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自制力,不受文化背景和周围环境影响,虽然也依赖他人来满足一些基本的需要,如爱护和安全感、尊重和归属感,但其主要满足却并不依赖这现实的世界,其重视的不是一般外在的满足,而是自己潜能和个人资源不断得以发展和成长。心理健康的人都有高度的德行,他们将手段与目的分得很清楚,让目的支配手段。
10.谦虚民主以人为师
具有民主的性格。心理健康的人对他人有极大的尊重,并不会因阶级、教育、种族或肤色歧视别人。因为其清楚自己的认识很有限,因而有谦虚的态度,随时做好准备愿意向他人学习,尊重每一个人,认为他们都可随时帮助自己增进知识、做自己的老师。
11.风趣幽默富含哲理
具有哲理的、无敌意的幽默感。其幽默感并不是普通的幽默感,而是自发的、富含思想性的、能透彻地显示个人生活体验的幽默感。这种幽默不含敌意,不高抬自己,也不讥讽嘲弄他人。
12.创造思维天真率直
创造力,是一种蕴藏于每一个人内心潜在的创造力,不是指那些出自特殊才干的创造力,是一种新鲜的、天真的、直接的看待事物的方法,具有各种不同类型。但一般来说,人所具有的这种创造力通常都在文化熏陶的过程中被摧毁和淹没。
做事要方,做人要圆
为什么铜钱是内方外圆?这就是中国辩证哲学的集中体现,做事要方,做人要圆。
人活在世上,无非是面对两大世界,身外的大千世界和自己的内心世界。人,一辈子无非是做两件事——做事和做人。怎么做事和怎么做人?从古到今都是人类探讨的课题。多少人一辈子都在哀叹做人难,难做人。人难做,但一枚小小的铜钱却将一切变得那样简洁,那样明白。
先说方,做事要方,便是说做事要遵循规矩,遵循法则,绝不可乱来,绝不可越雷池一步,这个理在中国好像已流传了上千年。
中国人常说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所不为才可有所为”,就是“方”这个道理。
每一个行当都有自己绝不可逾越的行规。比如说做官就绝对要奉守清廉的原则,从一开始就要做好承受清贫的思想准备,就像曾国藩家训“八不得”中的一条:为官要清,贪不得一样。如果做官开始的动机就不纯或慢慢变质。企图以权谋私或权钱演变,那这个官就绝对当不好,当不长了。
为商要奉行的金科玉律是一个“诚”字。真正的大商人必是以诚行天下,以诚求发展,绝不会行狡诈、欺骗之伎俩,为一些蝇头小利或眼前得失而失信于天下。像韩国因商业楼倒塌而产生的震惊世界的惨案,便是因为韩国的建筑承包商在建造大楼时偷工减料;像中国生产鳖精厂家的密秘彻底被揭露,是因为生产鳖精的厂家生产的竟是没有鳖的鳖精,为此他们犯了行商的大忌。
做学问信奉的是一个“实”字。一步一个脚印,一天一点长进方能积少成多,积薄成厚。那些虚假的沽名钓誉之辈终将会成为人类的笑柄。
做人要圆。这个圆绝不是圆滑世故,更不是平庸无能,这种圆是圆通,是一种宽厚、融通,是大智若愚,是与人为善,是居高临下、明察秋毫之后,心智的高度健全和成熟。不因洞察别人的弱点而咄咄逼人,不因自己比别人高明而盛气凌人,任何时候也不会因坚持自己的个性和主张让人感到压迫和惧怕。任何情况都不会随波逐流,要潜移默化别人而又绝不会让人感到是强加于人……这需要极高的素质,很高的悟性和技巧,这是做人的高尚境界。
圆的压力最小,圆的张力最大,圆的可塑性最强。
这圆好做又不好做。好做是因为如果人真正有大智慧、大胸襟,真正能自强自信,心态平和,心地善良,凡事都往好的一面想,凡事都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为他人着想,人的弱点皆能原谅,即便是遇见恶魔也坚信自己能道高一丈,如真能那样,人还有什么做不好呢?
如若不是这样,凡内心孤独的人必喜虚张声势;内心弱小的人必好狐假虎威;心中有鬼的人必爱玩弄伎俩;没有自信的人必会尖酸刻薄,试问这样的做人又从何谈圆?
当然也不乏有人为了某种利益和目的不惜敛声屏息,不惜八面讨好,不惜左右逢“圆”。但这种圆和那种圆绝对有本质的区别,这种“圆”的后面是虚伪和丑恶。
任何成功的后面都包含着牺牲。如果说有人能做到内方外圆的话,那也肯定包含了许多的牺牲。比如说做事要方,做事要有规矩、有原则,那就意味着许多事不能做、许多事又非要做,那无疑也就意味着会得罪许多人,惹恼许多人,意味着要舍弃许多利益甚至招来杀身之祸。如中国的民族英雄岳飞,为了“忠”舍弃了“孝”。但在“忠”君和“忠”国之间,他做不到只为了忠于昏君而放弃抗击金兵,为了这种原则,他惨死在风波亭。
做人圆,那也会有牺牲。有时要牺牲小我;有时要忍辱负重,忍气吞声;还有更多的时候要承受屈辱、误解,甚至来自至亲至爱的人的伤害。如明明你在履行一种神圣的职责,他却以为你好大喜功;明明你在深谋远虑,他却认为你是哗众取宠。
小牺牲换来小成功,大牺牲换来大成功。能做到“方”“圆”的,同时却并没有感到那是一种牺牲、痛苦的才是大成功、大境界;能为了“方”“圆”去承受牺牲的是小成功、小境界;不愿牺牲也做不到“方”“圆”的是不成功。如果截然相反,做事是圆,只要有利,不择手段,什么都敢干;做人是方,刁钻古怪,锋芒毕露,心狠手辣的话,那这个人一定会糟糕透顶,不能容于天下了。
做人不可太空虚
精神空虚也能算病么?回答是肯定的。精神空虚所导致的“生命意义缺乏症”,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不容小觑。君不见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精明能干,下海经商,开公司办企业,成了腰缠万贯的大款,人人羡慕。然而,他们在赚了钱成了名之后,有些人只沉溺于灯红酒绿之中,醉生梦死;有些人被“白色幽灵”所俘虏染上了毒瘾。有人说这是愚昧。
其实,他们谁也不愚昧,有谁见过愚昧无知者能挣大钱干出业绩来?他们何尝不知道寻花问柳、吸食毒品会导致病魔缠身,最终落个身败名裂的可悲下场呢!还有那曾风靡一时的“法轮功”,竟能使成千上万人人迷,有人说是缺乏科学知识才上当受骗的。但我们看到,迷恋“法轮大法”的信徒中,有几个不知道人是从猿进化来的?有几个不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转?又有几个不知道由生到死是生命的必然归宿?更何况练功者中还有不少高级知识分子。凡此种种皆为精神空虚使然,从而迷失了自我。
随着社会进步,我们已步入一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也是最易让人们感受生存挫折的时代。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精神文明的发展有时却显得有点儿苍白无力。致使不少人特别是中老年人感到精神空虚,活着无意义,陷入这种沼泽而无法自拔。这种生活意义的迷失和价值观上的功利主义,便会使人感到生存受到挫折,觉得活着没意思,心灵空虚精神苦闷,这便是“生命意义缺乏症”,心理治疗学上称为“精神神经症”。它与传统心因性神经症的区别在于,其病因不是情绪方面,而是精神方面出了偏差,人性方面出了问题。
人是地球上惟一追求意义的生物,追求人生的意义是人的本性。红尘扰攮中的芸芸众生,为追求美好的物质生活,而东奔西走去拼搏奋斗,以求过得快乐幸福,实现自我价值。但有不少人拥有常人无法比拟的物质享受,却不觉得有什么幸福,也感不到它有什么价值。于是便去寻找其他东西,想来弥补空虚的心灵,不少人去吸毒,让毒品来麻醉自己,过那种“飘飘欲仙”的虚幻生活,明知会毁了自己也不在乎。经历了人生坎坷,过了大半辈子的中老年人,之所以发生迷失自我的现象,也是功利主义价值观在作怪。他们面对人生的秋天,尤其是患有不同疾病的老人,容易产生悲秋的心理,精神上被空虚和死亡的恐惧所困扰,认为“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成也好败也罢,谁都难免去火葬场化为一缕青烟。
正是精神生活的空虚,便想方设法去寻找一种精神安慰剂,由于中老年人相信一种功利主义的人生观,极易误把延长生命当作惟一的生命意义。因为他们害怕死亡,尤其害怕死亡之后的无意义。于是,“法轮功”便乘虚而入。他们相信“法轮大法”,是想借助“法轮”这一形象的东西,安慰自己空虚的心灵,求得一时的精神麻醉,以摆脱对死亡的恐惧感,即使死后也要升入“天国”而不下那可怕的“地狱”。可见,功利主义价值对人的精神是种极大的腐蚀剂,是导致生命意义缺乏症的重要原因。
为此,有必要对患“生命意义缺乏症”者进行心理剖析。关于生命的意义,见仁见智,人对它的渴求是极为强烈和迫切的。可以说,任何不考虑人生意义的生活,都不是人的真正的生活,只有追求人生的意义,生命之光才会得到升华。在人的社会实践中,执著的追求,不懈的努力,迟早都会有所创造、有所收获。就像我们去登山看日出一样,攀登就是意义,就是追求,因为心中憧憬着拥抱太阳的希望。丰子恺在《辞缘缘堂》一文中说得好:“只有希望中的幸福,才是最纯粹、最彻底、最完全的幸福。”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过:“人们要想幸福,但人们想要值得的幸福。”
为什么有些人特别是中老年人会迷失自我,患上生命意义缺乏症呢?从客观上说,他们面对身体的逐渐衰老,开始考虑死亡这一问题,尤其是垂暮的病人,容易产生恐惧和空虚,一切希望随着死亡而灰飞烟灭,便认为人生是一场空,最终是无意义的。因此,对待心灵空虚必须给予心理治疗。
“物壮不老,是谓不道。”人就是此物中的一种,逃不了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那么是不是说死亡能销毁人生的一切意义呢?不是的。人虽然最终的命运都是死亡,但死的意义有所不同,有鸿毛泰山之别。关键是对待死亡和生命的态度,生命意义缺乏症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功名利禄,逐世转移”,莫陷入功利主义价值观的泥潭。“高风亮节,千载长存”,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人生,认识到人生并不空虚,应肩负起自己的责任。我们还应看到“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生命的有限性是人类生命的实质特点,也是生命意义真正的组成要素,正因为人生是有限的,才使我们有一种紧迫感、使命感,为实现人生的目标去工作、去奋斗,珍惜光阴也就是珍惜生命。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应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保持淡泊宁静的心态,坦荡豁达地去生活,这才叫潇洒走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