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跃玲1968年出生于辽宁省法库县一个小山村,在土院土路上奔走,练就了她良好的身体素质。清贫的家境,铸造了她坚忍不拔的性格。1985年雷玉老师把她接到了铁岭体育学校。她经常在乡间道路上练竞走,昂首挺胸,摆臂送髋 ,姿态优美,乡亲们送她一个美丽绰号--“马路天使”。然而,酷暑严寒训练的艰苦却是人们难以想像的,她穿着沙袋装的衣裤和自己缝制的铁腰带,在高温下练耐力,她手握铁球一次摆动两万下,直到胸侧磨出血印来,至于脚底走出血 泡更是家常便饭。仅两年的时间,陈跃玲便以她顽强的意志、良好的技术功底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在1987年第6届全运会上,陈跃玲夺得了万米竞走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接着便是连续五年获得全国竞走冠军。1989年获世界杯冠军、 1990年获第11届亚运会冠军,直到登上了奥运会竞走之巅。
为了备战奥运,5月份她和队友到旅顺口203高地,这里有800米、30°~40°的陡坡,每次训练要走十几个来回,许多男队员都坚持不下来,她却义无反顾地坚持着,心率曾高达228次/分钟。6月份她们到青海高原训练,在缺氧的环境 中,陈跃玲每分钟要走230~240步,把土生土长的青海省男子冠军抛在了身后。7月份到西班牙热身,她要在正午太阳直射下,穿着长衣长裤经受地面55℃高温的超强度训练。当她走进奥运赛场时,长期用血水、汗水、泪水积蓄起来的力 量便神奇地爆发出来。
按照预先制定的战术,陈跃玲在比赛的前半程跟随大批人走,以减少消耗。后半程,她利用较好的上坡技术,在一个大坡上把所有对手甩在了后面。眼看就要进田径场了,俄罗斯选手伊万诺娃飞速从后面追了上来。陈跃玲立即感觉 到这个对手犯规“跑”了起来,便提醒自己要万无一失,不能前功尽弃。最终对手因犯规被罚下,冠军属于一路领先的陈跃玲。赛后陈跃玲说:“如果不是伊万诺娃跑起来(等待判罚),我本来可以拿着国旗绕场一周来庆贺。”陈跃玲 被评为1993年全国十佳运动员,亚洲田径联合会授予她金质奖章。
1993年25岁的陈跃玲退役后,到美国犹他州杨伯翰大学读书,她遇到身份转型和异国环境的艰难适应期。她凭借体育磨炼出来的毅力,苦闯语言关,克服种种困难坚持了下来。从第一次上课只能听懂“你好”“再见”等单词,到一 年以后便能自如交谈。1994年她移居圣地亚哥担任美国“国际自然选择”集团市场代表,同时转学至帕洛马学院学习。陈跃玲在美国期间仍然坚持日常的竞走训练,许多美国竞走爱好者看到她规范的动作,优美的身姿,纷纷拜她为师, 知道她是奥运冠军后,更多的人前来拜访,尊称她为“天使”。接着她便成为拥有6,000万之众的“美国步行联盟”的理事。美国艺术有限公司为她塑造了两尊与她本人等身的铜像,一尊留在美国,激励美国人健美前行;一尊赠给辽宁省 铁岭市。1995年4月26日陈跃玲铜像在铁岭体育馆前树起。陈跃玲为中外文化交流和社会公益事业做了不少工作。2000年陈跃玲曾再次来到悉尼奥运会,代表美国队参赛,对她来说,这不过是难以割断的奥运情结和对竞走运动的爱恋。
陈跃玲现在在一家营养公司任职,她的经纪人,该公司的副总裁说:“她把田径场上的精神,倾注在她的工作中,非常有耐力,从不言放弃,脱俗而优雅,在这里大家都称她是中国人民的形象大使。”陈跃玲总说她的根在中国,总 要回去的,声称只要有钱了,一定为家乡的学校建设出一份力。
8.心系祖国的“跳水女皇”:高敏1988年,17岁的高敏在第24届汉城奥运会上为我国夺得了第一枚跳板跳水金牌。1992年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即将退役的高敏强忍着肩伤和腿伤的剧痛,再次夺得一枚跳板跳水金牌,为奋斗过多年被 称为“高敏时代”的跳水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国歌奏响时,这位“跳水女皇”在领奖台上面对国旗,心潮起伏、泪水纵横。这枚金牌是她离开赛场前献给祖国的礼物。退役后,她身居海外心系祖国,为代表祖国重返奥运赛场全身心 地付出,反映了一个身处海外中华体育健儿的赤子之心。
高敏是四川自贡人,1970年出生,9岁开始学跳水,后进入四川省队,1983年在世界分龄游泳锦标赛上夺得两枚金牌,1985年进入国家队。1986年她获第5届世界游泳锦标赛女子跳板跳水冠军,并由此进入世界冠军行列。高敏在国内 外重大比赛中,共获得过70多枚金牌,其中在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三大赛事中,共获得11枚金牌。她是世界上首次突破600分大关的女子跳水运动员,被誉为“跳水女皇”。她曾连续5年被评为全国最佳跳水运动员、被评为新中国成立 40年来杰出运动员,先后荣获“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三八”红旗手、新长征突击手等称号,还被美国《游泳世界》杂志评为1986~1987年度世界最佳女子跳板跳水运动员。1986年被评为亚洲最佳运动员,美国洛杉矶业余体育基金会授 予她业余体育基金世界杯奖杯。
1993年高敏结婚,并与丈夫苏东一起到美国深造。1995年她应邀到加拿大埃德蒙顿市跳水俱乐部任教练,而丈夫仍留在美国工作。高敏克服了夫妻两地分居的困难,带着身孕执教。1997年高敏参加国际跳水表演赛,一举夺得第一名 。当她在电视中看到中国队在比赛中金牌越来越少时,心情沉重。特别是1998年澳大利亚世锦赛上,4枚跳水金牌,中国连一枚也没拿到,这是20多年来中国选手首次在跳水大赛中与金牌无缘啊!想到她带伤包揽世锦赛两块金牌的辉煌, 她心潮难平,萌生了归国复出的念头。这时,不少外国体育部门不失时机地高薪聘请高敏代表他们国家参赛。高敏不假思索地拒绝:“不行!我只能代表中国,我在国外永远是客人啊!”1988年2月春节刚过,高敏连续给时任国家体委主 任伍绍祖打电话、发传真……仅仅过了5年,我国跳水在世界大赛中便失去了优势,作为一名祖国培养出来的运动员、两届奥运会冠军、党的十四大代表,我无意为别国夺取金牌,愿代表祖国参加比赛……伍主任在传真件写上了敬佩的批 语:爱国之心,赤子之情,溢于言表。当高敏收到同意她参加5月份国际泳联跳水系列大奖赛时,异常兴奋,立即和她的教练霍伯拟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投入到紧张的训练中去。她说:“我已经6年没有像国内那样正规训练和参加比赛 了,不敢保证这次大赛能拿到冠军。如果参赛证明我还有实力,我的最终目标是冲刺2000年悉尼奥运会!”
恢复正常训练后,她身为俱乐部教练,每天执教4小时之后,再进行自己的训练。她抓紧每一分钟,有时累了,她就躺在训练室的地板上休息一下。她说:“为了复出,我不在乎睡在床上,还是睡在地板上。”
然而在跳水大赛上,代表中国复出的高敏连续3天高烧40℃。在热身练习中,她一连做了三个漂亮的翻腾动作,干净、利索,在做第四个练习动作时,由于高烧消耗了体力,身体重心离板太近,在转向第二周时,左脚根碰板,她负伤 了,此时离正式比赛不到20分钟了。医生建议高敏放弃比赛。她的眼泪像断线的珠子滚滚而下,一句话也说不出。稍许时间,她对在场的人痛苦地说了句“对不起”。虽然这次比赛意外受挫,但没有动摇她向悉尼奥运会冲刺的决心。
高敏代表祖国,赴奥运争冠的愿望,最终没有实现,但她的行为,表现了一个海外中华健儿强烈而赤诚的爱国之心。
9.亲密无间的搭档:刘国梁、孔令辉乒乓名将刘国梁和孔令辉在奥运会上的夺冠之战,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刘国梁夺得了第26届奥运会男子单打冠军,刘国梁又和孔令辉配对,摘取了第26届奥运会男子双打金牌,孔令辉在第27 届又获得男子单打冠军。两人在其他国内外大赛中屡屡获胜,每人身上都有数十枚金牌,都曾经在世界乒坛排名第一,都是国际级运动健将,都曾荣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他们俩在比赛场上是对手、是搭档,在场下是朋友的亲密关系 一直传为佳话。
1988年,来自河南省新乡市的刘国梁和来自黑龙江哈尔滨市的孔令辉,同是12岁,一起被中国青年乒乓球队破格入选,3年后又同时破格晋升到国家队。多年来,他俩同桌吃饭,同屋睡觉,同台练球,同赴国内外赛场参赛,共同切磋 球技、相互学习、相互鼓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最要好的朋友。刘国梁的技术特点是:右手直握球拍,左推右攻结合直拍横打快攻打法,成为中国直拍横打技术第一人。孔令辉技术特点是:右手横握球拍,弧圈球结合快攻打法, 正手抽杀力大,技术全面。在第4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刘国梁和孔令辉在决赛中相遇。他俩从进入乒乓球队的大门,就立下了夺取世界冠军的誓言,两个好朋友都想夺取这项冠军,又都不忍心看到对方失败,而冠军只能有一个,比 赛的残酷性使他们心情非常矛盾。这时教练开导他们说,你们谁拿冠军都是为中国人争光,你们要放开打,要向世界展示中国乒乓球的真正水平,经过激烈争夺,孔令辉夺得冠军,刘国梁热情地向他祝贺。孔令辉说:“我们的友谊经历 这次考验之后更’铁‘了。”
在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刘国梁和孔令辉配对参加男子双打比赛,他们是头一回配对,而且配合时间不长,但是却非常默契。想到一年前他俩的单打对决,他们俩是多么想一起站在冠军领奖台上啊。这一次机会终于来了。虽然 孔令辉单打失利未能进入决赛,但他振作精神,白天陪队友王涛练球,晚上和刘国梁一起看录像,研究战胜对手的技战术。双打比赛中,他俩一开始便遇上了两对实力十分强劲的对手--法国的希拉、勒古和瑞典的卡尔松、冯舍。一路打 下来,打得非常艰苦。决赛的对手是韩国的刘南奎、李哲承。韩国男队认为夺取男单冠军太难,把备战重点放在男双上,制定了夺取男双金牌的突破战略。他们用70%的时间练双打,并把刘南奎、金泽珠这对老搭档拆开,换成他们认为效 果更好的刘南奎、李哲承。他们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从发球、站位到跑动、落点都是瞄着中国队练的。但他们只把目标对着王涛、吕林,而疏忽了刚配对不久的刘国梁、孔令辉。在决赛中,刘国梁、孔令辉以压倒一切的气势和不容对 手喘息的凌厉攻势3∶0战胜了对手,创造了与外国选手较量不失一局的纪录。在最高领奖台上、面对着缓缓升起的五星红旗,耳听着庄严的国歌高奏,他俩你看看我,我瞧瞧你,双双流下了激动的热泪,庆兴他们共同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
夺取双打冠军后,刘国梁在强手如林、猛将如云的形势下,靠着“豁出去”的气势,越打越猛,越打越“凶”,将欧洲选手挡在了决赛之外,最终在决赛中与队友王涛会师,以3∶2夺得冠军。
在第27届奥运会上,孔令辉又一路过关斩将获得男子单打冠军。孔令辉和刘国梁在国际比赛中都是金牌“大满贯”“全满贯”获得者。既是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三个大赛的冠军,又是男子单打、男子双打、男女混合双打和男子 团体的冠军。
刘国梁退役后任中国乒乓球男队教练、总教练,带领全队参加了第28届雅典奥运会。孔令辉退役后于2006年10月任中国乒乓球女队教练,经过3个月的适应期,于2007年1月正式上岗。
10.稳健、谦和的乒坛健将:乔红第25、26两届奥运会女子乒乓球双打冠军获得者乔红,是当时世界顶级选手之一。她从1993~1997年5年时间内一直是世界排名第二。她进入国家队后,共获得11个世界冠军。她和邓亚萍配合双打,强 强联手,优势互补,一个时期内所向披靡。乔红还获得第25届奥运会单打银牌,第26届奥运会单打铜牌。
乔红是湖北武汉市人,1968年出生,7岁开始学打乒乓球,成为南垸小学乒乓球队的小队员。她的启蒙教练曾说:“乔红基础不错,一旦起来,能坚持很长时间。”乔红的父亲正是带着这个信念,让女儿一直坚持下去。1980年她被选 入湖北省队。在湖北队,乔红、陈静、胡小新并称“湖北三剑客”,眼看两位队友先进入了国家队,她迟迟未进入,她不怨别人怨自己,因为当领导和教练特意看她比赛时,她就紧张起来,影响水平的发挥。她不气馁,加强了针对性训练 ,1987年乔红入选国家队。1989年她第一次参加第40届世乒赛就夺得了女子单打冠军和女子双打冠军。乔红的技术特点是右手横握球拍,两面拉弧圈打法,向男子化方向发展,发球多变、旋转、落点好,极具威力,反手用上旋快拨或快 带能有效地牵制住对方半台区域内的进攻火力,正手拉扣结合,处理得当,命中率高。她技术全面,心理状态稳定,能对付各种不同的技术打法。在和邓亚萍配合双打时,乔红曾说:“我觉得我挺能配合人家的,虽然我比邓亚萍先拿到 世界冠军,可那会儿觉得自己双打挺差的。跟小邓配对,我觉得应多想想她,理解她,加上她是进攻型,我是稳健型,我负责把球弄上台,由她进攻。”她们二人配合十分默契。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双打决赛,她带伤上阵,尽管脚的移动 显得吃力,她却越打越凶猛,当有人问她伤情时,她说:“作为一名运动员,一上场就没有什么伤不伤的。”
乔红是一个心地善良,性格开朗,诚实谦和,做事认真的人。她没有豪言壮语,而是用行动表示心声,说训练就认认真真练,说比赛就好好地赛。她说:“我从来不说一定能拿冠军这样的话,因为不想给自己太大压力。”然而她在 世界三大赛上拿到的单打双打金牌,不下两位数。她本想25~26岁就退役,但乒协领导一做工作,她就痛痛快快留下来,踏踏实实继续干。一直打到28岁,充分表现出她的责任心。
乔红是国际级运动健将,获国家体育运动奖章,1990年当选为全国十佳运动员,1993、1996年被评为最佳乒乓球运动员,2002年获乒乓球杰出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