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赠过,上海赠过,北京赠过。
2003年教师节,蒙牛发出“向人民教师送健康”的倡议,向全国16个城市1.25万教师每人赠送一箱牛奶,总额达3000万元。
一路赠,却一路没有赔过。舍的是一袋奶,一箱奶,赢得的可能是顾客一生的忠诚。
“新闻市场”日益成形,在这个特殊的“市场”中,同样存在供求双方,存在价值规律。从新闻素材角度讲,媒体是需求方,企业是供应方;从宣传载体角度讲,企业是需求方,媒体是供应方。
是主动发送,还是被动应激?媒体总是要索取素材的,你不主动提供第一手材料,见报见刊的可能就是第三手、第四手材料。所以,宣传上的“关门主义”是错误的、有害的。
企业主动向媒体发送新闻资料,一方面可以增加无偿报道的质与量,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信息不对称,减少错误信息或过时信息的披露。另外,“知之深,才能爱之切”,经常向媒体传递信息,还可形成一定的感情联络。
所以,在蒙牛,早期就有定期向有关记者发送电子邮件的定制。
7.培训上帝是最好的营销
我们的广告要成为培训消费者的课堂。出版家奥克斯认为:“广告归根结底应该是新闻。若广告不是新闻,它就没有价值。其次,我们的终端要成为培训消费者的阵地。第三,我们的产品要成为培训消费者的载体。产品质量,产品包装,产品说明书,乃至放在产品箱里的赠品及沟通信件,点点滴滴,都要科学地承担起“培训消费者”的重任。最后,我们的每一位员工都要成为培训消费者的讲师。从对外交往的角度看,企业员工既是企业的“侦察兵”--将外界情报搜集到企业,又是企业的“宣传员”--将企业信息传达给外界。从培训的顺序讲,培训员工、培训经销商、培训消费者是波浪推进的层递关系。
【案例】提倡全民喝奶,但你不一定喝蒙牛奶
蒙牛的这一法则首先是基于乳业发展的现实提出来的。
第一,中国人均饮奶量偏低。世界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为100公斤/年,发达国家为300多公斤/年,我国仅有10公斤/年。
第二,中国饮奶人口偏少。中国现在有多少人喝牛奶?目前大概有3亿人。中国究竟有多少人不喝奶?目前大概有10亿人。
第三,在动物性食品的消费结构中,发达国家的排序是“乳、蛋、肉”,肉、蛋、乳的消费比例是0.4:0.06:1,三者中乳制品消费比例最高,是肉的2倍,是蛋的17倍;我国的排序是“肉蛋乳”,肉、蛋、乳的比例是6.7:2.8:1,三者中乳制品消费比例最低,是肉的1/7,是蛋的1/3。这是两个完全颠倒的比例。肉、蛋、乳属于同一消费层级,可以相互替代,为什么我国消费者的第一选择不是乳制品?这里边有生活水平问题,但主要的是习惯问题、观念问题。
第四,为了保障国民及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全世界惟一立法的食物,就是奶食品。越是发达国家,越注意这一点。
还有人提出,所有哺乳动物,包括人,都是在吃奶期间长得最快。全世界的实验室里,培养细菌主要用的载体(培养基)也是牛奶--连细菌都清楚牛奶的营养价值。
综上所述,中国乳业的最大问题是市场教育问题,是引导大家饮奶的问题,是教育消费者用乳制品增进健康的问题。
由于这个原因,牛根生说过一句名言:“提倡全民喝奶,但你不一定喝蒙牛奶,只要你喝奶就行。”
为了教育消费者饮奶,蒙牛曾在奶箱里赠送草原歌碟(买下版权),并在中间夹带几分钟牛奶生产线及牛奶知识的介绍。
蒙牛还注重向大众传媒送出案例,认为一个好的案例,可以成为千百上万大学老师及社会培训师的讲课素材,这“比派出一万名导购员还管用”。
8.走好最后一步路
销售终端是离消费者身体最近的地方,售后服务是离消费者心灵最近的地方。这是品牌的“最后一公里”。在所有的窗口部门中,人即品牌,品牌即人。终端是“水龙头”,这个水龙头不打开,我们竭尽全力创造的一切源和流,都将变成死水一潭。终端是“临门一脚”,这一脚踢不好,我们从前场到后场的所有泪水与汗水,都会付诸东流。货到终端,传播品牌信息的载体只剩下三个:产品,广告,人。三个载体中,产品已经造就,广告已经成形,人是惟一的可变因素。人的表现,决定着品牌在“最后一公里”的冲刺中是加分还是减分。
【案例】不是“最可爱的人”,不能让他占据第一排
2003年,蒙牛发生过这样的事:
呼市一位消费者到超市买“心情”,事前从导购员那里得到确认:可得钥匙扣。但付款后,从售奶点交涉到服务处,又从服务处交涉到赠品处,绕了一大圈,最后得到的答复竟是:“为个钥匙扣,你烦不烦呀?”一这位消费者买到的是一个“坏心情”。
天津一位消费者遇到两个破包,拨了三个长途电话,打了三个市内电话,按电话指示到售奶点跑了三次,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在忍无可忍中,满腔愤怒地向报社写了投诉信--他可能从此不再选择蒙牛的产品。
蒙牛对此进行了反思和检讨:
也许这都是非常极端的个案,前一个五年一遇,后一个绝无仅有,但其中隐藏的逻辑链,还是暴露出我们的缺陷--不单是个体缺陷,还有系统缺陷。如果不以为然,类似的事件以后有可能“批量”出现。
忠诚消费自经营人心开始。要留住消费者,就必须让他们满意。一些营销学家下过惊人的结论:第一,80%的销售额来自20%的忠诚消费者,即营销学上的“80/20定律”;第二,60%的新顾客来自现有顾客的推荐。
另有一些学者发出如下警告:第一,吸引新顾客的成本至少是保持老顾客的成本的5倍;第二,根据口碑效应,一个忠诚的顾客会引发8笔潜在的生意,一个不满意的顾客会影响30个人的购买意愿。
营销学家给出的这两组数据如果是真实的(或者是接近真实的),那么,就决定了我们市场营销的工作重点。
蒙牛通过改革进一步强化“品牌最后一公里”不是“最可爱的人”,不能让他占据第一排,更不能让他代表企业与消费者打交道。不是“最可爱的人”,或者将他改变,或者让他走开。
在首都:北京本部提出了“一切工作都用第一品牌的尺度来衡量”的服务理念。为让促销理货人员做好终端敲务,除了在培训上下功夫,本部还开展了“行政人员下终端,体验终端冷与暖”的活动,每周到终端服务一天。下终端前,严格培训,通过业务考试才能“上岗”;下终端后,行政人员与促销人员一起上货、码货、卖货。一团火点燃另一团火,一份情感动另一份情,整个销售队伍的心贴得更紧了、战斗力更高了,连续3个月,终端对促销理货员的服务满意度保持在98.9%以上。有个商超这样形容蒙牛北京本部:“你们的产品是乳业里的可口可乐,你们的员工是乳业里的海尔人。”
在青岛:“叮呤……呤……”“您好!这里是青岛蒙牛服务热线,请问您有什么需要我帮忙?”话音刚落,电话另一端传来抱怨的声音:“我买了一箱蒙牛奶,渗漏了,你们质量有问题!”“请您不要着急,把您的住址告诉我,我马上就去……”尽管时间已是晚上八点,尽管下着沥沥小雨,负责售后服务的小陈,还是驾车出发了……第二天,电话铃又响起,还是那位消费者:“……真没想到,蒙牛服务这么快,这样好!太感谢了……”
在大连……在福州……在深圳……
每个人心里都点燃了一盏灯,一盏服务的灯,一盏“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彼此照耀的灯。谁把灯点得最亮,谁把一盏又一盏的明灯连成线、织成面、汇成海,谁的市场就最亮。
9.危机管理拯救品牌
乐观者在一个灾难中看到一个希望,悲观者在一个希望中看到一个灾难。
2003年6月,蒙牛的竞争对手与北京某品牌传播机构签定将蒙牛这头带着“神五、标王、央视2003年度中国经济人物候选人等等”光环的猛牛扼杀成“死牛”的协议,制定了六个步骤的扼杀计划。
2003年9月至2004年1月对蒙牛进行空中打击--新闻诽谤,打击蒙牛企业的诚信,压制蒙牛公关动作及市场发展,拖延其上市时间,缓解蒙牛对竞争对手XX造成的压力;弱化央视2003年度中国经济人物之后蒙牛的宣传声音及削减牛根生的社会形象;营造2004年XX企业良好的竞争环境。在这阶段针对蒙牛的新闻诽谤达到高潮,波及数十家媒体、数百篇稿件。蒙牛经过顽强抗争,于2月份,将一个由竞争对手出资600万元扶植的新闻诽谤团伙一举粉碎。在充分掌握“杀牛者”的证据的条件下,蒙牛顾全大局,以德报怨,放弃了自己对这家企业的诉讼权,但这次“空中打击”极大地损害了蒙牛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巨大损失是无法估量的,险些影响了蒙牛的上市进程。
2004年2月至4月,XX竞争对手继续按照原计划执行“地面暗杀--产品投毒”,组织人员以向企业、政府和媒体发匿名信件、打匿名电话的方式,连续制造了湖北恐吓事件、广东恐吓事件、武汉恐吓事件、长沙恐吓事件、佛山恐吓事件,一时间,谣言四起,人心惶惶,企业与产业链上的西部百万奶农随时有可能遭受灭顶之灾。在此期间,牛根生与他的管理团队坐镇北京,熬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用生命的力量为正义而战。最后在党和国家重要领导的直接关怀和亲自部署下,由中宣部控制相关媒体,并由公安部直接指挥,通过北京、内蒙古、广东、湖北四省公关机关的连续奋战,所有恐吓分子全部落网,最终取得了反恐怖斗争的胜利。
2004年11月18日,央视招标蒙牛意外成为标王,媒体上开始出现对蒙牛质疑的声音而且这些文章内容大同小异,有的文章标题都没改,这违背了新闻原则。12月份蒙牛公司企划部的孙先红顺藤摸瓜找到文章的来源--北京某品牌传播机构,在公安机关的配合下发现了前面提到过的准备扼杀蒙牛的行动计划,至此由竞争对手策划的不正当竞争产生的企业公关危机得到了全面化解。
经历企业危机的蒙牛成为社会的蒙牛,全体员工的蒙牛。牛根生决定在他有生之年将自己的股权的50%以上的收益拿出来,成立老牛基金会。基金会用来奖励对蒙牛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另外低于50%的收益用于他的工作、牛根生死后的股权不能由家人继承。
蒙牛成功应对并化解此次企业面对的媒体危机和公关危机,为我们提供了处理企业危机的可以借鉴的实践经验,同时也暴露出许多企业在应对企业危机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从蒙牛的危机处理过程,我们可以借鉴到如下的经验。
一是公司最高层领导统一指挥,整合有效资源应对突发的企业公关危机,有力保证了企业进行危机管理的一致性和有效性。在应对投毒事件的过程中,公司董事长牛根生亲自挂帅,利用竞争对手在零售终端各超市等卖场中对蒙牛产品投毒,不仅会影响社会公众排斥蒙牛产品,给公司造成企业形象和经济收入等多方面的损失,而且会危害上游产业链、地方支柱型产业的存亡及会危害广大消费者食品安全这个关系社会稳定大局的关键问题,上报中央最高领导层,得到本省政府的鼎立协助,并得到中宣部支持,控制了媒体对该事件的报道,从而对蒙牛控制整个事件的局面提供了有力的、根本性的保障,为取得应对企业公关危机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在应对过程中配合有关省份进行统一的、有步骤行动,从而取得“反围剿”的胜利。
二是及时应对公关危机,抑制了危机的进一步蔓延和扩散。蒙牛公司在2004年3月3日接到武汉蒙牛公司汇报,在武汉超市中发现投毒奶包,当日立即在呼市公安局报案,这不仅使蒙牛公司从危机的开始就采取了相应的法律手段,而且为蒙牛公司及时控制危机进一步在全国范围的蔓延和扩散奠定了基础。
三是主动出击应对企业公关危机,深究产生危机的根源,防范危机的再次发生。蒙牛公司在遭受新闻诽谤和产品投毒事件后,没有坐以待毙,也没有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方式,而是针对危机寻根求源,最终发现了一整套有预谋的打击、压制蒙牛发展的行动计划,从而从根源上铲除了企业公关危机爆发的“定时炸弹”。
10.事件营销走天下
从品牌传播的规律看,知之深才能爱之切。企业不仅要告诉消费者“然”,而且要告诉消费者“所以然”;“然”的工作最好由广告来承担,“所以然”的工作最好由新闻来承担。广告长于知名度,新闻长于美誉度。广告打造出来的是“玻璃品牌”,抗风险能力弱;新闻打造出来的是“钻石品牌”,抗风险能力强。
【案例】广告片的新闻制作法
历届央视标王中,“新闻腿短,广告腿长”的,多遭厄运,如秦池。
海尔没做过标王,但其“砸冰箱”的新闻胜过一万条广告,是典型的“新闻腿长,广告腿短”。所以,海尔的品牌,多年来高耸挺拔。
蒙牛投入3.1亿元做过标王,与同行相比,属于“双腿等长”的企业。让我们看看2003年1~10月份乳业队友们广告投入的相关数据:
长富牛奶投入广告费0.92亿元,占销售收入的30 %;
完达山投入广告费1.08亿元,占销售收入的10%;
娃哈哈投入广告费2.41亿元,占乳品销售收入的9 %
蒙牛投入广告费3.74亿元,占销售收入的8.9%;
伊利投入广告费4.27亿元,占销售收入的8.7%;
光明投入广告费2.17亿元,占销售收入的5.5%;
三鹿投入广告费2.31亿元,占销售收入的5.4%。
世人公认蒙牛善于造势,“造势”的主要副产品其实就是新闻。
在广告与新闻的权衡中,蒙牛最具特色的创新之举是“广告片的新闻制作法”,其倡导的主旨是广告要素与新闻要素的“嫁接”。杂交产生优势,边缘诞生奇迹。从新闻角度看,将其融入广告可以增强可控性,使之由易碎的“短命新闻”变为易存的“长命信息”。从广告角度看,有前人说过:“广告如果不制作成新闻,那它就毫无价值。”所以,此法兼顾了新闻与广告的长处,避免了各自的短处,便于借助新闻事件有意识、有控制地树立品牌形象。
例如:蒙牛产品被认定为运动员专用产品后,广告片《天上航天员,地上运动员》中,既嵌入了“神舟”五号的发射场面,又捕捉了“运动员专用产品新闻发布会”的现场镜头。
广告片的新闻制作法,还要讲求时效性。例如:“非典”大面积爆发不久,蒙牛即与国家卫生部于2003年4月14日率先合作拍摄公益广告--动画片《怎样预防“非典”》,在当年同类广告中获综合排名第一名。
11.非典时期非常营销
有些历史是“火中炭”,想看清它须赶在未燃尽之前;有些历史是“冰中石”,想看清它须等到消融之后。在看清与看不清之间寻找驰车之路,在火与冰之间捕捉驭船之流,这正是“非典”时期的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