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人们如何评判这起事件,我们都可以从中吸取这样一条教训:错误就是错误,无论怎么细小,都可能造成重大的损失。美国前总统卡特在德克萨斯州某家工厂的一次演讲中说:“比其他事情更重要的是,你们需要知道怎样将一件事情做到滴水不漏,如果你们这样做了,就永远不会失业。”但是,在企业中,对工作中的细节把握不到位的人比比皆是,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总是抱着“差不多”的心理,做起事来敷衍塞责,不求精细。
几十年前,国学大师胡适先生写了一篇《差不多先生传》,深刻地描绘了这种心理。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
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得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
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会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赔小心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已经开走了。他瞪着眼睛,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8点30分开,同8点32分开,不是差不多吗?”
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大夫。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的汪大夫,却把西街的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罢。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了这句话,方才绝气了。
他死后,大家都很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账,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他死后大家给他取了个法号——圆通大师。
他的名声越传越远,越久越大。无数无数的人都以他为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然后,中国从此就成为一个懒人国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差不多”的心理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很多员工依然抱着这种心理。如果老板要求一名员工将手中的工作做细,他常会回答:“差不多就行了,何必那么认真呢?”这样的员工,永远不会得到老板的赏识。“差不多”心理所反映的是员工的不认真和不负责任。一家企业如果每个员工都抱着“差不多”的心理,那么一项任务,由老板传达到最基层的员工,可能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在工作中,你可能认为自己做的和别人做的比起来差不多就行了,但你的老板心中有数,你一定会因为自己的马虎和懈怠而失去升职加薪的机会。
杨军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一家私营企业从事外贸工作,刚开始的时候,他每天都抱着很大的热情,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复印、传真、打电话等,这些很琐碎的事情他也从来不嫌烦。但是时间长了,他就有些懈怠,对待工作也不像以前那么认真了。
有一天,老板叫杨军去银行汇一笔钱给一位客户。杨军接到任务后马上带着准备好的材料去银行,好赶在下班之前将这笔钱汇给客户,但他却没有仔细地看账号。
第二天中午,老板把杨军叫到办公室,生气地问:“你给客户付款的账号写的是多少?”杨军马上意识到账号可能出了问题,仔细对比后,他发现自己漏掉了最末尾的一个数字。后来,老板与银行进行了多次沟通,才把这笔钱划到客户的账户上。但是由于资金没有及时到位,损害了公司的信誉,因此,试用期还没过,老板就炒了杨军的鱿鱼。
仅仅因为一个小小的疏忽,就可能使先前的努力化为泡影,这就是做事马虎的后果。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你就必须把握好每一个细节,把工作做到精益求精。
密斯·凡·德罗是20世纪世界四位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在被要求用一句话来描述他成功的原因时,他只说了五个字:“魔鬼在细节”。他反复强调的是,不管你的建筑设计方案如何恢弘大气,如果对细节的把握不到位,就不能称其为一件好作品。细节的准确、生动可以成就一件伟大的作品,细节的疏忽则会毁坏一个宏伟的规划。因为如果没有细节的落实,也就没有成功可言。
一个员工如果总是忽略细节,就会让魔鬼有机可乘。每一个老板都需要把工作做到精益求精的员工。
有一次,希望集团总裁刘永行访问韩国,被安排去一家面粉企业参观。然而就是这次普通的参观,给了他很大的刺激,好几个晚上他都难以入眠。
这家面粉企业每天处理小麦的能力是1500吨,却只有66名雇员。一个只有几十名员工的小厂,其工作效率之高令刘永行惊叹不已。在中国,日处理能力只有几百吨的企业,但员工人数却高达上百人。希望集团的效率相对高于国内同行业平均标准,但250吨日处理能力的工厂也得有七八十名员工,人均日生产能力仅为韩国工厂的六分之一。
为了弄清楚其中的奥秘,刘永行与这家面粉企业的管理层进行了深入的交谈,了解到他们也在中国投资办过厂,地址在内蒙古的乌兰浩特。当时的日处理能力为250吨,员工人数却高达155人。同样的投资人,设在中国的工厂与韩国本土的工厂生产效率居然相差14倍,经济效益自然也就不会太理想。磨合了一段时间,这家面粉企业的管理层觉得没有改善的可能性,就将工厂关闭了。
两家工厂的效率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距?是设备的先进程度不同吗?不是。相反,韩国本土工厂是20世纪80年代投入生产的,而内蒙古的合资厂却是在20世纪90年代建起来的,设备比韩国本土工厂还先进。是管理方法的问题?也不是。合资厂的主要管理层基本上都是韩国人。恰好,刘永行遇到了那位曾在内蒙古负责的韩国厂长。
怀着极大的好奇心,刘永行特意请教这位韩国厂长:“为什么同样的设备、同样的管理,设在中国的工厂却需要雇用那么多人呢?”
那位韩国厂长回答道:“也许是中国人工作不精益求精吧!”而正是这么一句轻描淡写的话,却让刘永行好几个晚上都彻夜难眠。他知道,当着一群中国企业家的面,那位韩国厂长的话已经十分客气了。在这句看似平淡的话背后,一定藏有许多难言之隐,一定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管理问题。
仔细想一想,与韩国人相比,中国人工作的态度无疑存在很大的差距。韩国人做事总是手脚不停,只要自己手头的工作做完了,就一定回去做别的工作。他们是一专多能,如果他们觉得自己的岗位比较空闲,就会帮助同事做一些其他的事情,以节省人力。而在中国大部分企业中,则存在许多把自己的工作做得差不多就够了的想法的员工,所以我们的生产效率就低。
管理学家齐格勒曾说:“如果你能够尽到自己的本分,尽力完成自己应该做的工作,那么总有一天,你能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工作。反之,如果你凡事得过且过,从不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到精益求精,那么你永远也无法达到成功的顶峰。”实际上,把工作做到精益求精是老板对于每个员工最起码的要求,任何一位老板都需要把工作做到精益求精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