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封写在羊皮纸上的密码信,如今珍藏在法国国家图书馆。这卷神秘的密码信,一共画有十七排稀奇古怪的图形,每一图形代表一个密码。作家夏尔·德·拉隆锡埃尔等人,都曾发表过他们译出的密件,但译文意思太晦涩难懂,有如天书一般,所以按字面逐字逐句翻译肯定是不行的。1949年英国探险家瑞吉纳·克鲁瑟韦金斯得到了一份密码影印件。他对十七排图形作了孜孜不倦地探索,经过二十八年的潜心研究,终于破译了十六排密码,但对其中第十二排图形却仍未找到答案。所以到他去世也未能完全破解此谜。
后来人们根据拉比斯一伙海盗经常出没的地方,推测拉比斯的这笔巨宝除藏于塞舌尔岛外,还可能在毛里斯岛(又称法兰西岛)、波旁岛、马埃岛、弗里卡特岛,有许多藏宝都是根据破译出来的密码在这里找到的。而且据传说,法国海盗贝·德莱斯坦可能是了解拉比斯秘密藏宝的最后一个知情人,他的一份遗嘱、三封信和两份说明书,都涉及拉比斯藏宝秘密。这份材料目前被法国“寻找藏宝国际俱乐部”所掌握。探宝专家认为,在德莱斯坦所了解的财宝中,有一些便是拉比斯的藏宝。
20世纪初,在毛里斯岛的一座住宅里,有人在砍倒一棵大树后,在树根下发现了一块署名卡隆·德·布拉吉尔的大理石板。石板上写着:“我的财宝就在这里。您有一棵树,在西北六法尺深处,您将看到一个铁球。从铁球朝西北笔直走去,在十六法尺处,您将碰到一块石头,石头的深度与我的财宝入口处相同。往西南走三十法尺,您将看到在六法尺深处有一块铜板……”寻宝者按照这些奇特的提示,果真找到了一块写有密码的铜板,遗憾的是没有人能译出密码,人们只好把铜板运往欧洲请人翻译,不料这块铜板在途中却意外丢失了。
自1730年拉比斯被绞死至今,寻宝者们对拉比斯藏宝密码苦思苦想,绞尽脑汁地加以钻研探索,无疑这一切都使这件事更加充满神秘色彩,给人们带来无穷的诱惑力。总之,谁要能破译拉比斯藏宝密码,谁就能得到那笔巨大的财富。但要识破第十二排密码并非易事,这不仅要凭广博的知识,超人的智慧,顽强的毅力,还要靠运气。
“玛迪亚”号沉船始末
在深不可测的海底中埋藏着太多的宝藏,20世纪初,在北非的玛迪亚海底,竟然发现了公元前2世纪的沉船。
1907年,一位希腊的海绵打捞工人,在北非突尼斯东部的玛迪亚海40米深的海底,看到了像军舰大炮样子的文物。在那以后,潜水工人们又在附近海底发现了很多双耳陶瓶和青铜制品的碎片。人们对打捞上来的文物向当时法属突尼斯的海军司令官杰·拜姆海军大将作了报告,并将文物移交给官方。拜姆动员了潜水员进行调查,其结果证明被看成海底大炮的文物并不是大炮,而是希腊浮雕的大理石伊奥尼亚式圆柱。
这一发现在欧洲的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为20世纪初考古学调查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实习机会,并为其方法的摸索和实习创造了一个良好开端。在法国海军的帮助下,突尼斯当局集中了希腊、意大利的一流潜水员,从1908年到1913年共进行五次调查。
对于距陆地6公里,海流非常急,而且水深40米的海底调查作业来说,技术上受到各种限制,而且沉船完全被埋在海底淤泥中,使发掘作业极为困难。
由于调查中的各种困难及调查的旷日持久,财政援助也不能随时得到保证,以致有时调查不得不中断,但潜水工人们用自身的热情和耐久力克服了所有困难,从而保证了遗物的安全打捞,并确认了沉船的遗存状态。
沉船中,有最早报告说得像大炮的东西,实际上是大理石圆柱,共6排约60根,还凌乱地散布着柱头、柱础以及其他大理石的建筑材料和雕像等。虽然打捞上来了双耳陶瓶等部分文物,但大部分遗物仍然留在了海底,调查没有最后完成。负责直接指挥海底作业的塔拜拉大尉出于希望今后能继续进行调查的考虑,向突尼斯官方提交了报告。
当时的潜水技术和调查方法不能绘制出能将船体复原的实测图,也不能将船体打捞上来。尽管如此,潜水工人们仍然打捞出了各种文物,并在海底淤泥的清除过程中,搞清了下面厚约20厘米的木材堆积层和其分布范围,并确认了这是船的甲板,还了解到打捞上来的遗物是甲板上的货物。在甲板下的船舱里装满了大量的细小贵重品,在更下面的船舱中贮藏着很多大理石艺术品,其中主要有希腊雕刻家加尔凯顿(约生活在公元前2世纪)的刻有“波埃特斯”铭文的“海尔梅斯”青铜像和同样大小的“奔跑的萨尔丘斯洛斯”青铜像、大理石“阿弗洛忒”半身像、牧神“波恩”的头像等。此外,还有烛台、家具等日用品和希腊阿提加工精美的酒杯。其中带有铭文的“海尔梅斯”像被认为是希腊时代著名的珍品。
据推测,这艘沉船是满载罗马从希腊掠夺的艺术品及其他货物的大型运输船,船从雅典的皮莱乌斯港出航,在驶往罗马的途中,向南漂流而沉没。该船长36米多,宽10米多,应该是无桨的椭圆形帆船。从当时的造船技术看,似乎是为了运送想象不到的沉重货物而设计的。其年代根据遗物的研究推定,约在公元前2世纪末到公元前1世纪初。
随着对遗物的文化性质及船体构造的研究,玛迪亚沉船逐渐在学术界引起较大的反响。据有关专家考证,该船是公元前86年征服掠夺雅典的罗马执政官鲁希阿斯·斯鲁拉有组织地将掠夺品满载运回罗马,而在途中遇到风暴,漂流到玛迪亚海域沉没的货船。
有的史学家说,他打算用这些战利品在罗马复原神殿,以作为他的胜利纪念碑装点城市。据说这一船队绕行到意大利半岛与西西里岛之间的墨西拿海峡时,突然遇到风暴,其中一艘向西南方向漂流至北非近海沉没,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安眠在海底厚厚的淤泥之下。估计至今仍有大批珍宝沉睡在海底等待打捞。
专题讲述
威廉·基特的藏宝洞
17世纪末,海盗四起,许多商船在海上被抢。英国一个著名的海军将领威廉·基特,接到英国女王的命令,让他率领舰队前往印度洋去保护英国的商船队免遭海盗袭击。这位身经百战的基特,根本不把海盗放在眼里,他只带上两艘快艇在海上游弋。不料,他突然受到海盗船的猛烈攻击,在全军覆没的情况下,基特怕回去后被女王杀掉,便独自一人跳海逃生了。不到两年,基特凭借自己的胆略和经验,很快也成为一个杀人放火掠物的大海盗。
从海军将领抗击海盗,到变成海盗烧杀抢掠,最后不得善终,威廉.基特的一生真是曲折、可悲。其实,威廉·基特,仅仅做了五年的海盗。不过也就是这五年的时间,他就聚敛了无数金银财宝,并把它们藏在太平洋上一个无人注意的小岛上的山洞之中。这时,他已五十五岁,决心与海盗生涯告别,便来到美国,与一个波士顿的寡妇结了婚,并在纽约定居,成为该市唯一可以在银行无限制取钱的存户。
他出资修建的舞厅是纽约城最典雅华丽的交际场合,当时,谁能收到他和夫人的一张舞会请柬,就标志着一个人在社交界的极大成功。
谁知,好景不长。不到两年,驻纽约的英国总督逮捕了他。因为他的海盗行径被发现了,并将其送交伦敦法庭审判。
1701年5月4日,一辆黑色囚车驶到伦敦中心广场的刑台前。里面走出伯爵和两名刽子手。伯爵的胸前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海盗基特”。执行官向他宣读了死刑判决书。然后,执行官又给他一个最后的机会。只要基特供出藏宝之地,便可宽恕他一死。基特摇摇头不答应。执行官一挥手,刽子手将绞索套进了他的头颅。
基特死了。但是,探索他所藏珍宝的尝试几百年来一直没有中断过,各种各样的关于基特的材料层出不穷。
1971年8月在某海沿岸水下摄影时曾发现类似山洞的地方,里面发现了一些箱子之类的东西,但在爆破山洞时,由于爆破力太大而毁坏了修建的排水系统,以致海水倒灌而淹没了山洞。
1867年,加拿大工程师马凯尔的探险队在基特曾工作过的地方,借助火炬的亮光,发现了一些手提箱,可能是基特遗物。1930年,伦敦的古董商赫加金尔特,在一个古旧的海员皮箱中找到一张藏在双层底中的海图,海图上有基特的姓名缩写K·T。但是,无论是岛的名称,还是它的坐标都没有在图上标出。
1795年10月,三位少年登上离加拿大仅三英里处的橡树岛旅游,他们发现朝海一面的大片红橡树林中突然出现空旷地,地中间独立着一棵古橡树,树枝上似乎挂过一个古船的吊滑车,正下方有一个浅坑,根据迹象判断,这里可能埋有海盗基特的宝藏。
那么,基特的宝藏是否就是埋在此地呢!三位少年开始挖掘,发现那坑像个枯井,每隔3米就碰到一块橡木板,但最终毫无结果。
1803年,又一群人继续挖掘,当挖到90英尺深时,他们发现了一块刻有神秘符号的石板,经专家破译,意思是:在此下面12.2米埋藏了2000万英镑。人们欣喜若狂,他们一边抽水一边挖掘,在一天晚上,他们用标杆探底时,在29.9米深处触及到类似箱子的硬物,当即大伙谈起了宝藏的分配问题。可是第二天,人们惊讶地发现,坑内积水已达18.3米深,于是希望成为泡影。之后,仍不死心的掘宝者又陆续进行过十五次挖掘,耗资300万美元。
在1850年,人们又有个奇怪的发现,退潮时,“钱坑”东面152.4米处海滩上不断冒出水,犹如吸满水的海绵不断受挤压一样,同时又发现了一套精巧复杂的通向“钱坑”的引水系统,它们使“钱坑”变成一个蓄水坑。于是人们作出一个推论:海盗将钱坑挖得很深,然后从深处倒过来挖出斜向地面的侧井,宝藏可能离“钱坑”几百英尺远而埋在斜井尽头,离地面不过9.14米深,这使海盗们可以迷惑掘宝者而自己又能轻易挖出宝藏。
1897年人们又在155英尺深处挖出一件羊皮纸卷,上用鹅毛笔写着两封信,有的人还挖出了铁板,这些发现更使人相信:海盗们在这里埋了一笔巨大财富。20世纪初时人们估计有1000万美元,在60年代,便传说有1亿多美元了。在挖掘“钱坑”时,曾有一个传说:必须死掉七个人才能揭开其秘密,到目前,已有六人在企图到达坑底的途中丧生。这更为“钱坑”增加了神秘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