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84000000014

第14章 论张伯行对朱学的传承与发展

王胜军

张伯行(1651-1725),河南仪封人,字孝先,晚号敬庵,谥清恪,康熙中后期理学名臣。历任福建、江苏巡抚等职,累官至礼部尚书,被康熙帝称之为“天下清官第一”。学界目前对张伯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书院教育方面,对其理学思想的关注尚不足;同时,对张伯行理学多也停留在“专宗程朱”这样一个笼统的认识中。的确,张伯行是程朱理学的信徒,但是其理学却绝不是对宋明时代程朱之学的简单重复,而是在运用程朱理学中“理”、“敬”等概念的同时,又批判并吸收王学的若干精神,将程朱理学由宋明时代的形上探讨转变为清代理学的形下工夫,具体表现在“主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三个方面。

一、主敬以立其本

所谓“立其本”之“本”,是指“心”而言。众所周知,陆王认为“心即理”,“心”在陆王一派具有本体意义,王阳明认为无善无恶是心之本体,强调心体虚明。朱学以外在格物为特征,虽然解“心”为“道心”、“人心”,但是对于与天理合一的道心更多用“性”来表达,认为“性即理”,肯定人的本性之善。

张伯行论“心”,继承了朱熹道心、人心两分,肯定人性本善,同时又特别强调王学意义上心的虚明性。张伯行认为“有口腹即思饮食,人心为之也。非道义,万钟不取,道心为之也”,既将心视做客观存在的、可以触摸的“血肉之心”,又认为心被仁义礼智所规定:“心者,所以具乎天德者也。天德如仁义礼智之类”,与朱熹“心具众理”相比较,张伯行论心更集中在道德义理与现实伦理层面。在解释现实人性时,张伯行与朱熹的观点却又不完全相同,朱熹强调气禀清浊,实际上将恶作先天存在来看;王阳明则强调气的积极意义,认为性善必须通过气来展现,在其看来,人性之恶更多只是被后天物欲所蔽而已。张伯行之论“心”,一方面承认朱熹先天“气禀”说,但是更重视物欲之蔽,并且强调心的虚明,他指出:“心者人之神明,原无不活,惟为私欲蔽锢,故滞而不通。若无私欲则虚灵而活,由是穷理处事,自然周流无间。”“心者,虚灵不昧之体”,这里所谓“心之神明”、“周流无间”、“虚灵不昧”,实际上是吸收了若干王学的形而上取向,而将程朱理学中人先天中的性恶一定程度给祛除了。

为了祛除物欲之弊,张伯行主张“主敬”。在其看来,“千圣之学,括于一敬,故学莫先于主敬”,因为“心一不敬则欲动情胜,而群邪得以中之”,“惟主敬而其进自有不能御者,此致知存养之功,所以为力行之要,而学者所当急务也。”从中不难看出,张伯行是用“主敬”来约束王学的高举的“心”,是即所谓“立其本”,不是形而下的血肉之心,而是虚明的本体之心。因此,张伯行同意朱熹以“畏”释“敬”,并进一步又主张以“心为严师”,认为:“人唯不知敬畏,故此心常放荡而入于邪。欲正其心者,当以己心为严师,常临于上。凡动作之间,凛然如有所督责而知畏惧。”同时,张伯行还指出:“心思志意谨恪而不放肆则谓之敬,然必中实有是敬,而恭始非虚饰,必外能致其恭,而敬始有所持,则内外又交相养也。”由此看来,“敬”在张伯行是属于道心的一种功能,它能正人欲之心。同时,在其看来,“敬”不仅仅是一种心理活动,而且与外在道德——“恭”是交相而养成的,因此张伯行进一步提出:“志气严恪,容貌端庄,自然心存理得而诸妄绝矣。是敬之一念,实有以胜乎百邪也。”

“主静”作为一种涵养工夫倾向于在无事时去涵养,而“敬”作为涵养工夫是不管有事无事、也是无关动静的。王学发展至其末流,援佛入儒,主张主静,产生了许多流弊。在这一点上,张伯行的“主敬”论,与朱学及王学末流均有不同。张伯行尤其反对“静坐工夫”,引陆陇其的观点认为:“夫静坐之说,虽程朱亦有之,不过欲使学者动静交养,无顷刻之离耳。非如高子(高攀龙)《困学记》中所言,必欲澄神默坐,使呈露面目,然后有以为下手之地也。”“动静交养”这个命题实际上是王廷相提出,将其与“敬”结合则是王阳明。张伯行认为无论“静”、“敬”,根本之处均是要“立本”,亦即培养“心”这一道德本源,如其指出:“心能自得则无时不悦,何必处静而后悦,如人平居能敬,则无往不敬,岂待入庙而后敬乎?若以静为悦者,则必以动为厌,是方静之时而后能悦,静之心又安在其本能悦哉?”“敬”贯通内外,不论有事无事,均可使心“无时不悦”,从而人的道德即可更好地落在现实行动中。

张伯行“主敬”论最终还是“立本”,在这点上与象山“先立乎其大”、阳明致内心良知的精神一致,虽然此“心”不像王学一样是道德判断标准,但与传统朱学相比则具有主动精神与道德本源意义。张伯行认为:“心之所之谓之志,立则专于是,而无他歧之惑也。人苟志之不立,将见异必迁。”“心”具有一种“本”的作用,是道德践履、成圣成贤的根本与前提,它具有将人的主体道德发挥于外的作用,是儒家道德实践及齐治均平事业的本源,张伯行认为:“心一暗昧,邪僻皆得而中之,事者当时时提醒此心,使正大光明,一如日之方升,照临天下,将群邪自然潜藏伏匿,而不敢一至吾前矣。提醒之法则惟主敬其要哉!”在其看来,主敬的作用不外“提醒此心”,使心这一道德本源恢复到与天理合一的境界并成为践履的指导。

二、穷理以致其知

“知”在理学中分为“见闻之知”、“德性之知”,程朱、陆王两派对于知识是否能够促进道德观点不同。程朱一派认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要致知必先“格物”,穷理也要“即物”,因此重外在穷理、致知;陆王一派认为心即理,强调从心中求理,否定程朱一派赋予见闻之知对德性的促进意义,比如阳明就认为:“记诵之广,适以长其敖也;知识之多,适以行其恶也;闻见之博,适以肆其变也;辞章之富,适以饰其伪也。”

张伯行与朱熹一样,主张通过读书来“尽知”。在其看来,“天下事物皆有所以然与所当然之理。穷理者务有以尽知之,知其所以然,则理之本原洞然。”这与朱熹的事事物物有定理的观点是一致的。但是,张伯行并不特别主张外在格物,也不关注见闻之知,而是关注于义理层面的、内在于人心的德性之知,指出:“欲求进于学问,则非知无以明理。”

张伯行与朱熹一样推重儒家经典,尤其重视其中的义理及其现实功用,认为:“古人之书其理无所不备,而其用亦无所不该。”“经书为义理之渊源”,并对《易》、《诗》、《春秋》、《小学》、《四书》等一一做出评论,认为这些儒家经典深刻地体现了儒家所提倡的“天理”、“义理”。

但是张伯行并不是简单重述朱熹的读书法,而是致力于对程朱一派所提倡的行为规范进行总结,并以之作为学者持身要有的“法度”。张伯行为此选编了诸如《学规类编》、《养正类编》等诸多类书。仅以《学规类编》为例,张伯行从各个方面为儒家道德实践提供了“法度”,除极少部分涉及道体之外,主要包括四类,择其要者如下:

学规类:朱子白鹿洞教条、程董二先生学则、西山真先生教子斋规、胡文敬续白鹿洞学规、白鹿洞讲义、丽泽堂学约并序、布衣章璜为学次第八条。

读书法:诸儒读书法一、诸儒读书法二、读经、谕解经、读史、程端礼读书日程述语、集庆路江东书院讲义、陈北溪严陵讲义以及史学、字学、科举之学、论诗、论文。

为学工夫:诸儒总论为学之方一、总论为学之二、存养、持敬、论静、省察、知行、言行、致知、力行、克己、改过、杂论处心立事、理欲义利君子小人之辨、论出处。

人物品评:老子、列子、墨子、管子、孔丛子、申韩、荀子、董子、扬子、文中子、韩子、苏子(附王安石)。

箴铭类:程子四箴、朱子敬斋箴、张南轩主一箴、真西山勿斋箴、思诚斋箴、夜气箴、薛文清谨言箴、慎行箴、惩忿箴、改过箴、存理箴、持敬箴、程子颜乐亭铭、张子东铭、杨龟山书铭、朱子敬恕斋铭、学古斋铭、求放心斋铭、尊德性斋铭。

其中,学规类中“条”、“则”、“谕”、“约”、“序”就是张伯行对于现实伦理的规范做出的规定;读书致知之法极为详密,不仅涉及经史子集,还包括读书日程,前贤读书之法亦多备载;为学工夫涉及到现实的践履,所以张伯行从存养、持敬、论静、省察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选辑;人物品评,以程朱理学的立场对历代著名思想家做了褒贬;“箴铭类”从本质上而言也是为学工夫,除了诚、敬、慎、恕等之外,还细致到“衣冠”、“书橱”等。这些儒家道德修养原则与践履规范,就是张伯行“德性之知”的主要内容。

张伯行致知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穷理”,与“主敬立本”一样也是要确立“心”这一道德本源的地位。因此,张伯行指出:“宁可终岁不读书,不可一日近小人。”其实,这与张伯行主张“致知”并不矛盾,因为在张伯行看来,见闻之知、德性之知的猎取只是手段,君子、小人的义利之辨,亦即穷理才是根本。其门徒蔡世远就认为张伯行“学以立志为始,以复性为归”,“学必先于义利之辩。”张伯行将“致知”与“穷理”两者紧密结合,认为只有通过读书才能“洞见本源”,才能确立为圣为贤的志向:“学必穷理致知,先明诸心,使不迷于所往,然后身体力行以求至乎其域。”张伯行进一步指出:“天下之义理无穷而吾心之知识有限,以有限之知识当无穷之义理,必不能尽知而尽识之……君子所以务穷理,以为躬行之地也。”在确立“心”作为道德本源的基础上,张伯行展开对儒家伦理知识的讲求,这与陆王的思路一致,当然从具体途径(读书)到最终目标(确立外在道德轨范)两个方面仍是朱学精神。

三、反躬以践其实

宋明时代,理学的理论形态处在创造变化过程中,当时诸大儒均比较重视宇宙生成、理气关系、人性之辨等问题。清初,“崇实黜虚”之风兴起,一派学者走向考证之实,一派学者走向践履之实。张伯行是后者的代表人物之一。所谓“反躬以践其实”,“反躬”是指反之“身心”,“践其实”是指践履,亦即对儒家先验道德在现实中的一种践行。

张伯行“反躬践实”基于对当时学风的批评:“自异学纷起,其所宗主者虽不一其名,要之皆缺下学之功,妄议上达之效者也。”张伯行也不认同理学过多形而上的研究:“善学者学问所至,其浅深高下,惟领之于心而不出之于口;不善学者,不务实求诸己,徒好为高论以夸于人,言虽是而其中之所得则无几矣。”在其看来,为学必须首先反诸自身、培养心体、最后于践履之中去落实:“学问之道不外知行……故圣人之教人也,博学、审问、谨思、明辨。所以致吾心之知……胸中光辉明彻,触处旁通,而即其所知之理,见于践履服行之间,真诚无妄,而无一事之不实矣。”只有胸中光辉明彻,即亦首先必须培养心体,践履才能达到“真诚无妄”,它是“主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致其知”的进一步演绎。

张伯行仍然试图为践履寻找一种外在的道德标准,以便对“心”这一道德源泉及“身”之行动进一步规范。在其看来,儒家的下学功夫与礼教恰可当此重任,张伯行批评道:“今日小学之功既废,而礼教又不讲。人家子弟,自幼便骄惰坏了,安能望其有成,故欲人材之成就,须是要兴礼教。”由于张伯行将道德式微、人才不振归之于礼教,因此不遗余力地推崇朱熹的《小学》,在其看来朱熹著此书的原因是:“以为人之幼也,不习之于小学,则无以收其放心,养其德性,而为大学之基本。”并认为《小学》乃是儒家最急需、重要的经典:“孔子教人之道,学者有志圣贤,诚未有于是书也。”即不经过“扫洒应对”的“小学”熏陶,就不能进入大学离经辨志、敬业乐群、齐治均平等新领域,“大学”与“小学”一样也无外乎伦理,即所谓“学以敦伦为本”,亦即实践儒家的礼教。

张伯行特别将理学“敬”、“爱”等基于“天理”的精神植入到儒家礼教之中。张伯行认为礼就是天理在人类社会中的表现:“礼者,天理之当然也。”这些“天理之当然”的法则使礼教成为本末一致之学:“吾儒之道,惟在日用事物之间,循循下学,久之功力既至,自驯致乎上达之诣,此本末一致之学也。”只有从“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之常”这五种关系入手,同时秉以之理学“敬”、“爱”等精神,才能建立起符合天理的人间伦理秩序。

在张伯行看来,“孝”是五伦秩序的核心:“天子至庶人,孝道无终始贵贱之异。”孝与敬、爱一体,最集中体现于父母、子女之间:“父母生子,形气相续,人伦之道,莫大于斯,所以当爱也。有君之尊,有亲之亲,恩义之厚,莫此为重,所以当敬也。君子爱敬尽于事亲,而后推此心以爱敬他人。谓之顺德、顺礼。苟不爱敬其亲,而爱敬他人,则悖乎德礼之序矣。”因此,孝是伦理中最基本的也是首要的,并且可以推之于“爱”、“敬”他人,从而使儒家伦理在整个社会中得以实现。

君臣关系、朋友关系作为五伦之一,也受到张伯行的重视。张伯行既强调君主的绝对尊地位,也认为应该用“礼”调节君尊臣卑的现实。他在解释《论语》中“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时,认为“君臣泰交之道,君以尊临卑,易于慢,当尽其礼;臣以下事上,易于欺,当尽其忠。二者皆理之当然,各欲自尽而已。”认为礼可以矫君之慢、臣之欺,使君尽礼、臣尽忠,从而维持君臣之间的正常关系。同时,张伯行将“义”、“性”与之结合,认为:“君臣为五伦之一,而大义则与生俱来。盖上下交而志同,君之礼臣,臣之忠君,皆自至性中流出。”明代中后期由于党社兴起,朋友之伦也变得重要起来,清初这种遗风仍在,张伯行也同样受到影响,他认为:“夫朋友列于人伦,所关甚重。非寻常泛交可以当也。”因为朋友讲学,是对于躬行践履有促进作用的:“人之为学,不外乎致知力行二事,而皆必须友以成之。”对于如何处理朋友关系,张伯行指出:“朋友之伦,以敬为主也。人交久则敬衰,久而能敬,所以为善。”将“敬”作为朋友之交的原则。

同类推荐
  • 儒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儒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从儒家智慧的海洋中,撷取到最宝贵的明珠.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本书通过选取经典的儒家故事,以修身做人、处世智慧.正视心欲、直面名利、谦孝美德等篇章淋漓阐释儒家的博大智慧。目的就是通过撩开儒家思想神秘的面纱。
  • 世界各地神秘事件

    世界各地神秘事件

    UFO出没、”死亡之海“翻腾、飞机坠毁、海岛怪湖杀人……一件又一件的神秘离奇事件,究竟是天然形成还是人为祸乱呢?
  • 树人文库-感悟一生的智慧故事

    树人文库-感悟一生的智慧故事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本套图片共分为:妙语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义勇故事、智慧故事、历史故事、知识故事、妙答故事、成败故事、中药故事、破案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名人故事、哲理故事、亲情故事、处世故事、战争故事、发现故事、伟人故事,在各方面论述了树人实践的内容和方法论。
  • 开发想象力智力猜谜

    开发想象力智力猜谜

    这是一本特意为广大青少年和低年级学生编制的谜语书,全书共收录了八百多则谜语,内容包括字词、动物、植物、自然现象、人体、日用品、食品、科技工业、交通运输、农业技术、军事装备等十多个部分,形式有故事谜、连环谜等,可谓内容丰富多彩,题材包罗万象。在这些谜语中,除少量为事谜外,其他大部分为物谜,这些谜语所揭示的事和物,都是青少年常常见到的或常常听到的,是生活中的知识,身边的学问。因此,对于少年儿童来说,通过猜谜,可以启发思维,培养想象力,可以辅助教学,起到寓教育于娱乐之中、长知识于课堂之外的作用。
  • 现代农业新概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

    现代农业新概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

    所谓现代农业,就是指处于一个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具有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形态。通俗讲就是用现代装备、技术、理念等来改造传统农业,它需要有先进技术、一流设备和现代化农民。具体地说,就是用现代工业力量装备、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生产效率达到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现代农业受到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推动,受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引导,受到市场对农产品需求的拉动,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驱动。建设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需要;是解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矛盾,实现农村经济新发展的现实途径。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靳先生宠她无度

    靳先生宠她无度

    【正文已完】 “说爱我!绝不会离开我!”面对眼前的偏执男人,顾思嘉从来只是冷笑回应:“除非让我死!”直到她被塑料姐妹所骗,亲眼看着他为救自己坠入深渊、粉身碎骨!一朝重生,顾思嘉决定改写命运,再不受白莲花的蛊惑,抱牢了帅气多金的老公,宠着他、哄着他、信着他,在他面前化作一只乖巧的“小猫咪”,窝在他怀里尽情撒娇!*曾举城公认的禁欲系男神,在她面前却成了个宠妻醋精——看个演唱会,被某醋坛包下全场,还温柔地拿走她手里的杂志:“要签名这种事怎么能麻烦老婆,我去就好了。”某爱豆看着满脸阴鸷的靳大总裁,拿着笔实在下不去手啊……【甜到齁的宠文,男女主身心双洁,1v1】 【再推荐落落的新文《宫太太的黑化值已爆表》】
  • 酷社长的火辣小新娘

    酷社长的火辣小新娘

    真爱是什么?如果不是真爱,那么为自己放弃梦想又怎样?如果不是真爱,那么迷恋八年又怎样?如果不是真爱,毅然放手时又怎会满心伤痕?让沈澈带领我们踏上她极致媚惑的寻找真爱之旅。
  • 二次元搬运工

    二次元搬运工

    这是黑历史,是我第一次写的东西,后来者大家轻喷,欢迎关注我最新发布的其他小说。千城因自己立下的死亡flag穿越到了一个奇幻的二次元世界!而这里,无数二次元神作还没有出现,为了成就前世未完成的梦想,千城决定让新的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搬运工,不过他搬运的并非是砖头,而是动漫!在这里,土间埋变成了自己的妹妹,真白成为了自己的免费助手,夏野雾姬帮忙做小说指导。闲暇之余看一看霞之丘诗羽的大腿,调戏一下傲娇的五更琉璃,更有时崎狂三为自己无限加buff,近卫昂为自己端茶递水。……二次元角色纷纷显现究竟是因为什么?还有多少二次元本命会显现?主角又会和哪些角色邂逅出什么奇特的故事?一切尽在《二次元搬运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三分入画的小诗

    三分入画的小诗

    曾经好长一段时间,我都感觉自己独自一人在流浪,虽然有着关心的自己的亲人,虽然我有着交心的朋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王者归来,殿下,求带躺

    王者归来,殿下,求带躺

    重生后的夏泽香获得一个主神成长系统,可为毛系统的研发是关于打游戏和修炼的均衡问题!别人修炼是为了打游戏,夏泽香打游戏是为了修炼资源。夏泽香:唉,其实我并不想打,只是不打游戏没有资源啊!一不小心误闯了天界电竞圈,成为游戏大佬。校园里的学霸,娱乐圈的女神,修真界的高手……吃瓜群众:震惊dog脸.jpg夏泽香温柔一笑:没办法,身为主神三代,不能给家族丢人。这是一个身份神秘的女主一步一个脚印重返家族的故事。女强,1V1,宠文~
  • 灵宠物语

    灵宠物语

    这是一本关于宠物的悬疑小说。宠物虐待事件是当今社会热点,很多人领养了宠物却不能善待它们,并有人将虐待宠物的照片放到网上,引起许多人的愤怒。这本小说的出发点就是告诉人们--举头三尺有神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宠物们也有它们不为人知的一面。虐待它们,必将让自己的生活也受到影响,善待它们并与它们和谐相处,也会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
  • 我是你的,王

    我是你的,王

    看吧,看哭了别找我,看笑了别找我。今天是个很特别的日子。她,杜雪伊,终于十六岁了。今天之后,她就要告别师父,嫁给她命定的男人,心甘情愿的做他完美的药,陪伴在他身侧整整一年。为了等这一天,她已经熬了十年。这十年,她跟师父在无崖山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寂寞的日子。就是为了寻找失去的自己。是的,她失去自己,已经十年了。。。。。。在这场爱情博弈里,究竟是你死,还是我活。宗晟,你与我之间只能选择一个。。。而我们都是拼命想活的那个人,不是吗?该文虽然有些虐,但是非常过瘾,女主聪明,男主呢,自然是我最喜欢的那种类型。。我不太希望一女很多男。有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