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乐行无意于反清,但聚集在其周围的捻党却多是些生计毫无保障者,这是捻党最后变成捻军,并投靠太平天国的主要原因。无保障民众不免做出激烈的举动,捻党中流行“磨弯”和“打捎”,即是此类。所谓“磨弯”,就是向附近别的村庄富户人家去“借粮”;到了后期,因战乱和水灾,淮河流域小民们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捻党遍地,各路捻众就改变了在本地“磨弯”的做法,转而到山东、河南等较远的地方“打捎”:打劫当铺、钱铺、酒坊、油坊等,夺走富户的粮食财物。每次“打捎”回来,所获除按“马双步单,按份均分”(即带马的“骑兵”分两份,没有带马的“步兵”分一份),还要留出一部分,分给鳏寡孤独者。
虽然有了军队的雏形,但说到底,所谓“捻军”,仍不过是缺乏基本社会生存保障的民众自发形成的一个“江湖”团体。
与“庙堂”一样,“江湖”同样也会给自己的行为抹上一些合法性的意识形态色彩——虽然这种“合法性描述”在逻辑上很幼稚。捻党们编造了一个故事,为自己“吃大户”的行为辩护:孔子当年困在陈、蔡之间,曾经断粮,差点饿死,后派弟子去向范丹借粮。范丹是穷人,自己都吃不饱,哪有什么余粮呢?但他还是把家中仅有的一点粮食慷慨地借给孔子。但是,后来孔子做了大官,竟矢口否认向范丹借过粮。
“捻党”们自称是范丹的后代,有权向孔子“道统”的后继者——士绅大户们讨要旧债。
[反思]被遮蔽了的另一个近代中国
清廷在1868年宣布彻底剿灭捻党,但捻党从来就不曾真正被消灭过。1869年,曾国藩下辖的直隶等地就还出现过捻军;1871年,河南有捻;1872年、1876年、1898年,安徽有捻;1900年,河南有捻……
因为制造捻党的社会背景始终没有得到改善,那些无生存保障的民众,仍然不得不求助于民间各式各样的“江湖”。
什么是“江湖”?“江湖”不是“庙堂”的对立面,它是“庙堂”的缺失之地;是“庙堂”之光照耀不到、或者不屑于照耀的阴暗潮湿的部分;是对“庙堂”自发的修正。
“江湖”,是各式各样的民间自我保障机制。这种自我保障机制,往往表现为对“庙堂”的叛逆。正如捻党们为自己“抢大户”行为所作的辩护——孔夫子欠债不还——与“庙堂”对孔夫子的尊崇背道而驰。但这种叛逆同时也是有限度的,正如捻党们最重要的关系纽带仍然是传统的“宗族血缘”,因而被清廷骂为“宗贼”——“江湖”里的成员素质不足以打造出新的社会秩序。
新中国成立后曾组织过多次有关捻党的调查,结论是:“捻军的成员包括张乐行在内,基本上都是没有文化知识的农民。在《涡阳县志》中,虽然记载着蒙城岁贡李士镊、郑景华和捻军有关系,但我们共调查了四十多个捻军旗头,其中肯定有些文化知识的只是张宗禹一人。在他们周围的知识分子也只发现四个人,也不过是乡村的知识分子。”(张珊《捻军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