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追求惟一的合理,西方人赞成“少数服从多数”。西方社会所谓的“法治”,钱穆先生认为主要只有一条法,那就是“多数便是对的”。今天多数人赞成,这就是法;明天多数人赞成别的意见,那别的意见才是法。
法的制定、修改或废止,依据多数人的意见,这就是西方人“多数超越少数”的法则。其实,多数的意见并不一定对,而少数人的意见也不一定就不对。近代西方人渐渐发觉:有时也不能完全服从多数,因而同时主张,必须尊重少数。
3。 日本人的合理主义
日本人的合理主义,是“从许多个别的存在出发,去发现共同的原理”,他们不要求有统一全世界的一个原理,却相信统一日本的天皇。管理必须协力,在前辈的指引下,以多数来协调少数。
日本社会,依资历而建立的等级地位一旦确定,便永久不会改变,而且在相当程度下支配着社会生活和个人活动。所以前辈的地位,牢不可破。
每个国家都重视资历和功绩,不过西方人比较偏重于功绩能力: 日本人则相当侧重于年资。
长久以来,日本人已经明白“按照年资排列”,不但简便易行,而且稳定可靠。他们更认为前辈的经验,非常宝贵。必须共同遵循前辈的指导,形成坚强的班组协力行动,因此团队精神,十分高昂。
日本人有一种“秘密即罪恶”的念头,对自己同胞亲切而乐于协助,不喜欢以多数来压倒少数,使少数的人受到伤害。事实上,日本人也很不愿意让自己变成少数分子。他们宁愿服从前辈的指示,依照大家的做法,而不喜欢标新立异。如果发生争执,只要提出大团体的目标,就很容易协调。所以平日派系林立,一旦遭遇外界干扰或重大事件,很快就会取得一致的行动。
由于日本人被训练得能够透过多数协调少数的方式,全员一致采取同样的行为,并没有必要独裁者来实施强有力的发号施令。
4。 中国人的合理主义
中国人的合理主义,是“惟精惟一,从杂多的原则中,把握一个变动的原理。”我们的哲学家,并不热衷于“唯心”或“唯物”的争论,却乐于谈论“心物合一”。有关知行的问题,也归结为“知行合一”;天人之间,也是“天人合一”。既然“全世界的一切一切都在变动之中”,那么神的职位也可以轮调,没有必要加以固定。管理当然要有制度,但是执行时应该有弹性,才能够符合“时中”的精神。“时中”就是“此时此地最合理”表示合理与否,离不开时空条件,所以是变动不居的。
有些人认为中国人很讲求身分地位的顺序,其实,和日本人比较起来,中国人的等级顺序,不过是某些活动和场合受到重视;其他情况,大可以平起平坐,不论彼此的。中国人的关系,说起来也不完全固定,我们善于调节变通,随时配合场合的需要,而有不同的变化。
中国人认为多数应该感应少数,化阻力为助力,才是上策。多数人既不要超越少数人,以免少数人心中怀恨,暗中阻扰。多数人也无法协调少数人,因为这样一来,少数人养成讨价还价的习惯,势必很难达成合理的协议。至于多数人当中,发现少数人竟然有讨价还价的力量,是不是会干脆脱离多数,另组少数以谋取利益,那就更加令人担心,因为少数一多,必然增加协议的困难。
感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实际存在的力量。通俗的说法,叫做“彼此彼此”,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力量。透过彼此的互动,大家找到合理的决策。
决策前诸多“方案”,决策后惟一“定案”,这种由多而一,由不固而固的过程,必须彼此彼此,将心此心,才能够顺利地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
中国人擅长乱中有理
有些人喜欢说美国式管理,因为它架构分明,条理清晰。也有些人喜欢说日本式管理,因为它的特色十分明显,容易说得清楚。大家不太提中国式管理的原因,多半是由于其杂乱不堪,不容易看出它的道理,因此很难清楚地勾画出它的真正面貌。一不小心,就会说得似是而非。
1。乱中有“理”
中国式管理的要求比较苛刻,不希望组织成员紧张忙碌,也不希望大家辛苦劳累,却希望能够做出更好的成果来。美国人总认为速度要快,业绩才会高,所以无法避免紧张忙碌的气氛。结果是改善了,过程则充满挫折感。多少人的沮丧,才造就少数人的成就。日本人强调团体意识,压抑个人的表现。由于整体工作如
果没有完成,每一个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工作是否完毕,必须长期耗费体力,以期有始有终。因此成员疲乏劳累,似乎不可避免。
我国先哲,当然明白速度、业绩、团队、合作都非常重要,却更进一步体会和认知这些因素不提便罢,一提便形成心理压力,带来许多无谓的后遗症。
工作的时候,如果忘记速度的要求。就算做得再快,也不会觉得承受了什么压力。若是一心惦记必须达到某种速度,心理上的压力就会很大。压力是一种心理作用。要解除压力,必须从心理上来调整。逃避是不可能的,只好用调整自己的心态来因应。调整的方法说起来相当简单,那就是适当地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于右任先生当年有美髯公之称,髯长而且美。有一次,一个小女孩好奇地问他:“晚上睡觉的时候,胡须是放在棉破外面呢?还是盖在棉被里面?”平日没有注意这个问题,所以于先生不便回答。那天晚上,他开始注意自己的胡须,究竟怎么摆放才好?结果折腾了很久,始终不如意,也一直无法入睡。后来,他干脆不去注意,顺其自然,这才很快地睡着了。
当我们留意某一问题时,很容易由于过分突出而成为焦点。一旦成为焦点问题,反而很难以平常心来面对它和解决它。社会上热门新闻往往在被炒得灼热的时段,显得非常棘手,却在热度减退后轻易地获得解决。我们或许认为引起大家的注意才会集结解决的力量,不妨也想想惟有稍微冷却的情景下,一切趋于平静,方有利于协调和沟通。
彼此都很紧张,势必动辄得咎。各人立场不一样,想法也不相同。大家都很
关心,深怕发生任何差错。在这种情况,谁也不敢做主,那里谈得上解决问题?
中国人是心理专家,我们固然不能背诵一些专有名词,却善于掌握对方的心理。我们不是心理理论家,反而道道地地是心理实用家。我们时时不忘“攻心为上”,一切作为,都是针对心理作用而来。
2。 管理必须获得组织成员的认同
首先,管理必须获得组织成员的认同,才能发生作用,收到预期的效果。希望获得大家的认同,最要紧的,在不能惊动大家,让他们警觉到将会吃亏,引起大家的抗拒。特别是中国人,不会那么天真地就事论事提出申诉,却多半喜欢拐弯抹角,拿比较动听的理由来掩盖自己害怕吃亏的心理。中国人显示出来的理由,大多冠冕堂皇,实则心里另有打算,只是不便明说而已。
为了避免这种“假借光明正大的借口”来反对管理的措施,我们最好在开始之初,就采取一种“不打草惊蛇”的策略,让大家不至于惊骇、恐怖,而马上抗拒。于是我们研究出一套“试探的变动模式”。模式是模式,却是变动的,不是固定的。任何模式一经固定,对方很容易识破,即归于无效。
同样一句话,中国人有好几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同样一种心态,也必须随时调整表现的方法。中国人不会这样赞美人家:“王先生真有本领,实在有一把刷子!”一把刷子不够用,刷完了西装,低头一看,鞋子怎么办?中国人最起码要有“两把刷子”才够用,所以我们喜欢这样赞美人家:“王先生实在了不起,有两把刷子!”
身处中国社会,没有两把刷子,如何圆满得起来?一把刷子,充其量只能刷出是非,无法在圆满中分是非,这是若干管理者火候不够时遭遇的困难,他已经尽力,大家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3。 运用“试探的变动模式”
其次,“试探的变动模式”运用起来,显然不如“单刀直入的固定模式”那样明晰而确定,因此一定带有混乱的味道。中国人看起来很乱,原因就是我们喜欢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试探对方的心理。
如果不乱可不可以?当然可以。只是限制的条件相当严格,必须彼此具有十分密切而良好的关系,特别注意“密切”和“良好”,这两种“关系”缺一不可。关系既密切又良好,中国人尽管放心单刀直入,不必经由“乱”的试探阶段。 但是关系可能变化,一旦密切而良好的关系变质,原来的好意就会变成恶意。亲密的同志变成敌人,那才最为可怕。这样我们很容易了解中国人就算关系再密切、再良好,有些事情也避免开门见山,原来是为了长期利害着想。
阅历少,经验浅的时候,难免看不惯这一套乱七八糟的手法。多吃亏,常上当之后,当然会明白乱的后面,暗藏着十分正确的道理。
若干公司直截了当地宣布实施电脑化,引起众人的猜疑与抗拒,不但增加许多无谓的困扰,而且形成电脑专业人员的孤立无援。换一个方式,先若无其事地激发大家学习电脑的兴趣,有整体计划却没有具体地显示,表面上零零落落地进行,到了将近成熟的时机,再水到渠成地全盘呈现,是不是阻力最小而功效最大? 这种方式,初看起来必然很乱,似乎毫无计划,一点都不像管理,简直在打乱战。
看不清楚中国式管理的人,指称中国式管理根本就是打乱战,因为只看到“乱”的表面,没有体会到“理”的实质。中国式管理,如果仅仅做到“乱”的地步,十分危险。必须“乱中有理”,才能真正命中众人的心理,达到预期的目标。
“乱”是为了“不惊动大家”、“不引起众人盲目的抗拒”。“乱”是运用“关心”来“打动大家的心”,使众人自发地认同组织的目标。
乱得没有道理,眼前只有死路一条。不要乱,一开始便讲道理,请问什么人有胜算的把握?因为“理不易明”,道理不是那么简单明了,三两句话就能够说明白的。
4。 乱到合理的地步,便是由情入理
一天到晚讲道理,哪里有时间工作?大部分精力都耗费在沟通上面,效率怎
能提高?乱中有理,乱得很有道理,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也是理想的境地。管理要求“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把工作做好”,便不能弄得太严肃,增加大家的心理压力。也不必把人当做“机器,或“物料”看待,消除一切情绪化的反应,还有什么乐趣可言? “乱”是“情”的表现,乱到合理的地步,便是由情入理,乃是说明道理的最佳途径。
管理者最好具有“乱中取胜”的心理准备,才能充分掌握众人的心理,表现出大家所喜欢的亲和力,做到合乎人性需求的人性化管理。
5。不遵守常规而灵巧地解决当前问题
中国式管理,既然特别注重“变动性”,便离不开“不遵守常规而灵巧地解决当前问题”的特质。不遵守常规绝对不是根本没有常规,或者完全忽视常规的存在。基本上我们应该重视常规,把它当做共识,成为不易的“经”,才有办法做到“乱中有理”。一切管理措施,实际上都环绕着此一常规而随时调整,因为谁也不敢“离经叛道”,成为公众的敌人。
但是,情势瞬息万变,为了适当应变,几乎所有管理措施都不断地有所改变,因此看起来时时在变,显得凌乱而没有常规。由于中国人多少都带一点“出奇制胜”的灵巧性,所以从表面上看,混乱不堪,简直没有秩序可言。
有人说:中国人为什么不生气?答案是:气死活该! 其实,这正是中国人的灵巧本领。大家心目当中,都有常规,而常规确立之后,又必须配合不确定的情势,产生不同的因应。这也是管理的最佳状态:寻找此时此地最合适的决策。从这一角度看来,说中国人最懂得管理,有何不宜?
灵巧变动的目的,在解决当前的问题。组织成员,往往在问题产生之前,看不见问题的所在,而在问题产生之后,又急于要求立即解决。管理者的变动性,便是表现在:第一,把若干问题消灭于无形,使其看不出有问题;第二,把若干问题引发出来,让大家去忙,然后提出解决的方案,很快予以解决;第三,同时还要留下一些问题不去解决,让成员集中注意力,以消耗多余的精神和时间。
6。乱中取胜
管理的功能,主要在促成众人的分工合作。各行各业,都有赖于成员的分工,因为分工以后才能进一步讲求专精。但是,专精的结果,实在很难沟通。加上中国人“你看我不起,我也看不起你”的心态,构成合作的障碍,到处弥漫着“本位主义”的气息。
“分工”是“分”,“合作”是“合”。这一分一合的作用,是互动的,也是持续的,更是循环往复的。不是先分后合,不是先合后分,而是分中有合,合中有分。西方管理,一直要求分合得条理化,因此失掉了灵活性。机械化的管理,不受欢迎,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分工合作是相当紧复的活动,而且变化多端。中国人拿手的变动性,按理可以有效地分工合作,为什么反而表现得令人不满呢?答案并不难找,那就是长久以来,我们实施西方式的教育,教出来的中国人,嘴巴上用中国话说一套西方观念,心里想的又是地道的中国思想,形成“口是心非”的“矛盾人”。更糟糕的是,若干人搞不清楚自己心里想的那一套,只听见自己嘴巴上说的那一套,便相信自己果真像他所说的那样想,陷入矛盾而不自知,于是看不惯社会上的一切,走上偏激的途径,自己痛苦,也危害他人。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先抱着“中国人本来就这样乱”的心情,再深一层看出 “原来乱的背后很有道理”,于是按照中国人的道理来“乱中取胜”,则中国式管理,非但不落伍,反而非常切合人性,也发挥宏大的效力。
管理者一方面不要放弃目己的变动性,持续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一方面也不可以讨厌他人的变动性,甚至限制他人的灵巧应变。我们必须承认既然都是中国人,就具有灵活变动的潜力,愈加以限制,将来反动起来,愈难收拾,不如顺应这种变动的民族性,善为诱导,使其不知不觉中,走向预期的目标。
7。大家乱成一团,才能够彼此都合理
成员的心态,是乱的主因,有事吵吵闹闹,无事胡乱批评。管理者要求不乱,势必疲于奔命。成员的希望是没有止境的,好了还要求更好,快了还要求更快。管理者样样求好求快,不累死才怪。何况有些问题,解决之后会引发更多的问题。许多人抱怨工作过分忙碌,却又认为真的有那么多的工作要做,最后俯首接受忙碌的事实。
为什么不分析一下,必定要这样忙碌?真的需要做那么多事情吗?可不可以留下一些问题,让大家了解进步是需要付出相当代价的,并非毫不费力便可以享受进步的甜美果实。
既然无法要求大家不乱,便只好希望大家乱得有道理。因此大家乱成一团,才能够彼此都合理,这就是中国式管理猛看起来乱七八糟,却愈看愈有道理的缘由。
8。 在灵巧变化中,分工合作,圆满达成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