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0铁路之殇:以爱国之名窒息革命
■年度事件:刘铭传奏请建造铁路引爆高层论战
本年年末,清廷召赋闲在家的前台湾巡抚刘铭传进京商议应付日趋严重的边疆危机。刘进京之后,上奏《筹造铁路以求自强折》,呼吁朝廷大修铁路,以巩固国防。
奏折所引发的政治后果是可以想见的。传统帝制中国本就是一种高度强调意识形态控制的政治体制,尤其是在国家危机日趋严重之际,对意识形态堡垒的坚守往往更显强硬——1863年,朝廷否决了英美商人请造铁路的要求,理由是:“外人在中国土地筑造铁路,乃奇技淫巧,殊不合我大清皇朝祖宗成法。”“祖宗成法”,正是清帝国难以舍弃的意识形态堡垒。
自19世纪以来,西方制度文明和技术文明同时对晚清帝国施以了巨大的冲击,铁路不过是技术文明冲击的一个部分。作为反击,清帝国士大夫们的回应是:努力固守和证明本国制度文明的优越性,进而以此为理论基础,去否定西方的技术文明。这几乎成了自晚清以来中国应对外部文明冲击的标准范式。铁路在晚清的命运,自然也不会例外。
案例:1876年清廷假托民意拆毁吴淞铁路
1863年,英、美驻上海的二十余家洋行借洋枪队助清廷击溃太平军收复苏州之际,联合请求允许他们筑造一条自上海至苏州的苏沪铁路。时任江苏巡抚的李鸿章虽然有意,但慑于举国士大夫对西方技术的集体抵制,不敢擅自做主,将事情推给了朝廷。朝廷让李鸿章转告西方商人们:只有中国人自己建造和管理铁路,才会对中国人有利;同时中国政府不能容忍在内地雇佣大批的外国人。
所谓必须由中国自己来造铁路的回答只是一种托辞。二十多年过去了,朝廷非但无意自造铁路,相反,1876年它还假托民意,拆毁了中国境内的第一条铁路。
【外商:瞒着清廷先把铁路造起来再说】
清廷将铁路的修筑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将其归为“道”所不齿的“奇技淫巧”。这直接导致外国洋行在计划修筑吴淞铁路时采取了欺骗的手段——1872年,他们成立了一家叫做吴淞道路公司的机构,然后买下沿线的土地,对外则宣布要修筑一条上海至吴淞的普通马路,以此获得了地方政府的支持。洋商们有些乐观:先突然把铁路修起来,最后或许能够得到清廷的容忍甚至认可。
1874年,公司正式着手铁路敷设,工人一度达到两千人之多。1876年1月20日,路基全部筑好,开始铺设铁轨。至此,修筑铁路而不是寻常马路的意图完全暴露。为避免地方官府的干扰,铁轨的铺设非常迅速,不到一个月就完成了全程的四分之三,随即,机车升火鸣笛开始试运行,生米做成了熟饭。
政府的反应果然是强烈的。朝廷通过上海道台冯焌光要求驻上海英国领事Medhurst中止火车的通行。冯表示:英商当日成立的吴淞道路公司获准修筑的只是一条寻常道路,如今造出来的却是铁路,显系越权。两江总督沈葆桢更要求立即中止正在进行的剩余路段的敷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