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古代有影响的文化人物
杨泗清(1828~1860年),字凌源,号一泉。杨泗清年幼时秉性聪敏,喜好读书习武,“既有文才,又有武备”。到少年时代,屡试屡中,由庠生升为廪生,“才德出众,勇备过人”。
杨泗清的曾祖杨理文曾任清代丽江府地方军官把总之职。祖父杨海寿、父亲杨发盛均为地方民团头领和绅士。
青年时代,清政府腐败无能,由盛而衰,地方民众不堪压迫,义军愤起。兰坪县营盘白族人杨玉科邀约贫苦农民,溯澜沧江北上,进入维西。杨泗清在此时跟随杨玉科,以民团身份参与了在滇北、滇西一带镇压杜文秀起义的战事。杨玉科因转战全省镇压起义有功,被清朝大员——云贵总督岑毓英举荐,正式委以军职。杨泗清在杨玉科麾下“助剿”,奋勇争先,屡立战功,但岑毓英举荐时,仅为记名衔署理鹤丽(镇)左营都司职。“咸同之乱”高峰时期,因杨泗清屡有战功,由杨玉科报请朝廷批准为“钦加花翎提督衔特授迤西军务总办”之职。他是兰坪古代普米族中第一个官至六品的人。
杨泗清因病回乡死于故里(兰坪县河西乡箐口村),盛年而死。他在世期间关心民间疾苦,提携后学,维护本地治安,被后人广为传颂。杨泗清墓1985年被列为“兰坪县文物保护单位”。
杨占魁(1830~1879年),今河西乡杏花村人,兰坪县普米族历史上第一位教师。杨占魁青少年时代,到剑川东华读书,寄宿于苏家,学成后回乡教书,立志培养家乡子弟。离开剑川时,按苏家老人的意思,带苏儒春同来杏花教书,苏儒春当时学业未完成,在杨的带领下边学边教。杨回乡时,杏花村人扎了9道牌坊,出迎到德胜村,用轿子接回村,并设了盛大村宴欢迎。
杨先后在杏花、大麦介场、大古梅私塾任教。他在杏花村教子弟读书的同时,努力弘扬普米族道德,使这一地区养成讲信义、仁爱、和睦、团结、互助和自尊的良好风气。至今,杏花村仍沿袭杨占魁时代行之有效的村规民约。
阳判(1835~1890年),学名和佩,兰坪县河西乡东至岩人。阳判自幼喜爱习武练功,练就了一身好武艺。1857年,他怀着一颗安邦救民之心加入了杨玉科将军的部队。在部队阳判智勇双全,很受杨玉科将军的赏识,很快担任了“千长”(即带兵千人的长官)。1862年,阳判身带一张弩弓、一把长刀回家探亲。阳判青少年时期就名震一方,自阳判入伍后,强盗肆无忌惮,到处抢劫民众钱财。阳判的突然出现,给强盗以沉重的打击,强盗闻风丧胆,不敢侵扰。阳判为此也没有再返回部队。
阳判戎马生涯半途而废,为了了却他的心愿,家人按他的遗嘱在他的墓地前树了一对伟岸挺立的狮子头玉柱。他的孙子和佩煮、和佩祥先后到丽江府读书,实现了阳判生前希望子孙能学文化、学知识的遗嘱。现在和佩煮五弟兄的墓地前还竖立着一对文笔头玉柱,和狮子头玉柱遥相对应,象征着祖先从武,后代从文,文武双全,以此告慰九泉之下的祖先——阳判。
杨献廷(1859~1950年),兰坪县河西乡箐口村人,字觐光,号映斗,普米族乳名叫迟祖。杨献廷是杨泗清胞兄杨海清之子。杨海清、杨汉清、杨淮清、杨河清、扬泮清等因杨泗清的缘故成为普米族地区的望族。杨汉清为文生,杨海清得封镇西将军,其余三兄弟为八品专员。
杨献廷年幼时勤奋好学,但并未到外地深造,引前清旧例,捐了一个文郎,任保卫团总。1912年,兰坪设县,杨献廷所在地为顺化里属兰坪仁兴乡,杨献廷任该乡保卫团总,1933年,杨任兴仁乡(原顺化里)乡长兼兰坪县保卫队第五中队中队长。
杨献廷是清末民国时期官府在顺化里的代理人。从伯父杨泗清始,经过多年发展,成为一方大户。
第二节 近现代有影响的文化人物
和亮帮(1892~1973年),兰坪县河西乡三界村东至岩村人。奶名“五生祖”,普米族“耶虽”氏族后裔。年少时跟随长兄和亮采,表兄和凤翥到维西、丽江等地读私塾,后师从剑川来的私塾先生苏儒春。和亮帮壮年时期,自办私塾,教育本地普米族、白族和汉族子弟,桃李满天下。
擅长书法绘画,尤其写得一手“雀头字”,每一字的起笔为雀头状,深为时人称道。又善于剪裁和缝制民族服装。因常为人选择宅基和坟地,被尊为“地理先生”。晚年常应邀参加白族地区的宗教法事活动,白族宗教人士称他为“道士”。新中国成立前为云南省佛教协会、云南省红十字会会员。
和万林(1898~1953年),兰坪县通甸乡弩弓村人。和万林自幼识文断字,热心倡导弩弓山区的公益事业。青年时代,和万林目睹山区百姓因文化落后而受异族歧视,立志带领村人办学。他发动村人并带头捐资,以高薪从外地聘来教师,在他家里腾出房屋,兴办私塾,广泛接收村民子弟上学。到民国末年,从私塾培养的弩弓子弟,到通甸村读高小,到丽江读中学的人数,在雪盘山脉河西、通甸、石登、啦井、金项一带,均为第一。和万林的长子和仕清,是营盘山区普米族第一个到丽江读中学的青年,此后参加了边纵七支队,现离休在德宏。
杨介清(1929~1986年),中共党员,兰坪县河西乡玉狮人,入赘于三界麦地坡村。1952年8月参加土地改革工作。1954~1957年为云南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被任命为兰坪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因未宣布,没有到职。1952~1962年为中共兰坪县委委员,任免峨区委书记、免峨公社党委书记。
资赤塔青(1930年~ ),宁蒗县人,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境贫寒,年幼时母亲病世,从小勤劳懂事的他就开始帮助家里操持家务、干杂活。7岁开始学习藏文,诵念经文。17岁剃度出家,拜格西益西塔青为师,受沙弥戒并赐法名资赤塔青(意为持戒圆满),系统学习经文,熟练诵咏《大威德》、护法《酬补仪》等法本。1951年,为精进正法,徒步踏上去西藏求佛学习的征程,风餐露宿历尽艰辛。虽然途中不幸患上眼疾,但也没能阻止上师前进的脚步。到达拉萨后,被编入色拉寺僧团在小昭寺学习。不久考进上密院,依止上密院住持洛桑次定仁波切学习《菩提道次第》《生圆二次第》等密续。之后又依止益西洛桑师学习。用两年时间完成了密院的念诵功课。1954年得林仁波切授具足戒,并获传单尊大威德灌顶。其间在赤江仁波切(帕绷喀大师弟子)前求授了密集金刚、十三尊大威德、胜乐等灌顶。之后的整整五年里,上师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修法上。每天除了念诵功课外,座间都是用来学修菩提道次第。由于念诵的成绩突出,遇到大型法会,常被派去担任领诵。因上师肤色较黑,平时持戒精严,不苟言笑,一心观修,所以同修们称上师为“拿布巴”黑成就者(印度八十大成就者之一)。
上师前后在拉萨生活了37年,1987年因特殊机缘上师回到云南老家。期间在家乡(永宁)圆满完成了千手观音、马头明王的闭关研修。之后开始在当地弘扬佛法,教授众僧戒定慧、经律论之无上妙理,并严格要求弟子爱国爱教。
2005年,上师应蒙古国古汝德娃大活佛之邀参加了释迦牟尼佛开光大典。年底在北京以观摩团成员的身份列席首届藏传佛教格西辩论大会,受到了十一世班禅大师的接见。
2006年,上师应联合国和平基金会刚坚仁波切邀请赴意大利参加当年的和平年会,被授予“菩提心瑜伽士和身心医师”称号,并在大会上主讲了《菩提道次第论》。
2007年,为祈祷班禅大师长久住世、佛教事业广为弘扬、佛教文化代代相传、国泰民安,时年78岁高龄的上师倾其所能再修绕迥寺、土丹达杰林寺两座寺院。为达杰林寺铸塑一尊千手观音佛像的同时,在家乡的扎美寺修建了无量寿佛殿。上师一生秉承并弘扬宗喀巴大师的思想,主张整顿戒律、整顿教风、建立学院式的寺院、加强经学正规教育,培养戒律严明、兼通显密教理的爱国爱教的知识型的新一代僧侣队伍,为弘扬佛法坚持不懈地耕耘着。
李玉生(1948~1996年),历任兰坪县文化局副局长、局长。三级作曲、云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怒江州文联音乐舞蹈协会副理事长。初中毕业后回乡(龙塘)任民办教师。1971年加入县文艺宣传队,任京胡、竹笛、小提琴和长号的伴奏和演奏。1972年始兼节目创作,其乐曲女声独唱《捧起黄酒唱起歌》、男女声二重唱《普米儿女想念毛主席》、歌舞《普米山寨庆丰收》曾在省电台民族语节目中播出。所创作的舞蹈《普米乐》在1984年全省民族舞蹈汇演中获作曲三等奖及“发展民族舞蹈”特别奖。音乐论文有《兰坪少数民族原始宗教音乐概述》(载《兰坪文化》),《试析“哩哩”的音律范畴》(载《兰坪文化》)。此外,初步收集整理了普米族“给羊子”祭辞和民族歌谣,参与编写了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的兰坪分卷与普米族分册。
第三节 当代有影响的文化人物
杨照辉,笔名季志超米,1944年生,云南兰坪人。1975年毕业于云南民族学院汉语文系,懂白、普米、傈僳、那马语和部分彝、纳西和藏语。现为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译着有《普米族祭祀歌》,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年出版;主要着作有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丛书之一的《普米族文学简史》,云南省民族出版社1996年5月出版;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观之一的《普米族文化大观》,即将由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中国少数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之一的《普米族原始宗教资料汇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
发表论文几十篇,主要有《藏族普米族几则神话的比较》《“白狼歌”辨析》《略论古氐羌物质文化的遗留》《略论普米族的家庭伦理》《综述普米族的生活习俗》《羌族普米族宗教巫术文化比较》,此外,还搜集翻译发表过数十篇普米族民间神话传说和诗歌作品,其中《接亲调》于1982年11月24日获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优秀作品奖。
熊贵华,1949年生,云南兰坪人,中共党员,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自考),大专学历。曾任高中语文教师、教研组长、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等职。1992年任兰坪县政协文史委主任,兰坪县政协常委,怒江州政协委员,怒江州政协文史委委员,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央视国际”会员。先后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冗肯中的普米文化价值多元性》等普米族历史文化的论文多篇。着有散文集《雪盘赋》和民族志《普米族志》,主编全国政协少数民族文史丛书之《普米族》,主编《兰坪政协文史资料》五册,参编全国民间文学集成丛书《普米族民间文学集成》,创办和主持全国唯一的普米文化网站《中华普米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