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尔·史密斯-梅尔(Paal Smith-Meyer)在我面前挥动着手里的《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里边一篇题目为“砖块回来了”的文章报道了乐高公司的复兴。史密斯-梅尔正沉浸在正面报道的喜悦中,一边念着文章标题,一边同我分享这篇报道。我为《商业周刊》写了近10年的文章,史密斯-梅尔则是乐高公司新业务部门的总监。乐高公司从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期经历了一段非常困难的时期,后来通过设计,公司改变了其财政状况。在这篇文章中,乐高公司市场与产品的副总裁马斯·尼佩尔(Mads Nipper)谈道:“我们敢骄傲地说,成为乐高的一员,让我们无所不能。”说得真好。
但我发现了一件怪事,在我为《商业周刊》杂志社工作的这么长时间里,从不记得有哪篇文章谈到过这家丹麦玩具公司的复兴。并且作为《商业周刊》的忠实读者,我一定会对看过的文章有印象,更别说是这样一篇妙趣横生、大力自我标榜的文章了。
我又仔细读了一遍,发现了一些端倪。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帕特里克·S·米切尔(Patrick S. Mitchell)。我熟识这本杂志的绝大多数作者,绝对没有哪个记者叫这个名字。至少我不认识。难道这是位自由撰稿人吗?再看看排版似乎也不大对劲。顶端页眉的颜色倒是十分接近。但在这本杂志里,我没找到我的那些设计同事们为方便查找文章而用到的那些小创意。
终于,我找到了答案。这本杂志的发行日期是2010年3月22日至29日——远在一年后的事情了。我抬头看看史密斯-梅尔,他笑而不答。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史密斯-梅尔早在2005年就写了这篇文章,然后在电脑上仿造了《商业周刊》的排版。他将这篇讲述乐高公司经济状况扭转的文章分发给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向他们预言公司未来发展的前景。史密斯-梅尔这样做的目的是为公司高管们展示公司的发展道路,只不过这种做法好像是在回顾他们已经走过的历程。那么文章下方的署名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那是史密斯-梅尔为《商业周刊》撰稿而特意想出的笔名,采用了和他挪威姓名相同的首写字母。
当时正值1月中旬,我们坐在乐高公司12幢大楼之一的一间会议室里。乐高公司的存在给比隆(Billund)这个坐落在丹麦西部的偏远小镇带来了些许生机。自飞机在比隆当地的小机场着陆的那一瞬间,乐高就几乎再没离开过我的视线。硕大的乐高积木砖(约为玩具大小的500倍)标志着乐高公司对小镇上许多建筑的所有权。在去乐高乐园(Legoland)的途中,你会看见一个巨大的“迷你模型”(minifigure,乐高迷们称之为“minifig”)欢迎游客的到来,这个模型是乐高积木中那些著名的小人儿中的一个。乐高乐园是乐高公司于1968年建成的大型游乐园,那时,它们的建筑积木已经远销到了世界各个偏远的角落。
乐高办公室内的色彩是红、黄、绿三种颜色,就和它们生产的积木颜色一样。当然,在这里到处都是积木,以备某位员工或访客突然萌发“建筑”的冲动。会议室或会客厅的桌子上,积木随处伸手可及。几乎每个办公室里都陈列着精美的乐高作品。例如,真人大小的哈利·波特骑着他的“光轮两千”(Nimbus 2000)扫帚、脖子伸到天花板的长颈鹿等。小熊维尼、小猪皮杰、驴子屹耳,还有坐在它们旁边的跳跳虎[1]等。这些都是乐高公司24位专职搭建积木的设计师用成百上千块乐高积木搭成的。
史密斯-梅尔在这片乐园中扮演着类似中世纪吟游诗人一样的角色。他坚持不断创新,使乐高为乐园增添了童话般的神奇色彩。乐高公司的高管们会见客人时不递名片,而是奉上与他们相像的迷你公仔,前胸和后背印着他们的名字、电子邮箱和电话号码。史密斯-梅尔说他的迷你公仔之所以有一头茂密的头发,是因为乐高公司认为秃顶对于36岁的年龄来说有些早了。在史密斯-梅尔的迷你公仔上,他嘴唇下面的一小撮胡子和他耳边的鬓发被改造成了大面积的胡须。他的黑色衬衫衣襟自然地垂在蓝色牛仔裤上。
史密斯-梅尔把自己描述成为一个“创新游民”。他于1999年获得诺森比亚大学(Northumbria University)产品设计学位。诺森比亚大学也是当今最著名的工业设计师——苹果公司乔纳森·艾夫的母校。2000年,史密斯-梅尔加入乐高公司,首先从事“赛车手”(Racers)和“创意大师”(Creator)的模型设计,后来去了其他的产品部门。目前,他负责为公司寻找新的商机。
然而在史密斯-梅尔到公司的头几年里,乐高一直在艰难地维持着已有的产品线。公司的业务主力渐渐由建筑物类玩具转移到其他陌生领域,学着别的公司开始制作动作公仔和服饰等。公司决定将其在比隆的主题公园业务向世界其他国家扩展,在英国温莎(Windsor)、德国金茨堡(Gunzburg)以及加州卡尔斯巴德(Carlsbad)都增加了度假景点。
乐高公司过分渴求业务的增长而忽略了设计,导致建筑类玩具业务缩减,成为自身管理疏忽的受害者。前面提到的尼佩尔所说关于乐高公司的“骄傲”——也许他并没有真的说过这话,但其真实性看来是毋庸置疑了。乐高公司曾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可事实上当时他们想要做好自己的本行时,也显得非常吃力。结果,公司产品的销量一落千丈,从2002年到2004年几乎缩减了1/3,这段时期他们损失了5亿多美元,几乎到了关门歇业的边缘。
但是到了21世纪头10年的末期,乐高积木又重回人们的视野。乐高公司调整了商业定位,将重心放回到玩具设计上,并卖掉了主题公园的控股权,找到许可合伙人接手乐高服装和电子游戏,专心做回原本的积木生意。
就在短短的几年后,公司成为丹麦重要金融支柱,重新成为全球最强的玩具制造商之一。2008年,当几十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爆发时,乐高的销量和利润仍然直线攀升,并且都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
这一切靠的是设计。
像许多长于设计的公司一样,乐高诞生于手工艺人之手。1932年,木匠奥勒·基尔克·克里斯蒂安森(Ole Kirk Kristiansen)面临经济拮据的困境。他的职业——为当地的农民制作门窗碗橱的工作受到了当时全球经济危机的严重冲击。更糟的是,他的妻子也在那年去世,留下4个需要抚养的孩子。
为了维持生活,克里斯蒂安森转向手工木头玩具的制作,因为他觉得虽然有金融危机的影响,农民们还不至于不给他们的孩子买礼物。他为此奔走于村庄之间,向村民们推销自制的玩具,例如脖子上系着绳子、底部安有轮子、小朋友们可以牵着到处走的木制小鸭子。
生意最初并不兴旺,但是帮助了克里斯蒂安森和他第二任妻子以及全家人度过了经济困难期。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克里斯蒂安森意识到公司需要起一个名字,于是想到了“乐高”(LEGO),丹麦短语“leg godt”的简写,意为“玩得开心”。多年后,乐高开始生产拼装类玩具,克里斯蒂安森那时才意识到“lego”一词在拉丁语中有“我组装”的意思。
直到“二战”后,乐高才正式成为拼装玩具制造商。当时,优质的木料日渐缺稀。与此同时,一种新材料的出现威胁到了木工们,但同时也给各种制造产业提供了巨大的潜力,也包括玩具制造业。这种材料就是我们今天广泛使用的塑料。
当时乐高公司的一些员工建议克里斯蒂安森抵制这种新材料,而克里斯蒂安森却对这种新材料张开了热情的手臂。乐高公司在1947年购置了一台塑料成型机,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丹麦玩具公司。两年后,乐高公司生产了第一批拼装玩具,成为今天乐高积木砖的鼻祖。
而事实上,乐高公司最初生产的积木砖的拼合度并不是很好。这些方形或矩形的塑料积木顶面有拼接用的凸起,侧面有为安装“门窗”留出的缝隙。但是每块积木并不能很好地衔接咬合。当模型被搭建得稍微高一些,就会变得很不稳固,只需轻轻一推就会坍塌散落。乐高那时还没有建立工程研究部,公司为此花费了将近10年的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1957年,乐高公司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在积木砖内部添加同底部齐平的格子,这样就可以同其他积木牢牢扣住,稳稳地拼接起来。
所以,当你问起仍由克里斯蒂安森家族掌管的乐高公司高级管理层,公司发展史上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是哪天时,他们会告诉你,不是克里斯蒂安森买进塑料成型机的那天,甚至也不是公司开始生产拼装玩具的那天,而是一个精确的时刻——1958年1月28日下午1时58分——克里斯蒂安森的儿子戈特弗雷德(Godtfred)向位乐高积木砖 (2010,乐高集团)于哥本哈根的丹麦专利商标办公室递交乐高积木专利权申请文件的时刻。
世界上没有几种玩具能够像乐高那两排4个凸起的积木那样著名。此刻你的脑海中可能已经浮现出它的模样——鲜艳的红色,对吧?但是将乐高的光辉仅仅定位在积木砖上就错了。乐高公司之所以能够如此兴旺繁荣是因为它创造出了一种“建筑”的体系。这个专利不仅仅保护了乐高积木砖的设计,还保护了使这些砖拼接在一起的方法。有了这个方法,孩子们可以用一个个相同的小积木制造出各种各样的汽车、轮船、建筑物,这才是乐高独一无二的核心所在。
然而在最困难的时期,乐高公司恰恰忘记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