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爱华
《宋史》将大理国与交趾(元之安南)同列为《外国传》,这是宋人的看法,亦是后来元人的态度。宋朝之前,大理国和越南同属于中原王朝的郡县,宋朝立国后,大理国和越南都建立起了独立的地方政权,元以后,大理国和越南分别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乃至到清朝后半期法国入侵后,越南正式脱离中国版图成为东南亚地区独立国家之一。历史上,中原王朝的治策对中国边疆的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宋朝时期宋对大理国和越南的治策进行比较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而且还具有现实意义。
一、宋朝对大理国与交趾的共同治策
宋朝自立国之始便将大理国和越南视为化外,不予统一。由于奉行“欲理外,先理内;内既理则外自安”的治国理念,宋朝主张“治国在乎修德尔,四夷当置之度外”,即国家施政应集中精力防御“内患”,对外则“慎守祖宗疆土”,勿“劳民动众,贪无用之地”。建隆三年(962)宋太祖就以“德化所及,蛮夷自服,何在用兵”为由放弃对大理国的统一。乾德三年(965),宋军平蜀后,王全斌又主张“欲乘势取云南”,太祖“鉴唐天宝之祸起于南诏,挥玉斧划大渡河以西曰:‘此非吾有也。’”“宋挥玉斧”的典故并不表示宋朝与大理国的关系完全断绝,不过它却表明自立国之始,宋朝便将大理国列为徼外,不予统一。宋朝对越南的态度亦是如此。景德三年(1006),邵晔上邕州至交州水陆路及控制宜州山川四图,宋真宗则认为:“交州瘴疠,宜州险绝,若兴兵攻取,死伤必多。且祖宗开疆广大若此,当慎守而已,何必劳民动众,贪无用之地。如照临之内,忽有叛乱,则须为民除害也。”可见,宋朝也是缺乏武力统一交趾的勇气,只想“但羁縻不绝而已”。
尽管视大理国和交趾为徼外、不予统一,但宋朝并未阻绝与二者之间的政治联系,宋朝奉行“来则不拒,去则不追”的准则,对于大理国和越南的臣服,宋朝予以接纳。乾德三年(965)夏,宋军平蜀,“黎州递云南牒,称大理建昌城演习爽贺平蜀之意”;太祖开宝元年(968),黎州再次接到建昌城牒,“云欲通好”。太平兴国初,大理国首领款塞乞内附,宋太宗册封他为云南八国都王。徽宗政和六年(1116),大理国主段正严与权臣高量成谋求归宋,遣使携物及乐队入宋进贡,宋朝亦遣使正式册封段正严为“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云南节度使、上柱国、大理国王”。开宝三年(973)交趾丁氏政权便主动“遣使贡方物,上表内附”。宋朝接受了交趾的朝贡,并封丁琏为检校太师、静海军解度使、安南都护。开宝八年(975),朝廷又以丁琏远修职贡,封丁部领为交趾郡王。自此之始,交趾向宋朝的朝贡不绝于书,宋朝也多次给予交趾册封。此外,宋朝与大理国和交趾的互市贸易也较为频繁。如大理国于富州、黎州和宜州,交趾于廉州及如洪寨与宋朝皆有长期和频繁的互市贸易。正是借用互市贸易手段来满足大理国与交趾的物质需欲,“以啖其欲”,“以维其心”,达到“边境安帖,不致生事”之目的。
然而,在与大理国和交趾适当通好的同时,宋朝对它们也提防甚严。首先是防止交趾通过朝贡引惹生事。元祐元年(1086)十月广西经略安抚使司上奏云:“交人入贡后时,深虑别致作过,乞添差军防守。”枢密院诏令广南路都钤辖司,“如体探得交人缓急作过不虚,即一面勾押潭州驻扎东南第八将往桂州驻扎,及令荆湖南路钤辖司,候见广西勾押将兵,立便发遣,并附急递以闻,当议自京别遣兵往湖南补戍,仍从京先差虎翼三指挥赴荆湖南路钤辖司驻扎,以备起发兵将,兑那差使,候交人入贡,即行勾抽。”宋朝对交趾的民族情绪甚为重视,如元丰五年(1082)十二月,广西转运副使吴潜言:“近差温杲知钦州。窃闻交贼切齿,欲食杲肉,万一因以致寇。”朝廷指示:“杲资性绵慎,又与交人有隙,实不宜在极边要地,可改差本路鈐辖刘熙兼知钦州。”宋朝对交趾的内乱也小心戒备。天圣六年(1028)交趾李公蕴卒,诸子争立,广西转运司就要求“增饬邕、钦、广三州备兵。诏桂、宜等州巡检、都监领所部兵于近界防扼,事定即还。”宋朝对大理国的提防,主要是尽量限制与大理国的政治关系的发展,抑或拒绝大理国向宋朝贡,如太宗太平兴国初,宋太宗册封款塞乞内附的大理国首领白万为云南八国都王”,但宋朝“不与朝贡”。逮至南宋,宋朝对大理国的进贡更是坚决不许,抑或拒绝对大理国的册封,如神宗熙宁九年(1076)大理国遣使朝贡于宋,宋朝仅待之以礼而不予册封。为了改善与宋朝的政治关系,大理国将逃亡大理的侬智高斩杀函首以送宋朝,但宋朝对此举不甚信任,急令成都府和广西慎作备御。
在与大理国和交趾的互市贸易中,宋朝也是多方提防,尽显小心。庆历四年(1044),北宋因在黎州购买的马匹优劣相杂,仁宗诏“择不任战者却之”,益州官吏认为此举可能引起当地民族“失望侵侮”酿成动乱,于是“率如旧制”。绍兴六年(1136)大理国进马一千余匹、象三头至富州,广西官府竟以“今春买马已足,别无买马钱物在寨”为由拒绝,高宗知后怕因此引发大理国之不满,于是诏令“广西帅臣更切相度,无他意,即令提举买马官多方措置收买”。同时又不惟小心地“令帅司密切指挥,经由沿边供职官等,至时暗作堤备,不许张皇,引惹生事”。为了避免“黩货启衅”,宋朝也严禁官吏参与互市,买马官也是常择“谨密可信之士,勿遣轻儇生事之人”,且要“常切机察,不得因此致生边患”。因此,在开市之前,首要之举便是“置寨立关,傍引左右江诸寨丁兵,会合弹压,买马官亲带甲士临之,然后与之为市”。宋朝还严格控制与大理国的互市地点。如至道元年(995)太宗“只令于黎州卖马”,不许重开嘉州旧路;政和年间宋朝便以“虏情携贰,边隙寖开,非中国之福”为藉口而拒绝在大渡河外置城邑以便互市;绍兴三十一年(1161)自杞由南丹驱马直抵宜州互市,南宋帅司戒之“后不许此来”。后宋朝又以“宜州近内地”而罢开宜州边市之请。孝宗淳熙八年(1181)罗氏鬼国至沅州互市,宋朝政府“说谕自今不须前来市马”,并将与之有关的官员通统予以处置。宋朝对与交趾的互市也提防甚严。大中祥符二年(1009)黎志忠求互市于邕州,真宗认为:“濒海之民,数患交州侵寇,承前止许廉州及如洪寨互市,盖为边隅控扼之所。今或直趋内地,事颇非便。”于是诏令本道以旧制回复交趾。熙宁年间,广源州刘纪请求在太平寨“置和市”,邕州知州陶弼就曾以“盖交人之谋,将出入省地窥虚实”为藉口,极力反对在太平寨设置埠头互市,并向枢密院上书数千言,断言在太平寨设和市必“将产患无疑”。政和末,又诏以交人自熙宁以来,全不生事,特宽和市之禁。
为了遏制大理国和交趾,宋朝积极经营广西。宋代广西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邕境极广,管溪峒羁縻州县,峒数十。右江直西南,其外则南诏也;左江直正南,其外则安南也。自邕稍东南曰钦州,钦之西南接境交趾,陆则限以七峒,水则舟楫可通。稍东曰廉州,廉之海直通交趾。”因此宋朝对广西的经营就相当重视。首先是设置州县,遏制大理国和交趾。“广南西南一方,皆迫化外。今甲邕、宜、钦、廉、融、谅州、吉阳、万安、昌化军、静江府,系沿边。柳、宾、贵、横、郁林、化、雷,系次边。总广西二十五州,而边州十七。静江属县半抵徭峒”。广西这些沿边、次边和徭峒之地在非常时期就成为宋朝抵制大理国和交趾的天然屏障。为了加强对大理国和交趾的防御,宋朝极力增强对广西的军事戍守。镇压侬乱之后,宋朝进一步加强了对广西的经营和统治,特别是提高广西的军事防御能力。宋朝诏令狄青分广西为邕州、宜州、融州三路,邕州等守臣兼本路安抚都监或兵马都监,于桂州设经略安抚使以统之;又招募兵员以补充忠敢、澄海、雄略等军,增足诸军旧数,以加强各地兵力,其中,四千员屯邕州,三千员屯宜州,两千员屯宾州,五百员屯贵州。为保证各地军粮的供应,宋朝又诏令运输全州、永州、道州的粮食至各军。英宗至平年间广南东西两路共屯兵5.1万人,其中广西所屯约有3万左右,数量超过南方诸路。何况广西“边面阔远,羁縻州数十为国藩蔽,峒丁之强,足以御侮”。为此,宋朝极力建设民兵组织,如治平二年(1065),建立邕州峒丁;熙宁二年(1069年)在左右江地区设提举左右江峒丁司,“抚御峒丁首领”。另外,还有土丁,“宜、融州土丁万人,索号得力。”正是由于广西各羁縻州的地理优势和各种军事力量之强,宋人才说“欲制大理,当自邕管始云”。而治平年间,陆詵巡边至邕州,召见了各土州、县、洞的长官,检阅数万壮丁,整顿壮丁组织,为此交趾甚为震恐。
此外,宋朝积极笼络西南各族首领,并怀柔羁縻,藉此牵制大理国和交趾。在西南的东部,宋朝以辰州、沅水、靖州为据点,展开对湘西、黔东的苗、徭、峒、仡佬族等民族地区的经营;又从桂州、宜州、邕州展开对湘、黔、桂连接地带和滇、黔、桂连接地带的壮、峒、水、布依、苗、徭等族地区的经营。宋朝从上述各州展开对邻近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招徕,促使各少数民族中的上层分子通过上述各州的汉族官吏纷纷投向宋朝的怀抱,宋朝便于其地设置为数众多的羁縻州、县,兼授予上层分子们刺史等职衔。邛都川蛮都鬼主驱诺、播州酋长杨贵迁、思州首领田佑恭、西南蕃龙氏、西南七蕃、罗氏鬼国乌蛮阿者部首领普贵、淯水夷等,宋朝接受他们的进贡之后,均授予他们归德将军、怀化将军、刺史、蕃落使、都鬼主等各种职衔,以此怀柔之,并与之建立一定的臣属关系,以达到遏制大理国的目的,如瑶人秦再雄附宋后为辰州刺史,结果“终太祖世,边境无患”;邛部川蛮也是宋朝“西南一藩篱”;泸州领羁縻州十八“控西南诸夷,远逮爨蛮,最为边隅重地”。在宋越边境上,宋朝也在广西建立了众多的羁縻州县。据《宋史?地理志》记载,“成都府路所设的羁縻州:黎州五十四,雅州四十四,茂州十,威州二;潼川府路所设是羁縻州:叙州三十,泸州十八;蘷州路所设的羁縻州:绍庆府四十九,重庆府一;广南西路所设的羁縻州:邕州四十四,融州一,庆远府十”,共约263个羁縻州(废置的不计)。这些羁縻州于宋关系重大,如归化等州系江右控扼咽喉之地,制御交趾、大理、九路白衣诸蛮之要路。正是由于宋朝“镇抚诸蛮及治关隘,皆有条理”,出现了“大理不敢越善阐,安南不敢入永平,诸峒皆上帐册,边陲晏然。”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