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要知道快乐是另一件事情的副产品。明显的快乐源泉是各种使我们生活有目标的活动,例如研究昆虫或打打球。当你用心投入自己喜好的运动时,你获得的快乐将不计其数。
最后,应有如下的信念:这世界上有些永恒的事物是超越我们的,而且我们的生存有更重大的意义。这信念会使我们生活更快乐。我们需要精神上或宗教上的信仰,或者秉持自己的人生观。
无论你的人生观是什么,都该包含这个道理:如果你凡事都从好的方面看,对人生一定有好处;如果你总是往坏处想,日子就难过了。如果你想开心过日子的话,那么,请立即快乐起来。
机会并非外界的生存实体,它存在你的内心之中,你自己就是机会。
机会在敲门
——[美国]魏特利·薇特
艾略特是英国著名小说家,他曾经这样写道:
“生命巨流中的黄金时刻稍纵即逝,除了砂砾之外我们别无所见;天使前来探访,我们却当面不识,失之交臂。”
20世纪的美国人也有一句俗谚:“通往失败的路上处处是错失了的机会。”
期盼幸运从前门进来的人,却没有回头看看后窗进入的机会。
马娇丽就是这样一个人。她在一家小型制造业公司谋得一份好差事,可是上司要她做一件不在她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她拒绝了。不久以后,在另一个部门的一位同事建议她尝试那个部门的工作,她再度回绝。马娇丽不愿做不属于她职责内的事情,除非给她加薪,升她的级。她没有发觉其实那都是些她成功的机会。假使她接受新任务并且顺利完成,她就极有资格要求加薪和升级了。结果她被认为是不思进取的青年。
我们常把机会拟人化,误以为幸运之神真的存在,于是,便坐在那里等待机会敲门。
可惜的是,机会从来不会自动前来敲门。不管你等待多少年,也听不到它的敲门声。
原因是机会并非外界的生存实体,它存在你的内心之中,你自己就是机会。
而只有你才能制造机会。只有你能发挥自己的能力来利用机会。也只有你才能发现机会,然后把失败与挫折转变为成功与满足。
有些人给机会下了狭隘的定义,认为是指一笔交易成功或职务升迁。其实机会所涵盖的范围很广,它意味着众人皆陷入消极的泥潭中时,你却能寻出一条积极思考的途径。机会是在强大压力之下圆满完成任务;机会是不卷入办公室里的勾心斗角;机会是不受紧张、冲突和自疑的牵绊;机会是接纳自己的一切,求得内心的宁静,并享受充满自信的愉悦。
朝向一个值得努力的目标前进,尽量利用造物主慷慨赐予你的才华和能力,机会就在其中。
自然会认清机会所在,只要你不再打击自己。
你会发掘出无穷的机会,只要你不再担心别人怎么想。
你一定能掌握好机会,只要你不再空想着你的前途多美妙。
你也一定能够为自己创造机会,但你必须放弃对昔日挫败的思想。
记住,任何人都有失意和挫折的时候,但是人人也都有丰富的潜力。悲观者只看见自己的错处和弱点,乐观者则专注于自己内心的力量和创造力。
你该怎样为自己开创机会?那就必须要你不断地探索、发现并且适应新来乍到的机运。
还有一点请记住:随时保持你那开放与乐观的心。
听,机会已经在敲你的门,哦,不是敲你的前门,而是叩你的心扉。
如同艺术家在把美带给别人时感到愉快一样,任何掌握了赞扬艺术的人都会发现,赞扬不仅给听者,也给自己带来极大的愉快。它给平凡的生活带来了温暖和快乐,把世界的喧闹声变成了音乐。
把世界的喧闹变成音乐
——[美国]富尔顿·沃斯勒
百老汇的一位喜剧演员有一次做了个梦:自己在一个座无虚席的剧院给成千的观众表演——讲笑话、唱歌,可全场竟没有一个人发出会意的笑声和掌声。
“即使一个星期能赚上10万美元,”他说:“这种生活也如同下地狱一般。”
事实上不只演员需要鼓掌,如果没有赞扬和鼓励,任何人都会丧失自信。可以这样说:我们大家都有一种双重需要,即被别人称赞和去称赞别人。
赞扬人也是一种艺术,不但需要合适的方式加以表达,而且还要有洞察力和创造性。一位举止优雅的妇女对一位朋友说:“你今天晚上的演讲太精彩了。我情不自禁地想,你当一名律师该会是多么出色。”这位朋友听了这意想不到的评语后,像小学生似的红了脸。正如安德烈·毛雷斯曾经说过的:“当我谈论一名将军的功劳时,他并没有感谢我。但当一位女士提到他眼睛里的光彩时,他却表露出无限的感激。”
没有人不会被真心诚意地赞赏所触动。耶鲁大学著名的教授威廉·莱昂·弗尔帕斯经历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年夏天又闷又热,他走进拥挤的列车餐车去吃午饭,在服务员递给他菜单的时候,他说:“今天那些在炉子边烧菜的小伙子一定是够受的了。”那位服务员听了后吃惊地看着他说:“上这儿来的人不是抱怨这里的食物,便是指责这里的服务,要不就是因为车厢里闷热大发牢骚。19年来,你是第一位对我们表示同情的人。”弗尔帕斯得出结论说:“人们所需要的,是一点作为人所应享有的被关注。”
在这种关注之中,真诚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只有真诚才能使赞语具有效力。做父亲的劳累了一天后回家,当他看到自己的孩子将脸贴着窗子正等待和注视着自己的时候,便会感到自己的灵魂沐浴在甜蜜的甘露之中。
真诚地赞扬别人,能帮助我们消除在日常接触中所产生的种种摩擦与不快。这一点在家庭生活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妻子或丈夫如能有心经常适时地讲些使对方感到高兴的话,那就等于取得了最好的婚姻保险。
孩子们总是特别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一个孩子如果在童年时代缺少家长善意的赞扬,那就可能影响到他个性的发展,甚至还可能成为他终生的不幸。一位年轻的母亲讲了一件令人深思的事:我的小女儿经常淘气,我不得不常常责骂她。有一天她表现得特别好,没有做一件惹人生气的事。那天晚上,我把她安顿上床后正要下楼时,突然听到她在低声哭泣。我不禁问她出了什么事,她一边哭一边问道:“难道我今天不是一个很乖的小姑娘吗?”
说话和善——适用于所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小时候住在巴尔的摩,邻近的街区新开了一家药店,而帕克·巴洛——我们的经验丰富的久有声望的药店主,对此感到非常气愤。他指责他年轻的对手卖次药,毫无配药方的经验。后来,这个受到攻击的新来者准备为此事向法院起诉。他去请教一位律师,这名律师劝告他说:“别把这件事闹得满城风雨,你不妨试着表示善意。”
第二天,当顾客们又向他述说帕克的攻击时,他说:“一定是在什么事上产生了误会。帕克是这个城里最好的药店主,他在任何时候都乐意给病人配药。他这种对病人的关心给我们大家树立了榜样。我们这个地方正在发展之中,有足够的余地可供我们两家做生意。我是以巴洛医生的药店作为自己的榜样的。”
帕克听到这些话后——因为好话乘上闲谈之翼也跟流言飞得一样快——便急不可待地去见自己的年轻对手,并向他介绍了自己的一些经验,提了一些有益的劝告。这样,真诚的赞扬消除了怨恨。
要是有不少人聚在一起,那就需要考虑周到。大家集在一起交谈,一个有心人会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是这场讨论的参加者。我的一位朋友曾经常带着赞赏谈论亚瑟·詹姆斯·巴尔弗总理作为餐桌上的主人的情况:“他会接过一个害羞的人所讲的犹犹豫豫的观点,从中发现出人意料的智慧之处,把它加以扩展,直至最初提出这个观点的人都感到自己确实对人类智慧做出了某种贡献。每个客人在离开餐桌时,都会感到像是在空中行走,相信自己比原来想像的要伟大些。”
为什么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没能把一些令人愉快的真实感受说出口呢?而这本来是可以使别人感到十分快乐的。有这样一句话:“给活着的人献上一朵玫瑰,比给死者送去豪华的花圈要好得多。”此话不无道理。有一位商人常去光顾一家古董店。一天,他刚离开,店主的妻子对丈夫说:“刚才我真想告诉他,我们对他经常上这儿来感到多么高兴。”丈夫回答说:“那么等他下次来时告诉他吧。”
第二年的夏天,一名年轻女子来到这家古董店,自我介绍说她是那个商人的女儿,并说她父亲已经去世了。店主的妻子告诉了她,在她父亲最后一次来店里时自己和丈夫的谈话。这个女子顿时含着泪水说:“要是你当时把你的话给我父亲说了,那该有多好啊!”
“从那天以后,”这位店主说,“每当我想到某人有什么好的地方,我就告诉他。因为说不定我以后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
如同艺术家在把美带给别人时感到愉快一样,任何掌握了赞扬艺术的人都会发现,赞扬不仅给听者,也给自己带来极大的愉快。它给平凡的生活带来了温暖和快乐,把世界的喧闹声变成了音乐。
人人都有值得称道的地方,我们只须把它说出来就是了。
每天最好自寻烦恼,即便只是芝麻大的小苦恼,也要烦恼一下。要不然,待到真正的大烦恼来临时,你怎么经受得住?
为何自讨苦吃
——[美国]弗兰克·苏里文
别人说:“快乐总比忧愁好。”而我说:“忧愁更胜快乐一筹。”请问,哪有像今天这样充满了忧愁的大好机会?既然如此,不好好发愁一下,怎能对得住自己?每天最好自寻烦恼,即便只是芝麻大的小苦恼,也要烦恼一下。要不然,待到真正的大烦恼来临时,你怎么经受得住?
我可是出了名的自寻烦恼、自讨苦吃的专家,凭这个称号,现在提出几点成功的心得:
忧愁须及时,不可拖延。你不能说,我今天不必忧愁,我太开心了,明天再发愁吧。但明天你要是更加开心,那又怎么办?
不要以为有人说你年轻,不应该忧愁。其实,开始忧愁越早越好。善于自寻烦恼的朋友十几岁便开始了忧愁,这倒是个好现象。也不要方枘圆凿,格格不入。觉着自己的脾气适合那一类烦恼,然后顺道而行,锲而不舍。
也许你可能对自己说:“这么一件小事,我值得为此烦恼吗?”这种态度实在不可取。要知道,所有的大事都是由小事转化过来的。例如,你对朋友可能说了不客气或无聊的呆话,你曾否因此烦心?如能善为运用,这种思想就可使你终日寡欢。或者想想,他曾否故意说了得罪你的话?诸如此类的事,也可以使你一天到晚忧愁。
我最擅长于制造一些无聊的小烦恼,善加培养,把它酿成称心如意的大烦恼。或许是我的想像力太过丰富。一封信寄出以后,我常常苦思:可曾贴了邮票?地址是否正确?直想到神智疲惫而后已。
不忽视传统的烦恼,文明的命运问题和缝纫刺绣一样,可以随时拿出来忧愁一番。也不要忘记以你的健康为题,你可能以为目前身体很好,但是你也可以想像自己生了什么病,建议你看几本医学书籍,我保证你至少会发现自己有几种乃至十几种病状。
如果你是个天生的乐天派,任何书籍也无法使你找出病症。那总可以为家人或朋友烦心吧。我就知道有一位太太,为她独生子的健康烦心了19年,而她却从来未曾有过病痛。
对了,你还可以为了钱而发愁。方法很简单:如果没有钱,就为赚钱发愁;如果有钱,就为怕损失发愁。
不论如何,千万别与那些劝你不要烦恼的人为友。不要让一天白白过去而毫无愁事。即使没有发愁的理由,也要设法找些理由来杞人忧天,这才算得上自讨苦吃。
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的差别十分微妙:乐观者看到的是甜甜圈,而悲伤者看到的则是甜甜圈中间的小小空洞。
快乐的真谛
——[美国]诺宾·基尔福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见到有人乐观,有人悲观。为何会这样?其实,外在的世界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个人的处世态度不同罢了。
最能说明这个问题的是我在一家卖甜甜圈的商店前面见到一块招牌,上面写着:“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的差别十分微妙:乐观者看到的是甜甜圈,而悲伤者看到的则是甜甜圈中间的小小空洞。”这个短短的幽默句子,透露了快乐的本质。事实上,人们眼睛见到的往往并非事物的全貌,只看见自己想寻求的东西。乐观者和悲观者各自寻求的东西不同,因而对同样的事物就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态度。
有一天,我站在一间珠宝店的柜台前,把一个装着几本书的包裹放在旁边。当一个衣着讲究、仪表堂堂的男子进来,开始在柜台前看珠宝时,我礼貌地将我的包裹移开,但这个人却愤怒地看着我,他说,他是个正直的人,绝对无意偷我的包裹。他觉得受到了侮辱,重重地将门关上,走出了珠宝店。我感到十分惊讶,这样一个无心的动作,竟会引起他如此的愤怒。后来,我领悟到这个人和我仿佛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但事实上世界是一样的,所差别的是我和他对事物的看法相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