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道最后病逝于虢州知州任上。死讯传来,当地百姓同声哀泣,自发地前来悼念。看着人潮涌动,一位朝廷派来参加葬礼的官员感慨地说:“万民拥戴,千古留芳,这是对查道最好的回报啊!”
聪明过头遗憾
智计没有万全的,再高明的智者也有失算的时候。智者是痛苦的,他们整天盘算,用尽心机,孰不知有些事是人无法测度的。更可怕的是,智者的自负往往使他们背上沉重的包袱,一旦遭受挫折,他们脆弱的心理便难以承受,直接导致了他们的毁灭。在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世界里,一个智者如果心态不正,那他的命运注定是不妙的。
北宋真宗时,契丹侵犯河北,真宗亲征澶渊。丁渭为真宗献计献策,颇有功效,真宗于是任命丁谓做了郓州知州。
丁谓文才出众,善使计谋。一次,契丹入侵,百姓纷纷向杨刘渡逃难。渡口摆渡之人索取重财,否则不肯助人过河。
丁谓听到这个消息,马上带人将那摆渡的人在河边斩首。他又把难民组织起来,布置疑阵。契丹兵不知虚实,很快退去了。
丁谓由于才干出众,不久就升迁为右谏议大夫,代理三司使。他用心尽力,真宗十分欣赏他,后来又加官为枢密直学士。
丁谓一路升迁,很是得意,他曾大言不惭地对人说:“我天生聪明,这是寻常人所没有的,他们哪能和我相比呢?”
丁谓身在朝堂,开始挖空心思打击别人,抬高自己。他并不满足眼前的地位,他也公开宣示说:“做官当为相,我自信远过常人,现在所差就是谋划了。”
为了达到目的,丁谓千方百计地讨好皇帝。一次,真宗想要封禅,又担心国库用度不足,于是他把负责管理钱财的丁谓找来,向他询问说:
“封禅之议有许多人反对,朕也忧心花费太大,你看可以吗?”
丁谓不顾当时国库空虚的实情,连忙谄媚道:
“封禅乃是国之大事,岂可废之?陛下圣明,如今国库充盈,花费再大也足以支付。何况陛下敬天为民,完全是造福之举,花些钱财又算得了什么呢?”
真宗于是下了决心,盛赞丁谓理财有方,为国分忧。
结果,封禅之举劳民伤财,天下非议,而丁谓却因此赢得了真宗的厚爱。
宰相寇准看不惯丁谓的狡诈,他曾当面对丁谓说:“为国尽忠,为皇上出力,关键是要用真心。你太讲究智计了,别人看你聪明,而我却看你华而不实,这不是做人的根本啊。”
丁谓心里怨恨寇准,他暗地里对心腹说:“我久居寇准之下,早就不耐烦了。我苦思良策,还望尔等相助。”
丁渭指使心腹频频参奏寇准的过失,终于将寇准扳倒,由他做了宰相。
丁谓一旦得志,更加骄狂。他对大臣李迪看不顺眼,拼命在真宗面前诋毁他。
一次,两人在真宗面前发生争吵,李迪怒对丁谓说:“你机关算尽,不怕有报应的那一天吗?我不如你狡诈,相信皇上自有明断。”
丁谓更是破口大骂,真宗都制止不了。真宗一气之下,把两人都降了官职。
仁宗即位后,丁谓百般献媚,又获重用。这时,有人对他说:“大人手段高明,罕有对手,现在强敌既去,大人当收敛智计,在实事上让皇上感受大人的忠心。”
丁谓咧嘴一笑,说:“干实事而不会讨取皇上欢心,又有何用呢?我只动动我的脑子就行了。”
丁谓的心腹雷允恭做山陵都监时,倚仗丁谓的权势为非做歹。有人劝丁谓约束一下雷允恭,不想丁谓说:“我想百官没有人敢和我做对,否则他们跳出来好了。”
后来,雷允恭擅自变换皇家的陵地,被人告发,惹得皇上大怒。丁谓百般狡辩,终因他包庇雷允恭事实俱在,终获大罪。他被一贬再贬,最后死于光州。
侠心交友,素心做人
《菜根谭》说:“交友须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侠”是坦荡无私、患难与共的精神,就是要勇于奉献自己,为朋友为百姓共赴险难,共度艰危。这里所谓的“素心”是朴实无华、纯净无私的境地。
《菜根谭》所说“交友须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其主旨在“忠肝义胆、正义无私”这八个字上。“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方面,实质上可以用“忠肝义胆走江湖”概括之,“侠”是尊崇坦荡无私、患难与共的精神的,就是要勇于奉献自己,为朋友为百姓共赴险难,共度艰危。这里所谓的“素心”是朴实无华、纯净无私的境地。
撇开侠的本性不提,我们先举一个朋友之间坦诚相见的例子。北宋时有个叫唐肃的人,他和丁谓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两个是邻居时,常常凑到一处下棋聊天,后来丁谓入朝当了宰相,唐肃就把家搬走了。同伴们都觉得很奇怪,难道他们二人产生了隔阂吗?
唐肃说:“我是为了巩固我们多年的友谊啊!丁公现在当了相国,我每天见到他都得施以相国礼,双方都不自在。如果我不去见他,我们疏远了,相国一定会起疑心。要是我仍然和他来往很亲切,不熟悉我的人就会说我趋炎附势了。现在我住得远了,十分想见的时候,就跑来拜访他。这样可以避免被人误解,我自己也可以问心无愧,同丁公的友谊也可以得以保全。”
唐肃事事处处为朋友着想,而且知道如何防范众人之口,的确算得上好朋友。对于小人来说,自己伙伴中出了个大官,必然是庆幸不已,巴结钻营,朋党为奸,惹出无尽祸害。唐肃这种退身自好的义举,一般人是很难做到的。
话说到“侠”字上来,“行侠仗义”密不可分。“侠”着重在于弘扬社会的正气。“正义”往往是“侠”的主旨。不管江湖多么凶恶,险象环生,有“正义”存在,“侠”就依然通行无阻,稳操胜券。在这里,义也是“素心”的体现之一。
“正义”是众多武侠小说的共同主题。无论金庸、梁羽生还是古龙的小说都体现了“正义必胜、邪恶必败”的精神。
三、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不求独美
贪占下属功劳的上司是没有远见的,他们极力美化自身,损人利己,实际上是自我的大暴露,人人都可见其虚伪与无情。上司的最大成就是把人心都凝聚起来,有见识的上司是不求独美的。聚起来,有见识的上司是不求独美的。
章邯是秦朝大将,他之所以投降项羽,全是奸人赵高所逼。
秦二世时,赵高做郎中令,掌握着朝廷大权。赵高为人苟且,十分自私,他为了排斥异己,怂恿二世说:“李斯等人自以为立有大功,并不把陛下放在眼里,他们迟早要谋反的。天下功劳都该归于陛下,这毕竟是陛下的英明决策之果,岂能让人贪占呢?”
秦二世于是对李斯不满,终在赵高的鼓动下把他杀掉。
赵高当上了丞相,加紧信用私人;秦军赏罚不明,无人愿战,在和义军交战中连连失利,情况十分危急。
章邯是秦国的大将,战功显赫,赵高嫉妒他的功劳,没有丝毫奖赏,他反而向二世报告说:“章邯从前打了一些胜仗,那都是他听了臣的建议之故。如今他骄傲自负,臣的意见一概不听,结果无一获胜。陛下不要轻信他人的传言,此人当加以防范了。”
二世于是派人责备章邯,口气极其严厉。章邯手下的长史司马欣说:“这一定是赵高诬陷所致,他一向嫉贤妒能,我们纵是有天大的功劳,也会让他窃为己有。皇上被他蒙在鼓里,哪里会知道此中真情呢?”
章邯气愤已极,却又无处倾诉,他悲声对司马欣说:“我军舍命厮杀,不知死了多少人,到头来却是赵高一人得利,我们拼命不值啊!”
司马欣泣泪道:“这种情况如不改变,将军的性命就危险了,请允许我面见赵高,替将军疏通。”
司马欣来到都城咸阳,赵高听到通报,不禁阴冷一笑说:“章邯非我私人,他是一定要除的,他求我也没用啊。”
赵高拒见司马欣,一连三天都不露面。司马欣心中焦急,四处托人,知道内情的人便告诉他说:“章邯平日不交结丞相,丞相不喜欢他,现在疏通为时已晚。从前章邯有功自揽,丞相早就有气,时下他连打败仗,丞相更不会接受他了。”
司马欣拿出重金,请人转呈赵高,不想无人敢受,他们说:“形势危急,一点钱财有什么用呢?丞相为掩过失,定会找几个替罪羊出来,章邯是逃不掉了。”
司马欣惊慌离开咸阳,他向章邯报告说:“看来赵高定要惩处将军,将军应早作准备。
章邯问明情由,仍有幻想,他说:“我想给皇上直接上书,诉说冤屈,这样可以吧?”
司马欣摆手道:“朝廷上下全被赵高一人控制,上书更对将军不利了。”
章邯一时无计,愁苦万端。一旦上书,必为赵高截获,当时,章邯的军队驻扎在棘原,项羽的军队驻扎在漳河的南面。司马欣提议投降项羽。
章邯哽咽说:“我被赵高压制已很久了,之所以不敢决断,是因为我对皇上犹有信心。今日听先生所言,我忽有猛醒,皇上也是不恤臣下的,我是愚昧太深了。”
章邯派人向项羽求降,项羽将信将疑,项羽的谋士范增说:
“秦国将相不和,互相争功,秦国是一定会灭亡的。章邯不为赵高所喜,他害怕赵高会加害于他,我相信他投奔主公是真心的,主公万勿生疑。”
项羽于是接受了章邯的投降,立他为雍王。项羽的实力更强大了。
为奇不异,求清不激
《菜根谭》说:“能脱俗例是奇,作意尚奇者,不为奇而为异;不舍污便是清,绝俗求清者,不为清而为激。”意思是说,清高是一种美德,不要造作;脱俗也是一种节操,但不必矫揉,前者容易偏激,后者则容易怪诞。因此,清高与脱俗在于心中的感知,不必过分地夸饰。
魏晋时期,统治阶级集团内部的矛盾斗争特别尖锐,司马氏与曹魏贵族的两大集团为争权夺利,互相勾心斗角。很多士大夫因为依附了一方而遭到对方的仇视,最终做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因此,在这样特殊时期,如何在乱世中保全自己的性命,就成了许多人不得不追求的目标。
孙登的处世态度和生活方式就和当时的大多数人不一样。他没有家属,就在北山上挖了一个窑洞隐居下来,准备不与社会发生任何联系,逃避一切是非。他平时不管碰到什么不愉快的事也不敢生气,有的人便想找个机会试验他是否是假装的。有一次,几个人商量好了,就故意把他抬起来丢到水里,看他会不会真发脾气。过了一会,孙登湿淋淋地从水里爬起来,他果然如传言所说一样,不但不生气,反而大笑起来,好像自己被人故意丢到水里是件十分开心的事。这下子,大家都无话可说了。
当时的名士嵇康同他一起生活了三年,问他在追求什么,他也不回答,嵇康只得叹息说:“唉,真没有办法。”后来嵇康要回去了,告别的时候对孙登说:“先生难道就真的没有任何话要讲吗?”
孙登这时才开口说:“你认识火吗?火生起来就有光焰,但不一定非要用光焰来做什么,而一旦用了光焰就必然产生或好或坏的结果;人一生下来就有才能,但最好不要使用自己的才能,因为最后结局的好坏就在于你当初使用了才能。因此,用光焰在于得到木炭,所以能保持光明,用才能目的就是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所以真的认识了事物的本来面目就能保住自己的生命。现在,你才能很多但还没有认识到保全生命的重要性,在当今的社会上,你想发挥自己的才能就很容易招惹是非,难道除了让别人知道你的才能之外,你就没有别的可追求了吗?”嵇康没有听孙登的话,后来终于应了孙登的预言,被司马昭以不忠于朝廷等罪名给杀害了,死时只有三十九岁。临终之时,他才后悔不迭。
孙登可以算是清高脱俗的,他与嵇康的对话也体现了《菜根谭》上述的精神。而嵇康清高脱俗过激,结果被杀也是无可奈何的。性格决定命运,确实如此。
伪善不会打动人心
地位高的人偏爱为自己树碑立传,如果抱着这一目的做些善事,他们是很难如愿的。善是发自内心的,夹杂功利的善不会打动人心,也不可能持久。
南梁的开国皇帝萧衍以礼佛行善著名,他为此念念不忘,总是问别人说:“朕做了那么多善事,数不胜数,谁能和朕的功德相比呢?”
满朝文武吹捧他说:“陛下一心向善,天下受益,陛下就是在世的佛祖啊。”
大臣沈约是萧衍的旧部,早在萧衍担任南齐朝雍州刺史时,沈约便陪伴左右。沈约对萧衍的行为并不看重,他对萧衍说:
“陛下执掌天下,百姓都是陛下的子民,现在天下混乱,陛下不该因为礼佛而忽视了百姓的甘苦。礼佛有功,救助百姓功德更大,这才是当务之急啊。”
梁武帝不高兴,他夸耀说:“朕建宝刹无数,必将传诸后世,这是人人可见的。你说的那些功德,后世哪里能看得见呢?”
都城建康有座同泰寺,是当时南梁最大的寺庙,有僧侣数千人之多。公元527年,梁武帝到同泰寺进香,竞穿上袈裟,当了二天的和尚。
人们对此事议论纷纷,梁武帝对大臣们得意地说:
“自古帝王,有朕这样虔心礼佛的吗?朕是为天下百姓求福,百姓还不会感念朕的大功大德吗?上天也会因朕的缘故而保佑梁国,世世昌隆。”
公元529年,梁武帝又一次到同泰寺舍身,一住多日,拒不回宫。大臣们劝他说:
“陛下礼佛爱民之心人皆可见,自不必真的做个佛家弟子。现在天下政务急需陛下处理,陛下不能撒手不管啊。”
梁武帝表面上十分坚定,他说:
“世上多灾多难,都是人们不敬佛的缘故,朕自求辛苦,侍奉佛祖,本为天下人消灾,有谁能了解朕的苦心呢?”
这件事轰动了朝野,不少人都加入到了劝谏皇上回心转意的行动中。
沈约也苦劝梁武帝说:
“陛下的善心天下皆知,然陛下不理国事却是不善了。此时倘若敌国来攻,而我军不备,朝廷无主,岂不酿成大祸?”
梁武帝对沈约的话也不理不睬,随口拒绝道:
“有佛祖佑护,敌国若攻也是有来无回,卿不必担心。”
僵持了两个多月,大臣们无奈捐出钱一亿,这才把梁武帝从同泰寺中“赎”了出来,闹剧收场。为了显示仁慈宽厚,萧衍对皇亲国戚特别优待,无论他们有多大的罪也不予追究。他对大臣们说:“朕笃信佛教,不是假的,朕不追究你们的罪过,只希望你们感恩报国。从前帝王多有杀戮,朕不忍那么做啊。”
有人担心法度废弛,上书反对说:“刑罚是治国的方略和措施,如果没有刑罚的威慑,人们便会行奸作乱,岂能一言废之呢?陛下这么做不是仁慈,这无异是纵容犯法害国。”
梁武帝见书便笑,他对大臣们说:“朕的宽厚,只对士大夫而言,而对暴民贼盗,则要加力打击。暴民贼盗没有感恩之心,朕不会对他们手软。”
当时梁朝法律规定:普通百姓一个人被认定犯罪时,父母妻子都要受到惩罚。一个人逃亡,全家都要逮捕下狱。
有鉴于此,沈约私下对其家人说:“皇上好大喜功,贪恋虚名,皇上做的善事都是做给别人看的。皇上这样收买人心,用意太过明显,其实哪里管用呢?”
侯景之乱时,建康城被侯景叛军所围,梁武帝把皇帝诏书系到风筝上,命令各路勤王大军攻打叛军。各路统帅都不听命,建康城很快陷落,萧衍也困饿而死。
贪财成癖终害己
君子身处高位,应该造福于人,而不是为自己谋利。如果把为官当作巧取豪夺的阶梯,老百姓就要遭殃了。
唐朝的德宗皇帝李适十分贪财,他贮存在内库的财物堆积如山,许进不许出。建中年间田悦、李正己等人率部造反,朝廷平叛军需不足,德宗皇帝也舍不得拿出自己的库存钱。
大臣陆挚对德宗的行为感到不解,他直对德宗说:
“陛下拥有万里江山,富有四海,这才是陛下的最大财富,如果江山有失,那么陛下的钱财又有何用?”
德宗怪罪陆挚多言,想要惩治他,多亏一位服侍德宗的太监替陆挚求情,陆挚才逃过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