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岁的年轻人大都怀着跃跃欲试的热情,迫切地希望表现自己,于是经常轻率地发表见解,这并不是什么好现象。这很容易给人留下夸夸其谈的印象,从而引起他人的反感。与其话多惹人厌,不如踏实做事赢好感。真正聪明的人都懂得用行动去证明自己。
说得好不如做得好
没有人会喜欢说得漂亮,做得不怎么样的人。只说不做,对别人说三道四,指手画脚是不会受他人欢迎的。
人际交往中,常常会遇见一些能说会道的年轻人,初次接触给人的印象很好,觉得他很会说话,很能打动人心;特别是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很能把握分寸,做到滴水不漏,很受我们欢迎。可是,接触的时间长了,就会发现这些人有相当一部分只是嘴上的功夫,能说不能干,或只说不干,不由得使人对他的印象大打折扣。
学建筑设计的小童和班里的3个同学去建筑设计院实习。刚开始上班,领导就把一个设计方案给他们看,想听听他们的想法。小童和他的同学倒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历数中外古今著名建筑,与之相比较提出很多建议。领导最后让他们修改一下原方案,大家信心十足地接了下来。不料实践中才知道,自己那些建议根本实现不了,最后只好灰头土脸地把设计方案原封不动交了上去。
年轻人容易将事情看得简单而理想化,以至于碰了壁还莫名其妙。拥有激情是好的,只是在说话之前要先想想,如果有50%的把握,那就说,剩下的50%用你的激情与努力去实践。
有人说,谁拥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谁就等于拥有了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我觉得不全是。俗话说得好:“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能说不能干或只说不干的人,时间长了就会被人识破。他只能取利于一时,不可能取利于长期。
提起美国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盛名,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来形容绝不为过。而“少说多做”是洛克菲勒家的传统,美国金融之父大卫·洛克菲勒更是这方面的经典人物。
大卫·洛克菲勒大学毕业后,被父亲推荐到加拿大总理麦肯齐·金那儿开眼界,学习从政的经验。
临行前,父亲叮嘱他说:“麦肯齐·金先生是位能干的人,而且作为长辈他有丰富的经验,你去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少说多听,孩子这对你会有好处的。”
大卫将父亲的教诲牢记于心,并转化为实际行动,这种处事技巧帮了他的大忙,使他在人生及商业中得到了很大实惠。
大卫做上大通银行的董事长之后,毁誉参半。面对谣言,大卫似乎总能泰然处之。一次儿子责怪他为什么对诽谤装聋作哑,大卫哈哈大笑说:“如果那些制造谣言的人知道你已经气成这副样子,那他们就会得意死了,明天他会编出十倍的谣言来。你只要不理睬他们就是了。”
对流言蜚语采取不理睬、任其自生自灭的态度未尝不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好方法。选择这种方法和他所信奉的“少说多做”有着千丝万缕的因果关系。
大卫·洛克菲勒将秉承的家教融入了他的商业经营精神。按时间表做事,时时把握着命运的主动权,从最底层的、简单的事做起,善于发现劣势和优势,制定目标,拿出方案,保持着敏锐的嗅觉。
现在的大学生往往容易给人一种不太主动的感觉,原因可能是大家都知道初入职场要“少说话,多做事”,所以不会主动地去向别人申请事情做。其实,职场的机会是很多的,关键看你会不会把握。在无事可做的时候,建议你向身边的同事问一句:“有什么要帮忙的吗?”可别小看了这句话,它会让别人注意到你,并且在心里很快地认同你。
另外,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应该克服在大学生活时的慵懒松散现象,要向同事或者领导展示自己的青春与朝气。许多“新兵”都说不知道干什么才能体现朝气和活力,不知从何处入手。其实,你只要做个有心人,从最基本的打扫卫生、整理文件、接听电话做起,为领导或者其他同事做些辅助性工作,比方说打印材料、填写一些简单表格等。此外,别人都推脱不干的事,自己要主动接过来做,这样就能容易融入同事圈中,得到领导或者同事的赏识。
闲谈莫论人非
在背后议论他人,尤其是上司,是职场的一大忌。因为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谣言总会不胫而走,如果谣言传到上司的耳朵里,你的职位就难保了。
凡事都要有分寸,说话要有分寸,谈论事情要分场合,议论他人要看对象。一次无心的议论也许会变成他人的成事跳板,对自己无疑是一大坏处。因此说话办事应量力而行。
许多年轻人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在闲暇的时候喜欢议论他人,但是千万要记住,议论也要分场合和对象。在午休时,或是在闲暇的时候与同事聊天,不注意说了关于上司和公司的坏话,说不定就会被谁听了去。结果传到了上司的耳中,上司对你的态度就会有很大的转变。这种事在现实生活中确实不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祸从口出”。所以,和同事一起不能议论上司,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同事之间的相处要把握好尺度,不要全部交心,即使是关系非常要好的同事,相互发一些有关上司的牢骚,也是不明智的行为。同事之间应该是相互勉励、相互促进的关系。但关系非常好的几个同事聚在一起喝酒,谈论的话题总是有关公司和上司的,总爱发表一下对公司或上司的意见或不满。
在某广告公司供职的聂畅宇近日因为传了一段关于上司的八卦,而麻烦不断。聂畅宇对一个办公室的同事抱怨说:“两个星期前,我和其他部门的一位很好的同事说了一段咱们部门经理的八卦,结果这周部门经理就开始不断给我穿小鞋。这不,公司一年一度的旅游,我被安排到了和新人一组,很明显——旅游线路和沿途吃住都要差许多。”更让聂畅宇担心的是,只要经理怀恨在心,接下来不知道还会有什么坏事在等着他呢。
企业是社会的缩影,你身在其中,难免遭遇各路八卦。但是,传播八卦,尤其是领导的八卦是非常危险的。连比尔·盖茨都曾告诫他的员工“不要在背后议论领导”。
对同事传了一条领导的八卦,或许你可以完全相信好朋友不会直接向领导打小报告,但好友的好友呢?谁又能保证绕个弯最终不会传到当事人的耳中?所以传播八卦好比在进行高风险投资,你在获取一吐为快的快感和听众仰慕的同时,也要考虑会不会因此把成本都亏进去了。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很敏感的。特别是在办公室这种场合,几个人在一起就闲聊起来。有时说到某个人时,还会说出一大串的坏话。在这种时候,很多把持不住的人,也会跟着附和说起某人的坏话来,其结果可想而知,这种坏话不久便添油加醋传到他的耳朵里,别人不仅对你有了看法,还有可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说你的坏话或打击报复你。
某公司企划科全某升为科长,同一间办公室坐了几年的同事忽然升迁了高位,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刺激与震动。平日不分高下,暗中竞争的同事成了自己的上司,总让人有那么一点儿酸酸的感觉。全某的几个同事背后嘀咕开了:“哼!他有什么本事,凭什么升他的官?”一百个不服气与嫉妒就都脱口而出了,于是你一句我一句,把全某数落得一无是处。
江涵是分配到企划科不久的大学生,见大家说得激动,也毫无顾忌地说了些全某的坏话,如办事拖拉、疑心太重等。可偏有一个阳奉阴违的同事A,背后说全某的坏话说得比谁都厉害,可一转身就把大家说全某坏话的事说给了全某。
全某想:别人对我不满说我的坏话我可以理解,你江涵乳臭未干有什么资格说我,从此对江涵很冷淡。江涵大学毕业,一身本事得不到重用,还经常受到全某的指责和刁难,成了背后说别人坏话的牺牲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会遇到别人在你面前说某个人的坏话。此时,你千万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不要被他的话左右了思想,更不要跟着别人去说坏话。最好的办法,别人在你面前说某个人的坏话时,你不要去插嘴,而是微笑示之。
主动找事做,而非等事做
在生活和工作中,人往往容易陷入一种被动状态,事情不到迫不得已的时候不去做,这就是我们与成功人士的区别。如果你想成功,那就主动去找事做。
一个年轻人如果仅仅把工作作为谋生的手段,那他什么事情也干不好,只有对自己的工作尽心尽责,并主动找事做的人,才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就。
主动,就是不用别人告诉你,你就能自觉出色的完成任务。主动要求承担更多的责任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大多情况下,即使你没有被正式告知要对某事负责,你也应当努力去做好。如果你表现出了胜任某种工作的能力,那么报酬就会随之而来。
有一种人在做事的时候永远不会主动,除非别人要他做,这种人绝对不会成功。也就是说,要想成功,什么事情都要自己主动争取,而不是被动消极地去等待。没有人能保证你的成功,只有你自己;也没有人能阻挠你的成功,只有你自己。
卡耐基说过:“那些勇于负责的人,不需要别人吩咐,就会主动做事,而且不会半途而废的人必将成功;相反的,那些只会按上司的交待被动做事的人,一辈子注定碌碌无为。”因为没有任何领导会把这样的员工提拔到重要的位置上,也不可能把重大的事务交给他去做,他们注定在公司里毫不起眼。
但是,仍有很多人意识不到主动做事的重要性,他们习惯于用传统的被动角色去做自己的工作;只会听命行事,满足于完成别人交给自己的任务。殊不知,这样下去,你只会越来越平庸。相反的,那些能主动做事,而不是被动地等着给任务的员工,会得到管理者的欣赏和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