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东京搞了一次30000余人参加的马拉松,热闹程度一时无两。事实上,刚来日本那年,我就发现日本人对马拉松、长跑有着不同寻常的热爱。遇上著名比赛的日子,电视会从头到尾现场直播,画面上总是不停的奔跑者和热心的围观客。不爱看的人或会觉得枯燥冗长,但数据统计的收视率还真不错。我们都知道棒球算是日本人的国民运动,其实长跑也完全有资格配得上这个称号。
日本的长跑赛事分两大类,马拉松和接力长跑。前者是舶来品,后者据说是本土货。接力长跑日语叫做“駅伝”,来源于类似古代中国驿站的文书传达方式,只不过那是用马,这是人跑。作为竞技比赛的第一次“駅伝”举行于1917年,从京都到东京的508公里被分为23个区间,全程跑完用了一天一夜。日本人认为这种接力长跑是他们首创,而“駅伝”的日语发音“ekiden”也确实成为一些外语中的专业词汇。今天的“駅伝”赛制有所改革,赛程最长的是马上就要上演的全日本大学生对抗赛,路程106.8公里。根据参赛者的情况,比如中小学生,路程会有所缩短,比较常见的是把马拉松标准路程42.195公里分成数块。
马拉松赛事里,由日本田联主办的正规大赛目前有十几个,更多的是各地方政府主办的市民大会。不过,专业运动员为了保持状态,也可能会出现在市民马拉松的赛场。普通人参加马拉松的意义当然不是夺奖牌,中途退场也没人管,最重要的是能否突破自我:比去年哪怕多坚持了几百米,或用时哪怕减短了几分钟。相比之下,接力长跑的对抗性比较强,不仅有大中小学生的校别对抗,还有企业组队对抗,地区之间的对抗,耐心看下去也蛮有意思。
迄今为止,亚洲人在奥运会上拿过四块马拉松金牌,女子两块都属于日本选手,男子两块则属于韩国选手(1936年柏林奥运的孙基祯当时代表日本参赛)。日本运动员在这个项目上的较好成绩,不能不说和全民热心的氛围有关。值得一提的是,日本选手们的身份都是企业员工,假如用倾国之力来培训锻炼,成绩恐怕要更突出,但那种做法或会损害了体育原本的精神。
日本人为什么这样钟情长跑?我觉得原因大约有以下两点,长跑象征了对耐力的考验,以及对自我极限的挑战。
我对于长跑的艰苦,是想一想也会头疼的,从小就被批评缺乏耐心和毅力,所以对那些长跑健将充满崇敬。要说吃苦耐劳,并非属于哪一个民族的专有美德,但不同民族间的程度上着实有点差异。日本人的民族性格中极为强调“我慢(忍耐)”,而长跑当然是对忍耐力的一种直接测验,于是这个比赛就具有了训练并褒扬“我慢”的内涵。
日本人的另一个性格特点是喜欢挑战极限,这和他们对美的极致追求是一致的,每一次长跑实际上都是对选手自身的极限能力发起新的冲击。这股劲儿不仅用于长跑,像小林尊的挑战进食极限,佐藤政信的挑战自慰极限,都是一个性质。小林尊六连霸的那个美国热狗大赛,他之前的冠军新井和响也是日本人,很能说明问题。如果说他在六年里三次刷新世界纪录(连吃53个美式热狗何等恐怖)还不够说服力的话,佐藤政信的连续自慰9小时58分钟就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了日本人对极限的挑战欲。佐藤也打破了他此前保持的9小时33分钟的世界纪录,明年将试图逾越10小时大关。为了这个看似荒唐的自慰时间纪录,他储备体能,筹划工具,那份执著和对更进一步的狂热教人震惊。
话题回到长跑。对某一项体育运动的偏爱,往往和一个民族的文化、性情有丝缕关联。总有人会问日本为什么能一再崛起,我想,长跑热当中或许蕴藏了部分答案。
医之利弊
听在日中国人的相识者们讲述在日本的医疗服务体验,往往有两极的看法,因为每个人的结论都来源于自己的体验,是利是弊存乎一心。
在日本去医院的次数不多,所以要说对日本医疗状况的了解,可能连隔靴搔痒也谈不上,那就以对身边的一些所见所闻随便讲讲。
日本的医疗保险制度相当发达,其国民健康保险几乎覆盖了全体国民,在日外国人也可以受益。我在留学生时代曾因伤入院就医,除了国民健康保险让我只需交纳医疗费的30%以外,这30%又有学校承担了70%,最后并没有花费太多。这一套医疗保险体制有其优点,但近年来,关于国民医疗费的不断增长问题,舆论也有不少纷纭。1994年的国民医疗费是25兆多日元,2007年增加到34兆多。尤为突出的是平均每人每年的花费,65岁以上的人为64.6万日元,65岁以下的只有16.3万日元。随着日本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巨大医疗费给政府的财政带来了沉重的压力,甚至有造成整个体制崩溃的危险。我虽不敢不尊重老年人,可必须指出的是,近年去附近的几家医院,都有老年人活动中心的感觉。直白地说,一些孤独的老人们有把去医院当做家常便饭的迹象,与其说是看病,不如说是消遣。这一方面浪费了医疗资源,另一方面考验着政府的财力。
听在日中国人的相识者们讲述在日本的医疗服务体验,往往有两极的看法,也很值得一提。称道者把日本医院夸奖到完美无瑕,医疗技术高超,医护人员服务周到,费用低廉,以能享受日本医疗制度为幸福。质疑者则批评日本医生态度敷衍,不肯用药,疗程拖沓等,特别是语言障碍让一些人选择回国就医或服用国内自己带来的药品。对这些相反的观点,其实很难作出评判,因为每个人的结论都来源于自己的体验,是利是弊存乎一心。譬如说日本药店中贩卖消炎药都必须有医生处方,而在医院就诊时医生用药打针都极为谨慎,有人苦苦哀求打针都不可得。这当然比乱下药要好,但有时也会误事。前些天和一位女士交谈,得知她怀孕临盆,胎儿却因医生的不当回事儿而流产夭折。她说:“我对日本的医疗真的是不敢……”心痛溢于言表。多年前,报纸上也报道过一位中年人来日本探亲突发脑血管疾病,但被医生认为无关紧要,病逝于医院走廊的案例。
住所附近是医院较为密集的地带,大大小小有十几家,但节假日大多休息,全没有国内医院的忙碌景象。如果是发了急症,还真的教人担心。事实上,急症门诊是日本医疗体系最被人诟病的环节,几乎有点人神共愤的地步。近两三年内,多次有孕妇因医院拒绝就诊导致母子双双或一人死亡的惨剧发生,去年东京的一件更引起轩然大波。该孕妇赶上周六颅内出血,被送往东京政府指定救治紧急孕妇的墨田医院(与我曾经寄住处相去不远,规模颇大),却因只有一名值班医生缘故被拒诊。这名孕妇后来又被六家医院拒诊,最后回到墨田医院总算被接受,但抢救无效死亡。媒体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口诛笔伐,可类似事件一般最后的结果是医院或有关方面道歉赔偿,不负刑事责任。所以,拒诊成为日本医疗界的一个常见现象。今年甲型流感开始出现后,各地发生大量医院拒诊发烧病人的现象,官方不得不声明将以涉嫌违犯《医师法》对“恶意拒诊”的医院进行调查。
2007年,曾有一位中国船员在日本突然脑干出血,连续被15家医院拒诊,最后不治身亡。在日语中,有一个专门词语形容此类病人被医院像皮球踢来踢去的现象,叫“たらい回し”。据总务省的统计,去年被拒诊4次以上的重病患者达14732人,小儿9146人,孕妇等749人,被拒次数最多的是49次。比较离谱的是,该现象多发地并不是偏僻地区,而是医疗设施较多的都市地带。
可是,对于舆论的反弹,日本官方的说辞反而是责备民众对“医疗的专业分类情况缺乏了解”(副厚生大臣西川京子),这恐怕就要涉及医疗界与政界的复杂关系。医生在日本是高收入、高声望的上流阶层,需要和政界勾结维护私利。2004年,日本牙医协会会长私下塞给前首相桥本龙太郎1亿日元的支票,以换来该协会代理人的国会议员资格。这起丑闻被媒体揭露,但桥本只是辞去了派阀首脑的职务,最后不了了之。因此,在相关利益团体的把持之下,日本的医疗体制弊端改革基本上仍处于停滞状态。
身体之变
运动的传统,对于日本人不仅在身高方面,而且在整体的身体素质上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不少朋友感兴趣的一个话题是:日本年轻人的身体素质和我们中国年轻人比较起来如何?过去的“小日本”怎么越长越高呢?
那年去看A3联赛,组委会的材料上介绍大连实德队的醒目特点是“全体身高都在180公分以上”,好像在说一支篮球队。多年来,日本媒体只要一提中国足球就是身体素质如何好,尤其是身高,后来似乎无意间有了点讽刺的味道,足球毕竟不是靠身高来踢的。但这几年的日本队中,终于也有了平山相太这种190公分的高中锋,据说青少年球员中还有更高的。平山的出现,实际上也的确象征着日本人身高的推移变迁。
过去,中国人称呼“小日本”,如果是从身材来说倒还真的没错。1900年日本男子17岁的平均身高是157.9公分,同龄女子只有147公分;1935年,这两个数字变成了162公分和150公分。战后的几十年内,数字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目前分别是170和158,比中国人的平均身高各矮了1公分左右。当然,和中国东北、华北等地相比,差距还较为明显。一些日本人在心理上也仍然有此印象。比如在对石原慎太郎的采访中,他还提到赴华执教的花样游泳教练井村雅代,说中国女运动员的身高特别是腿长的优势,可能比日本选手更容易出成绩。
日本人这些年身高增长迅速的原因是什么?一个是生活习惯,一个是运动增多。生活习惯上,一般人会想到牛奶等乳制品的作用,但日本维基百科称之为“迷信”。近代以前的日本人之所以矮小,不如说是普遍性的营养不良导致,仅仅归结于牛奶或肉类的摄入都不够全面。比如席地跪坐减少,椅子和床使用增加等都是不容忽略的因素。
运动的传统,对于日本人不仅在身高方面,而且在整体的身体素质上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日本近代以来的身体变化、国家发展和运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874年,日本历史上第一次的运动会在东京筑地的海军士兵宿舍举行,被称为“竞斗游戏会”,是从英国海军官兵那里学来的。此后,明治政府把运动会作为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中小学校极力推广,而这种运动会带有强烈的军事教育色彩。1900年,《第三号小学校令》规定,所有小学都必修体操等运动科目,此外还有军队式团体气息很浓的“二人三足”、“骑马战”等项目。这些从小开展的肢体锻炼,不但改善了日本人的身体素质,也锻造了他们的精神。
战后,中小学运动会的军事意味降低了,代之以“行乐会”的氛围,家长们大多要来做观众,但官方对青少年的体育教育却一直没有放松。1964年10月10日,东京奥运开幕,也为日本定下了一个法定公共假日:体育节。在这天,国家的各种体育设施都免费或降价对民众开放。也是从那一年起,日本政府每年都公布一系列关于青少年身体素质的考察数据。我认为,若说到比较,中国人关注的不应是身高变化,而是这个数据的详情。
此数据非常有趣,深刻体现出了日本人对数据统计的热情,仔细琢磨颇堪玩味。如其中一项是看电视对孩子身体发育的影响,可以发现:在男孩的六岁阶段,每天看三小时以上的孩子比不到一小时的呈现身高、体重、体能等多方面的优势,这或许是早熟的缘故;到了16岁,情况出现翻转,少看电视的孩子可能更占优势。此外,还有各年龄段每天睡眠时间多少、吃不吃早餐等各种前提下的身体状况对照,有心的中国父母不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