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善于论证辩驳、推理分析的人,其最明显的长处在于能为他人解惑说理,但却容易流于夸夸其谈、空话连篇的境地。博学善辩的人,大都思维敏捷,条理清楚,但如果他不克服自己容易浮华不实的不足,有意识严格要求自己,那么他们会很容易使自己放任自流。对于这种人可以和他进行热烈的讨论,但不能和他有什么约定,因为这种人善言却少诚。
七、好善乐施、普济博爱的人,能够造福百姓,救人与水火之中,但容易善恶不辨,胡施乱予。心地善良、襟怀坦白、交际广泛的人,往往不戒备所交识的人太混杂,不区分其中的良莠,反而认为耿直率性是脾气倔强,导致交往的人鱼龙混杂。这种人最合适去做群众性工作,不能让他去纠正不良的社会风气。
八、清高耿介、廉洁奉公的人,具有艰苦节约、朴实无华、不为贫贱所移的优点,但难免被繁文缛节、条条框框所局限。耿直倔强的性格使他们嫉恶如仇,对自己要求严格,从不随波逐流。在他们的意识里他们不认为自己在性格上偏激狭隘,反而认为广交朋友有辱清名,会降低自己的身份,结果变得越来越孤僻。如果有无损人格、气节的工作,他们肯定能够完成的很好,反之他们不适合去做灵活变通的工作。
九、注重行动、才能卓越的人,志在攀登高峰,超越同行,不足之处是好高骛远,根基不稳。注重行动的人羡慕那些凡事能打头领先的人,而且要立志超过他们。他不警惕自己做事马马虎虎的毛病,反而认为沉静就是停滞不前。这种人可以让他开拓进取,不适于从事打基础的工作。
十、沉着老练、思想细密的人,优点在于很精通细微奥秘的事情,缺点就是遇事迟缀怯懦,不够果断,欠缺勇气。冷静周密的人,做事之前总要反复推敲,深思熟虑,生怕有所疏漏,常因此而耽误了办事的最佳契机。如果他不克服自己因冷静沉着造成的良机贻误,坚持认为侧重行动是粗心大意的表现,不检讨自己的畏头畏尾的胆怯,他很难成就一番事业。这种人可以做深思熟虑的细腻工作,不能交给他执行雷厉风行的任务。
十一、质朴坦率、一览无余的人,具有忠诚老实的品质,缺点是没有城府,容易泄密。淳朴坦白的人,心有疑惑也不愿意相信是真的,他不克服自己由于性格朴实而形成的粗犷直露的缺点,反而认为讲究谋略是荒诞的做法,为人处事一味坦诚相见。这种人可以去完成讲求信义的任务,不能让他做保密工作。
十二、智勇多谋、精通文韬武略的人,优点是行事老谋深算,瞻前顾后,但他们大都老奸巨猾,办事模棱两可,左右逢源。计谋满腹的人做任何事都要审时度势,把事情做到让自己心满意足,他们从不考虑所使用的计谋是否正当,所采用的策略是否合理,通常认为坦诚是愚蠢的表现,只推崇自己的神机妙算。面对这种人应当让他去做扬善积德的事情,千万不能委派他做查处违法乱纪的事务,以免适得其反。
以上列举的这十二种人,都有偏颇之处,也都有可利用之妙,它们虽不是标准适度、德才兼备的人才,但为君者如果能准确地根据各种人的性格特点委以官职,让适合的人做适合的工作,他们一样能够协助君王建立一番事业。
六、能屈能伸者英雄也
为了成就自己的志向,有些人可以舍节保命,以待日后发迹,光耀世人,像这样能屈能伸之人,很值得称道。
例1:天下闻名的游侠季布,当年曾是项羽麾下战将,后来刘邦得了天下,悬重赏全国通缉他,使得他无处藏身,剃成了光头,毁了容,东躲西藏,四处流窜。昔日刚勇豪迈的英雄为什么要去做流窜的亡命徒呢?
司马迁这样解释说:“以西楚霸王项羽那样的气概,季布仍然能在楚军中以武勇扬名楚国,每次战役都身先士卒,率领部队冲锋陷阵,夺旗斩将,称得上是真正的壮士。可是等到项羽失败,刘邦要抓他杀他的时候,他又甘心为奴而不自杀,显得很下贱。他肯定坚信自己是个了不起的人,所以受尽了屈辱但不以为耻,盼望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所以最终还是成了汉代的名将。由此看来,贤者固然把死看得很重,可并不像愚夫愚妇一样,心胸狭隘,为了一点儿小事,就气得寻死上吊,这并不是有勇气的表现,而是计穷力竭的无能表现。”
英雄的气概既体现在疆场上的无往不胜,也体现在疆场下能忍辱负重,能忍一时之辱方能成万世之业。
例2:司马迁曰:“在楚汉相争的时候,魏豹和彭越这两个人,虽然出身卑贱,但攻城略地,席卷千里,就有了称王称霸的资本,杀人放火,气焰嚣张。他们心怀叛逆,唯恐天下不乱。这种人失败了是不会自杀的,他们宁愿被俘虏,受尽凌辱而死,而且至死也不甘心,为什么呢?这样的行径,中等以上的人,也会觉得羞耻,更何况具有帝王之才的人呢?这没有别的缘故,只因为他们的智慧、谋略超人,唯一忧惧的是此身不保,一旦抓到哪怕是不大的一点权力,就想实现他的理想,来个天翻地覆,所以他们宁愿做囚犯也不想死。”这些纵横之士,唯一的目的就是建功立业。
英雄能屈能伸还表现在他能始终保持高尚的品格,身处贱地不气馁,身处高贵时能尽释前嫌。
例3:南朝宋人宗悫在贫贱的时候,同乡商业看不起他。后来宗悫富贵了,又请商业做他的长史。这件事令许多人感到不解。
斐子野则云之;“一个人在穷困时不悲不愁,在微贱时不气馁不苦闷,淡泊于平凡,可是绝不放弃伟大的理想。这是像曾子、原宪这两位孔子的学生才具有的品德;还有一种人,倒霉的时候,低头认命,人格被辱也能忍得下,一旦得势了,就在英雄头上跑马。韩信、黥布就是这种人。这两种人,卑贱的时候被人轻贱是相同的,可是其心态却截然不同。至于像宗悫这样的人,贫贱时能忍辱负重,有韩信、黥布的气度,而发迹后又不计前嫌,是真正具有大将之风的人啊!”
七、什么是真正的舍生取义
虽然古人云: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但为官为臣者,更要注重死得其所,让自己付出的生命有价值,死才有意义。
有人说:后汉的窦武、陈蕃,与把持朝政的宦官抗衡斗争,最终被杀害,是他们咎由自取,死得毫无价值。
但范晔却说:“汉桓帝、汉灵帝两朝,像陈蕃这样的人,都是能够建树时代风尚,对当时的世俗风气发出抗议的人,犹如骏马驰骋在坎坷崎岖的险途中一样,敢和那些权势熏天的宦官抗争。以他们的聪明才智,并不是做不到洁身自好,明哲保身,而是不屑于这样做罢了。他们超凡脱俗,不顾及人伦亲情,以逃避现实为不义,决不退让,以仁义为己任,虽道路曲折但意志更加坚定。所以,遇到机会,就协助窦武打击宦官,可谓万代一时。虽然没有成功,但其精神足以振奋世人。”
这就是义重于生、舍生取义的道理。
“义”也有广义和和狭义的区别,为大义而死名垂千古,而为区区小义而亡则尤为不值。比如,臧洪为救朋友张超而死,有人认为他讲义气,但他的义气仅为小义,不足以死取义。
范晔是这样评价臧洪的“义”的,他说:“曹操兵围雍丘,张超处境危急,臧洪为救朋友到处求救,当时就臧洪个人感情之悲愤来说,是一种壮烈的情操。想想他那副光着脚奔走呼号、带兵赴难的样子,确实值得同情。但英雄豪杰的取舍,与普通人的信守节义不一样,在那个合纵连横,阴谋盛行的时代,人们都唯利是图,无仁义可言。更何况三国时,在诸侯割据的战乱局面下,雍丘是个非常危险的偏城,曹操、袁绍刚刚合好,臧洪昏昏然想借袁绍的兵打败曹操,来解救朋友的危难,率忿恨之师,是兵家之大忌。所以减洪死而无益。”
可见,臣之生死的选择也要慎重,不求名垂史册,也应死得其所才是。
《蔺公赞》说:“一个人明知非死不可是需要大勇的,死并不是难事,难的是如何处理。当蔺相如捧着和氏璧,眼睛看着柱子,回过头来怒斥秦王及其左右,最后的结果不过被砍头而已。当时在场的文武百官,都吓得战战兢兢。然而蔺相如却能气势夺人,镇住了秦国上下。后来他回到赵国,又对廉颇百般谦让,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名重泰山。像蔺相如这样的,才算是智勇双全啊!”这就是忠贞之士的典型,真正懂得死得其所。
八、尽忠讲义就是大英雄吗
三国时,靳允不顾母亲安危,坚守城池,这算不算是忠呢?许多人对这件事和靳允的为人都很迷惑。
徐众说:“靳允与曹操之间,还没有形成君臣关系,而母亲是至亲骨肉。所以于情于理靳允都应该弃城保母。昔日刘邦的大将王陵的母亲被项羽抓了起来。王陵的母亲看出刘邦肯定会得天下,因此自杀,以坚定王陵的意志,让王陵心无牵挂,一心一意去尽忠尽节,至死无悔。战国时卫国的公子开方在齐国做官,十年没有请假回国看望父母。管仲把他开除了。开方这种人,连父母都不爱,怎么会爱君王?当然不能为相。所以,古人说忠臣必求于孝子之门,靳允应该先去救母亲。徐庶的母亲被曹操抓起来后,刘备便让徐庶前往探母。想得到天下,就应体会人间的母子深情,应该让勒允放弃城池看望母亲。”
义乃做人之本,但如何取义才能使自己“义”得其美呢?
有人认为郦寄不可交,因为他出卖了朋友吕禄。这未免有些偏颇。对此班固是这样说的:“所谓出卖朋友,是见利忘义的行为,其父郦食其帮汉高祖打了天下,是开国元勋,而吕氏家族阴谋篡夺了政权,郦寄虽然用欺骗手段把吕禄骗出去,摧毁吕氏家族,但目的是安定国家和社稷。为了国家的大义而出卖朋友,应该值得肯定。”
因大义而损小义不是丧义,这只有凛然正直、目光长远的人才能做到,而这种人可谓真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