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是一个礼仪之邦,对高尚道德境界的追求也是自家庭、家族、学校至社稷的永恒主题。“正人先正已,治外先修内”也一直是我们的道德追求,培养“君子”成为我们学校教育中的人格目标。有人认为,整个一部中国教育史可以说就是一部道德教育的历史,这话一点也不为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中国传统大学之道,这一强调个体修身养性、积极有为的道德精神,造就了极具生命力的道德文化传统。然而这一充满丰富内涵与层次的道德传统没有得到很好地继承和深化,更让人担忧的是,这一传统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遭遇了严峻的挑战。我们何曾想到,对伦理与道德底线的追求竟成了今天日常话语中的主题。社会中的种种违反道德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日渐显示。整个社会出现了普遍的道德信任危机,传统中国文化中的“诚实重诺、童叟无欺;慷慨大度、一言九鼎”的道德精神正在被种种损人利已的欺骗和不择手段的牟利所侵蚀。这种种现象已经从个体漫延到各行各业,职业道德的建设问题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2008年5月的汶川大地震、三鹿奶粉事件,更是将教师与企业的职业道德建设推到了不容回避的高度。无疑,陈文昆同志所作的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既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同时也具有相当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我很赞同书中所提到的“职业道德不仅是文化优化的工具,而且是引导文化健康发展的方向盘。职业道德是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职业道德的发展依赖于文化的发展,但是,职业道德又对整个文化系统的发展起制约作用,这就是职业道德的文化价值导向作用。”的确,在目前的职业道德的研究中,人们通常把职业道德看成是指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在我看来,需要指出的是,职业道德并不仅仅是一套套具体的指导人的职业行为的规范的总和,它应有丰富的层次,涉及到从具体的对规范的认同与践行,到对职业精神的深刻领会与把握。作为人的本质的一种外化,职业道德体现的是人对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理解,一种对所从事职业的认识与精神把握,在对职业道德的遵从中,其实体现着的是个人的文化素质与道德修养。更是一个诚信国家的立国之本。《管子·牧民》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正是基于此,本书中,作者将研究的对象锁定在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我以为非常有意义。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知识群体,他们将是未来社会各行各业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职业素养与道德水平直接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未来。作者运用问卷调查与理论分析,通过大量的调查,对当前大学生存在的诸种职业道德理解与认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揭示,并尝试提出了自己的几种改革路径,特别是通过对大学生“自律”精神的培养,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自我改造,我认为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也是行之有效的。
通观全书,作者的研究思路非常清楚,运用的资料也较为丰富。作者从对职业、道德与职业道德的内涵、功能与价值的梳理入手,沿着职业道德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强调了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与职业道德教育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作者通过研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与原则、主要内容、途径与对策,这些研究具体详实,也很全面,对高等院校开展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书中对中外职业道德教育所进行的简要比较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借鉴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信息化社会的进一步展开,未来的职业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有些是我们今天无法想象的,由此,职业道德的具体规范也许会有相应的变化,但是,作为一种文化精神与自我修养,职业道德精神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它始终会指引着人们的职业行为并使其顺利地、充实地走在人生之中路上。海德格尔曾说过:“林乃树林的古名。林中有路。这些路多半突然断绝在杳无人迹处。这些路叫做林中路。每人各奔前程,但却在同一林中。……林业工人和护林人识得这些路。他们懂得什么叫做在林中路上。”职业道德规范就是我们走在人生之“林中路”上的路标。通常,路分两种:有形之路和无形之路。有形之路在脚下,无形之路在心中。对大学生进行的职业道德教育正是要开启大学生心中的路标,所要进行的是心灵的导航,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我们最终要走出的是超越规范之路,这是人自身的一种自我否定,正是这种自我否定,我们会获得一种新的道德精神,将职业看成是成就自我的一种精神提升之路,既是这样,我们便有了“自律”的内在动力和一种坚守传统道德精神的“绝对命令”。
理论研究是无止境的,其探索之路漫长,但也充满着乐趣。每一个研究成果的诞生都凝聚着作者的辛勤劳动和汗水,在此,特向作者表示祝贺。最后,我想说的是,研究者的品质便是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批判与否定,在这种反思与批判中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愿陈文昆同志能够在此基础之上做出更新的成果。
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 易连云教授
2009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