程跟踪垃圾流动过程,以便于监督垃圾处理是否达到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生产、绿色经营标准,为全社会提供健康、安全的产品。
(二)自主创新科技支撑
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靠自主创新,国家应加大研发投资,重点开发和推广与循环经济相关的五类技术:减量化技术、替代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依托这些技术才能实现循环经济的目标和原则。
(三)调整结构搭建平台
能源短缺、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三大问题的存在也与我国所处的工业化阶段产业结构特点相关。在工业化初期,产业结构以轻纺工业为主,原料主要是农产品,上述三大问题不严重,而到了工业化中期阶段,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企业比重就很大,相应形成的三大问题就非常严重。近几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不但没有降反而上升,这与高能耗企业比重过高直接相关。
当前,政府应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速淘汰落后的技术、工艺和设备,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的项目。并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区域发展,根据各个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结构的特点,合理调整我国经济的区域布局,建立区域循环经济。与此同时,鼓励产业结构朝着两个方向调整:一是朝自主创新的方向发展;二是朝服务业的方向发展。自主创新能增加制造业的利润空间,服务业的发展能降低制造业的交易成本。与工业相比,服务业能源、材料消耗低,占用土地少,环境污染少,有利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加强教育全民共识
一方面,通过宣传循环经济,明确政府、企业和公众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作用。其中,企业和公众是实施循环经济的主体,政府起规范、引导、监督的作用。当前重点是对企业负责人和从业人员进行循环经济教育,企业重视循环经济,既有助于增强企业可持续竞争力,也有助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广大公众则倡导绿色消费。在政府采购中,确定购买循环经济产品的法定比例,推动政府绿色采购,从而影响企业和公众消费。
另一方面,抓紧补课循环经济教育,当务之急是建立循环经济教育体系。在国民教育中逐步充实循环经济的教育内容,加强高校循环经济发展相关学科建设,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人才引进、使用的激励保障机制。建立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人才培训和社会实践基地。还可通过媒体、党政干部学校及短训班、交流会、社区等,对不同类型的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活动,使政府官员、企业主管、工程技术人员、服务行业人员以及城乡居民都能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实践循环经济而努力。
【案例】
光盘的“循环利用”新闻回放:可疑奶瓶“六一”临近,央视《每周质量报告》5月28日播出的“可疑的奶瓶”让人震惊:原来,市面上一些看起来发黄、有杂质的奶瓶却是“毒奶瓶”!因为这些奶瓶是用“回料”制成的,所谓的“回料”就是回收来的塑料。由于“回料”里的杂质在生产时无法去掉,致使生产出来的奶瓶发黄、有气泡和污点。其中含有的酚严重超标,酚会溶解到热的牛奶、饮料等食物里,最终被孩子吸收,严重威胁婴儿的生命和健康安全,以至于到了成人期,甚至到了老年期都有长期的损伤和影响。
据调查,生产“毒奶瓶”的是浙江义乌的一些“奶瓶厂”,而“原料”来自浙江慈溪市的一些塑料加工厂,这些塑料加工厂将回收来的光盘粉碎后,用硫酸进行“漂白”,经过“挑拣”后制成“回料”,这些“回料”被卖到义乌的“奶瓶厂”用来生产“奶瓶”石家庄查出“可疑奶瓶”4月29日,河北省石家庄市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指挥中心接到举报,称现代小商品市场有一个店铺在销售劣质婴儿奶瓶。接到举报后,石家庄市工商局的执法人员赶往这个市场进行突击检查。
在这家店铺里,执法人员发现了十几个奶瓶。这些奶瓶都没有按规定标明厂名、厂址。执法人员根据线索,在市场门口查获了正准备发往外地的十几箱“爱宝”牌奶瓶。工商执法人员以涉嫌假冒伪劣,查扣了这批奶瓶,并抽取了样品送到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检验,结果,在各项指标中,酚的含量出现了异常,这引起了检验人员的重视。
据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部部长郭丽敏介绍:按照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奶瓶中)酚的限量值不得大于0.05毫克/升。但是这批检测的样品值都达到0.09毫克/升,超出标准值近两倍,这是比较严重的超标。
国家标准对包括奶瓶在内的食用器皿中酚的含量作了严格的限制,规定奶瓶在蒸馏水中浸泡6个小时后,一升溶液中酚的含量不得高于0.05毫升。据介绍,酚在遇热、盛放酸性食物或饮料的时候,很容易从奶瓶中分离出来,溶解到奶或饮料中,孩子饮用了这种含有酚的奶或饮料,就会将酚吸收到体内。而酚是肝肾杀手,是公认的有毒化学物质,一旦被人吸收就会蓄积在各脏器组织内,很难排除体外,当体内的酚达到一定量时就会破坏肝细胞和肾细胞,造成慢性中毒,使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昏、头痛、皮疹、精神不安、腹泻等症状。在权威的《化学试剂目录手册》中特别强调,“酚接触皮肤或吞入时有毒,应防止儿童接近。”酚对于成人有危害,对于孩子的危害更大,因为小孩的解毒能力比成人低,他的肝脏发育还不完全成熟,如果少量的、多次频繁接触这种物质,可能产生积蓄,慢慢中毒,这个时候它就会影响到小孩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功能,同时这个孩子到了青少年期,以至于到了成人期,甚至于到了老年期都会有长期的损伤和影响。
可疑奶瓶来自浙江义乌据石家庄相关店铺老板证实,这批奶瓶是从浙江省义乌市批发来的。位于浙江省义乌市的中国小商品城是我国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之一。在义乌中国小商品城里,记者看到,像“爱宝”这种批发塑料婴儿奶瓶的铺子有十几家,主要品牌除了“爱宝”外还有:爱琪尔、喜儿康、婴儿乐、亲心等,这些奶瓶跟“爱宝”一样,看起来色泽发黄,有杂质,上面有好多麻点。
记者首先来到了生产“喜儿康”奶瓶的义乌市王军塑料制品厂,在包装车间里记者看到,有20多个工人在包装奶瓶,他们包装的正是“喜儿康”。包装奶瓶的操作台被工人当成了餐桌和床铺。在奶嘴生产车间里,工人赤裸着双脚踩在奶嘴上。在印刷车间里,工人在给奶瓶印刷彩色图案,每一个奶瓶都要经过工人双手的触摸。
按照《食品卫生法》的要求,婴儿奶瓶作为食品容器,其生产过程必须保持环境整洁,应当有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通风、防尘、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施,生产过程中严禁用手触摸奶瓶,但是这家奶瓶厂,从生产奶嘴到印刷奶瓶,从生产环境到卫生设施都根本不符合国家卫生要求。另外,这家工厂所有的工人都没有“健康证”。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事奶瓶生产的工人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上岗工作。
可疑奶瓶都是“回料”生产“喜儿康”店铺一老板告诉记者,这些奶瓶都是用“回料”生产的。
所谓的“回料”就是回收来的塑料。由于“回料”里的杂质在生产时无法去掉,致使生产出来的奶瓶发黄、有气泡和污点。记者在这几家奶瓶厂里看到,车间里的奶瓶跟在小商品城里看到的没有什么不同。
奶瓶厂的老板说,这些奶瓶用的也都是“回料”。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生产塑料奶瓶应使用食品级的聚碳酸酯,即pc料,也就是厂家所说的“新料”,严禁使用“回收塑料”和工业级的塑料生产奶瓶。对于这一规定厂家也是心知肚明,他们之所以使用“回料”,就是因为比起新料来“回料”价钱便宜。据了解,回料和新料每吨相差1万多块钱。一位技术员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他们厂1年生产1000多万个奶瓶,按照每生产2万个奶瓶需要1吨“回料”来计算,一年需要的“回料”就在500吨以上,与使用“新料”相比,一年就可以节省成本500多万元。
记者随后在义乌走访了生产“爱琪尔”牌奶瓶的江益塑胶制品有限公司、生产“亲心”牌奶瓶的阿芳塑胶厂和生产“婴儿乐”牌奶瓶的爱婴塑胶制品有限公司等几家奶瓶厂,有一个共有的现象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那就是每个厂家的生产车间都有和生产奶瓶根本不相关的“白砂糖”。记者打开袋子,发现里面不是白砂糖而是白色略带微黄的塑料片。老板说,这就是“回料”。原来,用白砂糖袋子是为了逃避有关部门的监管。
按照奶瓶厂老板提供的地址,记者在宁波的慈溪市找到了生产“回料”的厂家。库房里堆放着加工好的“回料”。记者注意到这些“回料”用的包装袋跟义乌奶瓶厂里的一样,都是“白砂糖”的袋子。
“回料”竟来自废旧光盘记者随后调查发现,生产奶瓶的“回料”竟然是用回收来的旧光盘加工的。为了褪掉光盘上的镀膜,老板说,废旧光盘一般要用硫酸浸泡三到五遍,直到镀膜完全褪掉。褪掉镀膜的光盘,清洗后再进行挑拣,粉碎后制成“回料”。而按照卫生部1990年11月发布的《关于食品用塑料制品及原材料卫生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凡加工塑料食具、容器、食品包装材料,不得使用回收塑料。
那么,这些使用回收来的旧光盘加工出来的“回料”,酚会不会超标呢?记者从慈溪的这两个厂家抽取了“回料”样品送到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检测,结果“回料”中的酚超过国家标准。
“回料”中的酚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奶瓶中的酚超标是不是“回料”造成的呢?为此我们采访了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杨明山教授。据杨明山教授介绍,制造光盘的材料是聚碳酸酯,这种聚碳酸酯是由双酚A和碳酸二苯酯缩聚反应而得的,用于制造光盘的聚碳酸酯对双酚A的含量要求不是很严格,但是用于奶瓶的聚碳酸酯对双酚A的含量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所以用回收的光盘材料来制造奶瓶,双酚A的含量肯定要超标,另外在聚碳酸酯回收过程中也会出现分解和降解,产生双酚A,这样的光盘绝对是不能用于奶瓶制造的。
废旧光盘的处理曾经确实是个问题,全国每年消耗的光盘上亿张,这些废旧光盘不能依靠碾碎埋入地下来了事,需要通过处理,使用废旧光盘来生产一些其他产品,循环利用,既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又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如果处理较好,确实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案例。但是类似的婴儿奶瓶生产却直接背离了循环经济的本质精神——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如果某种产业经济的发展模式不能保障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生命和健康安全,即使是成本再低、循环利用率再高,也是没有意义的。
(本案例根据何达志《央视曝光:粉碎旧光盘制成“毒奶瓶”》,《南方都市报》2006年5月29日改编)
【案例思考题】
分析光盘循环利用过程中政府作用的缺失和相关制度的建立。
【本章思考题】
1.我国“十一五”期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
2.如何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循环经济。
3.政府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王立红:《循环经济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杜学森:《刍议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集团经济研究》2005年第2期。
许菱、秦晓海:《试论政府作用与循环经济》,《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2005年版。
王玉庆:《推进循环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在“环境与循环经济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2004年12月15日。
吴季松:《循环经济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
王维平:《循环经济有三大经济政策支撑》,光明日报2005年3月4日。
冯之浚、郭强、张伟:《循环经济干部读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