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想要成功,就必须溶入社会,争得别人的广泛支持,这就必然会遇到论辩和论战。如果一个人满腹经纶,却由于口才不佳,表达不清,又怎能使自己的观点为他人所接受呢?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正常人不需要讲话,不需要交流,也没有任何一种工作不需要和别人打交道。而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沟通感情最直接、最方便的途径就是语言。通过出色的语言表达,可以使相互熟识的人情更浓,爱更深;可以使陌生的人产生好感,结成友谊;可以使相互有分歧的人互相理解,矛盾化为乌有;可以使相互仇恨的人化干戈为玉帛,友好相处。一句话,语言能力是一个现代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是我们提高素质、开发潜力的主要途径,是我们驾驭人生、改造生活。追求事业成功的无价之宝,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必要途径。青年人必须清楚,培养语言能力势在必行。
修炼自己的语言能力
如果你能够保证在各种场合,都能够以富有磁性的声音简洁明了地表达出你的意思,你就会吸引听众的注意,如果再加上适宜的各种修辞,则更会抓住观众的心。这是你的秘密武器,可助你事业一臂之力。如果你善于表达,再加上周到的礼节、文雅得体的表现,在任何场合你都会,备受青睐,无需引见,就能得到大人物的关注,人们都愿意与你交往。
可是,现在的年轻人却大多不注重语言的力量和表达的艺术。当然,谁也无法准确地评估出一流口才的作用,但是,用词恰当、表达得体,的确有着巨大威力。现今的学校教育包括很多方面,但恰恰漏掉了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重视言语的力量。完美的语言、优雅的风度、具有感召力的声音总能令人倾倒,与人交往时,还有什么社交技巧比它的威力更大呢?
学生们常常刻苦学习拉丁文、希腊文、精深的高等数学和深奥的理论,而且成绩优异,但却很少能把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去。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如何更好地表达”只是学习任务中最次要的一项,从没想过这是一门更需要深入研究的学问。
日常生活中,不管是特殊才能,还是平常的技巧,哪一个的作用可以和语言能力相比呢?人们愿意倾注一生的精力和时间去钻研各个学科、各个领域的知识,可就是忽视了表达能力的训练和提高,这也是他们常常显得木讷呆板的根本原因。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本是权威人士,但却在公众面前羞于开口,沉默寡言,以至于显得无足轻重,这难道不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吗?因为自己不善于表达,而只好静静坐在一旁洗耳恭听一个远不如自己的人在台上滔滔不绝、畅所欲言,这时候,有谁的心里会感到平衡呢?导致这种场面发生,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平时注意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而你却弃其不顾。
由于自己是某一领域的著名人物,受到别人的邀请,但是一到现场却又不知所措,不敢开口讲话,甚至断断续续连不成句,不能简明扼要、清楚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多么令人尴尬的事啊!如果你发现了一个新的行星,写了一本很有科学价值的书,发明了一套实用的机械设备,但是说话时却胆胆怯怯、紧张异常,无法正常表达,别人根本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这会让你失去多少本该属于自己的机会啊!一个十分令人费解却又常见的现象是:有些人取得了某项研究成就或总结出了某种成功经验,竟不敢在会议上表述自己的观点、论点,不敢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成果。他们掌控不了局面,根本不能主持一个会议,思路也不清晰,甚至在公众场合不敢讲话,一说话就声音发颤,一脸的茫然与困惑,别人也无从知晓他究竟想表达一个怎样的意愿。
这样的人在专业领域的确有所建树,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但在社交领域,却象个初生的孩子,毫无能力可言,他们在这方面从来没有运用独立的思考能力、想着怎样才能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一轮到自己发言时,就显得枯燥呆板毫无生趣,根本吸引不了听众。如果你不能很好地表达自我,不能做到语言得体,说话流畅,那么往往会导致你一生都不能取得太大的成就。因为表达能力很差,会让你处处碰壁,一事无成。这样说也许有些武断,但并不能说没有道理。
很多人就是因为过人的口才、准确的措辞和优雅的谈吐,在民众中树立起高大形象的,他们也许能力平平,但却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他们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情感力量,以情动人,用充满激情的话语打动每一位听众。
与人交往,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而口才好的人最能给别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优雅的谈吐可以使他很快打开局面,广受欢迎,有助于他事业的成功。很多议员或高级官员都是以雄辩的口才一路高升的。如果真正考察他其他方面的实力,也许根本不够资格,但是出色的口才却让他们稳居不下。由此可见,口才的作用非同小可!
与熟练掌握语言艺术的人交谈,简直就象享受优美的音乐一样,那娓娓动听的话语,穿过我们的耳朵,感染着我们的心灵,或让人精神振奋,或给人以慰藉。
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它能反映出这个人的学识、才能、阅力和修养。无论他认真仔细还是马马虎虎;无论他反应敏锐、逻辑性强,还是思想涣散、不求上进,都可以从他的话语中看出来。从他说话的方式和内容中,你可以了解他读过哪些书,受到了哪些思想熏陶,还可以了解他的择友原则;你可以看清他的思想轨迹、生活习惯,也可以知道他的生活经历。可以说,谈话中包括了一个人的一切,不管你的生活境况怎样,受到多少教育,取得了多少成绩,都可以从你的话语中体现出来。
希望成就大业的人,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驾驭语言的能力,熟练掌握谈话的技巧,使自己在各种场合都能够做到谈吐优雅、从容不迫、对答如流。能够引起别人的关注,本身就是一种很高的素质,值得每一个年轻人为之努力。如果想取得一些成就,就要努力提高自我表达能力,这会使自己受益终生。当出现一个绝好的机会时,我们常听人这么说:“让怀特去吧,他总是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意愿,总能够给人留下良好而深刻的印象,让他做代表,我们放心,也比较体面。”
谈话实际上就是一次深刻的自我教育。一个健谈者会表现出各方面的素养,灵活多变、思维敏锐、果敢、精力集中等等,但同时,心胸狭窄、小肚鸡肠这些不良品质也会同优秀的品质一样,在谈话中暴露无遗。交谈过程中,他应该充满爱心,不触及对方的疼处,不随意揭示别人的短处;应该对听者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不是对其恶意中伤。善于辞令者还应该表现缜密的逻辑推理能力,环环相扣的分析能力,有着独到的见解,而不是一味地模仿,象鹦鹉学舌一样。
遗憾的是,生活中有不少人工作能力很强,但语言表达能力极差,叙述不连贯,结结巴巴,前言不搭后语,好象在硬凑词句,别人根本听不出一句完整的话。他们知道的词汇也许并不少,但对每个词的具体含义却似乎大概、模糊不清,不能准确选择出表达自己意愿的词汇连成句子。他们从未想过或学习过遣词造句,说起话来自然也就词不达意了。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是每个年轻人应该倾力而为之的事。在与人交谈时,用词准确,表达有力,展现出应有的气度和风韵,就没有理由不受到欢迎。
不管你有多么大的理想,首先要掌握驾驭语言的能力,练就一副出众的好口才。你也许不能成为法官、律师或商业精英,但你每天都要说话,也就必然要运用语言的独特力量。训练语言能力时,一个最重要,也是最快捷有效的途径就是:多拿出一些时间和精力潜心研究一下修辞,多了解相同意思不同的表达,使自己掌握更丰富的词句,谈吐更优雅,还要尽力增加自己的词汇量,遇到不认识或拿不准的字,要随时查阅工具书,注意平时的积累。这本身也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有助于自己更健康地成长。如果你的语言贫乏,思想单纯,阅力有限,就无从谈起口才出众、谈吐优雅。
展示语言的个性
演讲人在演讲过程中的举止姿态,也就是台风和个性,决定着演讲的成败。若想赢得听众信任,只有表现得自然、真诚。有一次,卡耐基技术研究所曾经对100位著名的商界人士进行过智力测验。这次测验的内容与战时对陆军所进行的测试相象。该研究所最后将测验结果郑重地对外公布:一个人的个性在其事业成功的各种因素中占主导地位,其重要性远远胜过他智力的高低。
这项结论意义非常重大:对商人而言,极为重要;对教育而言,极为重要;对专业人员而言,十分重要;对演说者而言,更是十分重要。
一个人若想演说成功,除了事前的准备之外,个性也许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了。著名演说家艾伯特·胡巴德就曾经说过:“在演说中,赢取听众信任的,是演说的态度,而不是讲稿的词句。”
这句话不够准确,除了态度之外,观念也是同等重要的。然而,个性是一种模糊而且难以捉摸的东西,就象紫罗兰的香气一般,即使是最能干的分析家也没法把握。个性是一个人肉体上的、精神上的、心理上的全部组合,还包括遗传、嗜好、倾向、气质、思想、精力、经验、训练,以及全部的生活境况。它就象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那样复杂,它也几乎只有极少数人能够理解。
一个人的个性是非常难以更改或改进的,因为它是由遗传和环境所决定的;但是,我们可以使它强化到某种程度,使它变得更有力量、更具有吸引力。不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努力对大自然赐给我们的这项奇异的事物作最大的利用。这个目标对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相当的重要性。改善的可能性尽管微乎其微,然而我们仍然可以进行讨论及分析。
演讲之前要充分休息
在演讲前得到充分的休息,是保证在演讲过程中充分发挥的前提条件。一位露出倦态的演说者在讲台上是没有吸引力的。千万不要犯这种最常见的老毛病——把你的准备工作和计划一直拖延到最后一分钟,然后再匆匆忙忙地赶着进行,企图弥补失去的时间。这样干会对你身体造成破坏,引起头脑的疲乏。这种可能的破坏力量会拖累你,削弱你的活力,使你的头脑和神经同时变得虚弱。
假如你要在下午4点钟时向委员会发表一项重要的演说,那你就应该吃一顿轻便的午餐,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小睡一会儿,以恢复精神。不管是在精神上、肉体上还是神经上,休息恰恰是你所需要的。
法拉的行为习惯就时常让她的新朋友大吃一惊,因为她常常很早就向他们道晚安,然后上床睡觉,留下他们和她的丈夫继续谈话。她知道她所从事的艺术工作需要有充足的睡眠。诺蒂卡地人非常喜欢参加社交活动——和朋友聊天,品尝诱人的美食。但在她当上了歌剧第一女主角后就表示,必须放弃自己所喜欢的一切。
但这里有一点需要你注意:当你要发表一篇重要的演说时,千万不可吃得太饱。你演讲前的饮食要象一位圣徒那样少。在演讲之前,亨利·毕丘经常只吃一些饼干,喝点牛奶,除此之外他不会再吃任何东西。
摩贝尔夫人说:“要是我准备在晚上演唱,我就不吃午餐,只在下午5点的晚餐中吃分量很少的食物,包括一块鸡或鱼肉,或是甜面包、一个苹果和一杯水。每一次当我从歌剧院或音乐会回到家中时,总是发觉自己饿得快支持不住了。”
摩贝尔夫人和毕丘的做法真是太明智了。卡耐基开始也不理解这样做的意义,以后,当他成为一名职业演说家之后,每当他在吃完一顿丰盛的大餐后要发表两个小时的演说时,他才明白个中的道理。经验告诉他,在喝完饭前酒和汤之后,马上就是牛排、炸薯片、沙拉、蔬菜和甜点;带着这样的负重感再到台上站上一个小时,到那时他不但不能保证身体的最佳状况,而且也不能尽情发挥他的台风与个性。原本应该流淌在他脑中的血液,现在全部集中到了胃部——同牛排及炸薯片战斗去了。
著名音乐家帕德列夫斯基说得好:“我如果在演奏会之前随心所欲地大吃一顿,那么我身上的兽性将会占据最上风,甚至还会渗入到我的指尖,而使我的演奏遭到破坏及变得呆板。”
不要忽略衣着
美国农业部曾经在其实验农场上养了几百箱的蜜蜂。每一个蜂巢都被装上一面很大的放大镜,只要按下按钮,蜂巢内部就会被电灯照耀得通亮。这样,在任何时候,无论是白天或夜晚,这些蜜蜂的一举一动都能被很细密地观察到。演说者的情况也与此类似。他也象被安置在放大镜下——被聚光灯所照射时,所有的眼睛都在看着他。在众目睽睽之下,他个人外表上哪怕是最细小的不协调之处,立刻如同科罗拉多的派克山峰展露最迷人的微笑那般醒目。
有一次,一位担任大学校长的心理学家向一大群人发出问卷,向他们询问,衣服对他们产生什么影响。结果,被询问者几乎一致表示,当他们穿戴整齐、全身上下一尘不染时,他们能清楚地明白自己穿得很整齐,而且也可以感受得到。这表明衣服会对他们产生某种影响。
这种影响虽然很难解释,然而十分明确,十分真实。得体的衣服会让他们增加信心,使他们的自信心大增并提高他们的自尊心。他们发现,当他们的外表显得非常自信时,他们的思想也比较容易顺畅,他们的表达也更加容易取得成功。这就是演说者不要忽略衣着的重要性,其实,在任何场合,衣着对穿着者本人都有很深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