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云 汤红云
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是炎黄子孙的百年梦想,是中华民族的世纪丰碑,它拦腰锁住了奔腾不息的万里长江水,“天堑变通途”,“高峡出平湖”。
美丽壮观的“平湖”,扼制了洪水猛兽,蓄聚电能,保护生态,改善航运。它是一个世界奇迹!而在创造这一奇迹的三峡建设者队伍中,就有一支来自二六七大队地基处理公司的水工队伍,他们将严格、规范、系统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质量第一”的“三峡管理模式”固结在身,成为水工业内的一支劲旅。
2003年4月,二六七大队承接了三峡大坝永久船闸一、二、三闸竖井周边水泥化学灌浆工程,正式成为了三峡建设大军中的一员。消息传来,全队职工激动万分。因为三峡工程的建设,无论从规模的浩大,还是从技术的复杂,都对施工队伍有着严格的要求。二六七大队水工队能成为其中的一员,充分证明了他们的实力,证明他们已得到市场的肯定。
为了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这支年轻的水工队伍经历了10年的摸爬滚打。1992年队伍成立之初,他们没有经验,没有“门路”,只好与各水电施工局合作,积极参加地方水利系统的招投标活动,厉兵秣马。经过不懈努力,他们先后承接了广东锦江电站的帷幕灌浆、广东孟州坝电站和甘肃刘家峡电站的固结灌浆工程、重庆江口电站大坝的基础处理、青海尼那电站灌浆等工程。通过这些工程的磨炼,二六七大队水工队技术日臻成熟,规模逐步扩大,优势日渐凸显。十年磨一剑。如今,他们凭借自己的实力跻身于三峡大坝建设队伍中,在水工固结这片天地里占有了一席之地。
在三峡大坝的建设工地上,聚集着全国最精锐的施工队伍,二六七大队水工队在这里起初并不起眼,甚至在近乎苛刻的标准化施工管理中几次在每周生产例会上受到点名批评。如有一次,甲方总经理来工地做安全巡检,指着二六七大队水工队的项目负责人孙经理的头,操着湖北口音说“冒戴”。孙经理摸着自己头上的安全帽直犯嘀咕:我这不是戴着吗?在总经理接连说了几个“冒戴”后,他才恍然大悟,原来总经理说的是“帽带”,要求他把安全帽的带子扣好。还有一次,水工队的王经理刚打扫完廊道和路口的卫生,工地监理正好来检查,不知是谁又在路口丢了一个烟头,监理二话没说,扯下一张百元罚款单递给了他。
在吃过这些苦头后,二六七大队水工队深感“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质量第一”不再仅仅是一句口号,对“三峡管理模式”也有了更深的感悟。他们凭借十年来磨就的“利剑”,用核地质人能吃苦,能打硬仗的精神,攻坚克难,以精细化管理打造精品,以零质量缺陷确保零质量事故,以零违章确保零安全事故,严格按操作标准化、现场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的要求施工,确保了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很快成为众多施工队伍中的“佼佼者”,得到了甲方的高度赞许。有了甲方的认可和信任,2006年他们再次成功承接了三峡右岸厂房坝段IA标段排水孔工程。
编辑补白:经历了严格、规范、系统的“三峡管理模式”的打磨,二六七大队水工队的这把“剑”更加锋利,他们在其后的招投标中屡屡告捷。2007年以来,他们又承接了云南丽江金安桥帷幕灌浆、云南小湾电站右岸帷幕灌浆、福建泉州修船厂3#和4#船坞基础处理等,年产值达400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