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末农民起义中,项梁、项羽拥立楚怀王定都彭城。怀王分遣部队击秦:一路由宋义率主力北上进击秦军主力,解巨鹿之围;一路由刘邦收陈王、项梁散卒,乘虚西取关中。这样分兵两路,有主有次,相互配合,使秦首尾不能相顾,从而收到灭秦之功,这种谋略在先秦战争中是少见的。楚汉战争中,刘邦对付项羽的战略是斗智而不斗力。他不但自己有智谋,而且能用别人的智谋。他的谋略运用,丰富多彩。他善于政治宣传,并采取联合、拉拢、劝降、离间诸种手段,配合军事斗争,以逐步分裂、削弱、瓦解敌军。而项羽全凭斗力,终于力竭势穷。
在刘秀开国的战争中,绿林军将领朱鲔、李轶等拥兵三十万镇守洛阳。刘秀先诱降李轶,继又施行离间计,使朱鲔杀了李轶,然后再派岑彭去劝说朱鲔归降,兵不血刃地略取关东战略要点洛阳,为尔后消灭赤眉军创造有利态势。在扫荡全国割据势力战争中,刘秀先联合陇西隗嚣以制蜀,继又争取河西窦融以制陇。这些谋略的运用都是很成功的,为先秦时期所少见。
三国时期,曹操、孙权与刘备三家争夺荆州的一场斗争:吕蒙诈病回建业,暗图袭南郡;陆逊写信恭维关羽,以促其麻痹;曹操故意把孙权偷袭荆州的阴谋泄露于关羽,以加深两家的猜疑,以及董昭劝曹仁不要追击退军的关羽,使二虎去相斗。这都显示了在三角斗争中谋略运用的高妙精彩。
在现代为人处事,尤其是生意场中,“上兵伐谋”的战略更为重要。然而,在我国八九十年代,人产却退而求其次,以“下兵伐城”为进攻的第一手段,造成了两败俱伤的局面。
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的中国以彩电为代表的价格大战各方近乎疯狂,结果是国产家电价格战“万马战犹酣”,几近同归于尽,洋品牌家电隔岸观火,“鹬蚌相争,坐收渔翁之利。”中国家电昏热的价格战,几近疯狂癫狂,幸亏悬崖勒马,否则就会应了“上帝让他灭亡,上帝先让他疯狂”这句谶语。
理性价格战,对消费者不无裨益,对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修炼提高,有积极的正面导向作用。可单纯的价格战,好大喜功,侈言“争市场不争利润”。
想想国产家电几近“疯狂”、几近“灭亡”的价格战,与这“其下攻城”式自取败亡,惊人的相似。就以中国人自诩为“VCD大国”而论,其境界也还是“其下攻城”,VCD价格战愈烈,VCD市场份额愈大,洋人“上兵伐谋”获取的最大利润愈多。国产VCD的价格战的利润底限仅仅是组装及次要配件的少许利润,以这点少许利润,还要几近“疯狂”几近“灭亡”,可不是“其下攻城”的拙劣败笔吗?
比家电等而下之的是大商场之间的价格战。曾几何时,90年代初,郑州亚细亚的所谓“商战”,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亚细亚的掌舵人也因此实至名归,获得诸多荣誉,可好景不长。别说什么“反不正当竞争法”,最起码的理性商务活动原则,商业伦理都不要了,没弄清什么是“连锁”就几近“疯狂”,想当然超常膨胀。“上帝让他灭亡,上帝先让他疯狂”,观亚细亚“疯狂”扩张的过程,可证此言不虚也。究亚细亚当年所以能“一举成名天下知”,不是亚细亚人多高明,而是几十年计划经济惯性还在,大商场是官方垄断的“稀缺资源”,运作模式陈陈相因。此时此际国人普遍心态是浮躁中渴求新鲜,亚细亚自觉或不自觉号准这个脉,将商场环境大大美化,让习惯于没有“上帝”消费意识的中国消费者倍感新奇,再加上媒体用炒新闻的手段,爆炒亚细亚商业新闻,如此等等,亚细亚焉能不火!有谁敢让他不火!再看看当时亚细亚人怎么和竞争对手打价格战,明火执仗跑进对手商场,抄写某件商品价格,然后以对手的价格作为参照价格,来确定同样商品在自个商场的下调价格。这在当时是“新生事物”,对手徒叹奈何。现在看来,别说什么《反不正当竞争法》,还有没有一点商业伦理,亚细亚后来的败亡之征兆,败亡的“基因”当时就生成了。价格战一旦“疯狂”,那就离“灭亡”不远了。
大唐电信在国内外市场运作中,不只见“漏网”的利润大鱼,将市场做深做细;又见更大的“吞舟之鱼”,积极参与国际电信技术标准的制定。此举前瞻未来15年至20年国际电信场,实为高屋见瓴的“上兵伐谋”之作。此“谋”即标准规则的制定,为大唐电信未来十数年不只抢占业界商战的制高点,也“预设”了将来的市场份额及利润空间。中国加入“WTO”,不只是与国际接轨,更重要的是参与规则制定,在国际经济领域有较大的“话语权”,就可处于“致人而不至于人”的主动地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大唐挟标准以令市场,当有“上兵伐谋”的市场优势。“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人之天下”。
对企业运作而言,“上兵伐谋”的实质有二:一为重视并发挥企业平台的作用,二为在业界的最高点谋全局,谋未来。如大唐电信之参与国际电信技术标准制定,就是谋全局谋未来,是企业竞争战略“上兵伐谋”的得意之作,是大唐电信作为前卫的高科技国企--“国家队”的光荣,科技的光荣,前瞻并实质性把握未来的光荣。
做事绝招:
对企业运作而言,“上兵伐谋”的实质有二:一为重视并发挥企业平台的作用,二为在业界的最高点谋全局,谋未来。
六、死地则战,绝处逢生
在战场上,在被动不利的条件下,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的策略。这一谋略的实现,关键之处在于决策者能够及时认清形势,善于从患中发现有利于己的因素,变患为利,变害为益。任何事物都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没有绝对的患,也没有绝对的利,关键在于因势利导,克服困难,这样才能化险为夷,绝处逢生。
孙子崇尚智慧、计谋,也崇尚意志,认为意志在特殊情况下往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所以,他在《九地篇》中提出了“死地则战”的观点。所谓“死地”,是指那些迅速果断地决策与行动则能够生存,否则就死亡的地区,通常是山川险隘,进退不能的地区。在这种地区的出路只有拼死决战。
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敢问敌众而整将来,待之若何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公元427年,魏主拓跋焘得知夏主赫连昌派军攻击长安的消息,决定亲率大军乘虚袭击大夏都城统万(今内蒙乌审旗南)。这年五月,北魏大军渡过黄河。然后,拓跋焘决定自率精锐轻骑兵倍道兼行,迅速进攻统万城。群臣认为不可。拓跋焘解释道:“我军之所以能够打败敌军,重要原因就在于军士们远离家乡两千余里,而且后有黄河阻隔,毫无退路可言,只能拼死作战。这便是‘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的道理。”拓跋焘说服群臣之后,率少数骑兵进抵统万城下,引诱敌人出城,而将主力部队埋伏于山谷之中。夏主赫连昌不知是计,率步兵和骑兵出城追击魏军,陷入了魏军的伏击圈之中。魏军将士个个奋勇争先,拼死作战。一番激战之后,魏军攻入统万城,大夏遭到重创,军力从此大为削弱,第二年便灭亡了。实践一再证明,战争不仅仅是力量的拼搏,也是意志的较量。所谓“绝处逢生”,胜就胜在一个“绝”字上,胜在敢于战斗、敢于牺牲的精神上。
我们在生活中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一定不要失去信心,而是要擦亮眼睛,运用头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学会辩证地去认识事物,分析事物,只要你不停地努力,就一定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妙境界的。
“古井贡”酒是我们所熟悉的著名品牌之一,它优良的酒质,独特的包装品味,备受广大消费者欢迎。但美中不足的是由于价格较高,让一些低收入阶层者望“酒”兴叹。那么如何去开拓中下层收入者这个广阔的消费市场呢公司为此大伤脑筋,既不能无原则地降价,更不能降低酒的品质,败坏企业的声誉和形象。终于有一天,企业的经营者们从产品的包装上得到了灵感。原先“古井贡”的包装全是一瓶装,每瓶的包装费七元多,现在他们想出了四瓶装、两瓶装的包装设计方案,于是仅从包装费上就省下了一大笔钱,如果在这个区域范围内适当地调整一下价格,必然会刺激消费市场。果然,他们的设想成功了,降价不降质的“古井贡”酒一时间名声大噪,销售额大幅上升,经济效益也比降价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更让人高兴的是普通老百姓不再望酒却步了。公司在“死地”的不利的条件下还能做到让利于民,满足人们的需求,这也是“死地则战,绝处逢生”的经营宗旨的效用。“古井贡”酒即没有另开新路,降低产品品质,也没有降低自己的收入,在自己的“死地”寻找出一条生路。
人生也是这样,我们在很多时候都需要这种死地则战的勇气和精神:挑战传统、挑战权威、挑战大自然、挑战自我,没有挑战的人生,就没有什么乐趣,更不用说什么成功了。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经常会有很多年轻人来找他学习。一天,一个年轻人来了,想要学习哲学。苏格拉底一言不发,带着他走到一条河边,突然用力把他推到了河里。年轻人起先以为苏格拉底在跟他开玩笑,并不在意。结果苏格拉底也跳到水里,并且拼命地把他往水底按。这下子,年轻人真的慌了,求生的本能令他拼尽全力将苏格拉底掀开,爬到岸上。年轻人不解地问苏格拉底为什么要这样做,苏格拉底回答道:“我只想告诉你,做什么事业都必须有绝处求生那么大的决心,才能获得真正的收获。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事的时候也要做出最坏的打算,用“绝处逢生”唤起一个人心中最大的勇气,去冲破第一次精神上的束缚。一旦有了这种勇气,就可能会在气势上压倒对方,获得绝处逢生的效果。既然我们别无选择,那么不如鼓起勇气做一次冒险,一次冒险比一万次犹豫、无可奈何的绝望都要壮烈。
做事绝招:
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时,一定不要失去信心,而是要擦亮眼睛,运用头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学会辩证地去认识事物,分析事物,只要你不停地努力,就一定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妙境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