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忠州龙兴寺所居院壁
忠州三峡内,井邑聚云根。
小市常争米,孤城早闭门。
空看过客泪,莫觅主人恩。
淹泊仍愁虎,深居赖独园。
忠州即今重庆市忠县,地理位置在渝州和夔州之间,属于三峡境内。古今读者都对子美领着一家人离开成都的时间弄不清楚,大部分人认为严武在永泰元年(765)四月病逝,子美失去依靠,五月便去蜀下峡。他乘船经重庆,绕道忠州,这里有他的一个远房侄子在做地方官。那侄子在家里宴请了子美一顿,子美作了应酬诗《宴忠州使君侄宅》。
子美一家大约借居在忠州的一个寺庙里,那侄子也许无能力,也许不愿意对子美一家人伸出援手,不仅如此,态度很可能相当冷淡,令子美向所居寺庙墙壁上埋怨道:“空看过客泪,莫觅主人恩。”
据浦起龙引张协诗注说:“五岳之云触石出者,云之根也。”说明忠州是个小山城,小小的街市,不仅“常争米”且“早闭门”,说明不宜人居,因此有喜欢为子美护短的评家,斥责忠州主人杜某薄情寡义,说子美诗题在龙兴寺院壁上,“用意忠厚”,似乎应该题在侄儿家墙壁上才解恨。
仇氏引黄生见解,则从根本上改变了五六句的情绪性质:“旧嫌五六句语意太露,今觉不然,从三四读下,则此忠州之荒凉已极,安能为客壮行色乎?故知二语乃苦词,非怨词也。”将“怨”洗白变成“苦”,其心机可见一斑。
其实,子美将怨人的情绪写入诗中真的很多,有些怨得有道理,有些怨得没道理,这是人生常态,大诗人也不可能避免。面对他这类诗句,我认为许多都是为了发泄淤积于心的困苦压力而情不自禁,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诊治自我疗伤。
具体到这一首,子美从离开成都一路上已经积压了不少负面情绪,特别是前途未卜的恐慌在一年之后又强烈袭来,正好借着这位侄儿态度欠佳的缝隙发泄出来。他将诗写在寺院的墙上,表达对此地不宜人居,侄儿也不关照的悲愤与不满,主观上就是要别人知道他遭遇了痛苦,这样发泄的程度方能解心头之恨情感之悲。“语意太露”无需讳言,更不必指责其万般无奈处境当中的疗伤举动。
只是,后世读者一定要明白,那侄儿只是一个替罪羊而已。子美一家七口(甚至还要连带奴仆)的大家庭,除了严武这样的朝廷大官,别的人根本都负担不起。子美也心知肚明,他从未强求任何人,在这种情况下,他只是期望人家态度好一点,让他的心不要太难过而已。