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又说:“现官不如现管。”我们的社会发展到今天。管人之法功不可没。管人之法让人们服从于社会的大局,让人们安于本分,它让人们以德报德,各自奉献;它让人们和睦相处,互不侵犯。管人之法并非压抑人性,而是让人健康发展。管人之法并非剥夺,而是让人真正拥有;管人之法是艺术,是科学,更是学问,它对人类的发展,社会的安宁。个人的幸福至关重要。
领导的威信是一个团体的旗帜。威信没了,旗帜也就会倒掉。树立领导的威信,不是要领导在下属面前如何狐假虎威,盛气凌人。而是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使下属对你心悦诚服。
领导必须以身作则
领导是什么?领导是法定的带头人,是善于鼓动人心和恪守职责的典范。作为领导,要做到行事要正,处事要端。合法取得领导者地位身份,在合法的范围内,提出要求、命令与指挥、调度,对使命与目标负担全部的责任。
作为领导,对于属下成员的表现予以评定,因其表现优异可给予各种酬赏肯定或赞美,满足属下成员需求。方式有:金钱奖励、晋升高位、认可表扬、弹性自由、进修成长、行动或决策参与、给予偏爱的工作等。
若属下成员的表现不符合要求或违抗命令,则对其行为重取处罚,使其遭受损失或痛苦。方式有:调职、扣薪、架空收回权力、降级、记过、解职等。
领导要对工作非常熟稔,经验非常丰富,具有专家的形象与自信;能了解下属关心及所忧虑的事,并设法解决之。
领导要提高本身的内在素养、道德节操为属下成员接受、敬仰,可作为成员表率及模仿对象能以德服人。领导者要掌握下属所需要的信息,并愿意分享,通过信息力量积极影响下属的行为。
过去,元顺帝说:“徽宗是位多才多能的人,惟独一件事没有才能。”他的臣子问什么事?他回答说:“惟独不能当皇帝。他身体受侮辱,国家受破坏,都是不能当皇帝所造成的。凡是当君主的,重要的就是能当好君主,而徽宗却不是这样的人。”由此可知,一个做帝王的人,只要会当皇帝就够了;一个做宰相的,只要会做宰相就行了。所以在史书中称仁宗为明君,而历史称丙吉为名相。就是君守君道,臣守臣道的例子。如果不懂得这一点就根本不能做领导。至于怎样做一个称职的领导,汉代飞将军李广给了我们一个权威的回答:
其一,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李广在《史记》记载一:“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绝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其二,以下属共进退,共荣辱。李广每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李广死时:“广军士夫一军一卒谐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其三,军令森严,组织有方。唐人周县曾写诗赞曰:“理国天难似理兵,兵家法令贵遵行。行刑不避君王宠,一笑随刀八阵成。”
如果能做到以上三点,那么做个领导人就不患有无功之臣,更不患有不忠君之士。
总之,要做一个优秀的“领导”人,必须不断的在管理的实践中积累自己的才能和经验。并请注意如下方法:
(1)培养丰富的人生体验,这就要求走人人群,了解人与人相处的模式,游戏规则。
(2)不断学,吸收新知识。
(3)学习好的领导者,如果你遇到好的领导者,尽量跟他在一起,向他学习,最好常跟他聊天,做思想交流,了解他的人生态度及处事方法。
(4)聆听下属的建议。
(5)永不放弃。
管理讲究恩威并施
领导人在工作中,不免有生气发怒的时候,而所发之怒,足以显示领导的威严和权势,对下属构成一种令人敬畏的风度和形象。应该说,对那种“吃硬不吃软”的下属,适时发火施威,常常胜于苦口婆心式的千言万语。上下级之间的感情交流,不怕波浪起伏,最忌平淡无味。当然,尽管发火施威有缘由,毕竟发火能伤人,甚至能坏事,领导者对此还是谨慎对待为好。
领导人因故适当发火是正常的,特别是涉及原则问题或在公开场合碰了钉子时,或对有过错的人帮助教育无效时,必须以发火压住对方。况且领导人确实为下属着想,而下属又固执不从时,领导发多大火,下属也会明白理解的。
首先,发火不宜把话说过头,不能把事做绝,而要注意留下感情补偿的余地。领导人话语出口一言九鼎,在大庭广众之下,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而一旦把话说过头则事后骑虎难下,难以收场。所以,发火不应当众揭短,伤人之心,导致事后费力许多也难挽回。
其次,发火宜虚实相间。对当众说服不了或不便当众劝导的’人,不妨给他一个大动肝火,这既能防止和制止其错误行为,也能显示出领导人运用威慑的力量,设置了“防患于未然”的“第一道防线”。但对有些人则不宜真动肝火,而应以半开玩笑、并认真或半俏皮、半训戒的方式去进行,这种虚中有实、情意双关,使对方既不能翻脸又不敢轻视,内心往往有所顾忌——假如上司认起真来怎么办。
另外,发火时要注意树立一种被人理解的“热心”形象,要大事认真,小事随和,轻易不发火,发火就叫人服气,“拿住人”,长此以往,领导者才能在下属中树立起令人敬畏的形象。日常观察可见,令人服气的发火总是和热诚的关怀帮助联系在一起的,领导人应在下属中形成“自己虽然脾气不好但心肠热”的形象,从而使发火得到人们的理解和赞同。
领导人的日常发火,不论怎样高明总是要伤人,只是伤人有轻有重而已。因此,发火伤人后,需要做及时的善后处理,即进行感情补偿,因为人与人之问,不论地位尊卑,人格是平等的。妥当的善后要选时机,看火候,过早了对方火气正盛,效果不佳;过晚则对方郁积已久的感情不好解开。因而,宜选择对方略为消气、情绪开始回复的时候为佳。
正确的善后,要视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有人性格“大大咧咧”,领导发火他也不会往心里去,故善后工作只需三言两语,象征性地表示则能解决问题。有的人心细明理,领导发火他也能谅解,则不需下大功夫去善后。而有的人死要面子,对领导向他发火会耿耿于怀,善后工作则需要细致而诚恳。对这种人要好言安抚,并在以后寻机通过表扬等方式予以弥补。还有的人量小气盛,则不妨使善后拖延进行,以天长日久见人心的功夫去逐渐感化他。
艺术地善后还应体现出明暗相济的特点,所谓“明”是领导人亲自登门进行谈心、解释甚至“道歉”,对方有了面子,一般都会顺势和解。所谓“暗”是指对量小气盛者发火过了头,单纯面谈也不易挽回时,便采用“拐弯抹角”或“借东风”法,例如在其他场合,故意对第三者讲他的好话,并适当说些自责之言,使这种善后语言间接传人他的耳中,这种背后好言很容易使他被打动、被感化。另外,也可以在他困难时暗中帮忙,这些不在当面的表示,待他明白真相后,会对领导由衷感激。
当然,正确善后不等于低三下四,不是无原则地迁就和退让。领导人的善后必须严格划清暗中相助与小恩小惠、事后收买的界限。善后只是一种必要的感情补偿,而不是政策松动或原则让步。发火与善后的艺术是原则性与“人情味”相统一的工作策略,而不是那种一打一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权术,领导者应潜心研究和掌握其中的限度和火候。
从六个方面树立权威
我们知道,权力可分为强制性权威和非强制性权威两个组成部分。领导者用才要树立权威既要使用强制性权威,又要使用非强制性权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要更多地使用和增强非强制性影响力。换言之领导者要善于在品德、才能、知识、情感、信用、实绩等六个方面塑造好自己的形象,树立自己的权威。
1.以德树威
个性品德是非强制权威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领导者责任感强,使命感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谋私利,公平待人,态度和蔼,善于沟通协调人际关系,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高尚的道德品质,那么他的威信肯定高,影响力肯定强。
领导者的个性和品德可以形成独特的魅力。魅力最能捕捉公众的想像力,凝聚公众的战斗力,吸引公众的注意力,鼓励公众忠心耿耿地为达到群体目标而努力奋斗。
有的人把魅力误解为个性的产物,其实魅力主要与领导者个人的品德、能力相关。加强道德修养,以德树威,再加上有力的职务权力,那么领导者的影响力就会大大增加。
2.以信树威
《孙子兵法》上写道。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意思是说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有以上五个方面的素质,其中信占有重要位置。领导用人的一个重要啄则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要用就要相信下级,信任下级。再之,不仅要相信下级,更重要的是使下级相信你。取信于民才有权威,才有影响力。商鞅南门立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以信可树威,可以塑造领导者的形象。可以迅速提高领导者的影响力。谠到底,信仍属于德的范畴,以信树威是以德树威的一个部分。
3.以情树威
情、信、德都属于个性品德的范畴。领导者如果能够满腔热情地关心他人,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尽己所能地帮助他人,诚意真心地尊重他人,那么被领导者就会由衷地信服领导者,领导者的威信则自然而然地树立起来了。
4.以识树威
下面谈到的以识树威,以才树威和以绩树威都属于经验专长权的范畴。识主要指领导者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经验阅历。知识和经验是一种力量,是一种丰富的权力资源。开发这种资源可以帮助你树立威信,帮助你得到其他额外的益处。
被下级、被他人视为有知识者肯定可以赢得尊敬和信任。一个获得过博士学位的市委书记一般来说会比一个中专毕业的市委书记更令人信服。在乡镇企业里,一个学过企业管理的厂长可能要比不懂管理学的厂长吃香得多。当然,最重要的是真才实学,而不是文凭学位。
经验阅历比一般知识更重要。一个学历不高但经验丰富且当过10年县委书记的领导者肯定比一个大学毕业不久的县委书记威信要高。汽车队长的威信主要来自他安全驾驶十几年或几十年的经历,而不是来自他的职权和个性品德权。
知识、经验有两种,一种是专业技术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另一种是领导管理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两种都重要,但后者更重要。要树威最好是把两种知识经验结合起来,具备这两个方面的知识经验。专业技术出身的领导干部要多多积累领导管理方面的经验,而工农出身、政工干部出身的领导者则要多多学习积累专业技术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知识、经验可以帮助领导者树威,也可能成为领导者的包袱。过分地依赖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极容易我行我素,听不进别人任何意见,因而丧失下级的信赖和支持。
5.以才树威
以才子能力树威比以知识经验树威更重要。以识树威使人信服,以才树威使人佩服。这里的才干主要指领导者的认知才能、决策才能、决断才能、指挥协调才能、组织管理才能、总揽全局的才能、激励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才能、公关宣传才能、应变才能和处理问题的才能,当然也包括专业技术方面的才能。具备以上才能,被领导者会认为你像个领导者,跟着你干没错,于是你就有了号召力,有了威信。
6.以绩树威
以实树威,以绩树威是树威的根本。知识再渊博,能力再强,但最终没干出实绩,群众还是不买你的帐。不听你的话。只有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成绩实实在在地摆在那儿,才最有说服力,领导者的威信才能真正树立起来。
一个领导者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去树立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威信,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短处有意识地去弥补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威信。把德、才、情、信、识、绩集于一身是很困难的,因而面面俱到地去树立威信也是不容易的。
前面已经说过,这六个方面的权威都属于非强制性影响力的范畴,而整个影响力是包括强制性影响力和非强制性影响力两大部分的,因此任何一个领导者在树立上述六个方面的权威时千万不要忘记那个权力阀的存在,千万不要忘记适时适度地运用强制性影响力即法定权、强制权和奖励权。
艺术管人则魅力十足
管人,也是一门艺术。只要掌握了这门艺术;领导者的魅力自会大增。
1.使用制度管人
人们的社会生活是离不开一定的规范和制度的。制度是人们思想和行动应遵循的轨道,制度的效力在于制约。
没有完善的制度,或不善于运用制度,顾此失彼的工作必然无法开展。作为领导应十分注意工作的制度的建设。正确制定出大家共同遵守和依据的工作准则,不仅保证了人们的行动的正确规范,而且还有利于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同时,制定出正确制度,还必须要引导人们积极自觉、一丝不苟地遵守制度,这是运用制度的重要环节。要引导人们牢固地树立正确的制度观念,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的实现。例如,早在我军的初创时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作为一种制度,是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和斗争实践的需要,不断地补充、修正,逐步完善起来的。
2.努力学习他人经验
高明的主管看了人家的公司,能觉得经营不错的人,就会吸取对方的经营之道,用来发展自己的公司。这就于是借用别人的智慧,而且是无偿的。最好的办法,是能够诚恳虚心地去请教:贵公司的经营很成功,有什么秘诀吗?可以告诉我吗?对这种谦虚诚恳求教的人,除非是特别机密的事,一般对方都会坦白率真地回答你的提问的。我时常想,无论做什么事,虚心是非常重要的。虚心就是谦虚的心,对任何人的意见都能接的心。这前提当然是不能迷失自己,让人牵着鼻子走。要一方面坚持主体性、自主性,一方面虚心地接受别人的意见。这样才能走向成功之路。许多人自己开始做生意时,几乎什么都不懂。开发了一件新产品,往往不知道该定多少价。那时,他就跑到零售商店里去请教。因为如何定恰当的价格,经常与消费者打交道的零售商店是最清楚的。作为主管如果能虚心接受人家的意见,能虚心去请教他人,才能集思广益。
一定要充分相信自己
自信是作为领导人的重要素质。避免自我否定。增强自信心,减少自我否定,这样你就会表现得更像领导。
“我可能太笨了,但……”
“没有人来问问我的意见”
“我知道我总是错,但……”
“我知道我受的教育没有他人多,但……”
像这样自我抹黑的话会挫败自信心。要把弱点看做是可以自我改进的地方。自我否定从长远来说对自信心以及领导能力有损害。
很多人缺乏自信心是因为他们不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一个增强自信心的基本方法就是列出一个个人能力与成就的清单。列一个成就表来帮助自己认识到自己已取得过什么成就,多数感觉不自信的人是因为忽视了自己的很多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