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美国。进入70年代后,美国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此时美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滞胀”现象,霸权地位迅速衰落。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首先是由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苏联力量的增长、西欧和日本的发展、中国影响的扩大和第三世界的崛起,使美国的国际地位相对下降。其次是由于美国的全球扩张政策的恶性发展,大大加深了美国霸权主义野心和实力限度之间的矛盾,使美国在经济、军事和政治上都陷入了难以自拔的困境。再加上美国社会正面临着新的更为深刻的危机的威胁。这样到70年代后,美国的霸权呈直线下降之势,而且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80年代。从经济实力看,70年代时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低于日本、西德、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1982年以后,美国的发展稍快于欧共体国家,但仍慢于日本。这样,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总额中的比重由1950年的1/3下降到1986年的1/4,而同期日本、欧共体分别由占2.2%和17.5%升到11.8%和18.6%。美国海外投资比重逐年下降,1985年美国第一次成为净债务国,到1987年底,美国对外债务达4250亿美元,成为世界最大的债务国。在出口贸易方面,1948—1982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所占比重由32%下降到11.6%,1987年美国的外贸逆差达1712亿美元,美国由世界最大的贸易顺差国变成了最大的贸易逆差国。经济实力的下降严重动摇了美国的霸权地位,美国黄金储备大量外流,美元信用下降,美元在国际市场上经常成为抛售的对象,于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制瓦解,美元也从资本主义世界法定国际储备货币的宝座上跌落下来。从军事地位看,勃烈日涅夫上台后,苏联战略核力量加速发展,到1969年时苏联洲际导弹在数量上已赶上美国,从而使美苏战略力量接近平衡。除战略核力量外,战后美国长期垄断的制海权也受到苏联的挑战。越南战争的重负迫使美国不得不放慢了海军造舰的速度,而苏联正好摒弃了近海防御的海军战略迅速加强远洋进攻力量。至于常规地面部队,美国的战线拉得太长,导致全球的常规兵力分布失去平衡,装备费用不足,武器更新困难。面对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双重制约,从尼克松时期起,美国不得不调整对外战略,实行战略收缩。在对苏关系上,以缓和为幌子,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利用联系原则,同苏联进行妥协与争夺,旨在软化苏联并限制苏联的扩张。
美苏自身实力的变化严重限制它们在国际舞台上的活动能力,而它们面临的诸多问题常常使它们自顾不暇。因此,只要涉及到美苏重大利益的国际危机,双方都是在一阵恫吓和显示实力之后最终走向妥协。美苏之间的争斗尽管没有停止,但在很多问题上,特别是在对待第三世界国家问题上,它们常常会采取联合行动。联合国安理会和大会在处理与美苏直接有关的事件时,大多只限于舆论上和道义上的谴责,在实际行动上,联合国显得十分软弱无力。美苏对外战略的调整和美苏关系的变化也使原本紧张的两极世界开始走向缓和;加上这一时期大部分殖民地国家已经独立,中小国家的内部冲突相对减少,这在客观上减少了联合国维和行动开展的机会。
二、联合国与黎以冲突
70年代中期以后到1988年期间,联合国的维和行动主要体现在继续调解黎以冲突。1958年11月,在联合国秘书长干预和斡旋下,由内乱引发的黎巴嫩危机暂告结束。但是阿以对立的存在一直困扰着中东地区。第四次中东战争之后,由于巴解人员大多集中于黎巴嫩这个靠近以色列的国家,所以,以色列便不断地向黎巴嫩进攻,黎巴嫩遂成为阿、以冲突的新热点。1972年,黎以边界的紧张局势开始加剧,以色列以报复巴勒斯坦突击队为借口,进攻黎巴嫩的巴勒斯坦人营地。同年4月,根据黎巴嫩的要求和安理会的决定,由停战监督组织在以黎边界地段进行停火观察行动。1975年4月,黎巴嫩由于宗教矛盾和外部势力的介入,爆发新的内战。1978年3月,以色列军队在海空军配合下,进入黎巴嫩南部,攻击巴勒斯坦游击队基地,使黎巴嫩局势再次白热化。3月15日,黎巴嫩向安理会提出对以色列入侵事件的控告。安理会为此开会讨论黎巴嫩局势,并在3月19日通过了第425号决议,要求尊重黎巴嫩在国际公认的边界内的领土完整、主权和政治独立,并要求以色列立即从黎巴嫩南部撤出,授权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组建“联合国黎巴嫩临时部队”(UNIFIL),以证实以色列军队撤离,恢复国际和平与安全,并且帮助黎巴嫩政府在这一地区建立其有效的权威。首批联合国驻黎巴嫩部队在4月21日进驻黎南部,但由于以色列拒不执行安理会决议,1982年2月25日,安理会又通过决议,决定向黎南部增派1000名维和人员,驻黎临时部队的期限也一再延长。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在美国的支持和纵容下,以“保障边界安全”为借口,出动2个师的军力大举入侵黎巴嫩南部,企图消灭巴解组织游击队,逼走驻黎叙军和扶植亲以政权。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企图阻止以军的进入,但由于以色列在人数上占居优势,入侵线上的联合国临时部队的阵地要么被越过,要么被绕开。
以军很快就占领了黎巴嫩约3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包围了巴解组织总部所在地贝鲁特,巴解游击队面临生死存亡的决战。6日晚,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509号决议,要求:(1)以色列立即无条件地把它的所有军队撤退到国际公认的黎巴嫩边界以外去;(2)冲突各方立即在黎巴嫩境内和黎巴嫩、以色列边界地区同时停止军事行动;(3)有关各方立即在24小时以内向联合国秘书长报告他们接受此项决议的情况。鉴于以色列根本不顾安理会的呼吁,继续进行军事行动,安理会在6月—8月间不断召开会议,讨论黎巴嫩的紧张局势。8月1日,针对不断升级的贝鲁特和贝鲁特周围的军事行动,安理会要求立即停火并且停止军事活动。安理会还授权秘书长派遣联合国军事观察员监视贝鲁特和其周围地区的局势,派到以—黎混合停战委员会的联合国观察员组成了驻贝鲁特观察员小组。8月12日,安理会要求以色列和冲突各方立即停止在黎境内,特别是贝鲁特和其周围地区的所有军事活动,并要求以色列在努力保证按黎巴嫩的请求有效地部署联合国观察员的工作中全力合作。但是由于美国在安理会再三否决要求以色列停火的提案,致使安理会无法采取任何实质性的措施。在国际社会的重大压力和安理会决议的督促下,经过艰苦的谈判,巴解与以色列、黎巴嫩在8月19日达成停火协议。根据协议,巴解组织及其游击队和叙利亚军队在两周内撤出贝鲁特西区。从9月1日起,巴解战士分批转移到八个阿拉伯国家。为了使撤退得以顺利进行,由法国、美国和意大利等国的部队组成多国部队进驻贝鲁特西区。
巴解游击队撤走后,黎巴嫩军队和内部治安军进入贝鲁特西区和南部的新阵地,贝鲁特地区的形势趋于平静。然而好景不长,1982年9月14日,黎巴嫩当选总统巴希尔·杰马耶勒在一起炸弹爆炸中身亡。次日,以色列国防军重新占领贝鲁特西区,并在9月18日对巴勒斯坦的两个难民营进行血腥屠杀。黎巴嫩国内局势王杰主编:《大国手中的权杖———联合国行使否决权纪实》,当代世界出版社,1998年,第186页。
发生突变。安理会严厉谴责了以色列违反停火协定和安理会决议的行为,呼吁严格尊重黎巴嫩主权、领土完整和在黎政府通过黎巴嫩军队对黎巴嫩全国行使的唯一排他权力下的统一和政治独立。
联合国秘书长对于屠杀无辜平民事件,深表震惊,紧急呼吁结束这种暴行。应巴勒斯坦和黎巴嫩政府的要求并得到以色列的同意,安理会决定同意联合国多国部队重返贝鲁特西区,直到1984年2月陆续撤出。从1983年开始,在联合国的主持下,黎巴嫩与以色列就撤军问题进行谈判,直到1985年6月以军才撤离黎巴嫩。但同时,以色列在黎南部设立了850平方公里的“安全区”,扶植一支亲以色列的“南黎巴嫩军”,并经常对黎巴嫩真主党和巴勒斯坦人进行武装袭击,严重破坏了黎巴嫩的领土完整,也使黎巴嫩与以色列的冲突难以消除。由此表明,联合国在黎巴嫩的这一次维和行动并没有解决黎巴嫩的安全与稳定问题,黎以关系仍处于紧张对峙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