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什么
他又一次将父亲推进了公园深处。医生说,每周至少要有一次室外活动,这样才有利于缓解父亲的病情。
父亲安静坐在冰凉的轮椅上,不停地侧头,以便观望从身旁匆匆掠过的风景。儿子走得很快。他用左手掌住轮椅的靠背,右手提着一袋零食和报纸。他们将要驶进那个熟悉的角落里。那儿有唧啾的鸟鸣,蓊郁的树荫,一把棕色的长条木椅。
临近目的地时,父亲终于开了口:“儿子,其实我们可以换一个地方,听说这公园有很多更加美丽的地方,我想你也渴望看看吧?”
儿子不说话,径直往前走。说实话,他真有点厌恶此刻的生活。周一到周五忙得昏天暗地,成日在别人鼻孔下面喘气,好不容易熬到周末,又得推着父亲去公园散步。父子俩无话可说的沉闷与寂寞,简直要把他逼疯。
再说了,他的确不喜欢自己的父亲。年轻的时候,父亲成天酗酒,动不动便对母亲拳打脚踢。而今父亲老了,终于体会到了孤独的落寞。父亲再不能像从前一样咆哮如雷,来去去如风。父亲连动一动双腿都不可能。
他将父亲推倒了长椅对面的空地上,随口说了一句:“你自己活动活动吧!”接着,父亲便握着肋下的轮子在那片狭小的天地里展开了自己的动作。不到片刻,父亲气喘吁吁停在了儿子的长椅旁边。
儿子悠闲地吃着零食,看着报纸,对父亲视若无睹。父亲看了看报纸的背面说:“呵,国家又推出新政策了。”他不说话,继续保持沉默。
“咦,这小偷有意思,还见义勇为呢!”父亲的声音小了许多,像是自言自语。儿子依旧不理他。
这时,一只灰色的小鸟从天空扑落,停在了对面的空地上。父亲忍不住拍拍儿子手里的报纸:“快看,那是什么?”
儿子将报纸放低了一些,仅露出半个脑袋。他顺着父亲的手指看去,仅看了一眼,就把头埋进了报纸里:“一只麻雀。”
又一只小鸟飞了过来,父亲端详了片刻,还是没弄清楚,只好再拍拍儿子手里的报纸:“那是什么?”
儿子有些不耐烦了,冷冰冰地告诉他:“麻雀!一只灰色的麻雀!”
父亲欲言又止。过了一会儿,父亲忍不住又拍了拍报纸说:“不是吧?两只的颜色好像不一样,你再看看。”
儿子终于发火了,将手里的报纸揉成了一团:“你到底想问什么?我说了那是麻雀,麻雀,就一只灰色的破麻雀!”
这一天,儿子的心情糟糕透了,他提早把父亲推回了家。
晚饭过后,父亲塞给他一本册子,要求他朗诵其中的一段。他很不情愿,但碍于妻儿在场,他还是照做了。这是一段手写的日记:“儿子今年3岁了,他终于长出了乌黑的头发。今天在公园游玩时,他见到了一群停落在树上的麻雀。他伏在我背上不停地指着树上的麻雀问,爸爸,那是什么?我一遍又一遍地回答他,我记得,他问了整整23遍。我也一点儿也不生气。看得出,他是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孩子……”
这么多年以来,这是他第一次主动拥抱父亲,也是他第一次跟父亲说对不起。
迟悟的爱
严父是一柄导航人生的利剑。为你开拓坦荡的路途同时,也深深地刺伤了你薄弱的童年记忆。我与父亲的战役,像春草与烈火,撼动了整个少年时代的心底平原。
记得我徒步跟随他走上山路那年,因尚未学到健步如飞的本领,一次次在碎石间摔倒。他大步流星地在前面开路,我在后面畏畏缩缩地跟着。偶然,我倒在乱草之中,因为他的冷漠与疼痛而放声大哭,他便会猛然回头,用一副严肃至极的古板面孔凝视着我,咬牙切齿地跟我说:“站起来!像什么样子?男儿有泪不轻弹,你懂不懂?”
于是,十几里的山路,我跌了无数次,热泪盈在眼眶之中,硬是不敢掉落出来。我咬着牙,使尽平生气力,要求自己跟上他矫健的步伐,并暗自发誓,终有一天,他会被我远远地甩在身后,到那时,我也要用如此冷漠决然的态度来对待于他,让他也切身感受一下,被亲人漠视的滋味。
后来,在山路的尽头,我看了母亲的歪斜在树下的身影。顿时,压抑在心间的悲愤与委屈,如同江河一般汹涌起来。我站在绿草凄迷的路上,远远地,就对着母亲放声痛哭。父亲蓦然回首,不由分说地从草间拾起一根细棍,疾风骤雨般落在我的身上。
我的痛哭让他更加恼怒。最终,倔强的我终于忍受不了无边的痛楚,停止了哭声。他站在凉风徐徐的山路上,用细棍指着满脸热泪的面庞说:“以后动不动再哭,我就要你一次哭个够!一次就让你把一辈子的眼泪都流干!”
那时,我害怕极了。就连唯一的救星,我的母亲,都只能远远地站在树下看着。半夜,我被一阵刺痛惊醒。模糊的灯光中,我看到了母亲的热泪。她一面静静地替我上药,一面看着血红的条痕默默流泪。
我佯装熟睡。双肩却在不停地抖动,热泪湿了枕头。我想,这个苍茫的尘世中,唯一真爱我的人,仅只有母亲了吧?
少年的倔强,和少年的爱一样,没有缘由。我和父亲开始了漫长的冷战。如果没有任何事情的话,我和他就能那么冷漠地在一间屋子里静坐,对着枯燥无味的电视,打发这日复一日的生活。我不会叫他爸爸,他亦不会叫我亲爱的孩子。我们的骨子里流着同样倔强的鲜血。
我的少年时光还不曾过完,我的父亲就淡然消泯了。他的离去,让我恍然觉察到时光的力量,生命的转瞬即逝。于是,我开始学着将一切的倔强放下,深深地疼惜我的母亲。可惜,即便如此,我还是无法掩藏住内心的悲恸。
家里没有了男人,一切的苦难和责任都只能压迫在母亲的双肩上。很多时候,看着满脸大汗的母亲,我会想,如果父亲在的话,母亲势必不会沦落到这般模样。
很多年后,我的坚强,刚毅,勇敢,让我有了完善而又无悔的人生。我开始感激我的父亲,他让我在委屈中渐然具备了直视苦难和疼痛的勇气,也让我明白了,作为一个男人本该拥有的宽广胸怀。
只是,这一切我彻悟得太迟、太晚。
第一笔家用
他是工程过半才来的。记得他初来工地的时候,脸上还爬着稀疏的青春痘。那些绯红的印记,像一连串跳动的密码,将他青涩的年龄暴露无遗。这群有着黝黑臂膀的汉子,瞬时停下活计,嬉笑着看他用摇摆的身躯荡起两桶沉甸甸的砂浆。
他硬是咬牙顶着烈阳,来回提了十桶砂浆。因晃动幅度过大,青灰砂浆溅污了他的蓝色校服。监工在一旁注视了半天,终于亮开嗓子喊:“小子,15块一天!”接着,在那个厚实的本子上挂下了他的名字。
因为不会砌墙的缘故,他被分配到了材料组,专门负责运送砂浆和砖块。
他第一次往五楼运送砂浆时,我正坐在四楼的窗台处抽烟。他瘦小而又狼狈的姿态,吸引了周旁的民工汉子。有人嚷嚷着问:“小子,不好好念书,跑这里来干什么?体验生活?”他不搭理,自顾着往楼上跑。
兴许是楼梯太滑,又加之力道不足的缘故,他忽然一个前仆磕到了楼层转弯处。汉子们玩笑似地说:“回去吧,这不是你干的活儿!当心把你小子摔成秃顶!”爽朗的笑声瞬时震动了空荡荡的楼层。
说实话,在这种安全设施毫不规范的工地上劳作,我们早已习惯了缺胳膊断腿儿的事故。因此,对于他膝盖上渗出的鲜血并未在意。
他似乎无法适应这里的嘈杂生活。很多天,他都一直沉浸在命运的悲楚中。我试图与他接近,想告诉他,该趁着大好年华出去多学点东西。想用我的人生经验来为迷茫的他点一盏微弱的路灯。
终于在看守工地的时候碰到了他。我主动上前拍拍他的肩膀说:“小子,进步很大啊,浑身肌肉了。按你现在的工作量,完全可以申请拿到一天二十的工钱了。”他放下手中的饭盒,兴奋地鼓着腮帮问我:“真的吗?大哥,怎么申请?你教教我!”
当夜,我和他聊了许多许多。在钢筋混泥土的冰凉气氛中,我们彼此找到了失散的温暖。他和当年的我一样,因缺乏拼搏的勇气和自信,早早辍学混入了社会大潮。我第一次对旁人追忆心中的十八岁蓝图,第一次用浑浊的眼睛告诫少年,该如何慎重无悔地抉择自己的人生路。
他拿到第一笔工钱的时候,硬拖着我去对面的餐馆喝了两杯二锅头。烈酒下肚,我涨红着脸陪他去了附近的中国邮政。他站在柜台前,微弱地喊了一声汇款。而后,接过青绿的单子,在上面写下了家中的地址。我亲眼看着他将刚结的工钱,如数交给了柜台里的姑娘。
姑娘说:“要不要留言?要留,可在最后一栏填写。”他再次接回单子,握着笔想了许久,写下了短短的一句话:“妈,这是我给你的第一笔家用。”
四日后的清晨,一个头发花白的中年妇女踉跄着来到了工地。他的母亲,到底还是按照汇款单上的地址找到了他。我们没有告别,甚至我连他何时走的都不知道。
很多年后,每每看到中国邮政的字样,我都会想起那个青涩的少年,想起那一笔让我自觉羞赧的家用。不知后来的他,是否走上了无怨无悔的人生路?
你是上天最好的馈赠
一
她第一次去孤儿院看到宁小邪的照片时,就不可避免地喜欢上了宁小邪。她向院长再三恳求,希望能领养宁小邪。院长起初并不同意,耐心地带着她四处观望,与其他更为优秀的孩子交谈,但不论院里的领导如何劝说,她硬是固执地要宁小邪。
她说,宁小邪给了她从未有过的亲切。她是一个被丈夫抛弃的女人,没有孩子,没有工作,甚至没有房子。
当她主动要求见见宁小邪,并听听他的意见时,领导们为难了。她不知道,宁小邪是个多么孤僻捣蛋的孩子,他不但不和院里的同学们说话,还经常翻墙出去偷东西。
一个小时后,她在城南的派出所里见到了一脸倔强的宁小邪。他坐在黄色的木椅上,高傲地抱着双手,一动不动,那眼神里透出的不屑,终于使她明白,小邪是这里的常客。
她始终没有放弃宁小邪的念头。她微笑着在他旁边坐下,刚伸手抚摸他的脑袋,就被他一掌拍开了。这个孤独而又不领他人情义的宁小邪,在顷刻间给了她一种同命相怜的安慰。
低头时,她看见宁小邪蓝布短裤上的补丁,心疼不已。在这个车水马龙的城市里,还有多少孩子穿着打补丁的短裤?
她向警方出示了领养证明,并在保单上签了字。出门后,她温和地对宁小邪说:“孩子,你以后就和我一起生活吧,我会好好照顾你的!”
岂料,她这句朴质的话,竟把宁小邪吓得掉头就跑。她拖着臃肿的身体,一直拼命跟在宁小邪身后。最后,路旁的一位巡警把宁小邪拦下了。宁小邪抬头看看她汗湿且微笑的脸,忽然有了妥协的意念。
二
宁小邪从不叫她阿姨,更不会叫她妈妈。每次有所需求的时候,总是漫不经心地朝她喊一声喂。
“喂,明天要交学费。”“喂,我的那条短裤上哪儿去了?”“喂,你翻我的书包有没有经过我同意?”
宁小邪上学没多久,就开始厌学了。他说班里的同学都不喜欢他,说他是小偷。她慢慢地劝慰他,拉着他乌黑的小手,如慈母一般,苦口婆心地告诉他诸多的人生道理。宁小邪静静地看着她微白的发,粗糙的手,忽然有种想哭的冲动。从来没有那么一个人,像她这样,不厌其烦不离不弃地开导他。
清晨,宁小邪坐在她的三轮车上,心里溢满了欢喜。不知何时,她开始了这样的生活,每天骑着三轮车把宁小邪送到学校门口,而后又急急赶往农牧市场批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沿途叫卖。
她喜欢这样的生活,有事可做,有饭可吃,有人可等。
宁小邪喜欢吃糖醋排骨。他只在无意间说了一次,她就记住了。后来,不论刮风下雨,桌上总有一小碟鲜嫩的糖醋排骨。宁小邪从不问原由,更不会朝她的碗里夹一筷子,但她仍旧开心,因为每次宁小邪都会大快朵颐地将她亲手做的小菜吃得一干二净。
一个濛濛细雨的下午,宁小邪逃了体育课,打着花伞提早回家。半路,遇上了浑身湿透的她,站在绸缪的雨中,和一位年纪相仿的中年妇女讨价还价。因为一毛钱,她和别人争执了很长时间。
宁小邪忽然想起她清早说过的话。“没事儿,这伞你拿着,我在市场里还有好几把,过去就能取。待会儿放学肯定也在下雨,别淋坏了,记得早点回家。”
宁小邪终于明白,家里其实只有一把伞。他换了另外一条路回家,绕很大的圈子。路上,他一直在盘算,一碟糖醋排骨究竟需要多少个一毛钱。
临睡的时候,宁小邪说:“喂,以后别做糖醋排骨了,换点青菜吧,我都吃腻了。”她笑笑:“行,你想吃什么,我都给你做。”
当她掖好被角转身出门后,宁小邪到底忍不住,嘤嘤地哭开了。她一个箭步飞奔过来,一把抱起床上的宁小邪,又是摸头又是抚胸,一遍又一遍地问:“孩子,是这里疼吗?还是这里疼?”
宁小邪说不出话,躺在她温热的怀里,一直哭到沉沉睡去。
三
宁小邪从她的身份证上知道了她的生日即将来信,于是整天谋算着上哪儿弄一笔钱给她买点礼物。
宁小邪见隔壁的房子不错,看似很有钱,于是动了入室的念头。
当天,宁小邪没去上课,他悄悄爬上墙头,准备伺机而动。当他从枝叶里站起身子,预备爬树下去时,一个威武的男人从里屋跳了出来。他的一声威吓,让心虚的宁小邪从爬满青苔的墙头上摔了下来。
宁小邪被抓的时候,她正在烈阳下蹬车叫卖。
当她在隔壁看到宁小邪的样子,并得知宁小邪已经骨折时,一向温和明理的她,忽然面目狰狞,暴跳如雷。
她忘了,宁小邪是因为偷东西才变成这样的。
她顶着蓬乱发把宁小邪送进了医院。宁小邪一次次哭着问她:“我是不是会变成瘸子?我是不是以后都不能走路了?”她一次又一次坚定地告诉他:“不会的,只是轻微骨折,打了钢钉之后就会好起来的。”
为了凑够宁小邪所需的费用,她每天早出晚归,蹬几十公里的路,喊哑了嗓子,只为将那车满满的蔬果卖出去。
恢复期间的宁小邪脾气坏得不行,他经常说:“与其这样没用地躺在床上,倒不如死了算了!”
她生怕宁小邪憋住毛病,背着她,去了附近的足球场。宁小邪看着那些一路狂奔的孩子,沮丧地说:“带我来这里做什么?我又玩不了。”
她把宁小邪送到了守门员的位置,朝他做了一个胜利的手势。
“嘭!”宁小邪稳稳地抱住了飞来的足球。她在旁边又蹦又跳,欢呼不已。宁小邪终于笑了。他不知道,这些孩子之所以愿意和他玩耍,不过是因为事先收到了她送的大提桃子。
回程的路上,宁小邪一路笑个不停。她又一次告诉他人生的道理:“其实每一种人都有价值。不管他是瘸子,聋子,还是傻子,只要他不放弃,就有活着的价值。”
宁小邪伏在她宽阔的背后上,第一次向她许诺,以后再不偷盗。
四
宁小邪第一次因为成绩拿了奖状。他想为她做一顿饭,给她一个惊喜,但买菜需要钱,而他曾答应过她,以后再不偷盗。
经过深思熟虑,宁小邪最终还是决定,从母亲的衣柜里拿十五块钱出来,买一点新鲜的排骨。他从未见她好好吃一顿肉。
宁小邪学着她的样子,把新鲜的排骨洗净,丢到滚烫的油锅炸一炸,而后又用事先准备好的糖醋调料泼上。虽然程序是对了,但毕竟掌握不好火候,结果,一大锅脆生生排骨硬是让宁小邪弄成了面目全非的焦炭。
宁小邪守着那盘焦炭等了许久许久。当她蹬着三轮车回来的时候,宁小邪早已趴在床上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