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长水抠动扳机几乎与苏抗掏出嘴里的布团猛地起身的一瞬间,“砰”地一声枪响了。
苏抗愣住了,呆呆地看着面无表情的侯长水。旋即高声喊道:“杀人凶手,你不得好死!我跟你拼了!”
她疯了似地向前扑过去,离他还有几步远的时候,侯长水突然浑身瘫软,“噗通”一声跪下了,身子歪斜着倒下了。一群18集团军的战士似从天而降出现在四周,枪口指着国民党士兵。
连长高声怒喝:“不许动,缴枪不杀!”
士兵们眼看反抗无异于以卵击石,乖乖丢下长枪,举起双手。战士们背起丢弃的长枪,押着俘虏走进深深的密林。连长与苏抗握手告别,魏中华走到两人身边,向连长问道:“请问延安在哪里?”
连长指着西边的太阳:“照着日头走下去,就能到延安。”
魏中华顺着连长指着的方向望过去,一轮太阳挂在半空,发出惨白的光芒……
一条蜿蜒的河流在太阳的照射下波光粼粼,朔流而上,一座古塔矗立在山上,想必这里就是延安了,这条河无疑就是延河了,随着一阵轰鸣声,一辆卡车行驶在河边,车上坐着魏中华、苏抗和甘草、匡亚明、向秋实、包若云以及孙宝印、简洪旺还有秦燕笙。
苏抗兴奋地喊了一声:“同学们,延安到了!”
众人急忙趴到卡车前面向前看,魏中华却无动于衷。
这也难怪魏中华,自从在南京参加日本人把持的航模竞赛,航模飞机上的青天白日徽标触怒了日本人被抓进细菌部队,一直到他到今天,经历的事情太多太复杂了。报考中央航校因为没有富商担保被拒绝。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他在报纸上看到延安抗大三分校招生,而且还有航空专业,重要的是无须任何担保,一下子将他吸引住了。应了那句老话,柳暗花明又一村。他满怀美好的憧憬报了名,尽管这样的憧憬是虚幻的、幼稚的。不料,半路上杀出仇人的女儿苏抗,无端背上黑锅,政审也没有通过。他不知道是二哥魏毓华从中作梗,理所当然地将这笔恶账算到了苏抗的头上——不是仇人还会有谁这么缺德呢?唉,要不是表妹何香云重病在身,无法长途跋涉,拖累了自己,恐怕早就到云南呈贡机场了,说不定已经见到连长王仁祐的同学,他豪爽地收下自己学开飞机了呢。既然到了延安,先把何香云的病治好,治好了她的病再去云南也不迟。对于生于南京长于南京的城里人魏中华来说,偏于一隅的延安之于魏中华本来是陌生的、没有什么感觉的。他对延安的认识、他对延安的好感,全部来自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写的那本书《西行漫记》。他当时之所以想当去延安,也是抗大三分校的航空专业吸引了他。当延安与仇人的女儿苏抗联系到一起,魏中华对延安的感情无形之中发生了断崖式的变化。跟仇人的女儿脚踏一方土,头顶一片天,让魏中华感到非常不爽。可是,在重庆的日子里,他也经历了很多事情,有些事情想通了,有些事情还是想不明白,比如,警察局的局长为什么与黑帮是一伙的呢?警察怎么能与黑帮穿一条裤子呢?所以,他对重庆的好感几乎荡然无存了,这才想起要去云南投奔飞虎队,没想到半路上与罗长海的部队不期而遇,来到了黄河前线,更没想到的是,在炮火连天的战场居然与表妹何香云相逢,他救下了何香云,却背上了一个他不能也不忍心甩掉的包袱,打乱了他去云南的计划。
何香云是魏中华出了五伏的远亲,两人还在娘的肚子里的时候,两家大人定下指腹为婚的娃娃亲。他们自幼本相爱,青梅竹马两无猜。两家已经盘算好了,魏中华和何香云大学毕业就结婚。随着日本人的到来,南京的沦陷,一切都变得遥遥无期。魏中华与何香云等同学被捕投进日军1644部队做实验,一切美好的憧憬瞬间化为泡影。
魏中华望了一眼兀自沉睡车厢一角的何香云,心酸犹如醋,刺痛如心麻。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治好她的病,她是他的女人,他要娶他。既然已经到了延安,那就既来之则安之吧,鬼子这么多,一天两天也消灭不完,战争不会这么快就结束,只要离开延安到了云南,学会了开飞机,上天与敌人作战的机会还是会有的。
“延安,哈喽(Hello你好)!延安,阿埃拉无忧(Iloveyou我爱你)!
匡亚明兴奋的喊声打断了魏中华的沉思,他懒庸地探身车厢外看着前方,影影焯焯能看见遥远的延安城,山岚袅袅,城外的延河波光粼粼,蜿蜒流淌。
忽然,魏中华闭目沉思片刻,喃喃自语:“飞机,日本飞机!”
大家紧张地看着魏中华。匡亚明快速翻一下《英语会话识音》。
匡亚明:魏中华,你在埃纽斯林(Inyoursleep.梦话)吗?
魏中华:什么?
苏抗:他问你是在说梦话吗?
魏中华听到苏抗的说话声,情不自禁的蹙起了眉头,忍着没有发作,像寺庙里的和尚打坐似的念念有词:“中岛飞机制造公司生产的B5N凯特轰炸机……”
众人神情疑惑地抬头看天,清空万里,没有一丝云彩,偶尔有一两只小鸟从头顶上飞过,除了汽车马达轰鸣声,再无其它声响,更别说日本飞机了。
“哪来的飞机?没有啊!”匡亚明一边抬头看天,一边嘟囔着。
魏中华魔怔似地自言自语着:“最高时速每小时349公里……”
随着魏中华语声,隐约传来轻微的嗡嗡声,渐渐地越来越响,好像就在山的背后。大家的神经快要崩溃了。
魏中华猛地起身高声喊道:“最大飞行高度7620米,最大作战半径1099米……”
一架轰炸机从卡车前方的山峁后面冒了出来,鲜红的日本徽标格外醒目,轰鸣声震耳欲聋,淹没了魏中华的喊叫声。轰炸机嗡地一声低空掠过卡车上空,丢下一排炸弹。
“咣咣咣!”炸弹在卡车四周爆炸,掀起阵阵泥浪。卡车一个急刹车停了下来。巨大的惯性使车厢里的人前仰后合,惊慌失措。魏中华似乎听到了飞机的轰鸣声,爬起来高声叫喊:“飞机又来了,赶快下车!”
日本轰炸机从卡车上低空飞过,一排炸弹从天而降,爆炸声此起彼伏。
一颗炸弹落在汽车发动机上爆炸,燃起了熊熊大火,耿师傅推开驾驶室车门,带着浑身的火苗冲到车下,刚走两步倒下了。
魏中华和孙宝印脱掉上衣,甘草高举着树枝,他们一起冲到耿师傅跟前,挥舞着手中的衣服和树枝,扑灭他们身上的火苗,抬着他们跑到树林里。
卡车发动机和驾驶室的火越烧旺,苏抗高声指挥大家:“赶快抢救车上的物资!”
大家一拥而上,魏中华和甘草爬上车厢,两人抬着一个个箱子扔到车下。魏中华抱着何香云跳下卡车,扛着她奔跑到树下,放在阴凉下,翻身冲上卡车,将一包包物资扔下车。苏抗、孙宝印和匡亚明、简洪旺以及向秋实、包若云和秦燕笙扛着箱子堆到远离卡车的地方。
火烧的更旺了,已经引燃了车棚。苏抗急忙招呼魏中华和甘草赶紧下车。
苏抗:危险!要爆炸了,赶快下车!
车厢燃烧起来,魏中华拉着甘草一同跳下卡车,甘草哎呦一声崴了脚,一瘸一拐地跑着。魏中华追上甘草,背起她迎着迎面奔跑过来,油污满面的脸庞清晰可见。
轰地一声巨响,魏中华身后的卡车爆炸了。魏中华跑了最后几步,向前摔倒在地上。身后的卡车火光冲天,浓烟滚滚,热浪逼人。
毛毛细雨在昏黄的灯光下闪烁,军令部大门紧闭,戒备森严,卫兵持枪肃立。
一幅《中缅印战区军事态势图》前的会议桌两侧,坐满了神情肃穆的高级军官。徐永昌和史迪威坐在座首。这是军事委员会豫中会战检讨会。
徐永昌声色俱厉,愤然击案如山响:“豫中会战失败,是一件非常可耻的事情,国家地位,一落千丈!军队荣誉,扫地以尽。盟国已经不把我们军队当做一个军队了,不把我们军人当做一个军人了。这种精神上的耻辱,较之于日寇占领我国,用武力来打击我们,凌辱我们,还要难受!作为军令部的部长长,我深感痛心疾首。各位要好好的反思,深刻地检讨,我们为什么会失败?
程潜起来,声音低沉却不乏力:“豫中会战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这么几点。一是空军未能及时炸断黄河铁桥,既未能歼敌于过桥,又未能歼敌于岸边,日军轻易地通过铁桥渡过黄河,占领有利地域,装甲部队亦得以长驱直入。二是作战部署不适合指导方针,主力部队未能集中控制,以致日军进至郑州、密县附近时,临时调集,逐次使用,既不能适应战机,且蒙受各个击破。三是未能及时掌握战机、缺乏控置机动兵团、部队不执行命令和互不协同等等。四是部队纪律松懈,作风涣散,欺压百姓,造成军民不和,老百姓把粮食藏起来,不向部队提供,很多士兵饿着肚子打仗。以上四点是造成豫中会战的失败的主要原因。”
“说得好!”史迪威说,“豫中会战失败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军事委员会不但不向18集团军平等提供美国的军事援助,还命令汤恩伯的部队从前线撤下来两个师去围堵拦截前去进攻日军占领区的18集团军所属部队,这是难以让人理解的!要知道,18集团军在华北日军占领区的军事行动,迫使参加豫中会战的华北方面军从前线调集两个师团去解救受到进攻的日军。从而减轻了黄河战区的军事压力。”
徐永昌面露愠色地看一眼副总参谋长白崇禧。
白崇禧起立,语调沉痛:“豫中会战伊始,我在战略指导方针上始终持有不同看法。鉴于敌我力量悬殊,我是不主张与日军在正面战场硬拼。我曾建议将兵力转向敌后开展游击战,破坏其交通和后勤补给,袭扰和消耗日军。遗憾的是这些战略方针没有被采纳,才导致今天这种结局。
“我不同意你的看法。”白崇禧的看法遭到史迪威的反驳,“我认为,豫中会战失败的核心问题是黄河天险没有发挥作用,空军在执行空袭任务途中遭遇积雨云,未能实现炸毁铁桥的战斗目标。这是因为中原一带没有空军的气象观测站,空军无法及时、全面掌握战区的天气情报,对于这个问题,我将以中国战区参谋长身份将向罗斯福总统报告。“
徐永昌无表情地看着史迪威。
“气象灾害天气给空袭行动带来不利的影响,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史迪威顺着自己的思路接着说道:“另外,陈纳德的航空大队去轰炸日本占领区和日本本土,也需要华北和西北地区的气象情报,所以,在陕甘宁地区包括华北地区建立一个气象情报网,非常必要!”史迪威看了一眼徐永昌,“我将建议美国总统罗斯福先生,就组成美国军事代表团一事与延安进行商谈。”
徐永昌满脸愠色说道:“史迪威先生,你的话题扯远了。”他看一眼众将官,“散会!”
中将官全体起立。
一辆美式吉普驶近民生路10号亚洲书局的院子。若隐若现的轮船汽笛声从嘉陵江上飘过来。
会议桌上铺着延安自制的粗纺布。王雁飞和史迪威分坐两边。桌上的茶杯热气袅袅,看得出来,两人的会谈已经有些时候了。
“延安方面赞同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王雁飞说,“第十八集团军和新四军,积极抗战,为消灭日军的有生力量,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这是世人皆知的。
“中国战场是整个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一部分,”史迪威赞同王雁飞的观点,“美国政府积极支持中国战区的抗日战争,对华提供了大量的物资援助,这一点是也有目共睹的。
“史迪威将军,”王雁飞对史迪威以偏概全的说辞显然是不满意的,“我希望美国政府的对华援助公平、公正、公开,所有抗战军队的待遇一律平等,不带有狭隘的党派思维和厚此薄彼的色彩。但是,美国政府的援华物资,第十八路集团军和新四军始从未得到一丝一毫。我们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参加了包括平型关战役、百团会战在内的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歼灭了大量的日军有生力量。公平、公正才能有效率,团结抗战,才能得胜利。因此,我们希望美国政府能够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制止可能引发内战的政策,敦促国民党废除《限制异党活动办法》,促进中国民主改革。国共合作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暂的,而是长期、持久的。国共团结,不是一时的而是永久的。只有互谅互信,共同一致,克服困难,才能打败日本侵略者。”
史迪威认同王雁飞的观点,但他依然在绕圈子:“你代表周先生与我会谈,我很欣赏你们的态度,非常赞同延安方面团结抗日的主张。罗斯福总统希望中国各派政治力量特别是国共两党团结起来,形成一个合力,从而有效地打击日军。”
“国共合作抗日已进入第七个年头,”王雁飞可不想与史迪威兜圈子了,希望尽快进入实质性的正题,“我代表周先生希望美国政府派代表团访问延安和敌后解放区,你们将会看到一个真实的想和敌人战斗的抗日队伍,看到一个充满朝气的延安和抗日根据地。”
“我与周先生的想法不谋而合。”史迪威说,“我和戴维斯向白宫呈上了一份报告,建议向延安和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派驻观察员。罗斯福总统采纳了这个建议。豫中会战失利,原因很多,单就空中打击失败而言,黄河铁桥无恙,黄河天险无险,导致日军长驱直入突破黄河防线,直接捅到了气象情报缺失的这根软肋。因此,美国政府对中国战区的担忧与日俱增,这也敦促我们必须尽快向延安和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派遣美军观察组”。
“我非常赞同史迪威将军的做法。”王雁飞说,“希望你告诉我美军观察组的使命是什么?
“美军观察组担负着众多的使命,在陕甘宁地区和晋冀鲁豫地区建立气象观测站,却是其中一项非常紧迫、非常重要的使命。”
“我会很快将美国政府组建美军观察组进驻延安一事向周先生报告,为观察组到延安做好准备,提供一切方便条件。”
王雁飞和史迪威起身,不同肤色的两双手握在了一起。
第一卷结束,欲知事后如何,请看第二卷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